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峨发现清朝石棺古墓有较高考古研究价值
广西天峨发现清朝石棺古墓有较高考古研究价值,图为石棺古墓全景 图为石棺四围浮雕图案日前,天峨县三堡乡甲板村发现一座石棺古
图为石棺古墓全景
图为石棺四围浮雕图案
日前,天峨县三堡乡甲板村发现一座石棺古墓。据初步考证,该古墓应早于乾隆五十四年,具有较高的考古和研究价值。
该古墓地处距天峨县城约80公里的三堡乡甲板屯北侧一座土山半腰,古墓墓碑高1.8米,墓室呈长方形,为房屋建筑结构,总长约6米左右,其中石棺完全裸露,长约5米,宽和高约1.5米,石棺四围石板均刻有浮雕武官、和尚,以及猴子、小鸟、凤凰、马等栩栩如生的动物,前碑上方刻有“世佐巡疆”的横匾,下方刻有介绍墓主生前的有关资料,但因年代久远,很多字迹已模糊不清;古墓的左右两边,还分别有两座小土墓,疑为陪葬。
据碑文资料说明,墓主名叫黄世佑,是武官出身,明末崇祯六年,因征战有功,被封为汉堂王,居住于当时的那地州,也就是现在的南丹县吾隘乡,至于为何葬于甲板村,无资料记载,有待考证。
当地知情人士介绍,几十年前,从石墓到甲板村口全部使用青石条铺有驿道,后来陆续被附近群众拿做他用,目前已荡然无存,石墓、石棺也在几十年前遭受盗墓者破坏,不少石板被砸断,内部也遭到很大破坏,至于是否被盗走什么陪葬物,以及是否还有什么物证,要等文物部门考证。
天峨县文物部门表示:此次发现的石棺椁葬的古墓,区内外都少有发现,特别是石棺的石刻等资料,对研究当时的民俗文化等,具有很高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阆中发现6座宋代古墓雕刻精美具有较高文物考古价值
清理发掘现场7月6日,记者从阆中市文物管理局获悉,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共同开展的解元水库淹没区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出土了近百枚唐、宋时期的铜、铁钱币以及陶瓷器碎片,6座古墓墓室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古价值。据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侯菊介绍,2009年工作人员进行田野调查时,就在解元乡东邻村1组庙儿梁墓地发现了古墓,并在此处设立了文物保护点。随着解元水库建设项目的推进,该墓地属于解元水库淹没区影响范围。今年5月28日,省考古研究院和阆中市文物管理局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解元水库地下文物工作队,出于保护目的,正式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目前,发掘工作基本结束,文物工作队共计发掘清理石室墓6座,总面积约800平方米,出土了近百枚唐、宋时期的铜、铁钱币以及陶瓷器碎片。记者看到,出土的铜、铁钱币大部分锈蚀严重,其中部分还可以辨别出开元通宝、太平通宝、元祐通宝、崇宁...
· 汉土罕见东汉文物青铜案几等有较高研究价值
春节前夕,汉中市汉台区七里街道办周家湾村民在盖房挖地基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并立即上报文物部门。后经该市文物考古队春节期间抢救性发掘,出土了近60件青器铜和陶器等陪葬品,其中的青铜案几、陶虎制品在汉中尚属首次发现。被发现的两座墓葬呈东西向并行排列,均为鱼鳞文饰汉砖砌成双拱双墙(此类墓型在汉中为首次发现),间距不到2米。一号墓长7.25米,宽2.65米,疑在早期被盗过,从里面清理出陶制的鸡、虎、狗、镇墓兽等动物陶器以及陶俑、陶灶、陶井等20多件;二号墓较一号墓稍长,但较窄、较低,此墓未被盗掘,从中除发现大量陶器制品和数十枚古钱币外,还发现青铜器皿数件,有刀、樽、耳杯、镜子、摇钱树等,其中的一件青铜案几和一件做工精美的陶虎非常罕见,填补了汉中同期墓葬出土文物的空白。据汉中市文物考古队队长左汤泉介绍,经初步判断,此处墓葬为东汉中晚期的墓葬,这一时期的墓葬在陕南地区保存这么完好十分罕见,而且一次从一个...
· 河北发现“狼鳍鱼”化石 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记者从河北省[注: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滦平县委宣传部获悉,这个县境内日前发现了一块“狼鳍鱼”化石。古生物专家称,这块化石既保存了鱼类硬质的骨骼,还保存了鱼的软体部分,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据了解,这个化石长约8厘米,宽约2厘米。狼鳍鱼是原始的真骨鱼类,为中生代后期东亚特有的鱼类,生活在淡水中,体长约10厘米,确切的地质年代是在侏罗纪晚期,距离现在约有1.4亿年的历史,在地质作用下形成化石,属于辽西热河古生物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洪河表示,这块化石其罕见和稀有之处在于,它不仅保存了鱼类硬质的骨骼,还保存了脊椎骨、鳍、头骨等。此外,它还保存了鱼的软体部分,比如皮肤上的多边形鳞片。这是非常难得的,在科研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滦平独有的地质地貌,使其遗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或...
· 考古发现:显示地位较高的“母牛女尸”
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发现一具1400年前盎格鲁撒克逊女性尸体与一只母牛埋葬在一起,埋葬地点位于英国剑桥市附近的一个废弃儿童娱乐场,这一非常独特的考古发现被称为“母牛女尸”。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历史系的法耶-辛普森(FayeSimpson)说:“通常是男性武士墓葬里一起陪葬着动物,此前从未发现过古代女性与一只母牛同葬。”辛普森和兰开夏中央大学同事邓肯-赛耶(DuncanSayer)认为,这处千年墓葬表明这位神秘女性在部族中具有较高的地位。辛普森表示,母牛是一种经济和驯养能力的象征,在公元5世纪,这种动物对于部族的生存至关重要,因此用母牛作为陪葬意味着死者的身份非同寻常,像这样的独特墓葬暗示着这位女性是部族的精英。研究人员称,该部落认为应当对这位女性死者尊重,不同于其他部落成员。辛普森说:“这位女性死者埋葬于5世纪末期,这是罗马统治该地区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墓葬显示该部存在重要的母系氏族特征。...
· 汉中出土罕见东汉文物青铜案几等有较高研究价值
春节前夕,汉中市汉台区七里街道办周家湾村民在盖房挖地基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并立即上报文物部门。后经该市文物考古队春节期间抢救性发掘,出土了近60件青器铜和陶器等陪葬品,其中的青铜案几、陶虎制品在汉中尚属首次发现。被发现的两座墓葬呈东西向并行排列,均为鱼鳞文饰汉砖砌成双拱双墙(此类墓型在汉中为首次发现),间距不到2米。一号墓长7.25米,宽2.65米,疑在早期被盗过,从里面清理出陶制的鸡、虎、狗、镇墓兽等动物陶器以及陶俑、陶灶、陶井等20多件;二号墓较一号墓稍长,但较窄、较低,此墓未被盗掘,从中除发现大量陶器制品和数十枚古钱币外,还发现青铜器皿数件,有刀、樽、耳杯、镜子、摇钱树等,其中的一件青铜案几和一件做工精美的陶虎非常罕见,填补了汉中同期墓葬出土文物的空白。据汉中市文物考古队队长左汤泉介绍,经初步判断,此处墓葬为东汉中晚期的墓葬,这一时期的墓葬在陕南地区保存这么完好十分罕见,而且一次从一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