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的故事
黄道婆的故事,民间故事 元朝时候,松江一带种了许多棉花,但老百姓还是缺衣少布,为什么呢
民间故事
元朝时候,松江一带种了许多棉花,但老百姓还是缺衣少布,为什么呢?原来这时,人们纺织棉布要先用手把棉籽剥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手指甲都剥得脱落了,也剥不出多少来。这时,有一位黄道婆,从海南崖山向黎族人民学习了一手很好的纺织本领,她下决心要改革家乡的纺织技术,使乡亲们生活得更好些。
黄道婆请来了一位老木匠,根据崖山人民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轧去棉籽的方法,设计出了木制手摇轧棉车。这种轧棉车,是靠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又干净又省力,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但有了轧棉车,还是用原来的小竹弓来弹棉花,还是慢呀!黄道婆又去找弹棉花的师傅,商量改革弹棉工具。改革出来,就是今天我们偶尔能见到的4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这样,纺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老百姓也能穿上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美丽鲜亮的棉布衣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黄道婆是谁?黄道婆是怎么死的?
黄道婆生于公元1245年,去世于公元1330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人氏,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和改革家,有棉神和布业鼻祖的美誉。尽管在后世名声响亮,但是黄道婆在当时却并不显眼,正史也没有对其有详细的记载。后人只能从残留的历史资料中,推断黄道婆此人的一生。黄道婆出生的时候正是战乱频发之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黄道婆家庭贫寒,生存难以为继,所以黄道婆大约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被卖给有田地资产的人家中当童养媳。虽然说是媳妇儿,但是这种买来的和娶来的却有很大的差别。和大多数电视剧中演的一样,黄道婆当童养媳的日子苦不堪言,就是一台干活机器,深受折磨。白天她要下地干活,料理家事,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到了晚上,还要纺织布匹贴补家用。辛苦的劳动并没有换来婆家的好脸色,黄道婆时不时的就要遭受到公婆和丈夫的非人虐待。毒打、关牢房不给饭吃,几乎已经成了她生活的常态。日复一日的残酷折磨,使得黄道婆终于无法忍受。再又一...
· 黄道婆
相关项目天涯织女
· 黄道婆为什么被称为棉神?黄道婆的真名是什么?
黄道婆是生活在宋末元初之时,一位非常著名的棉纺织家和改革家,被后世之人称为“棉神”。事实上除了这个名称之外,黄道婆还被清朝的手工业者称为“布业的始祖”,放到今天也有中国纺织业之主的美誉。只看以上列举的几个称呼,就可以知道黄道婆为什么被称为“棉神”了,当然是因为他在棉纺织业上的成就极高,以致于被封“神”。这是中国人非常常见的一种对某一领域杰出人物的赞誉方法,就像李白、杜甫写诗写的好被称为诗仙和诗圣一样。黄道婆早年之时被卖给有田地的人家为童养媳,过着非人一般的生活。后来因为无法忍受婆家长时间的折磨,黄道婆选择而来逃离。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了南海的崖州,并被此地的黎族人民收留。黎族是一个手巧的民族,在纺织业方面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黄道婆在与黎族人民长时间的相处和劳动中,学习到了他们的纺织技术。并依此与汉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结合,取二者精华。后来黄道婆因为怀念故乡而回到乌泥泾,便慷慨的将自己的所得授予...
· 传奇女人黄道婆的生平事迹,黄道婆的人物简介
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她所织的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由于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品色泽繁多,呈现出空前的盛况。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1330年卒。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顺帝至元二年(1336),为她立祠,岁时享祀。后因战乱,祠被毁。至正二十二年(1362)乡人张守中重建并请王逢作诗纪念。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张之象塑其像于宁国寺。清嘉庆年间,上海城内渡鹤楼西北小巷,立有小庙。黄道婆墓在上海县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于1957年重新修建并立有石碑...
· 上海市-松江黄道婆
黄道婆(约1245~1320)黄道婆,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幼年父母双亡。8岁给人做童养媳,受尽辱骂和殴打。一次,因在田里干活而误时做饭,被丈夫毒打后锁进柴房。黄道婆悲愤交集,半夜扒开屋顶出逃,钻入黄浦江边的海舶。船夫同情其遭遇,允其随舶远走他乡。经40余日,她随船抵达海南岛南端的崖县水南村,并在那里居住。其时,黎族的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黎族妇女生产的黎单、黎锦、鞍搭等织品因精美而享誉中原。黄道婆虚心求教,很快掌握了纺纱织布的技术。她在水南村生活40余年,于元元贞二年(1296)随海舶返回故乡乌泥泾,同时带回了棉纺织工具。元初,江南棉纺织业已有所发展,朝廷设立江南木棉提举司专门掌管棉纺织生产,但纺织技术仍较落后。黄道婆将黎族的棉纺工具加以改进,在乌泥泾一带推广。以手摇搅车代替手工剥棉籽,以四尺绳弦大弓取代一尺线弦小弓弹棉花,制出檀木槌打击绳弦弹棉花,创制三绽三纱脚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