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文学常识:告诉你几个古诗的冷知识

2017-05-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48
转发:0
评论:0
文学常识:告诉你几个古诗的冷知识,我国古代文化灿烂如星斗,诗歌文化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如星斗,诗歌文化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几个不为大众所熟知有关诗歌的冷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1、谜一样的27岁

记得大学时教我们《古代文学史》的老师有一次在课上问我们有没有喜欢作诗的,虽然是中文系,我们还是笑而摇头。老师说,喜欢作诗是好事,不过最好等到27岁以后。

27岁在古代诗坛是一个谜一样的年龄。“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坐船渡南海去看望在交趾做县令的父亲,结果回来的时候正值夏季,海上风高浪急,王勃不幸溺水而亡,享年27岁。一代“诗鬼”李贺,23、4岁就开始缠绵病榻,煎血熬髓,也在在27岁那一年撒手人寰了。北宋诗人王令,20几岁便已饱尝人间疾苦,26岁的时候与妻子成婚使生活略微有些暖色,然而,此时他的脚气病又使他卧床难起,第二年便去世了。27岁是诗人的坎儿,跟诗人有关也不行。“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大诗人元稹写给亡妻的诗,她的妻子韦丛也是在27岁那一年,离开了他。

这里的27,有的是周岁,有的是虚岁,反正他们都没逃过这一年的这一劫。

2、他们俩是被谋杀的

古代那些大诗人死因很多。有的人生失意抑郁而亡,有的得罪权贵冤死狱中。还有许多离奇的传闻,比如说李白是喝多了坐船捞月亮淹死的,杜甫是流亡的时候饿过劲了吃饭撑死的,等等等等。但是确凿是被谋杀,只有他们俩。

第一个是刘希夷。也许你对这名字并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他就是因为这句诗被打死了。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听说了外甥这句诗,甚是喜欢,想“拿来主义”,结果刘希夷不肯。然后,我们这位舅舅就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命人在月黑风高夜给外甥打死了。

另一个是王昌龄。关于他是因为什么得罪了杀他的凶手亳州刺史闾丘晓,至今是个迷,大多数说法都是“妒才”。反正不管因为什么吧,在王昌龄返乡的路上,就被这个闾丘晓给杀了。第二年,闾丘晓也被人杀了。

哦对了,刘希夷被他舅舅杀死那一年,也是27岁。

3、七言诗的鼻祖竟然是他

如果诗坛是后宫的话,从唐朝开始,七言诗基本上就确立了自己正宫娘娘的地位。那么写出第一首七言诗的人是谁?是李白,杜甫,还是王勃?都不是。

曹丕大家都知道,就是给曹植出难题,反而成就了曹植才高八斗的文坛巨匠的地位的那个哥哥。我每次给学生讲“三曹”的时候,学生们都问,曹丕干嘛了?怎么也成了文学家?我的答案是,他是七言诗的鼻祖。

之前,《诗经》多以四言为主,《汉乐府》多以五言为主,而屈原同志创立的“骚体”,因为有一个如浮云一般的“兮”字,所以多以六言为主,直到曹公子写了一首《燕歌行》,诗歌才正式有了七言。

4、厉害了,我的皇帝哥哥

中国历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是谁?答:陆游。据不完全统计,陆游的各种诗集、文集加起来,一共存诗9362首。陆游一共活了86岁,算一算,平均每天做0.3首诗。这么说有点别扭,捋一捋,差不多三天一首诗。三天还背不下一首诗的亲,面壁去吧。

中国历史上存诗最多的人是谁?你是不是以为我又问了一遍刚才是问题?当然不是。你好好看看,这句话比之上一段的,少了一个“诗”字。难道说存诗最多的竟不是诗人?是的。这个人最广为人知的身份并不是诗人,但是,他一共活了88岁,却留下了43000多首诗。我的数学才能又爆发了,他居然每天都要写出1.33首诗。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

更令人感叹的是,这4万多首诗,竟没有一句流传世间。至于是不是因为质量的问题,我不想多说。这个无敌有悲情、作诗又不是诗人的人,就是乾隆皇帝。厉害了,我的皇帝哥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冷知识】20个中华姓氏冷知识
1、中国有23813个姓氏,目前在用姓氏共计6150个。2、“百家姓”收录了568个姓,,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涵盖的人口占全国户籍人口总量的近85%。3、王姓的人最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其次是李、张、刘、陈。4、笔画最少的姓为“一”,由乙姓衍化而来。5、笔画最多的姓有30笔,即“爨”,读作cuàn。6、字数最多的姓是藏族十字姓“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7、“柴米油盐酱醋茶”、“红绿赤橙青蓝紫”分别都是姓。8、2018年,有110万人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9、台湾姓陈、林的人最多,其次是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死、尿、操、毒、宰父、是、党、胖、别、粘、羊舌、母、仇、黑、苟、牛、吴、老、贾、提、宫、史、朱、李,被网友评为最难起名姓氏。11、十二生肖作为姓氏依然存在,但已经很罕见,很多人改姓,猴改候侯,狗改苟,蛇改畲。12、“姓”与“氏”最早是两回事,比如秦始皇...
· 传统文化中的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有很多有趣的典故和冷知识。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冷知识。常识系列1.李耳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第一种说法,李耳生下来就是白胡子白眉,所以叫老子。显然这种说法不够真实。第二种说法是,李耳本来就姓老,李姓源于老姓。李姓图腾为老虎,在苦县又称“狸儿”。所以又叫老子。2.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十二生肖在汉之前一千多年就出现了。而猫是在汉代才进入中国的,所以没赶上好时候。3.百家姓为什么以“赵钱孙李”开头?《百家姓》是宋朝代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最先编辑的。“赵”是当朝皇帝的姓氏;“钱”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4.孺子牛从何而来?齐景公有一次庶子荼在一起嬉戏,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儿子跌倒把他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
· 【冷知识】“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红楼梦中的姓名讲究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故事中的人物不仅姓名各有特色,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称呼也别开生面。下面就来看看书中人物姓名称呼的妙用。用姓氏指代姓名像黛玉和湘云一般别人都会称呼林姑娘和史大姑娘,他们几个同辈之间可以相互称呼名字,但是对于下人和外人就不能也不便称呼名字,借用姓氏代替名字。对于不知道名字的人们,称呼姓氏也很方便,像王夫人、邢夫人、尤氏、尤二姐、尤三姐等。有些人不便用姓氏来称呼的,也可以用名字中的一个字来代称,就像宝二爷、宝姑娘、琴姑娘。贾府的四位小姐更简单,直接用排行来代替姓名,譬如迎春是二姑娘,探春是三姑娘。根据姓氏判断此人的家族和地位古代大家第一次相见的时候,都会互道姓名。只要一听姓名便可以知道这个人可能是谁家的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无形中的尊卑差别就形成了。书中有一段宝玉和几个孩子大闹学堂的故事。大家在打架的时候,除了摆道理,还在琢磨各自的家庭背景——背景强的闹一下无妨,...
· 《锦绣未央》告诉你北魏的由来
北魏(386年—557年)是鲜卑族拓跋��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称呼“北魏”,乃指北部“中国”之故,同时也区别于三国的曹魏政权。386年拓跋��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从386年道武帝拓跋��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享国148年。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
· 几个有用的小常识
几个有用的小常识由查字典科普知识资料整理凤梨皮煮不锈钢锅不锈钢锅易沾黑垢,难刷洗,现只要将家中较大的锅子加清水,投入一些凤梨皮,再把较小号的锅子通通放入,煮滚二十分钟,待冷拿出,个个光亮如新!洋葱煮水去焦痕若将铝制锅烧焦了,可在锅中放个洋葱和少许水加以煮沸,不久后所有的烧焦物都会浮起来!丝袜冰过再穿更耐久妇女新买回的丝袜,先不要拆封,直接放入冰箱中冷冻一两天,再取出放置一天后穿用,这样可以增加丝袜的韧度,不至于很快就发生抽丝或破裂的现象,不必花费太多的金钱再购买丝袜上!新花盆先泡水才能用没有经泡水过的新瓷制花盆用来种花,花盆会把土里的水分吸乾,造成花草枯死!新花盆在使用前应该放在冷水中浸泡二十分钟,再种上花草便不会枯死!饮水机加柠檬去污渍家里的茶壶.饮水机用久了,里面有一层白白后后的渣,这时不彷到市场买一颗柠檬,去籽外,切半放进饮水机或茶壶内煮个二或三小时,你会发现里面的渣变少了,多是几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