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我国古代冬至日的习俗

2017-05-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0
转发:0
评论:0
我国古代冬至日的习俗,在我国古代人们相当重视冬至节,冬至又有压岁之称,故而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下面,

在我国古代人们相当重视冬至节,冬至又有压岁之称,故而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古人在冬至节一直沿用的习俗,而今人渐渐淡忘的习俗。

祭孔和拜师

我国古时冬至日还有祭孔和拜师的习俗。《新河县志》载:"冬至日拜圣寿,外乡塾弟子各拜业师,谓'拜冬余'。""拜圣寿", "圣"指圣人孔子,就是给孔圣人拜寿。因为"冬至"曾是"年",过了冬至日就长一岁,为之"增寿",所以需要拜贺,举行祭孔典礼。

 

祭孔子拜圣时,有的县挂孔子像,像下边写一行字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有的是设木主牌位,木牌上的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之位"。据说这"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称号是后世的皇帝策封的。

据《清河县志》记载,在冬苎祭孔时还要''拜烧字纸"。爱惜字纸,不许乱用有字的纸擦东西,在民间、尤其在士子文人阶层非常看重,认为爱惜字纸是对圣人尊重的表现,如乱用字纸揩抹脏东西就是对先师的亵渎不恭。所以把带字的废纸收集起来,在祭孔时一齐烧掉。烧字纸时也要师生一齐跪拜。

给老人"荐袜履''

我国古代在冬至日还有给老人送鞋袜的习俗。叶涛等编著的《山东民俗》一书载:"曲阜的妇女于节前做好布鞋,冬至日赠送舅姑(即公公婆婆)。"冬至日向老人"荐袜履''在历代都是普遍流行的,很多古籍、方志有记载。据(中华古今注》载: "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这就是说在汉昭帝时就有"荐履于舅姑"的事。

三国魏之陈思王曹植曾在冬至日向曹操献鞋袜并作《冬至献鞋袜表》,其文曰:''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苎竺严为之颂。臣既玩其藻,愿述朝庆,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汇朝苏。亚岁迎祥,履长纳庆,不胜感节,情系帷幄。拜表奉贺,并献纹履七量、袜若干副。毛茨之陋,不足以如金门、登玉台也。"此表方说明了冬至"献履贡袜"的用意是为贺"一阳嘉节"、"迎福践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立冬古代习俗科普之祭冬神
在我国古代,立冬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节日,封建朝廷在每年的立冬之日,都要举行迎冬仪式,由皇帝率领文武百官设坛祭祀冬神。早在夏商两朝,就有了立冬祭祀的记载。而在更多的文学作品里,更是流传了大量的有关“立冬”的神仙,而“冬神”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01每年立冬“迎冬”的仪式由皇帝亲自主持,带领文武百官一起参加。天子要穿黑色的衣服,骑铁色的马,带百官去北郊,登上专门搭建的高坛,宣读祭文,以祷告冬神。这么隆重以待的冬神,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据说冬神名叫禺强,字玄冥。《山海经》说他住在北海的一个岛上,长相怪异:人面鸟身,耳上挂着两条青蛇,脚踩两条会飞的红蛇。禺强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孙子,其本领其实也不小,海上有“名叫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仙山,本来都是“无根”之山,成年在海上漂流。黄帝担心这五座仙山到处乱漂,时间久了会下落不明,便派遣禺强前去“下锚”。禺强指挥十五只大乌龟,三只一组轮流背着那五座...
· 南北方“冬至”习俗:古代美食冬至团与馄饨拜冬
冬至是古人十分重视的节日,因此在这天大多边塞闭关,商旅停业,朝廷不理事,官衙放假,亲朋好友之间还要相互宴请,从而产生了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传统习俗。“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昨肉”的古老食俗。当然,这样的习俗也有很多讲究。分肉的时候,要按照地位、学识的高低来分,用这样的方法来鼓励知识分子。同时,还要优先照顾老人,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积金或富家捐款购置,由族长主理其事。供冬至团”这种习俗流行于江南地区。冬至团是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菜、糖、果、赤豆沙、萝卜丝等蒸成。冬至团主要用来做供品,同时也是冬至宴上的必备食品之一。“馄饨拜冬”是北方的一种冬至习俗。《帝京岁时广记》里说,之所以选用馄饨拜冬,是因为“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 我国古代人是如何过清明节的?古代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大诗人杜牧写下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千古传唱,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然而,清明节由来已久,中国古人历来很重视清明节,那么古人又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呢?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相传,春秋战国期,晋国人介子推,有恩于遭难时的晋文公。晋文公当了国君后曾放火烧山,希望逼出带母亲上山隐居的介子推,领取俸禄。哪知介子推宁死不仕,结果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为此悔恨不已,此后每到放火烧山那日,宫中便禁止生火,以此...
· 全国入冬进程图,古代入冬是在什么时候?
近日,在较强冷空气的助推下,可以说全国约有一半的国土面积被冬天覆盖了,像是新疆大部、东北平原大部已经成功迈入了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还有就是北京、天津也已经入冬了。今年入冬时间是在11月7日,这个时候是大部分北方地区已经入冬了,但是南方仍然是秋季景象,温度也是不高不低的,那么古代入冬是在什么时候?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在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中,是将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的,其中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都是季节的开启,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转折点。所以在“节气法”划分的冬季,是以立冬为始点,到下一个立春前结束。而古代民间是比较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讲到:“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整体意思就是说秋天的作物全部收晒完毕了,收藏入库,动物也开始准备冬眠了,由此可见冬天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还有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
· 我国古代的击壤歌
击壤歌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