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苏菜与《随园食单》

2017-05-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2
转发:0
评论:0
苏菜与《随园食单》,冷门知识   饮食文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冷门知识   饮食文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些俗语或者诗句,都道出了江浙地区的繁华和人们生活的富足。

江苏东部靠海,省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产品和海产品都非常丰富,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因为丰富的水产品原料,苏菜擅长烹制鲜活淡水产品,讲究刀功,注重火功。久而久之,形成了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的苏菜。

苏菜由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组成。其味清鲜,咸中稍甜,注重本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制作特点是: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功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莱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清代文学家袁枚长期在江苏生活,对苏菜情有独钟,在这里写下了我国烹妊史上的经典巨著《随园食单》。所谓"随园食单",其实就是他把自己在江南吃过,或者听过的美味佳肴,用小品文的形式做的一个记录。这是一本系统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现在已经被译为英语、法语、日语等多种语言。

《随园食单》在1792年出版,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等十四个方面,用大量的篇幅详细描述了我国从14世纪至18世纪中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和点心,对于美酒名茶也有涉及。据研究过《随园食单》的专家介绍,这本书出版以来,中国的菜肴到现在都没发生根本性变化,而袁枚推崇的很多美食,到现在还为很多人所追捧。

苏菜中比较著名的菜品有松鼠色、蛋烧卖、美人肝、凤尾虾等。此外,江苏南京等地的小吃也很有特色,如盐水鸭、卤鸭胗肝、鸭血粉丝汤等,后者近两年风靡全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菜单
历史在中国,宋朝(公元960-1279年)初期,商人中产阶级中在城市开店的业主,由于常常在家吃饭的时间不多,所以他们便大胆地在各式各样场所,如庙宇、客栈、茶馆、熟食档、以及做附近的妓院、歌屋、戏班场饮食生意的酒家吃饭;这些旅居中土的外国人,以及那些自全国各地聚居城市的中国人由于烹调方式间的差异,促使做饮食业生意的想尽办法满足种种不同的口味,由此而造成菜单的崛起。至于在欧洲,菜单最初并非为向客人提供菜肴内容而制作的,而是厨师为了备忘而写的单子,英文为menu。16世纪由法国皇家厨师为了记住意大利菜肴而发明。程序食客看餐牌,选择点菜肴,侍应为客人写下,成为“菜单”,之后交给厨房,厨师按菜单的指示烹饪食物。相关食谱是教授烹饪的书籍,不应与“菜单”或“菜牌”相混淆。
· 名菜名食典故与传说
1)热干面的诞生热干面的问世纯属一个偶然的机会。约在70年前,汉口长堤街关帝庙一带有个姓李的熟食小贩,因脖子上长了一个肉瘤,别人称他“李包”。他原来卖的是凉粉和汤面。有年夏天,他沿街叫卖一天后回到家中,还剩下不少面条。他怕馊了,便把面条煮了一下,捞起来凉在案板上,谁知不小心碰翻了麻油壶,油全都泼在面上。李包懊丧之余,灵机一动,便索性将面条与麻油拌匀,然后扇凉,第二天一早就拿去上市。他将面在水里烫了几下,捞起来放在碗里加上佐料卖给顾客。有人问:“这是么事面?”李包脱口而出:“热干面”,这一天的面条比哪天都卖得好,一个新的小吃便在偶然的失手中诞生了。2)武汉小吃十二绝汉皇风光最繁华,廿里嚣尘百万家不是文人才笔大,焉能写尽各生涯芝麻馓子叫凄凉,黄口鸣锣卖小糖水饺汤圆猪血担,夜深还有满街梆小家妇女学豪门,睡到晨时醒梦魂且慢梳头先过早,糍粑油饺一齐吞吃新食品较常添,荤素相参价亦廉...
· 袁枚故居随园
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冬,其父亲在钱塘亡故,是年袁枚三十三岁。袁枚是孝子,正当壮年时,他断然决定辞官养母。袁枚的随园故居,其位置就在今天的南京市鼓楼区东南部,东起青岛路,南起广州路,西至上海路,北至江苏省档案馆,占地18000平方米。据记载,随园的前身为江南织造官曹\[tiào](曹雪芹之父亲)的私家园林。相传,这里就是曹雪芹在小说《红楼梦》中对大观园描述的背景材料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江南织造官曹\因“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帐目”等罪名被抄家。后由内务府郎中隋赫德前往江宁任织造官,接替曹家织造产业,此园归隋赫德所有,人称隋园。雍正七年(1729年)春夏之交,朝廷接密报江宁织造隋赫德贪污官银,中饱私囊。隋赫德又因此被抄家。后此园为袁枚倾300金将隋园购买下来。袁枚购买隋园,一为赡养其母,让其老有安乐居住、安逸可享;其二是看中隋园在金陵地理位置之胜;其三是看中园中布...
· 苏锡菜
苏帮菜特点清康乾嘉道时,苏帮菜点已臻成熟。太平天国运动后,苏州惨遭兵灾,加之上海兴起,米市西移,苏州不似往日之繁盛,但饮食业仍常呈畸形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苏州饮食业,或称苏州饮食文化屡蹶屡起。苏帮菜的特点是:或华或朴,或浓或淡,均时新、清雅、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适口、益身、意味隽永。其在选料、色形、火工、口味方面特色大致如下:选料苏帮菜不以珍奇为贵,重博采时新,因材施艺。赵筠《吴门竹枝词》云:“佳品尽为吴地有,一年四季卖时新”。凡物应时则贵,失时则贱,“率五日而更一品(大约每5天换一种)”(明王鏊《姑苏志》)。应时,虽路边野草,廊下盐齑亦可作珍品。贵为甲鱼,过了菜花季节,即鄙称“蚊字甲鱼”,也再难入名店之门。苏州厨师在广泛用料的同时,极为注意物尽其用,对鱼头尾乃至内脏(如鲃肺)、禽头脚(如鸭舌、掌)等都能烹制出堪登大雅之堂的名菜。火工在烹调方法上,苏帮菜常用的有数十种,且常...
· 袁枚随园传说
喜读文史的人,几乎无人不知南京过去有座名园──随园。它不仅以其本身景色吸引世人,更因其主人袁枚而著称于世。如今,随园已无遗迹存于世间,我们只能一边回味如烟往事,不边凭吊古人了。随园的由来其实,随园非袁枚所创建,在他之前,该园是清代雍正年间江宁织造隋赫德的花园。当时又称隋织造园,占地有二百多亩。后隋氏败落,此园逐渐荒芜,到了乾隆年间已是破败不堪。恰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秋,江左才子袁枚任江宁知县时,他几经寻觅,看中了这块地方,于是以三百金购为已有,重新加以修建,“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总之随势造景,易“隋”为“随”,则改名为“随园”,其范围与规模较之原“隋园”大为改善。照此看来,随园的主人只是隋赫德与袁枚两人了,非也。原来此园最早的主人,是清初赫赫有名的曹家花园。花园的主人即是那位清初权倾江南的江宁织造曹寅。曹家当时在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