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风云与玫瑰
百年前的风云与玫瑰,整个云山村,就是围绕着云山书院而建。这座书院,就是云山村的文化、历史和故事的中心
整个云山村,就是围绕着云山书院而建。这座书院,就是云山村的文化、历史和故事的中心。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个经历百年的爱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远远的看去,一棵硕大的樟树遮在白墙青瓦上,那里就是云山书院。那颗百年老樟,是谢觉哉当年亲手种下的。
谢觉哉
字焕南
别号觉哉
“延安五老”之一,
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谢觉哉在云山书院任教10年。10年间,谢老就坐在我们眼前这间房子里。墙壁上挂的,是谢老夫人在101岁高寿时题的字。
当年谢觉哉种下的樟树,如今已需要四人环抱。粗壮的枝干与上面的斑斑青苔,将岁月一一记录流传,庇护后人至今。
中国科举制度最后一届秀才
1884年,谢觉哉生于宁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千年前的百年战争:宋与西夏的百年战争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至南宋建炎元年(982年—1127年),西夏为立国拓疆,频频举兵攻宋;宋为遏制西夏扩张,实现一统,屡次集兵进击,双方展开断续近百年的战争。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王国,自称大夏,又号白上国,史称西夏。党项族本是羌族的一支,原居四川省西北部和青海省东南部。公元六世纪,活动区域逐渐扩展。著名姓氏有8部,其中以拓跋部为最强。隋开皇五年(585年),其木首领拓跋宁丛附隋,率部落迁徙旭州(今甘肃临潭境)。唐太宗时,党项诸部相继归唐,唐以其部落首领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公元九世纪末,拓跋思恭因助唐黄巢起义有功,受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领银(今陕西榆林南)、夏(今陕西横山西北)、绥(今陕西绥德)、宥(今陕西靖边东)4州地,后增置静州(今陕西米脂西北),辖区扩为5州。宋初其首领李彝兴归附,加授太尉。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继捧立,党项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袭职,发生内讧。...
· 一座戏楼的百年风云
解放前,巴蜀地区的每一个乡场集镇都有戏楼,这些戏楼大多为当地的文化中心。巴南区二圣镇的戏楼,虽经历了10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保存完好。围绕这座戏楼发生的种种故事,像一幅发黄的民俗风情画,在当地老人的记忆中,既清晰又模糊……初夏的一场大雨,将整个世界涤荡得清清爽爽。行在郊外,但见绿油油的秧苗、茁壮的玉米、随风摇曳的桑叶,在没有了的空气中舒展。就着那种爽朗的心情,记者前去探访二圣镇的戏楼。探访之前,记者在1992年版《巴县志》上、当年巴县文物列表中“修建年代”一栏查到了关于二圣戏楼惟一的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至于这座戏楼因何修建?由何人出资修建?耗时耗银两多少?等等,没有任何资料可查。那么,这座戏楼当年的风云际会,在当地老人的头脑中,是否还有记忆?舞台用铁皮封闭二圣镇不大,在镇上随便“逮”住一个人,都能告诉你戏楼的准确方位:小镇中央、镇政府前方。老远,便能看到戏楼四角飞翘,造型独特。走近可以...
· 沈从文的黑玫瑰与白玫瑰:一边是妻子,一边是情人
一、张兆和:情书里的爱情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致张兆和的情书在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中,这是最动人心魄的一个美丽句子。因为这句深婉有风致的情话,我曾相信了爱情的纯美,誓言的忠贞,水会流走云会散去,而所爱是唯一的。1931年的夏天,在中国公学教书的沈从文,跌入了那场无药可救的暗恋。张吉友家的三小姐张兆和,名门才女,聪慧美丽,演话剧,跳芭蕾,有如一只姣好傲然的“黑凤”,飞入了沈从文多情的相思梦中。沈从文疯狂地给自己的女学生张兆和写了一封又一封情书:“我不知怎么忽然爱上了你!”“你是我的月亮……”情思如月华痴惘,言辞如流水唯美。张兆和对这个腼腆乡土的老师心生不耐烦,终于告到校长胡适那里去了。胡适看了信笑笑说:“沈从文先生固执地爱你!”张兆和回答说:“我固执地不爱他!”张兆和在日记里抒写了自己的爱情观:“胡先生只知道爱是可贵...
· 百年前旧谱序
范氏宗谱旧序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所以,敦伦饬纪,尊祖敬宗,上之则木,本水源述,祖宗之所自出。下之则兰,芬桂香识,支派之所由分。盖谱者普也,合高卑、上下、亲疏、远近而统载之者也。吾友锡位先生,邑高,士也,其先,本江左巨族,明初(注:明始1368年)入川,居南之柳驿,至今,派衍支分其散居川北者,殆已指不胜屈矣。先生尤其无统,慨然以修谱为己任,既藏其事,而请序于予。予观先生自叙,及先世履历,各处形状,宗派条分,缕晰昭若日星,可谓尽善尽美。无容赘说,即欲表扬先烈,而歌功颂德,史册流传,盖又先得我心,惟念修斯谱也,合数代不一之云,初而标以其祖,统异地难齐之支,庶而联以所宗,则敦伦饬纪,尊祖敬宗之意,即于是乎,在后之览者,亦可以识先生之隐也。道光十二年(1832年)同学弟煜亭李文炳拜撰宗支碑序且夫:木则有本,本深者,末自茂。水则有源,源远者,流自长。况人为万物灵身,居云初木,有不遐想?源本慨念?先人...
· 百年前家谱序
谱序一自来姓之所出,有因乎官者,如司城贞子,官司城,则姓司城是也,有因乎地者,舜生姚墟,而姓姚是也。范氏自士会,食采于范,姓以P焉,是亦因乎地也。迨春秋而降至,于国朝名士、名儒、名宦、名臣代,有传人难于悉述,但源流已远,支脉难分,若无宗谱,以传其详,不得而考也。我射邑宗师勃然先生,士,而医也,于采芹后,即萌修谱之念。凡科岁试时,必聚各县同族文人,采访名籍。光绪庚寅(1890年)院试,晤先生于潼郡之草寺,言及谱事,礼虽有志,未逮而受知于先生,相从学医,则由是,始后,请益之下,见夫宗谱所载,自文正公后,逮我本支之祖,国朝由南邑柳R分来,居射、居盐两地,尤为亲支,今先生谱告矣,礼愧无称赞之能,因援笔略记其原,以见先生之苦心,为不朽云耳,敢云谱序。乎哉。盐邑履安范仲礼顿首拜撰今注:1.(查历史上文正公,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公”。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