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正史记载的转世轮回

2017-05-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7
转发:0
评论:0
正史记载的转世轮回,元氏再一次从梦中醒来。睁开眼,月亮正透过窗户望着她,周围一片安静,大嫂在旁边发出

元氏再一次从梦中醒来。睁开眼,月亮正透过窗户望着她,周围一片安静,大嫂在旁边发出匀称的呼吸。多美的月色呀,元氏心里感叹着,她的心逐渐平静下来,那个做了无数遍的噩梦在月光的安慰下逐渐平静。梦里,丈夫李庶光着头,浑身是血,神色惨淡的对着她笑。笑着笑着,李庶没了,地上开始变得很白很白,仔细一看,是满地的白月光。

这样的月光啊,梦里和梦外竟然是一样的。元氏开始失眠,开始睁着眼回忆从前。她是前北魏贵族元罗的女儿,嫁给同是贵族的青年才俊李庶,虽然丈夫“生而天阉”,不能尽一个丈夫的责任和义务,但他有学问,最重要的是,他人品好,实事求是,从不弄虚作假,不管做人还是做学问都是如此。正因为这样,他对魏收写的《魏书》中的一些失真之处才不能容忍,联合一些同朝的学者上书弹劾魏收。让人没想到的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不但驳回了他们的奏章,还把李庶关进监狱,罚剃发并鞭杖二百。李庶柔弱的身躯禁不住这番折腾,竟然死在狱中。消息传出,元氏觉得天塌了。大伯子李岳怕她太过伤心,专程把大嫂叫来陪伴她,帮她熬过人生最难过的一段时间。

后来,元氏渐渐缓过来。五年后,她改嫁了。人总是向前看的,更何况她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等着她。元氏的后一个丈夫也是个贵族,名叫赵起。

一天晚上,元氏忽然梦到前夫李庶。只见李庶神色凄凄地对她说,“我明天就要投胎了,是给姓刘的一家人做女儿,他们家很穷,恐怕养不活我。”

投胎?丈夫变女儿身?元氏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李庶接着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你我夫妻一场,希望你念在我们往日的情分上,去刘家收养我。刘家在七帝坊十字街南,往东走,巷子最里边那一家就是。”

应还是不应?元氏内心很矛盾。不应,对不起几年的夫妻情分;应吧,现任丈夫赵起会答应吗?他会不会觉得很荒诞?

李庶似乎看出了元氏的犹豫,又对她说,“你是不是怕赵起不同意?我自己跟他说。”

睡眠中的赵起在得到李庶的托梦后,猛然醒来。他告诉妻子元氏刚才的梦境,与元氏的大同小异。这时,两人才知道,原来佛家的轮回真的发生在他们身边。

第二天,赵起和元氏按照梦中李庶说的地方去找。七帝坊十字街南,东边巷子尽头,真的有一户姓刘的人家,他家也刚好生了一个女儿。刘家家境贫寒,正愁养不起这个刚出生的孩子。赵启夫妇带着钱财布匹来了,要求收养这个孩子,刘家很高兴地答应了。

这个故事记载于《北史李庶传》。到底有没有前世来生,没有人说得清楚,因为中国人历来只注重今生。孔子在两千年前就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在这种观点下,我们更多的是谈论今生今世。但有时候,有些现象却让我们这些生活在今生今世里的人费解,比如转世轮回。这样的困惑不只我们没有,古人也有。《北史》记载这个故事,大概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基础上采纳的,也体现了古人对轮回转世的思考与困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成无己:正史难觅记载的民间名医
成无己:正史难觅记载的民间名医成无己,宋代聊摄人,也就是今茌平县洪屯镇成庄人。他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对理论与临床均有擅长,是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10卷《注解伤寒论》和4卷《伤寒明理论》,是成无己留给后人的遗产。其所撰《注解伤寒论》,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成无己医学造诣极深,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第―个全面注解《伤寒论》的医家,同时又结合临床应用,明辨伤寒常见症状之理,以便于临床诊断之用。在祖国医学的伤寒学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伤寒学派诸家影响很大。但是,这样一位医学大家,却在正史中难觅踪迹,只有山东、内蒙古等多部方志中记载着他的事迹。不过,他在民间一直被奉为庇佑众生的神医。定居聊城坐堂应诊在故乡行医60余年成无己的故乡就是今天的茌平县洪屯镇成庄。《聊城市志》记载:成无己(1063-1156),宋代名医,祖籍茌平。《茌平县志》(中华书局,2008年5月出...
· 轮回
宗教概念印度教轮回起于梵书时代,成熟于《奥义书》,是流转之意。百段梵书︰“为善者当受善生,为恶者当受恶生,依净行而净,依污行而污。”。轮回思想与善恶道德结合在一起,这是轮回思想的基本特征。但梵书时期对于灵魂所轮回的境界,如后世所谓的六道,都尚未被完整建立起来﹔关于灵魂如何从轮回中解脱的问题,也还不明了。不过从轮回思想兴起之后,“轮回”便遂渐被接受而成为印度之生活与文化思想的一个普遍的共识,在印度传统的思想家中,除了顺世派(carvaka)这类的唯物论者外,未有不立于轮回思想的基础而言生死问题者。奥义书的轮回思想有两个不同阶段,一是与吠陀时代认为人死后灵魂会生于另一世界的想法结合而成的“五火二道”。另一个说法,则是指灵魂在此世的生命结束之后,“死亡时,自我(Atman)集合其自身内的知觉与机能,而死后,其先前的知识、所为经验伴随。死亡时肉体毁坏只是为了在此世或另一世界重建一个新的、美的形体。...
· 永恒轮回
历史发展永恒轮回的观念发源于古埃及时代,也是印度哲学的重要部分,在印度教和佛教中表现为轮回理论。在古希腊,毕氏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等也接受和发展了类似观点。一些中美洲文明(如玛雅和阿兹特克)也将轮回视为其哲学和宗教中的核心观念。在西方,随着古典文明的没落及基督教的崛起,永恒轮回的观念被基督教神学世界观所取代,即世界始于耶和华创世,并终于最后审判后归于时间上无尽的天国。19世纪中期,欧洲物理学家认为如果时空无限,则相同形式的物质必然无限次重复。叔本华在其著作中发展了这一观点,但仅视之为物理概念,即物质以同一形式反复出现于循环性的时间。尼采对永恒轮回的概念进行了哲学反思,从而使这一概念再度复兴于西方哲学。斯多葛学派斯多葛学派认为宇宙中所有事件曾在过去以同样的形式出现无数次,未来也会如此,每个循环最后会复归于火(conflagration),之后再继续循环不已。尼采据尼采所说,他第一次获得这个概念是...
· 武则天――正史一致记载的美女
小编今天要来说的这位美女不是杨贵妃而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在历史上,《二十四史》中关于唐朝的史书有两部,分别是五代的《旧唐书》和北宋的《新唐书》,他们都有关于武则天出众美貌的记载。《旧唐书》说:“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新唐书》说:“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虽然字数不一样,但是基本意思一致,就是说武则天在十四岁时,已经因为长的漂亮而名声在外,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后,把她收入后宫,立为才人(后宫嫔妃的一种头衔)。《二十四史》做为正史,可靠度是比较高的,因此现在大家一提起武则天,脑海中都会自动浮现出一张倾国倾城的面孔。不过,可惜的是,沧海桑田,变幻的不仅仅是山川地理、人文气象。几千年的历史,人们的审美观也有很大变化,这也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武则天按现代人的眼光,可能并不漂亮。我们猜测,年少的她应该是一个身材和脸蛋微胖,皮肤略黑,个子比较高的女孩。...
· 转世
信仰的起源这种信仰早于原始文化中出现。一些无神论的学者认为,这种信仰源于三个普遍的信念:人类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呼吸之间有一种不明确的关系,可与肉体分离。在睡眠时,分离是短暂的;在死亡后,灵魂则与肉体永远分开。动植物也有灵魂,而且强大地影响人类的力量与情绪(即泛灵论)。灵魂可从一个有机体转移到另一个有机体上。在很多印度教(尚存的最古老宗教)学院中,仍有人拥护这个信念。图腾信仰亦包含灵魂在人类肉体间转移的暗示。东方宗教与传统中的转世慨念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道教古代中国深信长生不死,如道教就有所谓的炼丹,从古代帝王陵墓到民间厚葬的“死后享乐”可以看得出来,转世慨念不是传统道教的一部分,以下为老子转世的假设: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西方宗教与传统中的转世概念西方宗教与传统中的转世概念在古希腊就有轮回(Metempsychosis,古希腊语:μετεμψύχωσις)的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