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考证“中国”名称的历史由来

2017-05-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1
转发:0
评论:0
考证“中国”名称的历史由来,百科知识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历朝历代,虽然王朝政权各不相同,甚
百科知识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历朝历代,虽然王朝政权各不相同,甚至都是通过武力推翻前朝,但还是都称自己为“中国”。到底“中国”一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追溯起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中国第一部官方史书——《尚书》的“梓材”篇中,原文讲:“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意思是指“天神已经把中国的人民和他们的土地托付给周朝的”。此文作者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周公旦”,即“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西周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时非常年幼,由周公摄政。由此推断,《尚书·梓材》创作于西周第三代王——周成王时代,这是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中国历史文献记载,据今已有三千余年。可见,“中国”一词至少在周朝已经开始正式使用。另外,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三篇提到“中国”。分别为:

1、《诗经·大雅·民劳》中提及“中国”四次,具体是:

(1)“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指“惠及中国的百姓,以安抚中国四方的人民”。

(2)“惠此中国,以为民杰”,意指“惠及中国的百姓,以满足人民的心愿“。

(3)“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意指“惠及中国的百姓,让人民宣泄心中的烦忧”。

(4)“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意指“惠及中国的百姓,使国家没有凶残事情发生”。

2、《诗经·大雅·桑柔》中提及“中国”一次,具体是:“哀恫中国,具赘卒荒”,意指“哀痛中国,发生如此多荒灾”。

3、《诗经·大雅·荡》中提及“中国”二次,具体是:

(1)“咨女殷商,女��裼谥泄�”,意指“你这个殷商的国君,你在中国作恶”。

(2)“内�`于中国,覃及鬼方”,意指“你在中国激起众人愤怒,连国外的其它族类也不能忍受”。

    这三首诗均是创作于周朝周历王时代,作者分别是召穆王和芮伯,是周历王时代的两位重臣,通过诗歌的形式来劝谏周历王爱护“中国”,善待人民。《诗经》这三首诗再一次验证,三千年前西周时代就开始使用“中国”。

    除了历史文献记载,在中国考古发现的周成王五年铸造的青铜酒器“何尊”铭文中也提及“中国”,但写作“中或”,“或”是“国”字的早期写法。铭文写道:“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指“我(周武王)已经据有中国,自己已成为中国国民的君王”。这个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中国”,以考古的角度更加确认了西周已开始使用“中国”。

    据考证,西周时期,中国是天子之国和诸候列国(即受封的藩国)并举的政治格局。周成王在位时,采纳周公提出的建藩屏国方略,分封诸候71国,让他们来承担保卫京都的任务。此时的“中国”应是指天子之国和各分封诸候列国的整体疆界范围。其中,天子之国是中国君王(即天子)的直接统治地区,各诸候列国的土地和人民,名义上是归属于“中国”,除军队和“礼乐”归天子之国调配外,在其它方面拥有自主权。

    从《尚书》、《诗经》文献记载分析看,周期也称商朝为“中国”,但是商朝的甲骨文献中,并没有发现“中国”字样。据专家学者考证,商朝人并不把国家称作“国”,而是习惯称“邑”。甲骨文献中,商朝人称自己的国家为“大邑商”,并称周边四方的国家为“东土”、“南土”、“西土”、“北土”。在殷商甲骨文献中,商朝人还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商”。对此,中国著名史学家、甲骨学家胡厚宣曾论称“商而称中商者,当即后世中国称谓的起源”。

    在《尚书》、《诗经》以及后世《论语》等文献中,大部分把商朝称为“殷”、“大邦殷”,而“殷”在中国古代第一部字典——《说文》作注时讲“殷,引之为大也,为众也,为中也”。《史记》索隐中更是直接解释为“殷,中也”。由此推演,“殷国”即是“中国”之意,间接可以说明商朝人也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只是用“中商”、“大邑商”、“大邦殷”、“殷”体现。周朝之“中国”也可能是由此过渡而来,推翻商朝后,顺势由原来的名称改为“中国”,“国”字也可能是由“周朝”正式开始使用。

    以上均是有明确文献记载,再之前的夏朝和三皇五帝时代,因为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留传,是否也曾经称“中国”或有“中国”相关的意思,只能通过后人的相关记载进行分析推演。

    《说文》中,对“夏”字解释为“夏,中国之人也”。如果此“夏”是指夏朝的“夏”,则可以间接认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也自称为“中国”,从其后的“商朝”未用“中国”二字,可以推演,夏朝如果称“中国”,可能并不是用“中国”二字,而是另有所表。

    《尚书·禹贡》中,有一句“中邦锡土、姓”。这是记录三皇五帝中的帝禹的内容,即我们常说的“大禹”。据专家学者考证,在中国上古时代,“邦”通“国”字。由此看,“中邦”即是“中国”。《史记·夏本纪》中,更是直接写为“中国锡土、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老婆名称的由来?
相传此称号来源于唐朝,至今一千多年了!唐朝时,一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之后,感到自已的妻子年色已老,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娶新人的想法。于是,写了一个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正好,上联被他的妻子看见了,妻子便提笔写了下联:“禾黄麦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荷莲对禾麦,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工整贴切还新颖通俗,而且新粮对新娘谐音。"麦爱新读懂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学与爱心打动,便放弃了弃旧迎新的想法,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于是,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下联说:“老婆一片老心”此故事流传开来,世代为佳话,从此,汉语里就有老公,老婆这二个词,民间也有夫妻互称对方为老公与老婆
· 马路"名称的由来?
马路的由来顾名思义,马路就是马走的路呗。古时候没有汽车,只有马车,走马车的路自然就叫马路了。其实不然,且听我道来。18世纪末,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热潮之中,工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愈来愈高,昔日那种“人走出来的路”,再也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了。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现在你知道了,马路不是马走的路,也不是马车走的路,以后可不要随便露馅儿哦。
· 中国象棋的起源中国象棋名称的由来及其发展
中国象棋的起源: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产生的年代不详。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名著的《楚辞.招魂》中就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词句。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象棋”这个名词,当然那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王逸注《楚辞》云“博,著也,行六棋,故曰六博。”。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提到了六博。据《史记.第六十九卷.苏秦列传》中记载:当时齐地的居民安居乐业“斗鸡走狗,六博蹋鞠”。可见象棋在当时已经开始在民间广泛流行。那时的棋,大概是一方为六子,叫“六博”。另据《说苑》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曾说“足下......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可见当时,在达官权贵和士大夫中,已经很流行下棋了。棋盘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汉界”。这个名称,可能是受到楚汉相争,韩信作象棋的传说的影响。传说无从考证,多半是后人附加的。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曾制《象经》,文学家庾信曾赋《象棋经赋》及《进...
· 大闸蟹 名称的由来?
人们为什么又普遍称螃蟹为"大闸蟹"呢?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到"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炸",蟹以水蒸煮而食,谓"炸蟹"。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尽意。他"有一日,在吴讷士家作蟹宴(讷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张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阳澄湖畔,始悉其原委。"吴讷士是苏州草桥中学的创始人,父亲吴大徵晚清时官至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当过刘坤一的副帅,一门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张惟一就是方还,与王颂文同为吴讷士的好友,吴家的常客。顾炎武《天下邵国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为吴士讷所购得,又为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并慨然接受相赠迎回昆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事有凑巧吴家设蟹宴,方还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关"大闸蟹"名称...
· 中国古代历史王朝的名称都是怎么来的?18个朝代的由来!
中国古代历史王朝的名称都是怎么来的?18个朝代的由来!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国家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历经十几个王朝,那么,你知道这些王朝名称的来历吗?今天,诗词君一并告诉你!夏朝统治时间:约前2070-前1600开国君主:夏启末代君主:夏桀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唐朝张守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遂成为国名,这便是不少历史学家认为的中国世袭王朝的起始。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夏”意为“中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