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毛公鼎的传奇故事

2017-05-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67
转发:0
评论:0
毛公鼎的传奇故事,毛公鼎(DukeMaoTripod),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

毛公鼎(Duke Mao Tripod),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几次辗转于咸丰三年(1852年)落入西安古董商苏氏兄弟之手。得到毛公鼎的苏氏兄弟,见此物丝毫无损、鼎内壁有近五百字的铭文,遂马上致书陈介祺。

陈介祺是当时在京城颇有名望的金石学家、收藏家、古文字家、书法家,酷嗜金石文物。在苏氏兄弟购得毛公鼎之前,已从永和斋不惜重金买走“腆毁”(现通称“大丰簋”或“天亡簋”),

陈介祺接信很是兴奋,马上汇来白银100两,并说明50两是订金,50两作为运费,让苏氏兄弟雇车专程送来看看。事实也不辜负他的厚望,甚至超出他的预想,一眼看到这件宝物时, 对苏七说:“宝物无价,不能以金钱比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感到此宝鼎价值, 陈介祺以3 年俸银之重金——纹银千两为代价获得此鼎,成为毛公鼎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毛公鼎在陈介祺手上收藏了 30 年,他对其他收藏都乐于公诸于世,印成目录,惟独毛公鼎,深锁密藏,秘不示人,仅请陈为其拓十余纸,除自己考释外,并分寄吴式芬、徐同柏、许瀚三人,请其考释。由于当时清代法律言明凡秦汉以上文物,均应由宫中收储,臣民不得私藏。但清末政治腐败,此律虽不再被人重视,但仍应避讳。加之当时官场上尔虞我诈,陈介祺的父亲身居显位,陈介祺本身亦进士出身,在翰林院做编修,不得不小心翼翼,慎之又慎。不知这是否是陈介祺将毛公鼎视若珍宝,密不示人的原因,也许还带点私心的因素。

光绪十年( 1884 年) ,陈介祺病故,并嘱咐:宁失性命,不失宝鼎。毛公鼎作为遗产分给了次子陈厚滋,他也尽心尽力的继续藏了20年,无奈后来不孝孙、陈厚滋的二儿子陈孝笙经商,不顾祖训于 1910 年以万两纹银将鼎卖给了有钱有势的两江总督端方。

毛公鼎到端府后第二年,端方即在四川被保路运动中的新军刺死。后来,家道中落,恰逢外头世局混乱,如此价值连城的毛公鼎搁在家里随时都可能招来无妄之灾。最终,毛公鼎被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英国记者辛浦森欲出资 5 万美元把毛公鼎买走出,当时国内哗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

当消息传出,毛公鼎有可能落入美国人的手中时,并且北京大陆银行清理抵押的毛公鼎,急于处理,收回押债。毛公鼎抵押20年,连同利息已达10余万元。故宫博物院没有经费收购当时此项国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毛公鼎
形制外观《毛公鼎》通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径47.9公分,重34.7公斤,大口圆腹,口沿有一道重环纹饰,上有两只大耳,腹下三只兽蹄形足。铭文原文铭文拓片《毛公鼎》腹内铸有32行、共500字铭文,是西周晚期一篇完整的册命书。文中提到周宣王在位初期,想要振兴朝政,遂命叔父毛公喑(有一说是毛公歆)处理国家大小事务,又命毛公一族担任禁卫军,保卫王家,并赐酒食、舆服、兵器。毛公感念周王,于是铸鼎纪事,由子孙永保永享。其释文如下:王若曰:“父喑!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迹迹四方,大从丕静。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王曰:“父喑囹余肇经先王命,命汝□我邦我家内外,□于小大政,□朕立,□许上下若□四方,死毋动余一人在位,弘唯
· 龙窝的传奇故事
龙窝的传奇故事石桥镇正西十二里有一条明净的小河叫泗水河,河东岸是一道蜿蜒起伏的黄土冈,远远望去,像一条巨龙俯卧在河边。人们说,这一带地脉好,有灵气,远近闻名的龙窝村恰好就在冈下,依坡临水,风景秀丽,相传这里曾经化育了一位未曾出事的真龙天子。清朝末年,龙窝村有一家的当家人亡故了,因为家里穷,就在土冈上随便找了一块近河的地方将亡人埋葬了。谁知穷人却有造化,新坟不偏不倚,正好埋在了龙穴上,家人当然不知道。奇怪的是,新坟隆起后,这一家的黑狗天天往坟地跑,趴在坟头上一动不动。家里人也没有在意,然而,这件事却引起了朝廷的极度恐慌。古人迷信,认为重大事件出现前上天会预示一些征兆,特别是皇帝,更害怕有人篡夺王位,所以历朝历代朝廷上都设有星官,专伺观测天象,以防不测。清廷也不例外,他们专设钦天监,网络一批星象高手,天天观测天象。这天晚上,星官们惊奇的发现,西南方向似乎有微弱的亮光,但有一块黑云彩遮挡,观察不...
· 毛公鼎铭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重器。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 毛公鼎铭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重器。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 御祭坟的传奇故事》
《御祭坟的传奇故事》田Z章御祭坟就是田珍墓,风雨沧桑四百年,各种石器虽有残缺,但留下许多美妙的传说。一、金蚰子(蝈蝈)御祭坟的神道碑,背后有拳头大的圆洞。洞的四周非常光滑,老人们都说是蚰子洞,为什么叫蚰子洞呢?御祭坟前有个裴庄村。据说某年秋天,村中的新婚妇女裴郜氏和十六岁的丈夫裴毛在御祭坟附近拾棉花。两人听到一只蚰子在鸣叫,声音格外响亮,清脆悦耳,扣人心扉。裴毛喜欢养蛐蛐,捉蚰子。他顺着叫声来到一块豆地中间,他看见一只金黄色的大蚰子,趴在青绿的豆叶上,颤动着身子在鸣叫。裴毛异常惊喜,蹑手蹑脚地向蚰子扑过去。他满以为扑得正着,可是翻来覆去不见蚰子的踪影。他非常怀疑,蚰子到那里去了呢?不一会儿,蚰子又在豆地北头叫起来,声音依然那悠扬动听,裴毛急忙来到豆地北头,当他向蚰子扑去的时候,依然是扑个空。呆了一会儿,他又听见蚰子在豆地南头叫,这一回,他叫来妻子帮忙,两人反反复复多次,也没抓到金黄的蚰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