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的历史由来 源于祭祀
馒头的历史由来源于祭祀,百科知识 你知道啥叫馒头吗?你也许会对这样的问题嗤之以鼻,以为傻子才不知
百科知识
你知道啥叫馒头吗?你也许会对这样的问题嗤之以鼻,以为傻子才不知道馒头是怎样的,无非就是一种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发酵后通过蒸笼蒸熟而成的食品。但从2008年1月1日起,馒头有国家标准了,你得对照它才能知道啥叫馒头。
中国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从2008年1月1日起,联合发布的《小麦粉馒头》标准正式开始实施。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为原料生产的商品馒头,规定馒头须是圆形,没有褶皱、斑点,气味有小麦香;馒头的体积不能太小等。追本溯源,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在漫长的时空历程中究竟是谁发明了馒头?馒头最初又有着什么样的形状?
1、最早的馒头人头状 系诸葛亮发明
中国人吃馒头的 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可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
到三国时,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蛮头”。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诸葛亮与馒头有着怎样的关系?诸葛亮,馒头的发明者也。
对此,《三国演义》有类似描述:“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波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三国演义》为小说,不足为据。我们来看看真实史料如何说。
《事物纪原》记载:“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祭之,神则助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头以祠,神亦助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
史上,诸葛亮、孟获都确有其人,诸葛亮家喻户晓,无需多言。孟获系蜀汉时建宁(今云南曲靖)人。彝族首领。刘备死后,孟获曾和建宁豪强雍�]起兵反蜀,数为诸葛亮所败,曾被七擒七纵,后仕蜀,为御史中丞。
综上所述,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为诸葛亮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尔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改为禽肉馅。晋以后,馒头曾一度又被称之为“饼”。据《名义考》,凡以面揉水为剂,中间有馅者,都称为“饼”。“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
2、南宋盛行猪肉馒头 仁宗馒头包珠宝
唐之后,馒头的个头开始缩水,不再是巨无霸形象,渐渐变得娇小起来。称谓众多,比如“”、“灌浆”等。
但馒头的人头形状是在走入民间成为食用点心后,才有了改变的,元代时,已有了类似后世开花馒头的“煎花馒头”。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煎花馒头: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各切细”,“依次入料盐酱拌陷包馒头,用胭脂染花”。由此可知,馒头形状不仅不再是单一的人头形,最初的馒头还是包陷的,曾经历了一个由包陷到实心的演变过程。
因此,唐宋之后的馒头因包有馅,又被称作“包子”。宋人王�浴堆嘁碲蹦甭肌芳怯校�“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南宋最为盛行的是猪肉馒头。不过据说仁宗(见上图)所赐馒头包的不是猪肉馅,而是珠宝。
后来,馒头的种类越来越多,《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多种馒头,并附用处:“平坐小馒头(生馅)、捻尖馒头(生馅)、卧馒头(生馅,春前供)、捺花馒头(熟馅)、寿带龟(熟馅,寿筵供)、龟莲馒头(熟馅,寿筵供)、春〔上尔下虫〕(熟馅,春前供)。荷花馒头(熟馅,夏供)、葵花馒头(喜筵、夏供)、毯漏馒头(卧馒头口用脱子印)。”明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中记:“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说到这,有必要提到的是,馒头不管有馅无馅,一直是祭供时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到清代,“馒头”“包子”始分家,但南北方对“馒头”“包子”的称谓各异: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却有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为“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鹤林玉露》曰:有士人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大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绿者也。’盖其中亦有馅,为各种肉,为菜,为果,味亦咸甜各异,惟以之为点心,不视为常餐之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馒头的由来:揭馒头真的是诸葛亮发明的吗?
关于馒头的由来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据说在三国时期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可谓鞠躬尽瘁、劳心劳累。蜀国南边占据云南、贵州一代的南蛮洞主孟获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家伙,时常骚扰侵袭蜀国边境,诸葛亮决定教训一下这孙子。图片来源于网络古人迷信,泸水一代瘴气很重,就有人向诸葛亮提议用南蛮俘虏的人头来祭祀泸水河神。诸葛亮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自然不能答应,但为了鼓舞士气他强开脑洞,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用面粉做成人头的形状来替代“蛮”头,以此忽悠河神。据《诚斋杂记》记载“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而在《三国演义》第91回则说:“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
· 揭秘祭祀手:左手敬酒的禁忌与由来
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每一处细微的礼节都蕴藏着深邃的智慧与历史的积淀。其中,“祭祀手”这一概念,就涉及对先人的敬仰与对现世社交规则的遵守。一、何为祭祀手?祭祀手,特指在敬酒或倒酒时使用左手的行为。这一习惯,源自古代的祭祀仪式。在庄严肃穆的祭典上,古人认为左手更贴近心脏,因而用左手倒酒敬酒,寓意着将内心最真挚的情感与敬意传达给先人,表达对祖先的深切怀念与尊重。二、左右有别,礼仪之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左右之分不仅体现在方位上,更隐含着尊卑、亲疏的含义。右,象征着尊贵与权威;而左,则往往与亲近和辅助相关联。因此,在日常交往,尤其是在酒宴这样的社交场合,用右手为他人斟酒,被视为礼貌与尊重的体现。反之,若不慎以左手倒酒,即使无意,也可能被误解为轻视或怠慢,进而造成不必要的尴尬。三、酒桌禁忌,文化传承随着时间的流逝,祭祀手的原始含义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它在现代酒桌礼仪中的禁忌地位却得以保留。...
· 馒头
历史汉朝时,由于磨已广泛应用,蒸制的面食也随之流行于全国各地,当时统称为“饼”。“曼头”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束广微,又称“蒸饼”。馒头一词出自三国蜀汉诸葛亮。当时诸葛亮率军南渡泸水以讨孟获。根据当地的习俗,大军渡江之前必须以人头祭祀河神。诸葛亮遂命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头投入江中。诸葛亮将其命名为“瞒头”,即欺瞒河神之假头之意。另一说命名为“蛮头”,蛮人之头之意;又有一说,馒头乃张飞征蜀时发明。唐代以后,馒头变小,称“”、“灌浆”、“馒役”、“瞒头”、“粳头”。此后,无论有无馅心,均统称馒头。直到北宋,才出现包子这一称呼,指代有馅的馒头,而馒头一词本身则逐渐变成无馅制品的统称。分类2007年12月20日,国家认监委(国家质检总局分管机构)发布了国家标准《小麦粉馒头(GB/T21118-2007)》,其中将以小麦粉为原料生产的馒头,分为热包装馒头和冷包装馒头两大类。
· 名片的历史由来
百科知识名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内容。了解名片在历史上的情况,对于我们研究民俗和社会生活史,均有意义,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清代的名片。名片,古称谒、名剌、名贴、手本等,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在唐以前就很流行了。如果细细区分,早期的名剌、名帖等,有一些的内容更象今天人们所用“柬”,与后来的名片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清人说,象后世所用的这种写着姓名的小片,是从明末开始盛行的,在此之前,古人的的片子,都是亲笔书写的,明清以后才开始“刻木印之耳。”以我们现在见到的资料,这一时期,中国人的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刻成一个小版来印刷,甚至如今天人们盖印章一样,盖到特定的纸张上,已经非常方便了。至于应用此种小名片的原因,记载中说是始于崇祯时期,因为官方对于互相“请托”,走门子,找关系进行控制,所以人们来往时常常使用这种小名片,投送起来比较方便罢了。但就其大体...
· 仿古青砖的历史由来
仿古青砖不是我国建陶业的产品,是从国外引进的。仿古砖是从彩釉砖演化而来,实质上是上釉的瓷质砖。仿古砖属于普通瓷砖,与磁片基本是相同的,所谓仿古,指的是砖的效果,应该叫仿古效果的瓷砖,仿古砖并不难清洁。经千度高温烧结,使其强度高,具有极强的耐磨性,经过精心研制的仿古青砖兼具了防水、防滑、耐腐蚀的特性。从产品的价值链谈到创新和品牌;从引进、消化、吸收谈到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后对仿古青砖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仿古青砖早源自欧洲的上釉砖,之后首先由台商介绍到大陆,称之为泛古砖,之后又有称为古典砖、复古砖、仿古砖的,其中以仿古砖的名词用得较多,大家叫惯了,习惯成自然,就成了同类砖的商品名。欧洲人常常提到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提到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提到法国印象派风景画家西斯莱(1839-1899)和荷兰闻名画家凡高及他的代表作向日葵;仿古青砖属于有釉砖,其坯体的发展趋势以瓷质为主(吸水率&l...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