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特的盗墓术---粪水浇灌坟墓
古代奇特的盗墓术---粪水浇灌坟墓,中国考古 本文主要介绍盗墓者掘冢的方法很另类,固若金汤的墓穴竟然用很简单
中国考古
本文主要介绍盗墓者掘冢的方法很另类,固若金汤的墓穴竟然用很简单的方法就破了:天天用酸性很强的粪水来浇灌锈蚀铁汁,经过若干天,这种铁汁墓竟然也给打开了——此怪招堪称中国古代盗墓第一奇术!
虚冢设疑,虽然可以迷惑世人,给盗墓者干扰,但虚冢还是有坟头的,所以盗起来很容易的,一个个掘开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称,“会须尽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尸”,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以古制“不树不封”,显然与传统的丧葬习俗相悖,与孝道不符。而且,帝王们多喜欢张扬后事,造大坟高冢以显皇家威仪。于是,把墓穴凿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依山为陵”,就成了新的流行。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防盗严密,所有缝口均以铁汁封固。
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为陵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由于陵穴筑在山中,所以普通的盗墓者是不可能得逞的。但这种葬法一般人家也造不起,造不成,非帝王陵、王公贵族墓冢不可为。这种开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坟丘类型的墓穴, 考古界亦称“崖墓”。一般认为,这种依山为陵的崖墓兴起于唐朝,开创者为中国 历史上的有为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其昭陵玄宫地开凿了今天陕西省礼泉县境内的九山而就。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其后的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章、贞、简等十三陵也都是这种类型的“崖墓”。
事实上,防盗效果显著的“崖墓”并非李世民首创,只不过到了唐朝,这种葬制更为成熟。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因山而藏,不复起坟”,即“崖墓”。此陵位于今西安市灞桥区境内,当时刘恒命工匠在此地的北山,斩崖为冢,凿洞为玄宫,以水为陵号。当地有一个很好听的叫法——“凤凰嘴”。有人认为,崖墓为刘恒所创,其实也不是,只能说是帝王陵中。这种墓在西汉时颇为流行,如现今考古发掘发现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山东曲阜鲁王墓,都是在山崖中开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当然,对于到底什么是“崖墓”有不同说法,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开凿于悬崖峭壁上的墓穴,更符合崖墓的原始含义。这种形制的墓穴在东汉时期民间俗称为“蛮洞”,后来的大唐帝王陵应该是这种墓穴的变种,是一种超豪华的“崖墓”,结合了传统土葬法的元素,当然也不会是开凿在悬崖峭壁上了。崖墓在普通民冢中很常见,与帝王陵所谓的“崖墓”自然不是一个等级,十分简易,直接凿空山体,可容一棺即成,有的则直接利用天然的洞穴。
“崖墓”开凿在山体中,自然防盗效果非同一般。但,既然是开凿的总有通往玄宫的洞口,盗墓者很容易找到。于是,监工大臣在封闭洞口时煞费苦心,以铁水封闭就是其中的绝招之一。如被汉广川王刘去疾盗掘的战国古墓魏襄王冢就是这样,《太平广记·冢墓一》(卷第389)记载,“襄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正史所记的最著名的铁水封陵当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唐会要》记载,“乾陵元宫,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
陈安利所著的《唐十八陵》记述,1958年考古工作者对乾陵的考古勘查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可靠性。乾陵墓道开在北峰南面的山坡上,墓道长63.1米,宽3.9米,呈斜形坡。墓道与墓门间用石条填砌,多达39层,用石近四千块。石条之间用铁栓板拴拉,每三层上下用铁棍穿联,再用锡铁熔化灌缝。工程如此浩大,为关中唐十八陵所罕见。石条上刻有文字(含石匠姓名),共发现“焦才”、“合一”等363字。考古勘查结果表明,没有发现乾陵被盗的痕迹。可见,武则天的反盗陵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在民间,这种以铁汁固墓反盗的方法也可见到。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尸穸》(卷13)记述了一个故事:刘晏判官李邈,庄在高陵,庄客悬欠租课,积五六年。邈因官罢归庄,方欲勘责,见仓库盈羡,输尚未毕。邈怪问,悉曰:“某作端公庄客二三年矣,久为盗。近开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固以铁汁,累日洋粪沃之方开。”这段文字很有意思,盗墓者掘冢的方法很另类,固若金汤的墓穴竟然用很简单的方法就破了:天天用酸性很强的粪水来浇灌锈蚀铁汁,经过若干天,这种铁汁墓竟然也给打开了——此怪招堪称中国古代盗墓第一奇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粪水浇灌―古代怪异的盗墓秘术
中国历史虚冢设疑,虽然可以迷惑世人,给盗墓者干扰,但虚冢还是有坟头的,所以盗起来很容易的,一个个掘开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称,“会须尽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尸”,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以古制“不树不封”,显然与传统的丧葬习俗相悖,与孝道不符。而且,帝王们多喜欢张扬后事,造大坟高冢以显皇家威仪。于是,把墓穴凿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依山为陵”,就成了新的流行。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为陵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由于陵穴筑在山中,所以普通的盗墓者是不可能得逞的。但这种葬法一般人家也造不起,造不成,非帝王陵��、王公贵族墓冢不可为。这种开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坟丘类型的墓穴,考古界亦称“崖墓”。一般认为,这种依山为陵的崖墓兴起于唐朝,开创者为中国历史上的有为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其昭陵玄宫地开凿了今天陕西省礼泉县境内的九�旧蕉�就。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其后的乾、...
· 中国古代盗墓贼第一奇术:粪水浇灌坟墓
虚冢设疑,虽然可以迷惑世人,给盗墓者干扰,但虚冢还是有坟头的,所以盗起来很容易的,一个个掘开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称,“会须尽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尸”,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以古制“不树不封”,显然与传统的丧葬习俗相悖,与孝道不符。而且,帝王们多喜欢张扬后事,造大坟高冢以显皇家威仪。于是,把墓穴凿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依山为陵”,就成了新的流行。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为陵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由于陵穴筑在山中,所以普通的盗墓者是不可能得逞的。但这种葬法一般人家也造不起,造不成,非帝王陵、王公贵族墓冢不可为。这种开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坟丘类型的墓穴,考古界亦称“崖墓”。一般认为,这种依山为陵的崖墓兴起于唐朝,开创者为中国历史上的有为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其昭陵玄宫地开凿了今天陕西省礼泉县境内的九山而就。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其后的乾、定、桥、泰、建、...
· 揭秘中国古代盗墓贼的第一奇术:粪水浇灌坟墓
虚冢设疑,虽然可以迷惑世人,给盗墓者干扰,但虚冢还是有坟头的,所以盗起来很容易的,一个个掘开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称,“会须尽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尸”,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以古制“不树不封”,显然与传统的丧葬习俗相悖,与孝道不符。而且,帝王们多喜欢张扬后事,造大坟高冢以显皇家威仪。于是,把墓穴凿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依山为陵”,就成了新的流行。网络配图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防盗严密,所有缝口均以铁汁封固。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为陵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由于陵穴筑在山中,所以普通的盗墓者是不可能得逞的。但这种葬法一般人家也造不起,造不成,非帝王陵寑、王公贵族墓冢不可为。这种开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坟丘类型的墓穴,考古界亦称“崖墓”。一般认为,这种依山为陵的崖墓兴起于唐朝,开创者为中国历史上的有为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其昭陵玄宫地开凿了今天陕西省礼泉县境内的九嵕山而就...
· 揭秘中国古代盗墓贼的第一奇术:粪水浇灌坟墓
核心提示:这段文字很有意思,盗墓者掘冢的方法很另类,固若金汤的墓穴竟然用很简单的方法就破了:天天用酸性很强的粪水来浇灌锈蚀铁汁,经过若干天,这种铁汁墓竟然也给打开了——此怪招堪称中国古代盗墓第一奇术!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作者:佚名,原题:《中国古代盗墓贼的第一奇术:粪水浇灌坟墓》虚冢设疑,虽然可以迷惑世人,给盗墓者干扰,但虚冢还是有坟头的,所以盗起来很容易的,一个个掘开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称,“会须尽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尸”,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以古制“不树不封”,显然与传统的丧葬习俗相悖,与孝道不符。而且,帝王们多喜欢张扬后事,造大坟高冢以显皇家威仪。于是,把墓穴凿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依山为陵”,就成了新的流行。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防盗严密,所有缝口均以铁汁封固。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为陵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由于陵穴筑在山中,所以普通的盗墓者是不可...
· 铁水封墓穴怎么办?盗墓贼用粪水浇灌来开墓
说回崖墓,崖墓虽然结实,可是也不是万无一失,有个大的问题,就是洞口。通往玄宫的洞口,怎么办呢?如何才能不被发现?发现了如何反盗墓?工匠为此绞尽脑汁,于是就想到了铁水浇铸这一招。正式记载最厉害的铁水浇铸封陵的墓葬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墓乾陵。网络配图文献记载,"乾陵元宫,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关于乾陵,也是郭沫若一直惦记挖的,1958年还进行了考古勘察。发现正如史料记载,墓道与墓门之间用吞条填砌,有39层,用石条四千块。石条之间用铁栓板栓拉,每三层上下用铁棍穿连,再用锡铁熔化灌缝。工程非常复杂,每块石条上还刻有工匠的名字。显然这样的防盗措施是有效的,乾陵至今还是完好,未开启。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就是这样。却还是被西汉刘去盗了。<太平广记>记载,"襄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证明单纯的灌注铁水,还是不那么有用的,架不住人家天天凿。刘去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