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地主为何宁投降清朝也不愿降李自成?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1
转发:0
评论:0
明朝地主为何宁投降清朝也不愿降李自成?,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一代枭雄,而算不上是一位英雄,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来一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一代枭雄,而算不上是一位英雄,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来看看这位闯王最真实的一面。

因为真正的英雄懂得顺时而动,顺势而动,但是李自成却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对于自己的政令不知道变通,不懂得利用政策去收拢人心,这些都是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李自成是一个相当固执的人,其固执程度可比崇祯,因此在乱世之中,这种固执并不会被人看成是乾纲独断,反而会把自己推向万丈深渊,这也是李自成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其大顺政权本来可以迅速站稳脚跟,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但是历史却发生了惊人的逆转,仅仅四十二天之后,李自成竟然就在清军的攻击下仓促的逃离了北京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没有获得北京大地主的支持,但是后来清朝入主中原的时候,汉人地主却纷纷投靠,那么这些本是汉人的大地主为什么宁肯投降清军也不投降李自成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之后,没有及时的了解北京的形势,没有及时团结北京和各地的大地主阶层,因此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其实很多明朝的官员和大地主对未来的大顺政权是心生向往的,在他们眼中,明朝被李自成灭亡这是历史之必然,只是亡国而已,因此他们可以继续在新朝为官,但是他们很快发现他们这种美好的想法被李自成的政策打击个粉碎。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为了表明自己维护农民兄弟的决心,也为了迅速筹集到粮饷,下令对前明官员和大地主进行严刑拷打,逼着他们交出规定数目的饷银,李自成在北京这么一闹不要紧,全国各地的大顺政权纷纷效仿,而地主阶层和很多前明官员对大顺政权也完全死心,因此不少人逃出了关外,投降清王朝,或南下寻找南明政权。

其次,吴三桂率领清军与李自成决战的时候,北京乃至全国的大地主阶层都认为吴三桂只是向清军借兵,为的是拥护朱慈R即位,但是当吴三桂和清军攻进北京,很多前明官员和大地主阶层却发现这完全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清军占领了北京顺便在北京举行了登基大典,而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很多明朝官员和大地主最终决定将错就错,投降了清王朝。而李自成败退之后,全国各地刚刚建立起来的大顺政权也被汉人地主纷纷推翻,至此土崩瓦解。

最后,当时清王朝对汉族地主极尽拉拢为能事,不仅恢复了明朝官员的职称,而且还安抚人心,告诉全国各地的地主阶层,你们的财产我们不会动一分一毫,同时不允许士兵破坏汉人的一草一木,就这样清军后来居上,反而在全国迅速站稳了脚跟,当然这种伪善的面孔没有装多久,不久之后就在全国各地传出了清军惨无人道的消息,而睿亲王多尔衮也趁机强令汉族百姓剃发,到此为止,全国百姓才看清了清王朝的真实面孔,纷纷组织起义,但是已经为时已晚,只能是强弩之末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知投降必死倭寇头子为何接受明朝招降
核心提示:不过,这一次,他只有华山一条路了。原因有三:其一,他相信明朝确实要通商互市了,他一生的梦想实现在望;其二,老乡的诚意,胡宗宪交好他数年,甚至答应他的要求,派出了指挥夏正到岑港作为人质;其三,这时岑港四周皆被明军的精锐俞大猷、卢镗、戚继光包围,如果不上岸就意味着马上要武力对抗。本文摘自《五十三个暴走引发的战争》,作者:王浩,出版社:南方出版社王直是被老乡胡宗宪诱杀的。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东南沿海的抗倭统帅职位落到了徽州绩溪人胡宗宪的身上。和几个前任以剿为主、“四处救火”不同,胡宗宪上任后决计剿、抚并施,并把最大的目标毫不迟疑地对准了王直,面对茫茫大海,他冷静地发出这样的声音:“海上贼惟王直机警难制,其余皆鼠辈,毋足虑。”同为徽州人,胡宗宪对于他的倭寇老乡有着深入骨髓的认识:王直骨子里还是一个商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海上财富梦被战火毁于一旦,更没有与明王朝彻底决裂的勇气,...
· 揭秘吴三桂为何投降李自成:只是权宜之计?
吴三桂称帝像是小孩在玩过家家,自古成王败寇,建国称帝之人必定在其势力顶峰之时,拥有宽广的领土,兵力财力鼎盛,才会顺应民意,建立政权,而吴三桂恰恰是在其势力急转而下之下,勉强称帝,更像是在晚年聊以安慰,随性而为。图片来源于网络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的割据势力日渐衰退,政治与军事实力也日益恶化,吴军统领吴三桂也已迈入晚年,时年六十七岁,起兵反清的第五个年头,起兵之初,吴三桂统领十几万将士,兵马强健,铁骑如云,反清计划指日可待;而如今却平添了一头白发,为反清大业日夜操劳,到时的踌躇满志早已消耗殆尽,清王朝竟然能如此之快的站稳根基是在吴三桂的意料之外的,如今的时局更是不在他的把控之内,接连不断的战败、逃兵、背叛始料不及,他眼眸中的那份自信不知是被岁月抹去了还是被挫败感抹去的。当时吴三桂的心腹党羽仍为死忠之士,为消减统领心中的落寞,可以隐瞒实际情况,曲意奉承。为圆其统一大业的心愿,遂进谏登基皇位,以安抚...
· 投降
参阅无条件投降有条件投降战争法日内瓦公约日本投降
· 投降清朝灭了明朝的汉人将领,个个最终下场凄惨!
一、孙之獬——人渣中的典型,典型中的典型孙之獬,天启年间的进士,正是魏忠贤祸乱朝廷的时候,他是一头钻进了魏忠贤的怀抱,吃香的喝辣的,整天为祸百姓,祸乱朝政。在魏忠贤倒台以后,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被削职为民。等到清军入关,孙之獬立马跪拜清军,投降了满清。还带头留起小辫子,换上满人服饰,清朝为了收买人心,将他任命为礼部侍郎。清军刚入关的时候,是允许明朝遗臣穿明朝官服上朝,满汉大臣各一边,这个孙之獬为了巴结皇帝,主动剃发易服,满脑子的奴才思想。可是就这样,满人看不上他,汉人看不起他,两边都不讨好。于是这孙之獬一怒之下便上疏对满清提出剃发易服的建议。本来就神经过敏的多尔衮立即采纳了这条建议,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发了很多大。如此一念,毁了中华传承上几千年的衣冠服饰文化,直到现在,也不断有人痛心不已,想要穿越回去将他碎尸万段。孙之獬老家山东,在他衣锦还乡的时候,正碰上了农民起义,这个狗一样的东西被起义...
· 为何清朝攻下澎湖后,郑克爽就投降了
清朝康熙时期,以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为主的势力发起的三藩之乱,从1673年开始,持续了八个年头,终于在1681年被平定下来。三藩之乱时,盘踞我国台湾的郑经势力也听从吴三桂的号令,派出水师进攻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占据漳州、泉州、潮州、惠州等地。对清朝的统治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三藩之乱一平定,清廷就准备收拾郑氏势力。1661年,郑成功率水师从厦门渡过台湾海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将台湾以及澎湖收复,虽说是收复台湾的目的是将其作为坚持抗清的基地,阻碍了清朝统一全国的进程。但是放在更长的历史中,从客观上来说从外国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绝对是有大功劳的,是民族英雄。三藩之乱平定的当年,即1681年,郑经病死,年仅10岁的儿子郑克爽继位。这么大点儿的小孩子能有什么威望和号召力?而且他面对的还是搞定了三藩之乱的大清帝王康熙。康熙重用降将施琅,任其为福建水师提督,整军备战,准备统一台湾。经过一年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