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他是晚清第一奇人却一身怪癖

2017-05-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1
转发:0
评论:0
他是晚清第一奇人却一身怪癖,他是晚清时期第一奇人,他曾与泰戈尔同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精通英、法、德、拉丁、希

他是晚清时期第一奇人,他曾与泰戈尔同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九种语言,一生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

他是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的人;

他曾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

他以为儒家学说之仁义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现的冷酷与毁灭;

他相信,正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恰是拯救世界的良方,而儒学即是这个文化精髓所在;

他还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此人是谁?没错,他就是清末民初的第一奇人辜鸿铭!

《清史稿》称赞辜鸿铭说:“庚子拳乱致使联军北犯。汤生(辜鸿铭)以英文写就《尊王篇》一文,向列强讲明大义,列强才知道中华以礼教立国,才同意议和。”

李大钊曾说:“我以为,中国两千五百余年的文化能够出一个辜鸿铭先生,就足以扬眉吐气于世界。”

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大学英文教授温源宁则说:“在生前,辜鸿铭已经成了传奇人物;逝世之后,恐怕有可能要化为神话人物了。”

嬉笑怒骂

辜鸿铭爱骂人,上至慈禧太后、袁世凯,下到罗家伦等北大学子,都曾挨他的骂。但他骂人并不是胡骂,除了理念不同外,多数是因为正义感。

1、骂慈禧

1902年农历十月初十,辜鸿铭应张之洞之邀,前去参加慈禧太后的“万寿”(清朝称皇帝、皇太后的生日为“万寿”)宴。席间,张之洞让新式铜管乐队齐奏新编的“爱国歌”助兴。

辜鸿铭对此十分不满,对张之洞的亲信梁鼎芬说:“满街都唱‘爱国歌’,未闻有唱‘爱民歌’者。”梁鼎芬说,你何不当场试编一首呢?

辜鸿铭捋了捋胡子,略一沉思,当场歌道:“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搞得满座面如土色,他却言笑自若。

2、骂袁世凯

袁世凯出身行伍,喜欢强调自己没学问但是善于实干。他曾经向德国公使吹嘘说:“张中堂(张之洞,探花出身) 是讲学问的;我是不讲学问的,我是讲办事的。”

袁世凯的幕僚将这件事得意地告诉辜鸿铭。辜鸿铭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妈子倒马桶,固用不着学问;除倒马桶外,我不知天下有何事是无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明第一奇人平定叛乱后他爹写了副对联
明朝有一个文武全才的高人,他生前名声极大,被人称之为“圣人”,死后几百年还是天下文人士子的偶像,连日本人都对他崇拜不已,他就是王守仁王阳明。网络配图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后世称之王阳明。王阳明不仅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领兵打仗也很在行。王阳明曾经在明武宗时期率兵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堪称一代军事大师。像王阳明这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天才人物,纵观整个明朝也是很少见的,他被人尊敬崇拜也是实至名归!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之后,朝廷认为王阳明立下了大功,封王阳明为新建伯,一时间王阳明的名声传遍了天下,无人不知王阳明的威名。当时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还健在,王华虽然已经退休在家养老,但是作为王阳明的父亲,依然为儿子感到由衷的骄傲。网络配图于是王华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了书房表达自己的喜悦和自豪,这幅对联是这么写的:上联:看儿曹旋转乾坤;下联:...
· 陈不占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吓死的人,世人却称赞他勇敢
陈不占,为救君王,不顾自身安危。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人们对诸侯之间的战争已经见怪不怪了。在齐国,有一个胆小如鼠的人,也是远近闻名。公元前548年前的一天,齐国君臣上下已经开始离心离德,朝廷重臣与宦官开始纠结,谋划在大臣府邸齐庄公从而将其杀害夺权。齐国君主浑然不知自己所处陷阱,旁若无人的走进了预设的圈套,叛臣贼子立即命令手下将府院大门关闭,将齐庄公围困。早已与崔杼密谋的宦官贾举,假传王上军令,让其避让或离开。时间一久,叛乱的消息不胫而走,齐国人心惶恐。作为齐国一个普通的臣民,当街坊邻居议论此事,他听到这些,内心依然很恐惧,连吃饭的筷子都惊落在地上。但是,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让下人备好了车辆,让车夫赶车载着他去救齐庄公。车夫看着他摇晃的双手,上车的时候因为害怕连车把都未扶不稳,就对他说:“你这么胆小,去了也帮不上咱们国君的忙呀?去了估计也没什么用?”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齐...
· 晚清第一大案——戊午科场案
当社会目睹违法行为麻木不仁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违法行为就会逐渐变成社会的潜规则,甚至进一步变成显规则,结果必然是有法不依,黑白是非不分,公平公正荡然无存。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为干支纪年的戊午年,这一年正逢首都顺天府(北京)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主考官是协办大学士(从一品)、军机大臣蒙古正蓝旗人柏葰,副主考是户部尚书朱凤标和左副都御史程庭桂。八月初八日乡试一开场,即谣传在考场所在的贡院大堂发现了大头鬼,据传贡院中的大头鬼不轻易出现,出现一定有大案将要发生。九月十六日发榜,前十名中赫然见旗人平龄,他是一位著名的京剧票友,经常登台演出,因而引起大哗,质疑优伶居然能高中举人。十月初七日,御史孟传金上奏咸丰皇帝,参劾此次乡试有舞弊行为,特意指出“平龄朱墨不符”。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笔迹从中舞弊,清代科举考试规定考生亲笔所写的试卷用墨笔,然后指定人员用朱笔照抄呈送考官批改,“朱墨不符”即...
· 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却因一句话曹操想杀他
他是曹操的组织部长,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却因一句话曹操想杀他曹操说他:“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陈寿评他:“毛玠清公素履。”网络配图他就是陈留平丘人(今河南封丘)毛玠,早年做过县吏。后想投刘表,却最终选择了曹操。毛玠先在曹操处做功曹。后来曹操担任司空丞相,毛玠转任东曹掾,同崔琰一起负责选拔官员。职务虽然不是很高,但主管地方宰官治的长吏和军吏,集中了大部分的官员选任举荐事务,大权在握。同时,还特别容易得到升迁的机会。而毛玠在东曹的主持政务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在任期间“典选举,拨真实,斥华伪,进逊行,抑阿党。诸宰官治民功绩不著而私财丰足者,皆免黜停废,久不选用。留下了很好的名声。毛玠能名留史册,与这次重大工作的出色完成时离不开的。经他举荐的官员,都是清廉正直之士。而他选官标准也不同寻常。自汉察举制以来,只要在一方有些名望者就可以被举荐。网络配图公...
· 战国奇人张仪三骗楚怀王的故事:胸有南子一身胆
春秋战国时代的众多“士”中,张仪是相当厉害的一个人。苏秦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六国,组成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对抗秦国。张仪却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齐楚燕韩魏亲近秦国,组成了反方向的合纵组织。张仪的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秦赵楚齐是强国,是“发达国家”。要说动他们中的三个国家向同一序列的秦国俯首称臣,谈何容易,但张仪办到了。他和苏秦一样,都是战国时代的奇人。如果由此认为张仪是个天才,那就大错特错了。张仪刚出山时表现很不理想,方向不明,目标不清,备受挫折。这也不奇怪,任何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结束学习走向社会后,都要经过一番摔打,不可能一开始都是满堂彩。经过几年的摔打,张仪开始成熟了。他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他知道其它诸侯国都不是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只有雄心勃勃的秦国才能为他提供政治舞台。张仪的机遇也很好。这时秦国的国王仍是秦惠王,就是杀掉商鞅的那位太子。苏秦前几年去见他的时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