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告诉你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2017-05-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0
转发:0
评论:0
告诉你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三国人物,蜀汉丞相之诸葛亮对我们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精通天文地理,占卜星象,

三国人物,蜀汉丞相之诸葛亮对我们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精通天文地理,占卜星象,五行八卦,就像神人一样。大家知道的是电视剧中的诸葛亮,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怎么样的呢?

民间文学从各个角度有意无意的在神话诸葛亮,民间给诸葛亮盖了一个庙,庙的两旁贴了一副对子,这幅对子的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是,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一生的事基本上都在这里,每件事都是惊天地、泣鬼神,那么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有没有这么神呢?诸葛亮有能耐主要是指它在军事上的战绩,诸葛亮确实未出茅庐就知道三分天下。这在《三国志》隆中对里面说的很清楚的,诸葛亮没出茅庐的时候,躬耕陇田、好为梁父吟。刘备把他挖出来主要是看上诸葛亮是个战略家。

三国演义里说他一出山就是军师,拿着令箭,调动各路军队大将。其实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子的。诸葛亮是个战略家,刘备封他为军师中郎将,军师中郎将是主管后勤的管理,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地税局局长。通过收税供粮饷供应部队。他业务能力还没展现,资历也没有,所以不可能参加赤壁之战。

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的口才好,所以把诸葛亮派到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赤壁之战是周瑜一手抓一手干的,大家来看看历史上留下的诗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都是说周瑜的,没几个说诸葛亮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说孙权的,也没有歌颂诸葛亮。非常可能是诸葛亮并没有参加赤壁之战的指挥行动,因为赤壁之战基本都是周瑜指挥的。

有人说那不会,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到这儿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从一开始诸葛亮舌战群儒之后,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然后是下诈降书,下完诈降书,诸葛亮登场,设七星坛借东风,最后是直接火烧赤壁。这个过程当中还夹杂有庞统巧献连环计,从整个过程看,诸葛亮并未参与指挥作战,有人让我去赤壁之战的核心就是诸葛亮借东风,但事实上诸葛亮根本就没借过东风,借东风之类的事情,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只能说是神话。真实情况是周瑜出于长期在这生活了解这儿的气候,知道每年到冬季的必有一段时间是刮东南风。所以用火攻曹营是周瑜,跟诸葛亮一毛钱关系。

有人说,那草船借箭问题诸葛亮干的吧。可历史上这更是无稽之谈,历史上草船借箭这个事,但草船借箭的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而且草船借箭的时间也不对,不是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而是在赤壁之战之后五年发生的。濡须之战中,孙权与曹操隔江对峙,这边是曹操大将张辽,那便是孙权亲自带兵督战,当时第一战孙权就把曹操给打灭火了,之后曹兵坚守不出。

孙权为了查看曹营水寨的虚实,有一天趁着大雾垂江,驾船前去,他怕曹孟德突然袭击自己,所以,鼓乐齐鸣,把自己的船弄成好像是一个送亲的船队。曹操看不清,不知道虚实,也不知道来了多少船,情急之下,他让士兵万箭齐发,这些箭通通受到了这些船的一边,不一会儿这个船就倾斜了。

孙权说赶紧把船调一面,第二面也被射满了,然后载着这些箭回去了。这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事,跟诸葛亮又是一点关系没有。

说到这里估计有的朋友就会骂小编这不是糟蹋诸葛亮嘛,我们了解的诸葛亮大名垂宇宙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你怎么能够说什么都不是他干的。咱们下面就说真实的诸葛亮到底干了哪些事。我们怎么去评价他。诸葛亮是个口才极佳,但是尖酸刻薄。他不但有舌战群儒这样的光辉业绩,还曾经直接骂死老王朗。

王朗想凭三寸不烂之舌,两行伶俐之齿,说服诸葛亮降曹魏。这老头以为自己有能耐,他没想到诸葛亮的嘴皮子比他利落多了,他上来还没说话,诸葛亮先把话给递过去,你这苍髯老贼,皓首匹夫,满嘴白胡子的老贼白头发的皮匹夫,王朗这一口痰上来给憋住了,这诸葛亮接着又骂他,他的口气少来了,老头一着急就从马上掉下来死了,从这里可以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口才和他的尖酸刻薄。

诸葛亮不光是个最佳辩手,同时还是一个好演员,大家还记得诸葛亮三气周瑜吧,当然三气周瑜也不是诸葛亮干的,但是柴桑吊孝确实是诸葛亮所为,周瑜死了以后,刘备派诸葛亮去柴桑吊孝。柴桑是现在的九江,汉代的时候叫做柴桑。诸葛亮一起来就开始哭:“失哉公谨,痛哉公谨。”诸葛亮掉眼泪都没用辣椒水,这就说明诸葛亮是个演技派的好演员。

诸葛亮有着很强的权力欲,有些好大喜功,不够审时度势,略微显得贪图虚荣,他在《出师表》里说自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当时蜀国在三国里国力是最弱的。

《出师表》一开头就写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按道理说既然国力不行,到了生死关头,你赶紧关起门来好好的发展自己的经济,但诸葛亮反而大动刀兵,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有跟曹卫整天争天下正统,最后蜀国国力越来越弱,等诸葛亮一死,姜维一个人根本就撑不住。这和诸葛亮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有直接的关系。

你可以去看成都的武侯祠,上面有副对联写得非常好,

上联叫: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叫: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就是说你得审时度势。有人说诸葛亮对待下等人太宽了,一点都不严厉。但是这幅对联的作者告诉大家,无论是宽还是严,前提是得审时度势。面对当时天下的情况,蜀国易自保,易发展经济,励精图治,而不是主动地去攻打别人,国力耗到这个程度,诸葛亮为什么还要打呢?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他想在活着的时候建功立业。这不是为了蜀国,而是为了个人的千秋功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有点自私,图了自己的虚名。

说到这里很多的朋友真不服气,说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各朝各地人还要建武侯祠,供奉诸葛亮,把它缝成圣人一样的人物呢。其实大家伙要注意,这是罗贯中在美化诸葛亮,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有意识地推崇诸葛亮。其实这是告诉老百姓,诸葛亮那么大的能耐都不造反,都在忠心地辅佐皇上,你们的能耐能有多大,老老实实的辅佐我吧。

吹捧诸葛亮,就是为了给大家政治,让大家不要造反,历朝历代的皇上以及皇上身边的知识分子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都明白碰诸葛亮其实是保护自己,这种思维方式不光是影响了很多的文臣武将,连有些大文豪都深受迷惑,学过杜甫的不少诗,杜甫在诗里每月按照这个思路在吹捧诸葛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刘罗锅”
刘墉是山东诸城人,有关他刘罗锅的故事虽已家喻户晓,但史传中其实语焉不详,《清史稿》中仅有388字的简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墉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御赐“海岱高门第”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于诸城(今高密逄戈庄)的一个名门望族。从刘墉曾祖父刘必显中进士起,至侄孙刘喜海止,一门出了35名举人,11位进士,两个宰相,有御赐“海岱高门第”之称。
· 五阿哥其实很呆萌?告诉你历史上真实的永琪
清朝从康熙皇帝开始,皇子们就要排辈起名了。按要求,名字第一个字为辈分,第二个字还要统一偏旁,四爷雍正皇帝是“胤”字辈分,二个字是用“示”旁。乾隆之后是“永绵奕载”这四字排辈,道光皇帝钦定了“溥、毓、恒、启”四字的辈分。咸丰皇帝又钦定了“焘、屹、增、棋”这四个字。网络配图乾隆皇子,永字辈最为观众熟悉的名字就是《还珠格格》男一号的五阿哥永琪。《还珠格格》中的永琪大家熟悉不必多说,而历史中的他是怎样的呢。永琪是乾隆皇帝第五子,其母姓珂里叶特氏,普通旗人,没有很大背景。网络配图永琪从小很争气的,很得乾隆爷喜爱。以至于乾隆希望他来做自己的接班人。因此,乾隆三十年,永琪被封为和硕荣亲王。预示了如果一切正常,只等接班的美好未来。和硕亲王,及其尊贵,乾隆一朝只册封过三个人,五子这个永琪、十一子永瑆和后来的嘉庆帝永琰。天妒英才,在永琪册封的第二年,即乾隆三十一年,永琪一病不起,四个月后魂魄归天。他的死因,史...
· 《锦绣未央》告诉你北魏的由来
北魏(386年—557年)是鲜卑族拓跋��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称呼“北魏”,乃指北部“中国”之故,同时也区别于三国的曹魏政权。386年拓跋��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从386年道武帝拓跋��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享国148年。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
· 关于秦王朝的3大误解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秦帝国
误解1:夏商周是奴隶制社会,秦王朝统一后,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事实上,封建社会是个政治划分。狭义的封建社会是一种国家制度,指由中央通过分封的形式,将土地、人口划拨给王族或功臣领主。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终结了西周分封诸侯的国家管理制度,可以说,秦王朝不仅不是封建制的开创者,反而是封建制的终结者。西汉初,为了吸取秦灭亡的教训,中央朝廷又开始大封诸侯,重建了封建制,但七国之乱的发生恰恰证明封建制是阻碍国家统一的,所以到汉武帝时,通过一系列政策将国家权力又重新集中到了中央。而广义的封建社会是由马克思定义的,指的是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的一种社会形态。网络配图秦统一后,承认全国土地私有,这也为土地兼并提供了可能。不过,秦王朝的社会形态不仅有别于同一时期的欧洲,甚至与后世的明清也不尽相同。秦自变法以来,奖励耕战,不仅会给黔首分配土地,而且会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教你如何耕种,连什么季节种什么,犁地多深...
· 你认识历史上真实的辛弃疾吗?
他快意恩仇、特立独行的性格和作风,用现在的话说,是常常踩着政策红线跳“桑巴舞”,一俟出现“钢鞭材料”,成为攻击和关注的重点后,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朝廷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处理他。肯定他用了多种手段敛财,但也确实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旷世奇才。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是一条熟稔军事、勇冠三军的“战狼”;也是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还是一个嘛身背“淫刑聚敛”历史悬案的人。如要认识历史上真实的他,且听笔者细细道来。(1)辛弃疾有多猛?辛弃疾天生红颊青眼,目光有棱,健壮如牛,从小习文习武都十分勤奋,尤其酷爱兵书,素好研习古人的兵法。他在祖父辛赞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自幼养成了任侠之气,立志为民族复仇雪恨。南宋时期的北方,反抗金国占领和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时年22岁的辛弃疾拉起2000人的队伍,投奔了其中声势最浩大的山东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