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是“左”大还是“右”大?

2017-05-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43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是“左”大还是“右”大?,中国古代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们一切都行为都尊崇礼教礼法。其中从简单的方位中就可

中国古代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们一切都行为都尊崇礼教礼法。其中从简单的方位中就可见一般。在中国古代,很多官职往往分为左右。如“左丞相”、“右丞相”、“左将军”、“右将军”等等。这左右之分,虽然并不完全像现在的正职、副职之分。但是,“左”、和“右”还是有着尊卑、高下之别的。那么,再中古古代,到底是"左"大还是"右"大呢?

其实,我们所说的“大”和“小”,体现在官职上,就是尊卑高下的区别。谁大,实际上是谁的地位更尊贵、职务更高。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朝代,对于“左”、“右”官阶的高低尊卑,有着不同的规定。

上古春秋战国以至秦、汉时期,都是以"右"为尊。如大家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记载到,蔺相如完璧归赵,在渑池会上立了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却引得廉颇大动肝火, "不忍为之下"。可见,位在其“右”就是官阶比左边的高。《汉书》中往往说某人“左迁”,就是贬官,降了职。也充分说明当时"右"比"左"要大。

从汉末以至唐、宋时期,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如当时的官制,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

到了元朝,根据蒙古人的习俗,规定以右为尊,当时的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元史.百官志》:"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不单单是官职上,就连科考,也分左右榜,以右榜为尊。如清朝钱大昕《十驾斋养成新录.左右》中说:“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亦右为上也。”

及至朱元璋起事,建立了大明,又重新改以左为尊。此后明、清两代一直是“左”官大于“右”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左右之分:中国古人尊“右”还是尊“左”?
“左”与“右”两个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左从(手),从工。多数钟鼎文的“左”字由左手与工组成。古代,工有三个意思:(一)工匠;(二)乐工;(三)官员。许多训诂书作者都认为此处“工”代表工匠,这不符合事实。中国一向有士农工商的排位,工匠排位居中,与“左”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最高)相悖。工读音通公,表示男性。男尊女卑,而工匠之工与男女排位风马牛不相及。所以,这里的工代表臣工——包括乐工。右从(手),从口(丁为男,口为女)。许多钟鼎文的“右”字由右手与口组成。古代右通佑,有辅佐的意思,口代表女性。实际上,古代女人确实从事辅助性工作,处于从属的地位。显然,中国虽然有过尊右的时代,但终究不是主流,在绝大多数时间中国古人是尊左的。确实,司马迁说过“毋能出其右者”的话,那话并没有说错,古人确实有过尊右的习俗。问题是司马迁至今已经有两千年,尊右早就成为老黄历。宋、元、明、清的人也算古人,...
· 尊卑之分:中国古人尊“右”还是尊“左”?
“左”与“右”两个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左从(手),从工。多数钟鼎文的“左”字由左手与工组成。古代,工有三个意思:(一)工匠;(二)乐工;(三)官员。许多训诂书作者都认为此处“工”代表工匠,这不符合事实。中国一向有士农工商的排位,工匠排位居中,与“左”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最高)相悖。工读音通公,表示男性。男尊女卑,而工匠之工与男女排位风马牛不相及。所以,这里的工代表臣工——包括乐工。右从(手),从口(丁为男,口为女)。许多钟鼎文的“右”字由右手与口组成。古代右通佑,有辅佐的意思,口代表女性。实际上,古代女人确实从事辅助性工作,处于从属的地位。显然,中国虽然有过尊右的时代,但终究不是主流,在绝大多数时间中国古人是尊左的。确实,司马迁说过“毋能出其右者”的话,那话并没有说错,古人确实有过尊右的习俗。问题是司马迁至今已经有两千年,尊右早就成为老黄历。宋、元、明、清的人也算古人,...
· 古代的古人们到底是靠右走还是靠左走?
导读:如果有人问:“你会不会走路?”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好笑。但在古代,“会不会走路”可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知道怎么走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小到说你不懂规矩,大到与事业、运气相关,所以古人一般一生有两次学走路,第一次是一岁多时,学会生理上的走路;第二次是入学启蒙时,学会礼仪上的走路。在崇尚“正道”的同时,古人还对走路秩序提出了规范,逐渐形成所谓的“交通规则”。现代人是“靠右走”,古人靠哪边走?不同朝代有不同风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走法”:较早的走法是“男右女左”。先秦时期,男人和女人是不能同行的,要分两边走。《礼记·王制》中规定:“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意思是,在道路上,男的靠右走,女的靠左走,车辆从路中间通行。这种走路规则曾对早期民俗产生很深的影响。据《仪礼·士昏礼》记载,秦汉及以前,女儿出嫁时,必须从左边走出去,站在母亲的左边,即所谓“女出于母左,父西面戒之”。“男右女左...
· 古代的“左”与“右”
在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帝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还表现在建筑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史记·陈涉世家》说:“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这里的“闾左”指居住于里门左侧的平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完璧归赵,在渑池会上立了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大动肝火,“不忍为之下”。这是战国时期“右”比“左”大的典型例证。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这时期,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一改旧制,又规定以右为尊,当时的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复改以左为尊。此制为明、清两代沿用了500多年。现在戏剧舞台上上演古典剧目,客人、尊长总是坐在主人...
· 大唐故右威卫左中侯项君墓志铭
大唐故右威卫左中侯项君墓志铭1971年山东济南市中心医院工地上出土了另一盒墓志铭《大唐故右威卫左中侯项君墓志铭并叙》,该墓志铭青石质。纵58厘米、横57厘米,楷书21行,满行25字.同时出土的有唐金银平脱镜一面。墓志铭全文如下:大唐故右威卫左中侯项君墓志铭并叙君讳承晖,字永晖,世叶齐人也。系分虞后之先,派别霸王之后。其源流广浚,祖德昭彰,他石志之,此不书也。君则故赠使持节临淮诸军事、临淮太守之次子,贵妃之令弟,公主之季舅。荣宠匪因于地势,岐嶷乃资其天与,龆年聪敏,弱岁成立。文武不孤其德,孝友倍闻于家。锋芒霜明,节操山俊。未举垂天之翼,自负凌云之心。可谓五色凤毛,千里骏足耳。游挚将军守左威卫翊府中郎将法,即君之玉昆也。灵襟豁达,雅量宽和,善于交游,尤重然诺,时人方之二龙,殊玉双美也。君载廿,以才艺闻,授右威卫左中侯,行已择方,初登筮仕,入君门而尽节,趋武帐而飞声。君未仕,丁严军忧,柴毁泣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