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至今无法发掘秦始皇陵的主要原因

2017-05-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8
转发:0
评论:0
至今无法发掘秦始皇陵的主要原因,中国考古   秦陵也好,乾陵也罢,中国数以百计的帝王陵墓挖与不挖,其实早都套

中国考古   

  秦陵也好,乾陵也罢,中国数以百计的帝王陵墓挖与不挖,其实早都套牢了“紧箍咒”,这就是国家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可谓文物工作的天条。再细点,还有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完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强调的“考古发掘坚持以配合基本建设为主”,“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不过这是国家政策,不是具体抓手,服理难服人。于是,政府官员和专家们还时常用一个理由来加以诠释:“保护出土文物的技术不成熟。”这个理由对不对呢?对,这的确毋庸质疑,可千篇一律,已毫无新异之处。几十年诠释下来,硬邦邦的理由变成软绵绵的套话了,听得人们耳朵都起了老茧。如果按毛泽东“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的名言为基准,对于秦陵,还可以再找出许多难以发掘的理由来

1、秦始皇陵的规模决定了考古设施的规模,考古设施的保障不到位,想要挖秦陵简直难以想象。
  
  《汉书楚元王列传》上说:“其高五十丈,周回五里有余。”秦时一尺约为23厘米,五十丈即约115米,秦时一里为414米,五里约为2070米,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当初的规模。可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现存的封土比原来的封土缩小了许多。秦俑考古队为了了解原来封土堆积的实际大小,进行过钻探,发现原来的封土基础部分近似方形,周长与《汉书》说的“周回五里有余”的数据相近,为2000米,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
  
  这样的话,我们在发掘前首先应当建造一个跨度不能小于500米的保护大棚,否则,挖掘秦陵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道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秦陵的结构由两部分建构而成,一个是地表下面的地宫,一个是地表上面的封土。人们最关注的当然是地宫,最想看到里面的遗存和司马迁说的一样不一样,能不能出土连司马迁也没有记载的遗迹和遗物。可挖出地宫,先得挖掉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的封土。甭说这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帝王陵墓,就是一般的坟墓,按考古发掘的规矩,既不能用炸药炸,也不能用推土机推,更不能用挖掘机掏,一句话,就是不能快挖,只能慢慢挖,也就是一点一点地发掘。而一点一点发掘,就需要漫长的时间,就要历经春夏秋冬,就要面临风霜雨雪,如此,就要像挖兵马俑坑那样,先搭个大棚,既有利发掘,又可以保护出土文物。否则,即便人能够在露天作业,可以战天斗地,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可挖出的地宫怎么办?总不能让它风吹雨淋吧?
  
  那大棚搭建得小点行不行?可不可以在封土上立几根柱子支架,缩小技术上无法解决的跨径难题呢?回答是否定的。柱子立在封土上,怎么去掉封土?即便退一万步可以立柱,那地宫挖出来后周围都竖着桥墩一样的柱子,成何体统?地宫完整的平面景观如何保证?如果柱子下面有文物怎么办?更何况,地宫周围的土质状况是不是符合立柱子的条件?所以,这就一定要建造一个跨径500米以上的大棚了。目前世界上能不能建造500米跨径的梁架?问题已经不是太大。例如单跨超过500米的桥梁,都已不在少数,像上海卢浦大桥和重庆朝天门大桥都有550米左右,好像日本明石大桥的桥墩间距还达到了2000米,等等。这都表明,现代技术已经具备建造大跨径梁架的能力。

    如果真能建造这样的大棚,封土就要被遮封到大棚里去,这等于是把秦陵“包”起来。秦始皇陵露天的封土已经与周围方圆50平方公里的陵园景观以及山峦融为一体,建成大棚后,如何让大棚的风格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2、挖掉了封土会使秦陵地面景观消失。
  
  挖掉秦陵封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秦陵的地面景观会消失。只有地宫景观,而失去与封土规模相结合的场面,如何能让人感受到秦陵全景的恢宏与壮丽?如何让人领略古人建造如此庞大工程的艰辛与伟大?显然也不能通过。
  
  有人说,既然在封土上搭建大棚有难度,又不能挖掉封土,那就在陵上找到墓门,往下挖一个洞,一直挖到地宫不就得了?问题是,地宫在哪?地宫又有多大呢?
  
  前两年,我国首次将考古工作纳入国家“863计划”,进行了有史以来对秦陵资金投入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探测,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结果发现,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约35米深,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45米;地宫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地宫中央的墓室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先不说这个探测是否就是秦陵地宫的实际情况,就算是实际如此,地宫的位置是不是就位于已经探测出来的地方?如果错位了怎么办?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大意是说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说他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抛开“旁行三百丈”这段史料的真假或换算尺度的准确率不说,我们是否有心理准备,能够承受万一挖下去的结果与探测情况不一样?因为地宫位置的扑朔迷离程度,丝毫不亚于秦始皇在我们心中的模糊印象。
  
3、地宫深深,如何上下?

  
  如果地宫距离现在的地表35米深,那就相当于15层左右的高楼,这样的立壁,如果是石头或哪怕是土石结合的还算牢固,如果像兵马俑坑那样只是板壁和土壁,会不会导致塌方?退一步说如果加固,那不是改变了立壁本身的原生形态,变成了现代人工制品?再退一步,如果不是直上直下的立壁,而是阶梯状的立壁--这可能也是实际的情况--兴许能避免塌方或容易避免塌方,可怎么构建下去的通道?兵马俑坑离地表3-5米深,在旁边围上围栏,不用下去也能看个清楚。可地宫比兵马俑坑深了10倍以上,在上面围个围栏不让下去,难道要游客用望远镜看不成?如果构建可以走下去的通道,那岂不是又会破坏地宫的结构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始皇陵为何至今无人敢发掘?
秦始皇一生丰功伟绩,当然如此伟大的帝王身上也留存了很多谜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位在生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在死后留下的陵墓依然扑朔迷离,成为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最难破解的谜团之一。40余年来,关于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从未停止过,虽然近来又有重大发现,但陵园最大的秘密——地宫之谜,仍然深藏在地下等待后人发掘。地宫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两千多年来,深藏地下的地宫构成了先秦文化中最大的谜团之一。秦陵地宫内部结构情况,司马迁在史记中作了详细的记录。网络配图始皇即位后就开始修建陵墓,统一中国后,从各郡县征来70余万人,在骊山挖成既大又深的地宫,令工匠做了防盗的机弩矢,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相互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让它永久不灭。秦二世胡亥下令后富有子者从死,一群嫔妃宫女就这样为秦始皇殉葬了,秦始皇尸体下葬和陪葬一切安置之后,所有工匠葬于墓道内...
· 秦始皇陵为何至今仍未发掘?不是技术问题
历史上关于秦始皇陵被盗的记载,最早的记载就是刘邦使得项羽,他和项羽在广武对阵的时候,他列举项羽十大罪状,其中第四条就说他发掘了秦始皇陵,把里边的财物归为己有。但是总体来说,已经看到历史记载里,比如说有人说发掘的时候看到水银,也有说把里边的铜椁熔化了,来为当时的人所用,这样的说法是有的。但是我总的感觉还是认为,从历史记载看,秦始皇陵被盗的说法,可信的程度还是很有限的。网络配图既然古往今来,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的人也有不少,但为何现代的考古学家却迟迟不敢进行发掘呢?是出现过什么恐怖的事情吗?还是现在的科技手段并不够条件呢?网络配图在一次访谈中,一位考古专家说,我们发掘秦始皇陵并不是想象那么困难,但是发掘以后文物的保护,包括那么大的陵墓怎么保护的问题,以及出土具体文物的种类,现在在国内来讲,确确实实还达不到,在发掘汉墓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陶罐上面那些彩绘,随着我们发掘的过程中,那彩绘就卷...
· 揭秘:秦始皇陵为何至今无人敢发掘?
秦始皇一生丰功伟绩,当然如此伟大的帝王身上也留存了很多谜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位在生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在死后留下的陵墓依然扑朔迷离,成为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最难破解的谜团之一。40余年来,关于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从未停止过,虽然近来又有重大发现,但陵园最大的秘密——地宫之谜,仍然深藏在地下等待后人发掘。地宫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两千多年来,深藏地下的地宫构成了先秦文化中最大的谜团之一。网络配图秦陵地宫内部结构情况,司马迁在史记中作了详细的记录。始皇即位后就开始修建陵墓,统一中国后,从各郡县征来70余万人,在骊山挖成既大又深的地宫,令工匠做了防盗的机弩矢,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相互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让它永久不灭。秦二世胡亥下令后富有子者从死,一群嫔妃宫女就这样为秦始皇殉葬了,秦始皇尸体下葬和陪葬一切安置之后,所有工匠葬于墓道内...
· 不解之谜:秦始皇陵为何至今无人敢发掘?
秦始皇一生丰功伟绩,当然如此伟大的帝王身上也留存了很多谜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位在生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在死后留下的陵墓依然扑朔迷离,成为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最难破解的谜团之一。40余年来,关于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从未停止过,虽然近来又有重大发现,但陵园最大的秘密——地宫之谜,仍然深藏在地下等待后人发掘。地宫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两千多年来,深藏地下的地宫构成了先秦文化中最大的谜团之一。网络配图秦陵地宫内部结构情况,司马迁在史记中作了详细的记录。始皇即位后就开始修建陵墓,统一中国后,从各郡县征来70余万人,在骊山挖成既大又深的地宫,令工匠做了防盗的机弩矢,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相互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让它永久不灭。秦二世胡亥下令后富有子者从死,一群嫔妃宫女就这样为秦始皇殉葬了,秦始皇尸体下葬和陪葬一切安置之后,所有工匠葬于墓道内...
· 中国至今未被发掘的三大绝世宝藏
绝世宝藏之谜2010年“南澳1号”明代古沉船打捞,吊起了不少读者对地下宝藏的兴趣。“南澳1号”地下宝藏,只是个海运意外,而考古中发现的地下宝物,不少则是古人有意埋下的。中国是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由于中国人(特别是解放前的土财主们)有将值钱东西暗埋到地下收藏的习惯,即所谓“窖藏”,因此,到目前为止,中国境内的地下还留有很多古人埋藏下的宝物。西汉“金兽”中国地下宝藏具体能多少?谁也说不清。反正,不时会有出土。如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西汉“金兽”、战国“错金银铜壶”、“郢爰”就是盱眙县一位名叫万以全的农民,从地窖里刨出来的。发现经过是这样的:1982年正月初七,马湖店村农民万以全挖水渠,正月做活,人们图吉利,会说是刨金子。想不到,万以全真的刨到金子来了,他一锹下去,现出了一个闪闪发光的金兽。后经称量,这只金兽重达9100克,是目前全国考古出土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金器。金兽还下盖着一个精美的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