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朱元璋是如何请到刘伯温出山的?

2017-05-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4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是如何请到刘伯温出山的?,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在追随朱元璋以前,刘伯温一直过着隐居或半隐居式的生活,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研习兵法、天文、文学等。

这年,朱元璋手下一个叫胡大海的人听说处州附近有几个隐士很有才能,便命人去请,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帮朱元璋一统江山的刘伯温。其他几个人一请就到,唯独刘伯温不肯来。胡大海又派人去请,刘伯温还是不到。于是胡大海向朱元璋报告了此事,朱元璋听后很感兴趣,虽然他做不到像刘备那样三顾茅庐,但他对人才同样求贤若渴,他立即派了孙炎再去请,还带了许多礼品。

谁知这个刘伯温不知好歹,硬是不给朱元璋面子,为表决心,他还回赠了一把宝剑。孙炎可没有胡大海的耐心,他给刘伯温带了一句话:“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刘伯温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如若自己再端着,恐怕只能做刀下鬼了。

要说刘伯温没有野心,这肯定是假话,要不然,他也不会多次参加元朝的科举考试,也不会尽职尽责地当了五年的县丞。其实,他蛰居乡野,一方面是为了观察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等待机会。当时,江浙的义军有三大阵营,分别为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其中,陈友谅的势力最大,朱元璋的势力最弱,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因此,他不想这么快就做出选择。

投靠朱元璋后,刘伯温一直很少发言,这其中主要有几个原因,一则,自己初来乍到,人微言轻。二则,尚未取得朱元璋的信任,锋芒太露只会引火烧身。三则,没有大的战事,不足以展现自己的才能。刘伯温这样做是对的,朱元璋手下的谋士没人将他放在眼里,自然也没人排挤他,陷害他。当然,刘伯温的隐忍不是懦弱,而是为显露做准备,他追求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机会终于来了,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精锐大举来犯,以朱元璋的实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应天(南京)城内一片慌乱,朱元璋急诏手下谋士,商议破敌之策。平日里那些自诩才智过人、神机妙算的谋士,此刻都没了主意,他们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放弃应天,但就是没人主张御敌。面对陈友谅强大的军事实力,不要说那些谋士,就连朱元璋本人也十分忌惮。

就在这时,刘伯温站了出来,他大声地斥责道:“那些主张投降或逃跑的人应该抓来杀掉,敌人未到,你们就被吓成这个样子,也太丢主公的脸面了。”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刘伯温,心想,难道这人不怕死吗?刘伯温没有理会他们,又接着说道:“陈友谅虽然强大,但他骄横,且不擅陆战,只要诱敌深入,再以伏兵击之,陈必败。”

这是一个大冒险,谋士输不起,朱元璋更输不起,何去何从,实在难以定夺。刘伯温见大家都不吱声,只好叹息着说:“如果失去应天,我们又能去哪儿呢?要走你们走,我誓与应天共存亡。”

都说患难之时见真情,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刘伯温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并做出这样一番表态,怎能不让朱元璋感动呢?更何况,刘伯温的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他从一个放牛娃、一个要饭的和尚奋斗到今天不容易,逃,就意味着失去现有的一切,与其这样,不如放手一搏。

刘伯温给了朱元璋勇气,也给了朱元璋信心。后来,朱元璋依照刘伯温之计,果然大破陈友谅,从此,刘伯温成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备受尊敬和恩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他被朱元璋请了三次才请到
从乞丐到帝王,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朱元璋的自然也离不开众多文武俊才的辅助。其中,后人熟知的有李善长、刘伯温、朱升、徐达、汤河、常遇春等。此外,还有一些人给了朱元璋很大帮助,但正史上却很少记载。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田兴。田兴,生卒年不详,是朱元璋的义兄,据说比朱元璋大七岁。朱元璋十七岁时在凤阳皇觉寺做和尚,因为寺里缺粮,不得不外出化缘。有一次朱元璋行乞到颍州(今安徽阜阳)老子集时,因饥病交加,倒卧于雪地上。幸好有一人发现了朱元璋,然后给他安排食宿、请医问药,经过悉心照料,朱元璋终于得到了恢复。这个救了朱元璋的人就是田兴。田兴是个为人豪迈的侠士,不在意富贵贫贱,就与朱元璋结成兄弟。后来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领导的红常遇春,被朱元璋封为鄂国公,后被追封为开平王巾军,逐渐得到重用。田兴虽然没有随朱元璋一起起义,但他萍踪不定,见多识广,也时常关注着朱元璋。后来田...
· 刘伯温为什么50岁才出山辅佐朱元璋出山之前他究竟在做什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每逢乱世的时候,就会涌现出一些智谋超群的谋士,他们辅佐明主征战天下。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对于一些牛人来说,如果遇不到心中的明主,宁愿选择隐居一生,也不会随便找个人投奔,这也是他们做人的原则,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有的谋臣成名较早,二十多岁就闻名天下,比如三国大牛诸葛亮,他在二十七岁时就开始跟着刘备混,之前一直在南阳的卧龙岗种地;西周的功臣姜子牙,虽然具有过人的才华,但一直得不到施展,直到八十多岁才受到周文王姬昌的赏识,之前开过酒馆,买过牛肉。根据史书记载,明朝的开国谋臣刘伯温,于公元1360年来到应天,从此成为朱元璋最器重的谋士,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而刘伯温出生于公元1311年,也就是说,他出山的时候已经50岁了,按照当时的平均年龄,刘伯温已经比较老了。很多人都有疑问,刘伯温出山之前...
· 功成名就后刘伯温是如何逃脱朱元璋诛杀的?
刘伯温是浙西南地区历史上最著名的高官,于元末的1311年出生于处州府青田县南田(今文成县境内)。他自幼聪颖异常,29岁考中进士,后辞官回故乡隐居。网络配图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撰写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当时,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刘伯温独认可朱元璋所率领的红巾军最有希望代元而起。因此,1360年当朱元璋两次向刘伯温发出邀请后,刘伯温终于决定出山。初次相见,刘伯温就向朱元璋献出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兴奋不已,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他根据刘伯温的战略方针,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北上攻打元京师——大都(今北京)。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改元“洪武”。刘伯温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同时,为了表彰刘的特殊贡献,朱元璋还根据刘的请求,在全国普遍加税的大政策下,给其家乡青...
· 朱元璋花重金请刘伯温出山他为何只要一张白纸
中国古代有很多料事如神的军师,其中有两个特别出名,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而另一个就是元末明初的刘伯温。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是朱元璋手下的第一谋臣,料事如神。而且他还通阴阳,甚至懂得运用超自然力量,打仗的时候经常呼风唤雨,打败敌人,和孔明借东风一样神奇。网络配图相传有一天早上,朱元璋在大殿里面吃烧饼,刚刚啃了一口,一个小太监就火烧屁股的跑进来,说护国军师刘伯温求见。朱元璋顿时动了心思,想要见识一下刘伯温的本事,于是就把烧饼用一个大盘子倒扣着。等刘伯温来了坐定之后,朱元璋就说:“伯温啊,我知道你神机妙算,你能猜到盘子下面是什么东西吗?”刘伯温心想,这种小事也能难得到我?于是眼睛微闭,掐指一算,只说了一句话:“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之见这碗中乃烧饼是也。”由此可见,刘伯温并非浪得虚名。网络配图据说为了请刘伯温出山朱元璋还花了很大的力气。但是这个刘伯温面对朱元璋送来的财富却...
· 值得一说的田兴:他被朱元璋请了三次才请到
从乞丐到帝王,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朱元璋的自然也离不开众多文武俊才的辅助。其中,后人熟知的有李善长、刘伯温、朱升、徐达、汤河、常遇春等。网络配图此外,还有一些人给了朱元璋很大帮助,但正史上却很少记载。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田兴。田兴,生卒年不详,是朱元璋的义兄,据说比朱元璋大七岁。朱元璋十七岁时在凤阳皇觉寺做和尚,因为寺里缺粮,不得不外出化缘。有一次朱元璋行乞到颍州(今安徽阜阳)老子集时,因饥病交加,倒卧于雪地上。幸好有一人发现了朱元璋,然后给他安排食宿、请医问药,经过悉心照料,朱元璋终于得到了恢复。这个救了朱元璋的人就是田兴。田兴是个为人豪迈的侠士,不在意富贵贫贱,就与朱元璋结成兄弟。常遇春,被朱元璋封为鄂国公,后被追封为开平王巾军,逐渐得到重用。田兴虽然没有随朱元璋一起起义,但他萍踪不定,见多识广,也时常关注着朱元璋。后来田兴看到元朝未灭,郭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