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2017-05-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8
转发:0
评论:0
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中国考古     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在三星堆村形成月牙般弯道———月

中国考古   

    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在三星堆村形成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是一座无论规模、布局还是建筑工艺都令人吃惊的古城。整个城址呈北窄南宽布局,东西宽2千米,南北宽2千米,面积约3.5平方公里,估计当时城内居住人口应在3至5万之间。而城墙墙基宽达40余米,顶部宽约20米,可容5辆桑塔纳轿车在城墙上并排行驶。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块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3年,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1989年,四川考古部门对三星堆进行解剖,证明系由人工夯筑而成;1990年,发掘东城墙局部并获确认,同时发现3000多年前的土坯砖;1992年,试掘西城墙并获确认;1994年,发现并发掘南城墙。至此,确证三星堆古城的存在,其东、西、南被三面城墙包围,北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其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这样大的古城在中国同时期文化中也是罕见的。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续时间近2000年,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这把四川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同时,三星堆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其陶器以高柄豆、小平底罐、鸟头形把勺为基本组合定式,其中还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它被做成喇叭口、细颈项、圆平底,很像今天我国北方地区用来烫酒的陶瓷酒瓶,与日本人喝清酒用的酒瓶极为相似。
 
    陶在遗址也有较多发现,颇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为3只袋状足,中间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认为它是用来温酒器物,其玉石器则以祭天礼日的璧、璋为多,尤其是号称“边璋之王”的玉边璋,其残长达159厘米,厚1.8厘米,宽22厘米,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器身上刻有纹饰,这么大件精美玉器,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仅发现有一件,但在三星堆的发掘中,又很少工具类的文物出土,当时也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属,那么这些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呢?在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发掘中,还出土了共计80多枚象牙,它的来源和作用在学术界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是通过贸易而来,有的认为在远古四川的生态环境适合大象的生存,其证物主要是在当地发现大量的半化石状乌木,单体巨大。但无论其来源怎样,都可以认为它是统治者财富的象征。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有造型各异青铜人头像,出土时面部510均有彩绘,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挂戴耳环耳饰。除了这些青铜造像外,还有许多用祭祀的尊等,有形态各异的各种动植物造型,其中有被誉为写实主义杰作的青铜(又鸟)、有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出土的青铜太阳形器等一大批文物。它们皆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从而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三星堆文物中,有高达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种神树功能于一身的青铜神树,共分3层,有9枝,每个枝头上立有一鸟,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鸟,而是一种代表太阳的神鸟。被誉为铜像之王的青铜立人像,有面具之王美誉,作为“纵目”的蜀人先祖蚕从偶像的青铜纵目面具,长达1.42米,作为权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和神秘的纹饰,两只相向的鸟,两背相对的鱼,并在鱼的头部和鸟的颈部压一只箭状物,同时有充满神秘笑容的人头像。
 
    器身满饰图案的玉边璋以及数十件与真人头部大小相似的青铜人头像,俱是前所未见的,作为集群展现的稀世之珍,而在青铜器冶铸方面,范铸法和分铸法的使用,以铅锡铜为主的三元合金的冶炼,表明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即已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有力地驳斥了传统史学关于中原周边文化滞后的谬误。
 
    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三星堆而成为信史,史载在蜀地先后称王的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三星堆最为繁盛的时期大抵属鱼凫王时期,鱼凫,即俗称的鱼老鸹。三星堆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鸟及鸟形器,其喙部多有如鱼鹰者,很可能就是鱼凫的象征或其族徽。另外,三星堆除了没有发现可识读的文字,已建立了城市、产生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器,并有了大型的宗教祭祀场所,这些都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因素,已有研究成果表明,两坑本为祭祀的产物,三星堆的三个土堆亦很可能是人工夯筑的祭坛,三星堆盛行诸神崇拜并以太阳神崇拜为主神崇拜,如此大量的充当商品流通媒介货币的海贝,象征财富的象牙等等,都表明了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已具有较为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相对稳定独立的政治地位。
 
一句话,古蜀国的源头及其中心,因三星堆而得到确证。三星堆文物魅力无限,内涵丰厚,极具吸引力和震撼力,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属世界文化遗产范畴。然而,三星堆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星堆遗址
发掘历程青铜人头,高27cm,三星堆一号祭祀坑。1929年春,广汉县南兴镇真武村村民燕道诚一家在宅旁挖蓄水沟时发现一个长方形的坑道,由石板围成,坑内放满了精美的玉石器。燕道诚后携家人把坑内400多件玉器搬回家中,藏于各个角落,并不让家人告人。一年后,为将玉器出手,他将一块玉瑗送给当时驻广汉县的一位旅长陶宗伯,此人在得知这块玉瑗的价值后,派了一个连进驻燕道诚挖宝的地方,以军事训练为名,大肆开挖。成都著名金石学家龚熙台从燕家购买了4块玉器,并写作一篇《古玉考》发表在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校刊的创刊号上,随即消息传出,古董商蜂拥而至,广汉地区掀起挖掘高潮。当时的广汉县县长罗雨苍认为古物出土应归国家所有,随即下令禁止私人乱挖乱掘。1934年3月15日,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与副馆长林名均教授组建考古发掘队,在月亮湾进行发掘工作,揭开了中国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持续十多天的第一次正式发掘工作,一...
· 巴蜀文化—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简介
三星堆遗址总面积12平方公里,是四川地区迄今为止发现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出土文物最为精美,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文化遗址。199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单。作为中国文物精华,三星堆文物初露丰采,即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艺术魅力,使海内外无数观众称厅道绝叹赏不已。可以预见,随着三星堆文物的全面展示和跨越考古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三星堆在海内外的重大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展。(二)发现:三星堆遗址最早发现于1929年春天。偶然的机缘,广汉中兴场(今南兴镇)月亮湾的一燕氏农民在挖水沟的时候,不经意间触动了一块色彩斑斓的玉石,孰不知,一扇古蜀历史的大门因之而悄然洞开,沉睡了数千年的远古王国初露端倪,共挖出石璧、玉环、玉瑷、玉璋等珍贵文物400余件。“广汉玉器”声名鹊起,引起了文博界的极大关注。华西大学(今四川大学)博物馆教授葛维汉(美...
· 巴蜀文化—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三星堆遗址是1931年英国牧师董宜笃(v.h.donnithorne)在广汉获悉当地农民燕道诚因车水溉田挖出石壁、玉璋、玉琮、玉壁等一大批玉石器而被发现的。根据燕氏家族提供的情况,董宜笃得到这批玉石器出土的消息时,已事隔两年,实际上,这批玉石器是1929年出土的。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已近七十年了。在这近七十年中,四川省内的文博考古单位和大专院校,先后对三星堆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并开展了多种学科参与的综合研究,现已初步揭示出:在夏商时代中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上有一个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中心,这个文明中心有其自身文化特点,又与中原夏商文明以及中原夏商文明以外的其它地区的方国文明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主要的文化内涵表现在以下方面:1.具有政治中心性质,其规模超过周围相邻的城址;2.有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和黄金冶炼加工技术;有规模可观的玉石器加工作坊和高超的玉石器加工技术;3.有分布范围达3至4平方公...
· 巴蜀文化—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国宝级文物
目前四川的国宝级文物共八件,三星堆出土的就占了其中六件,它们是:青铜像之王--大型青铜立人像、面具之王--ⅱ式纵目人面像、世界最大青铜文物--青铜神树、金杖、ⅰ式玉牙璋、边璋之王--玉边璋。
· 巴蜀文化—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大事纪要
1929年在遗址内月亮湾阶地首次发现大宗具有士蜀地方特色的玉石器。1933年华西大学博物馆美籍教授葛维汉调查遗址。1934年葛维汉、林名均等在月亮湾进行考古发掘,其成果得到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1953年西南博物院院长冯汉骥教授等调查三星堆。1956年四川省博物馆调查三星堆。1958年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遗址进行调查,发现大量古蜀文化遗存。1963年冯汉骥教授主持遗址发掘工作。1980年各方联合开始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嗣后十几年中,持续性地开展了遗址考古工作。1981年发现大面积房屋基址。进行了航拍。1982年国家文物局领导现场考察遗址,将其列为重点考古发掘项目。1984年在西泉坎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文化堆积,三星堆遗址时代上下限大致确定。1985年10月首次发现遗址内的梁埂为人工建造的夯土城墙。1986年5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有关单位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