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赵匡胤削弱宰相权力稳固皇权

2017-05-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9
转发:0
评论:0
赵匡胤削弱宰相权力稳固皇权,赵匡胤用一场巧妙的酒局轻易地解除了重要将领们手中的兵权,但赵匡胤并没有就此高枕无


赵匡胤用一场巧妙的酒局轻易地解除了重要将领们手中的兵权,但赵匡胤并没有就此高枕无忧了,他的心还只放了一半,武的解决了,那么还得解决文的。他要是想把另外一半心也放下了,便得除掉他心中的另一块心病,那就是如何掌控那几位权倾朝野的宰相,为此他也是费尽心机。

在当时权制的封建社会里,皇帝之下便是宰相了,大家也都知道宰相 的权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统率百官,总掌朝政,能与皇帝“坐而论道”,真正的权倾朝野。相权过重,难免会对皇权造成一定的威胁。 所以历代帝王总会耍各种手段,玩各种花招,来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更是为此用心良苦。


赵匡胤被拥上皇位后,立即封范质为昭文相,王溥为史官相,魏仁浦为集贤相。他们三人都是五代时期的旧臣,尤其是范质,他可是周世宗柴荣的托孤重臣。为此,宋太祖对他们都有很深的忌讳,当初重 用他们,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迫于时局的需要而已。如今,随着时间的 推移,宋太祖对他们的权力以及百官之首的身份备感不安,终究不是自己 的心腹,难免会夜长梦多。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早朝上的宰相范质上殿奏事,太祖仍然照例 赐座。太祖说:“我最近视力有些模糊,眼睛有些昏沉,请把奏章拿近来我看。”范质想都没想便离开了座位,没想到这一离开座位,便再也坐不 回来了。当范质走近太祖时,那些太祖早已暗中嘱咐的宦官,趁机撤去了宰相的座位。等范质转过身回来后,他刚坐的那把椅子居然不翼而飞了, 当下就明白了一切。此后,宰相们只能同寻常官员一样站着与皇帝说话了。

为了彻底分割宰相手中的权力,高明的宋太祖先后设置了 “二府”与 “计相”。二府,指的是中书省之外,还有一个枢密院,形成中书省与枢密 院两府相互牵制的局面。在五代时期,枢密院的权力在宰相之上,意思是 宰相之中的宰相。

宋太祖时,将枢密院的权力改为执掌调兵大权,凡军国 机务、兵防、边备、戎马等政令,都由枢密使主持,与宰相对峙。太祖又 巧设制度,每当人朝奏事时,就让两府错开,互不相见,各说各的。这样 一来,皇帝就可以在双方的奏折中对比分析,掌握实情。宰相的兵权因此而被分割了。

旧制时,宰相统辖军、政、财权。宋太祖时,设三司使,夺其财权。 所谓的三司,原属于旧制官职,主要负责盐铁、度支、户部,平衡全国的 财政收支。太祖故意把三司的地位提高,号称“计省”,由三司使来主持 三司的政务,他的地位仅次于宰相,因此也被称为“计相”。宰相的财权 就这样被剥夺了。

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大改革,宋太祖觉得自己的宝座已经稳固了,终于可以睡个安稳的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流士一世是如何改革的?他改革是为稳固皇权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王者不希望自己的王位能够长久的坐下去,所以为了能够稳居古波斯帝国的一位,大流士一世改革也就再所难免。这位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奴隶帝国的君主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也确实起到了巩固王权的作用。那么大流士一世改革都有哪些重要举措呢?大流士继任以后发现一个国家如果仅仅是依靠武力去管理是不行的,在大流士统治下的许多国家因为文化水平、经济发展、政治治理、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去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的话,就必须进行改革。那么改革从哪里着手,又如何改起呢?大流士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案,大流士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制从而来强化自己的管理。他把全国划分成20个省,每个省再设总督、将军还有司税人员,这些官员只对自己的国王负责,这样就大大方便了大流士对于各个国家的管理和统治。这些搞好之后,大流士又制定了一些规则,让这些国家每年向他纳贡,由此他的一些军事开支和日常所需就有了后方供...
· 北宋太监想争皇权,被宰相吕端看破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吕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名言中,同时出现了两位响当当的历史人物。一位是妇孺皆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他一生处事谨慎,尤其在用兵方面,从不弄险。另一位历史人物则是大宋宰相吕端,相对于诸葛亮来说,人们对他的事迹知道得少一点。但伟人能将其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可见其历史影响力之强。吕端的一生,都与“糊涂”这个词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曾因常犯糊涂而备人诟病,却能在皇权交接的关键时刻,以一己之力让北宋第三位皇帝顺利登基,这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波“神操作”。一、出身优越,两次“躺枪”吕端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曾做过五代时期后晋的兵部侍郎,兄长后来也是宋太祖的亲信,后来做到参知政事(副宰相)。因为有这样好的家庭条件,吕端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年纪轻轻就得以受到门荫,成为了后晋的“千牛备身”,即御前侍卫。宋朝建立以后,吕端从知县、知州...
· 丞相的权力在历朝历代是如何一步步被削弱的呢?
隋文帝是个人才想出了消弱相权的办法,不但把相权一分为三,更关键的是后来把丞相演变成了临时工,完全成了皇上的打工仔。隋文帝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因为相权对皇权威胁太大了,秦汉时期的丞相权力太大了。皇帝的圣旨,草拟的政令,需要丞相批准,如果丞相觉得不妥,就不批准,封起来,驳回去,把自己的意见写在后面,就照我这个改。这和报社编辑审稿一个道理,有权修改或枪毙稿子。皇帝和丞相两个人,春游外面碰上了,两个人都得下车,丞相每次行完礼。皇上都是要还礼的。当时是君臣共治天下。君臣共治建立汉朝时萧何,功劳最大,因为打仗就是打钱,萧何安抚后方百姓,又给前线送粮食,把整个国家大局把握得井井有条。后来刘邦拜萧何为相,并赐他三项特权,一,见君不趋。秦始皇的时候,皇上坐在哪儿,丞相进殿得小跑过去,才算是对皇上显示出敬重,但萧何可以大摇大摆,爷来...
· 同治“打虎”之后的危局:最高权力结构不稳固
同治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民国史学名家蒋廷黻先生在一篇题为《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的长文中曾这样分析英国入侵中国的原因:第一,经过工业革命,“在海外开辟市场成了英国新工业的急迫需要”;第二,“自由贸易的学说随着工业革命起来了”,对于以往的各种贸易限制,英国人“看为最野蛮黑暗,非打倒不可,中国的通商制度亦在内”;第三,作为彼时毫无疑问最强大的帝国,“为维持及发展在印度的利益,英国觉得有进一步经营亚洲其他地区的必要”。说白了,19世纪中叶以降,随着资本主义产能过剩与自需饱和,其发展战略必然转向亚太地区,这实际上就是“资本东移”的过程。恰如《白银资本》作者贡德·费兰克所讲:“在统一的全球经济和体系中,‘东方的衰落’和‘西方的兴起’肯定是互相联系的。”于此中西...
· 赵匡胤是如何垄断皇权的?赵匡胤削藩的步骤次序!
赵匡胤是如何垄断皇权的?赵匡胤削藩的步骤次序!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朝立国后不久,一鼓作气,拿下了荆南和湖南。大宋的举动让周围的国家很是不寒而栗了一番,然而赵匡胤拿到荆南和湖南之后就没了动静,大宋宣传部门开足马力,向其他几个国家(主要是南唐)解释:其实真是不是咱们皇帝不仁,主要是他们两家实在太乱了,大宋朝的主流还是和平与发展啊,亲们,你们对大宋这么恭敬,皇上怎么会对你们有什么想法呢?于是南唐、南汉什么的逐渐也就半信半疑的把心放回了肚子里。那么赵匡胤这时候在干嘛呢?他在继续加强内政建设。赵匡胤开始着手进行杯酒释兵权的后续工作,向藩镇开刀了。赵匡胤很早之前就和赵普商量过如何收拾藩镇的问题,方法无外乎几点:收回人事权、统一财政支出与划拨,以及加强司法建设。这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着实花了赵匡胤一番手脚。要知道,藩镇的这些权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安史之乱以后逐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