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理学PK王阳明心学
儒家学派在春秋时期代表人物有孔子,荀子,孟子,而在宋明两朝则是朱熹和王守仁。孔子孟子知名度比较大,我们着重来说说后两位。
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其哲学思想概括:存天理 去人欲。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即人性本似明珠,与天理一致,但为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
再来看看王阳明
王阳明的本名叫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由此推断,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人欲,恢复良知。
如今看看这两位对后世的影响吧。
首先是朱熹的理学,朱熹的理学,更适合帝王奴役人民,因为他的思想核心就是不要抵抗,要顺从,宋朝之前的汉族是个巨人,宋朝之后的汉族是个阉人,可以这么说,为什么呢?因为汉人的血性,被活生生的磨灭了,弱宋,不是白叫的。
再来看看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的学说,更有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拼搏的精神在其中,但是王阳明的学说不利于帝王的愚民政策,帝王要的是奴隶,不是一群敢打敢杀敢拼的人民。
朱熹的学说最大的影响,就是延续到清朝的时候,数千年的努力毁于一旦,看看那些被的人们,何其无辜,眼神是何其空洞?几乎都可以归咎在朱熹头上。
再来看看王阳明学说,王阳明学说在国内没有任何市场,可是王阳明学说却深深的影响了日本,日本能迅速窜升与欧美列强分庭抗礼,这一切都归功于明治维新的成功。但是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究其原因根本不是因为日帝明治的政治手腕有多少过人之处,也不是因为德川家族无能,而完全是因为日本人充分效法了王阳明,在日本,阳明学一度被奉为“显学”,对其革新运动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以至成为明治维新的最重要精神武器。
日本维新派中有一个大名鼎鼎,打败过大清的北洋舰队、击败过俄国海军,创造过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在世界上享有“东方纳尔逊”之誉,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军国主义的“军神”的常胜将军。
他、就是东乡平八郎。
这位号称军神的大将,却总把一方印章佩在身边,上面刻着七个字:“一生低首拜阳明”。
可见王阳明对日本的影响多有深?如今的日本,基本就只能看到两种中国文化,一个是唐朝,一个是明朝,唐朝的繁荣和明朝的强大,都深深让日本折服,日本人从来就没有正眼看过清朝,连对清朝发动侵略战争的口号都是“驱除鞑虏”。
中国,从来就不缺乏思想家,但是中国从来不会去使用,如果要排一个思想家的排名的话,日本有至少超过95%的票投给王阳明,而中国绝对不会超过0.01%,这是很可怕的,一个连自己国家的思想家都不敬畏崇拜的话,怎么能出伟大的思想家?
明明有很完美很符合中国的思想,却抛却不用,如果中国坚持的是王阳明的思想,明朝即便超级大竦挠龅搅诵”川,但是满狗焉敢扣关?清朝如果用王阳明学说立国,日寇焉敢动舰?八国焉敢欺辱?
当年大汉将军陈汤的一句“明犯大汉者,虽远必诛”,何等霸气!如此霸烈血性,却硬生生被磨灭,可惜可叹可悲。
如今的中国,国力强盛,国泰民安,但是也不会惧怕任何事。关键时刻还是那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