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辽东藏宝的传说
满清辽东藏宝的传说,未解之谜 几百年前,大清皇帝的一纸“不许汉人入足辽东”的禁令带来了欲盖弥
未解之谜
几百年前,大清皇帝的一纸“不许汉人入足辽东”的禁令带来了欲盖弥彰的猜想,于是,一个有关赫图阿拉与大清龙脉、宝藏库的传说就在清廷内室、皇宫大院以及江湖上流传开了……
赫图阿拉,大清的龙兴之地、满族文明之摇篮、清王朝第一都城位于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永陵镇东4公里处,坐落在苏子河南岸的一座横冈上。弹指一挥间,几百年过去了,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早已烟飞云灭,但有关赫图阿拉与大清龙脉、宝藏库的传说,却依然如梦魇般缠绕在人们的心头。那么,赫图阿拉古城到底位于何处?里面曾经发生了哪些 历史事件?传说中的龙脉、宝藏是否真实?或许性有走进赫图阿拉,才能解开这谜底。
“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冈”,即平顶的山冈。其建筑为一城一郭式(内外城式),城垣由土、石、木杂筑而成。据史载,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当年建了6座城池,分别分给自己的6个儿子,其中福满的第四个儿子叫觉昌安,也就是努尔哈赤的祖父,分到的城池就是现在的赫图阿拉城。1559年,努尔哈赤诞生于赫图阿拉。作为满族和清王朝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是大清历代帝王心中不可替代之圣地,是龙脉之所在,所以随着清王朝的兴盛而日渐被尊崇和重视。清王朝不仅在此设府设厅,还派兵驻守,清太宗皇太极更是尊赫图阿拉为“天眷兴京”。清王朝定鼎北京后,顺治皇帝又封赫图阿拉为“创业之地”而敕建保护。
汗宫大衙门,又称金銮殿、尊号台,是赫图阿拉的心脏所在,位于古城北侧的高冈上。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把满族原有的黄、白、红、黑四旗中的黑旗改为蓝旗,并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旗,共八旗。此年的正月初一,手握“八旗”的58岁的努尔哈赤雄心勃勃地在赫图阿拉汗宫大衙门内“黄衣称朕”,自称为汗,大金国从此诞生。此后一个崭新的、宏伟的清王朝的第一都城——赫图阿拉便耸立在关东的大地上,同时进兵中原、的霸念在努尔哈赤脑海中酝酿而成了。走进大殿,正中央是努尔哈赤当年登基称汗的宝座,宝座前是努尔哈赤批阅奏折的龙书案,在龙书案的东西两侧有鹤衔莲花蜡台、熏炉和香亭。宝座左右两侧摆放着八旗。
与汗宫大衙门相邻的是汗王寝宫,共分4间建筑。东一间是努尔哈赤与心爱的大妃阿巴亥住的寝室,设南、北二个的圈炕,中二间是汗王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西间是努尔哈赤16个嫔妃合住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汗王和大妃冬天睡在南炕,夏天睡在北炕,对面炕摆有炕桌、火盆,西间有南、北、西三面相连的万字炕,满语称它为突瓦,它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坐卧起居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炕面散热来取暖,可谓一举两得,实用而方便。但16个嫔妃合住一个房间,细想起来却感觉有些蹊跷而不可思议。
据清代野史记载,努尔哈赤曾掠夺了数以千万计的黄金、白银以及大量的珍宝财物。由于满族当时是游牧民族,对食物、财物有着强烈的储备意识,所以,这笔数额巨大的宝藏被秘密地运到了当时的大金国都——赫图阿拉,并藏在了一口名日汗王井的古井内。汗王井位于内城中部,正白旗衙门冈下西南方,为赫图阿拉城内惟一一口水井。三百多年来,城内军民皆用此水,故有“千军万马饮不干”之誉。因努尔哈赤在此城“建元称汗”,故得名“汗王井”。
那么汗王井下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宝藏呢?这须从大妃阿巴亥说起。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十四子多尔衮的母亲。生前,努尔哈赤一心想把王位传给多尔衮,但其一死,汗王之印却落在八子皇太极的手上。皇太极虽然得以继位,但国库中的金银财物却依然掌控在阿巴亥的手中。为免夜长梦多,皇太极向软硬不吃的阿巴亥下了最后的通牒,要么交出全部的宝藏,要么与努尔哈赤一起殉葬。出乎皇太极意料的是,阿巴亥竟然选择了为努尔哈赤殉葬的这条死路。阿巴亥死后,一心惦记着宝藏的皇太极挖空了心思寻找宝藏,最终在他的淫威酷刑之下,内务府的官员道出了这笔宝藏的去向,即从内务府的暗道运往了汗王井。于是,急不可耐的皇太极立即命人从汗王井与暗道两个入口处顺藤摸瓜寻找。但是,两批被派下去寻宝的人,一去却无音信,同时被用来传递信息的绳子也不知被什么动物咬断了。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又接连派下去了好几批人,结果依然是有去无回。皇太极不禁恼羞成怒,下令掘地三尺,大有不挖出宝藏绝不罢休之势。谁料军士们刚抡起锹镐,准备挖掘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骤然间黑云蔽日,同时一股浓烟从汗王井中滚滚而出。浓烟散尽,阿巴亥从井中而出,皇太极当即吓得魂飞魄散。阿巴亥怒斥皇太极念财忘义、不思进取,并告之此宝藏是大清的国本运数,将护佑大清国运昌盛,江山永固。惊恐万状的皇太极当即跪地叩拜,并发誓不再寻找宝藏。话音刚落,天空云开雾散,一切又恢复如旧。曾经的井口通道与内务府的秘室暗道,也在云开雾散的那一刹那,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大清宝藏的真实位置便不再有人知道,同时,宝藏的下落也就越发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此后,一代又一代的清王朝执政者们只知道大清在关外还埋藏着一笔珍宝,但谁也说不清这笔宝藏究竟藏在何处。
塔克世故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与祖父觉昌安的府宅。故居东院为塔克世夫妇所居。1559年,努尔哈赤就降生在了这老屋东侧的一个四合院茅草房内。“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出在地面上”,努尔哈赤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明代辽东女真建筑——口袋房,中为客厅,两侧为起居室。口袋房是东面开门,进屋之后往西走,整个房屋就像口袋一样,据说这样设计可让整室内始终保持在一种恒温状态之中。
从努尔哈赤的故居出来,夕阳已经微斜。当我把目光再一次投向老屋时,一根被安插在一个汉白玉石座之上的木杆,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仔细打量,那木杆顶部还套着一个锡斗。感觉有些新奇,于是就向一位正蹲在篱笆墙下抽烟的满族老人打听。“这可是一根非同寻常的木杆啊。”老人一开口,就把我的胃口给吊了起来。在我再三的恳求之下,满族老人慢悠悠地给我讲起了一个有关索伦杆子与乌鸦的传说。老人指着那木杆说,这叫索伦杆,它是满族传统的祭天神杆。老罕王努尔哈赤青年时给辽东总兵李成梁作仆役,李成梁看出他日后必定反明,于是想杀掉他。老罕王得知此消息后就逃跑了,怕放虎归山而留后患,李成梁派兵穷追猛杀。眼见就要追上了,这时一大群乌鸦从天而降,落在了老罕王身上,将他严严实实地遮盖住。追兵以为是一棵树,没有理会老罕王得以活命。为了感谢乌鸦的救命之恩,他统一满族各部之后,下令满族百姓都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竖立木杆套锡斗,以美味祭祀乌鸦,这就是满族民间流传的“索伦杆子”的由来。在老人的长长的叹息声中,夕阳终于依山而落了。告别了老人,当我正准备往山下而去之时,一阵清悠的钟声从背后的古城上空响起。在回荡的钟声中,一群如幽灵般的乌鸦争先恐后地鸣叫着冲向赫图阿拉,冲向那一根根耸立于夕阳余辉中的索伦杆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诡异传说:古代都有哪些地方有藏宝山?
史上一句神奇的“芝麻开门”,寄寓了人们对财富的无限向往。在资本流通不够充分的时代,一些人的潜意识里会有这么一个画面:在遥远的深山里,有一座深邃的洞穴,埋藏着海量的金银珠宝,这些财富在他来到之前是沉睡着的,只有等他到来,山洞才会开启,财宝才会苏醒,向他发出金灿灿的笑容。而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说一句:“芝麻开门”。这种梦想,西方有,例如基督山伯爵;东方有,例如一千零一夜;东方的中国也有,其他的不讲,我们翻看有关于广东的史料,居然发现这片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有很多类似于阿里巴巴山洞的传说。诡异的传说:始兴、东莞、电白等处都有藏宝山南朝刘宋时期的王韶之有一部记载岭南奇异传说的书,名曰《始兴记》,主要是集中记录粤北地区的山山水水,有写实的,也有传说的。其中就说到始兴境内有一个叫林水源的地方,《太平御览》则说此地叫林源山,此处有一处石洞,洞里面有个大厅,厅里面有磐石,磐石上罗列这十个大瓮,瓮里面装...
· 辽东
隋唐前的历史夏商时代,辽东地区属于营州。西周辽东属幽州。周武王四年(公元前1066年),箕子至“则教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为辽东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汉族或鲜卑族政权多设置辽东郡管辖今中国东北,辽东郡始于战国时期燕国。燕昭王二十八至三十三年(约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燕国派大将秦开却东胡、拒箕子朝鲜,设置辽东郡,同时置襄平县,郡、县治地均在襄平城(今辽阳市老城区),辖今辽宁大凌河以东。公元前222年,燕国终被秦吞并。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全国分为36郡,辽东郡仍沿袭燕国郡制,郡府设在襄平县。秦朝灭亡后,一度由项羽的将领韩广在此建国,称为辽东国,包括秦朝的辽东郡、辽西郡、右北平郡。公元前一世纪初东北亚局势两汉时期沿袭秦制也设置辽东郡管辖辽东地区,但是西汉时东北亚大多数事务由后来被称为汉四郡的乐浪郡,玄菟郡等管辖。如扶余国属于...
· 辽东
沿革战国时期燕国置郡,郡治襄平(今辽阳市),辖今辽宁大凌河以东。秦朝灭亡后(前206年),一度为辽东国。扶余国在历史上属于东汉的属国,据《后汉书》记载,扶余国行政区划本来隶属玄菟郡,汉献帝时,其王求改属辽东郡(s:后汉书/卷85)。西晋初年(277年—283年)为辽东国。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丽。北燕又侨置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北齐废郡。隋朝大业八年(612年)置郡。治通定镇(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北辽宾塔)。辖境相当今辽宁省新民市大部分及铁岭、调兵山、法库等市县部分地。又作襄平郡,《资治通鉴》有提到襄平太守邓暠。唐朝时废,并入营州(原辽西郡)。参见辽东辽西郡
· 太平天国两大藏宝之谜,天京藏宝之谜,石达开大渡河藏宝
太平天国有两个至今未能解开的藏宝之谜:一个是天京藏宝之谜,一个是石达开大渡河藏宝之谜。1864年,太平天国的末日终于来临。首府天京(今南京)陷落后,湘军如洪水猛兽般地进入天京,地毯式洗掠全城达三日之久,可称得上是挖地三尺,捞尽了天国首府里所有的浮财。因“历年以来,中外皆传洪逆(清统治者对洪秀全的蔑称)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湘军领袖曾国藩与曾国荃弟兄怀疑还有更多财宝窖藏在地下深处。“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湘军攻克南京后,曾国藩奏报同治帝搜查“贼赃”的情况,说除了两方“伪玉玺”和一方“金印”,别无所获。且看曾国藩写给朝廷的奏折:“历年以来,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臣亦尝与曾国荃论及,城破之日,查封贼库,所得财物,多则进奉户部,少则留充军饷,酌济难民。乃十六日克复后搜杀三日,不遑他顾,伪宫贼馆,一炬成灰。逮二十日查询,则并无所谓贼库者。讯问李秀成,据称:昔年虽有圣库之名,实系洪...
· 一张藏宝图
这天,沈家大院张灯结彩,沈家集的人都在议论一件大事:离家十几年的沈家三少爷要回来了。提起沈家三少爷沈三福,那可是人人皆知的大画家,他的山水画气势磅礴、雄浑大气,十分受达官贵人的推崇。听说他随手一幅画在黑市上都能卖到一千块大洋,在省城的一次拍卖会上,有一幅作品竟然拍到了十万块大洋的天价……但沈三福的两个哥哥──大福和二福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当年弟弟只顾闷着头在屋里画画,拜师和购买笔墨纸砚花费钱财无数,画却一张也卖不出去,他们哥儿俩没少在老父亲面前诉说弟弟的不是,老父亲一死更是在各自老婆的撺掇下与弟弟分了家。不但把弟弟净身出户赶出家门,还把弟弟的那箱画稿也扔在了大街上。孰不知那箱画稿若留到今日,保守估计也有十几万大洋,哥儿俩肠子都悔青了……听说三弟出了名,哥儿俩便派了个能说会道之人给弟弟捎信,希望他回家看看。他们知道三弟随手涂上几笔,就抵得上自己一辈子的收入。三福很快便点头了,日子就定在今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