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范蠡:急流勇退,泛舟五湖

2017-05-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3
转发:0
评论:0
范蠡:急流勇退,泛舟五湖,范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政治家、军事

范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后人尊称“商圣”,乃中国儒商之鼻祖。越国著名谋臣,与文种俱为勾践股眩大臣,最终灭亡吴国。因为意识到勾践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毅然弃越奔齐,三聚三散,富甲天下。他年轻时,曾拜计然(又名辛文子)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策。

公元前496年前后范蠡偕文种远赴吴越,因在吴国难展才华慨然离吴入越,辅助勾践二十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湖而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汶上县军屯乡南陶村一带)。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范蠡从政,是他人生的转折。他的行为举止放荡不羁,个性率真,深得道家风范,但他并非颓废,不是悲观主义者,在内心,范蠡还是有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的。他的思想特征,可称儒道互补或外道内儒。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d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畋,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临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打算先发制人,再来个�d李大捷。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

果然,越国遭遇会稽山大畋。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条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而吴王没有听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

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自己,而范蠡毫不动摇,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号令,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

在夫差病时,范蠡还示意勾践尝夫差之粪便,以迷惑夫差。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演出成功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在政治当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结局是悲惨的。

战争之后,越国国力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

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提高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给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只剩下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

灭吴后,范蠡向勾践提出了自己隐退的想法。勾践极力挽留,并威胁他说,如果坚持要走的话,就会杀掉范蠡及其妻子。但范蠡并不动摇,决然地走了。

范蠡还告诫文种要知退,说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死,良犬就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然而文种不听。果然,后来勾践赐文种一剑:“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试之。”文种遂自杀。

范蠡搌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父子戮力耕作,兼营副业,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三年后,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肥城陶山,或山东定陶),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过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范蠡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注意选择经商环境,把握有利时机,遵循市场规律,做事有准备,不盲目。待时而动,得失均衡。范蠡关于把握时机的全面论述很有现代价值。他的待时原则实际上是要求经营者站在时机的面前,超时以待,就像以网张鱼须迎之方能猎获。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知道要打仗,所以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知道货物何时需用,才懂得货物的价值。只有把时和用这两者的关系搞清楚了,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情况和行情才能看得清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范蠡有官不当为什么要经商?范蠡急流勇退才是智慧?
范蠡有官不当为什么要经商?范蠡急流勇退才是智慧?和范蠡有关的传说有很多,他是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更是白手起家,最后发家致富的商人,还被后人称为“商圣”。当时范蠡辅佐勾践复国,以他的功绩来说,肯定能某得一个不小的官职,为什么范蠡有官不当却跑去经商呢?范蠡这套急流勇退的操作也是让人有些看不懂。不过可能范蠡的这个选择才是真正的智慧,历史上多少宰相只求一个善终,结果都不能如愿,范蠡成为一方富翁“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实在令人佩服。年轻时看远公元前526年,在春秋战国的楚国宛地,一个男婴呱呱落地,名叫范蠡。出生没多久,范蠡的父母就相继离世,他由哥哥和嫂子抚养成人。虽然青年时期的范蠡是一位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但他的行为举止怪异,常常佯装痴狂,独来独往,被乡人称为“疯子”。范蠡特立独行的名号很快传到了县令文种的耳朵里,于是他诚心相邀,以礼相待,打动了范蠡,两个人相谈甚欢,相恨见晚。范蠡最初想成就...
· 西施案,是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还是被淹死了?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因为天生丽质,貌美绝世,远近闻名,所以人们不喊她的名姓,只把这位西村的施家姑娘,称作西施。当时,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越王夫妇被押到吴国做奴隶。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力图报仇雪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他采用范蠡所献美人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凭借她倾国倾城之貌和高超的琴棋歌舞,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从此吴王日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在她的内应下,勾践终于灭吴复国。最后,吴王夫差拔剑自裁,结束了持续几十年的吴越战争。西施荣归故里,可是回来以后又怎么样呢?对西施的结局,历来也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她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西施和范蠡本来是情侣,后来西施为了救国,两人只能为国牺牲自己的爱情。待到西施功成归国后,范...
· 西施到底是随范蠡归隐五湖还是被沉江底?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因为天生丽质,貌美绝世,远近闻名,所以人们不喊她的名姓,只把这位西村的施家姑娘,称作西施。当时,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越王夫妇被押到吴国做奴隶。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力图报仇雪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他采用范蠡所献美人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凭借她倾国倾城之貌和高超的琴棋歌舞,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从此吴王日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在她的内应下,勾践终于灭吴复国。最后,吴王夫差拔剑自裁,结束了持续几十年的吴越战争。西施荣归故里,可是回来以后又怎么样呢?对西施的结局,历来也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她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西施和范蠡本来是情侣,后来西施为了救国,两人只能为国牺牲自己的爱情。待到西施功成归国后,范...
· 富士五湖
外部链接Fujigoko.TV-有关富士五湖的情报等。
· 西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西施和范蠡泛舟太湖是真的假的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被后世千万人所称颂。人们称颂西施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可能也对她的人品产生深深的敬佩。在越国面临危急关头,西施能够站在大义的角度,深入虎穴,为越国的复兴争取时间,这样的义举可能让很多老爷们都感到脸红。出于对西施的敬仰,人们也希望这个可怜人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在吴国被灭后,西施得以和范蠡泛舟太湖,归隐山林,算是得了一个善终。这样的说法真的可信吗?范蠡和西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话说当年吴国与越国交战,越国不敌甚至面临亡国的风险。在这个时候大夫范蠡建议越王勾践假意投诚,忍辱负重,以期将来能够复国。为了取得吴王的信任,越王勾践到吴王身边为奴,但这远远不够。为了将来能够彻底打败吴国,还需要一个人来传递消息。这个人最好能得到吴王的信任,女色当然是最好了,毕竟历史上由于女色而亡国的例子并不少。这天范蠡在湖边行走,突然看到一个女子在湖边浣纱(洗衣服),这个女子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