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朱元璋为什么借“胡,蓝”两案杀功臣

2017-05-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1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为什么借“胡,蓝”两案杀功臣,“胡惟庸案”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

“胡惟庸案”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蓝玉案,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这些有功之臣呢?

 

尽管《明史》对胡惟庸和蓝玉作了区别处理,将胡惟庸列入了奸臣传而蓝玉没有列入,但是后人都将两案等同视之,认为朱元璋卸磨杀驴,他本人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屠夫”、“暴君”等恶名,成为开国皇帝功臣的又一典型代表。

当我们将视线回到洪武二十三年左右时,不难发现大明朝当时周边的国家发生了许多谋反事件,很多皇帝被杀。如安南、高丽、占城等国均发生。可以想象,周边国家众多的叛逆行为对朱元璋不可能没有影响,但说他为了消除隐患大杀功臣的观点似乎也很难成立,主要有下面几点原因。

第一、如果为了子孙后代铲除隐患,只需处死在世的功臣大将,已经去世的肯定构不成威胁,没有必要进行追究,然而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朱元璋对许多死去的功臣也做了处罚。

两案中都有大量的“身已故而追坐爵除者”。对不具威胁的死人进行惩处,正说明案件以事实为依据,公正合理,无论在世不在世,都要追究责任。

第二、如果朱元璋为了铲除隐患,其罪名就会非常牵强,那就没有必要大肆宣传,以免被人看出破绽。然而,朱元璋将案犯的罪行详细记录在册,而且广泛发布,胡案有《昭示奸党录》,蓝案有《逆臣录》,可见朱元璋对这两个案子的办理非常有信心,自认为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第三、两案的处理符合朱元璋一贯严苛的作风。朱元璋的统治风格一贯铁血,立国前后并没有明显变化。在战争初期,胡大海、赵仲中被杀是如此,建国后,李彬、杨宪、汪广洋先后被诛,都显示了朱元璋的不近人情。

法律严明是朱元璋取得天下的成功经验,朱元璋的铁面无私不但体现在对待外人上,对自己人也是如此。驸马都尉欧阳伦贩卖丝茶,依律当斩,朱元璋不顾女儿苦苦求情,坚持将欧阳伦处死。

第四、如果是兔死狗烹,何不一网打尽,而要陆陆续续,不断有人受到处理,呈现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态势。铲除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突袭,一网打尽,就像刘邦诛杀韩信那样,使被杀者来不及反抗。

可是胡蓝两案延续十数年,时不时处理一个。这样就会给涉案人员的反抗提供可能,不利于社会稳定。之所以延续时间这么长,是查案所需;之所以一个个处理,正是因事而起。

第五、朱元璋没有必要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下手,洪武二十三年胡党案发,朱元璋的第八子,分封在长沙的潭王朱梓和他的妻子于氏都自杀身死。

于氏的父亲于显是开国功臣,在洪武二十年病死,他的哥哥宁夏指挥于琥被卷入“胡惟庸案”,后来被杀。潭王朱梓也因此受到牵连,朱元璋召潭王夫妇二人来南京禀报此事,二人畏罪自杀,朱元璋下令废除了这个封藩。潭王的涉案,正说明逆案不是无中生有,因为朱元璋不可能无故去调查自己的亲生儿子。

第六、如果是兔死狗烹,没有必要一边杀功臣,一边又封功臣。《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封张铨为永定候,食禄五百石,世袭指挥使。如果说朱元璋打造“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是为了功臣,那么他在这时封张铨为功臣纯属是给自己日后找麻烦,这在逻辑上也说不过去,况且张铨是定远人,属于淮西集团,是李善长的人。

由此可见,种种认为朱元璋为子孙后世扫除障碍,对功臣实行过河拆桥的观点,难免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

《明史·太祖本纪》中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对朱元璋进行了开脱,认为太祖杀人有两点原因。

其一、法律日趋完善。创业之初法律松弛,比较宽松,和平治理时期法律逐渐完善,因此犯法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法治完备的必然趋势。人们每谈到这一现象就感慨朱元璋鸟尽弓藏,说他猜忌心太重,这个看法不一定准确。明史中说:“论者每致概于鸟尽弓藏,谓出于英主之猜谋,殊非通达治体之言也。”

其二、功臣居功自傲,不法行为增多。在元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乘机而上,在战场上立下或大或小的功劳,一旦取得荣华富贵,就容易产生骄气,皇帝很难掌控,关系近了就更加恃宠而骄,引起矛盾。关系远了又不满抱怨,联合起来自卫。

当皇帝的不能为了他们破坏法律,迫不得已处罚他们,并非出于私心有意剪除(人主不能废法而曲全之,亦出于不得已,而非以剪除为私计也)。

《明史》中这些解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从历史的角度看,朱元璋功臣的这一做法具有进步性。如果朱元璋生前没有对这些图谋不轨的功臣进行,那么在他身后,那些无法无天又生性强悍的功臣必定会引起一场大规模的叛乱。

也就是说,中国将会进入另一个五代十国时期,历史的车轮将会倒退,人民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管朱元璋功臣是出于何种原因,但他的这种做法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胡蓝大案:朱元璋借两案进行场明初官场的大
胡惟庸谋反全家被诛杀后,朱元璋并没有放下屠刀,“胡惟庸案”也没有就此了结。五年之后,“胡惟庸案”又起,有毛响糖者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以及李存义的儿子李佑与胡惟庸“通谋”,朱元璋如获至宝,先把此二人流放到崇明岛安置。又五年,即洪武二十三年(1390),胡惟庸被杀十年之后,李善长的一个亲戚丁斌因别的罪名被捕,供出了当年胡惟庸谋反,曾派李存义、李佑向李善长游说。李善长知情不报,因此也是个“胡党”。朱元璋早就想挖掉这根“淮西帮”的台柱子,借题发挥,以“(李)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的罪名,将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同时问斩。曾被朱元璋誉为“开国第一功臣”的李善长,也在皇帝恩赐的一条绳索下,结束了他七十七年艰难的行程。与此同时,吉安侯陆仲亨的家奴也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爷串通胡惟庸,“共谋不轨”。一场“肃清逆党”的政治运动铺天盖地而来。受此牵连的还有杨璟...
· 胡蓝大案:朱元璋借两案进行场明初官场的大
胡惟庸谋反全家被诛杀后,朱元璋并没有放下屠刀,“胡惟庸案”也没有就此了结。五年之后,“胡惟庸案”又起,有毛响糖者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以及李存义的儿子李佑与胡惟庸“通谋”,朱元璋如获至宝,先把此二人流放到崇明岛安置。又五年,即洪武二十三年(1390),胡惟庸被杀十年之后,李善长的一个亲戚丁斌因别的罪名被捕,供出了当年胡惟庸谋反,曾派李存义、李佑向李善长游说。李善长知情不报,因此也是个“胡党”。朱元璋早就想挖掉这根“淮西帮”的台柱子,借题发挥,以“(李)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的罪名,将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同时问斩。曾被朱元璋誉为“开国第一功臣”的李善长,也在皇帝恩赐的一条绳索下,结束了他七十七年艰难的行程。网络配图与此同时,吉安侯陆仲亨的家奴也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爷串通胡惟庸,“共谋不轨”。一场“肃清逆党”的政治运动铺天盖地而来。受此牵连的...
· 朱元璋杀胡惟庸蓝玉并非全是冤案
经历了相当长时间“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境况,历史忽然“火”起来了。电视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讲史节目,书店里塞满了形形色色的历史读物,真使人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然而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一“火”,就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火”起来的历史读物,当然也不可能逃脱这一规律。东拼西凑、草率成篇者有之,搜奇猎艳、耸人听闻者有之,信口雌黄、任意褒贬者有之,甚至时常出现“关公战秦琼”式的硬伤。面对这突然而至的讲史读史热潮,职业历史工作者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的“卧看潮生三山外”,对这种现象漠不关心,埋头做自家学问;有的“黄鹤楼上看翻船”,掇拾学术明星的纰漏舛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有的“到中流击水”,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转化为雅俗共赏的文字,向读者提供一些真实可靠的知识。网络配图年逾古稀的陈梧桐先生,在通俗历史读物的创作方面,就做出了可喜可敬的成绩。陈先生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在明史和中国民...
· 朱元璋杀胡惟庸蓝玉:竟并非全是冤案?
经历了相当长时间“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境况,历史忽然“火”起来了。电视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讲史节目,书店里塞满了形形色色的历史读物,真使人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然而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一“火”,就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火”起来的历史读物,当然也不可能逃脱这一规律。东拼西凑、草率成篇者有之,搜奇猎艳、耸人听闻者有之,信口雌黄、任意褒贬者有之,甚至时常出现“关公战秦琼”式的硬伤。网络配图面对这突然而至的讲史读史热潮,职业历史工作者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的“卧看潮生三山外”,对这种现象漠不关心,埋头做自家学问;有的“黄鹤楼上看翻船”,掇拾学术明星的纰漏舛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有的“到中流击水”,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转化为雅俗共赏的文字,向读者提供一些真实可靠的知识。年逾古稀的陈梧桐先生,在通俗历史读物的创作方面,就做出了可喜可敬的成绩。陈先生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在明史和中国民...
· 朱元璋与蓝玉案的联系蓝玉案造成了哪些影响
蓝玉是明朝时期能力非常强大的武将之一,他凭借着自己的卓越战绩,后来一直升到太子太傅的位置,并且在整个明朝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最后却还是被朱元璋诛杀了,而且几乎全部抹杀了蓝玉的功绩,一句作乱谋反朱元璋将蓝玉打到了最底层,那么这中间的是是非非是怎么回事呢?朱元璋蓝玉案又有着怎样的关联?朱元璋画像当初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许多人却最后都没能得到什么好的结局,蓝玉也是其中的一个,那么朱元璋蓝玉案之间是怎么回事?这件事还要从蓝玉步步高升说起。蓝玉从一开始是靠着赫赫战功一步步攀升的,但是在他凭借能力高升的同时也让朱元璋对蓝玉提高了警惕,而蓝玉本人也恃宠而骄,屡次触犯法律不说,还对朱元璋几次三番的不恭敬,这样一来也为朱元璋蓝玉案埋下了伏笔。也可以说是蓝玉的行为让朱元璋再也无法忍受,朱元璋是蓝玉案的谋划者不假,可是这其中蓝玉身上也有着不可以推卸的责任。朱元璋是蓝玉案的发起人,当时蓝玉的一些行为已经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