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皇帝写错字 臣子固执人头落地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0
转发:0
评论:0
皇帝写错字臣子固执人头落地,明朝初年,有一个叫卢熊的读书人,文学修养很高,人品也不错。到朝廷做了大官后朱元璋

明朝初年,有一个叫卢熊的读书人,文学修养很高,人品也不错。到朝廷做了大官后朱元璋便让他去山东兖州当知州。令卢熊没想到的是这一去便踏上了死亡之路。

这个姓卢的文人,拿文书官凭就走马上任了。到达目的地后,他就要开始使用官印,发布文告。但是当他把皇上亲自赐予的官印拿出来一看,傻了眼,原来朱元璋亲自下诏的诏书是让卢熊当的是衮州知州,这官印可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的,不会出错的,这就把兖州自然变成衮州了,但是山东自古以来就只有兖州,而没有衮州。

这个文人就是文人,有时候就是转不过弯,这是皇帝改的,谁敢怎么样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但是卢熊呢?是个死脑筋,他认为兖州就是兖州,于是他写了一份奏折,要求皇帝更正,重新把官印刻一个。

朱元璋一见到奏折就不开心了,他的确写错了,他是打天下的人,全国地名还非常熟悉的,衮字的读音是“gǔn”,而不是“yǎn”。朱元璋出生卑微,自尊心很强,知道自己无理了,就开始撒泼,大骂:“卢熊好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授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就是因为文人多事写法不同,这卢熊竟敢将它念成‘滚’州,这不是要朕滚蛋吗?混账东西,刑部尚书听旨,将卢熊斩首。”可怜的卢熊,就这样被斩了。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乾隆:五十多名朝廷官员人头落地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甘肃地瘠民贫,是全国最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调拨巨额款项购买粮食,以抚恤灾民,供应当地满汉驻军以及救济新疆之需。为节省国库开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特准甘肃及外省商民纳粮捐纳监生,就地解决缺粮之急。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甘肃省内外商民赴甘买来监生头衔后,并不要求千里迢迢进京入国子监读书肆业,但他们已享有与秀才同等的权利,可直接参加乡试进入官场,也可以监生资格加捐职官。因此,捐监一途是当时富裕商民子弟入仕的...
· 乾隆大力度:50多名要员人头落地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甘肃地瘠民贫,是全国最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调拨巨额款项购买粮食,以抚恤灾民,供应当地满汉驻军以及救济新疆之需。为节省国库开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特准甘肃及外省商民纳粮捐纳监生,就地解决缺粮之急。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甘肃省内外商民赴甘买来监生头衔后,并不要求千里迢迢进京入国子监读书肆业,但他们已享有与秀才同等的权利,可直接参加乡试进入官场,也可以监生资格加捐职官。因此,捐监一途是当时富裕商民子弟入仕的...
· 乾隆给力:五十多名朝廷官员人头落地
清乾隆四十六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甘肃地瘠民贫,是全国最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调拨巨额款项购买粮食,以抚恤灾民,供应当地满汉驻军以及救济新疆之需。为节省国库开支,乾隆二十五年清政府特准甘肃及外省商民纳粮捐纳监生,就地解决缺粮之急。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甘肃省内外商民赴甘买来监生头衔后,并不要求千里迢迢进京入国子监读书肆业,但他们已享有与秀才同等的权利,可直接参加乡试进入官场,也可以监生资格加捐职官。因此,捐监一途是当时富裕商民子弟入仕的捷径。加之甘肃开捐定价较低,每名只需麦豆四...
· 乾隆手段:五十六名朝廷官员人头落地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甘肃地瘠民贫,是全国最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调拨巨额款项购买粮食,以抚恤灾民,供应当地满汉驻军以及救济新疆之需。为节省国库开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特准甘肃及外省商民纳粮捐纳监生,就地解决缺粮之急。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甘肃省内外商民赴甘买来监生头衔后,并不要求千里迢迢进京入国子监读书肆业,但他们已享有与秀才同等的权利,可直接参加乡试进入官场,也可以监生资格加捐职官。因此,捐监一途是当时富裕商民子弟入仕的...
· 清代甘肃冒赈案:一共有多少官员人头落地
1781年3月,甘肃发生苏四十三反清起义。乾隆皇帝命令大学士阿桂率部前往督剿。阿桂进入甘肃后,遇到大雨连绵,使得军事行动受到阻碍。阿桂随即向乾隆皇帝反馈了这一情况。这本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反馈,可是乾隆皇帝立即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原来,在这之前,甘肃每年都奏报朝廷,声称有干旱,需要赈济灾民。既然年年有干旱,何以今年偏偏这么多雨水呢?乾隆皇帝何等聪明的人?他立即察觉出,这里面必有蹊跷。当即下令阿桂和新上任的陕甘总督李侍尧进行调查。这一查,查出一个惊天大案。一甘肃位于西北边疆,不设巡抚,由陕甘总督管辖。清朝时期,甘肃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经常遇到灾害。朝廷鞭长莫及,又无法及时开展赈灾。在朝廷的认可下,甘肃便采取了“捐监”的办法,来解决赈灾问题。所谓“捐监”,就是官府拿出一定的监生名额,发放给捐献粮食的人。捐献粮食的人,通过“捐监”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地方官通过“捐监”获得了赈济灾民的粮食,算是双赢。不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