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锦大战:大明衰运的起始点
大明王朝国祚三百余年,在这几百年的光景中,明朝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崇祯八年(1635年),清朝王爷多尔衮率领军队征服了漠南蒙古,获得元朝传国玉玺;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登基称帝,改元“崇德元年”,定国号为“大清”。当年,清兵从独石口入关,在畿内狂杀一个多月后,掳掠大批汉人和财物退回关外;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杀入河北、山东长达半年之久,明军大败,惟独卢象升率领部下和清军激战,但他本人在河北巨鹿庄战死,所率明军最终全军覆没。其他明朝所属州县,基本不堪一击。
经过多次战斗,皇太极发现明朝国力衰微,就下定决心正面进攻明王朝的辽东防线。由此,松锦大战开始。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十四日,皇太极亲率大军,多载炮火,大攻松山城,意图尽力一举,攻占此城,意图一举摧毁明朝锦州城的这个屏障。
清军在松山南台下扎营七处,自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之间,皇太极指挥清军发动多次强攻,皆遭到守城明朝军民的英勇抵抗,清军伤亡惨重。
猛攻不下,皇太极恼怒至极,于是,他派人回沈阳运来大炮二十七门,炮弹一万发,火药五百斛;另一方面,他指挥在松山城南穿地道,激励清军死战登城。
即便如此,松山明军防守甚严,纷纷登上城头,誓死阻击清军。清军死伤无数不说,数名将领也临阵被杀。
延至四月中旬,困于城下多日,皇太极深感攻守两难,只得罢兵退回沈阳。失望和失利的气氛笼罩在沈阳城内,死伤将士家属哭声彻天。
松山初战失利,皇太极深感明军宁锦防线确实坚固,非轻易可破。于是,皇太极会同诸贝勒大臣商讨对策,决定由远渐近,重围明朝坚城锦州,最终想迫使当地明军献城投降。
自从崇祯四年明朝大凌河据点被攻破之后,锦州就完全暴露在敌军面前,成为明朝在关外的最前沿阵地。距离锦州南十多里,是松山城;松山西南十多里,是杏山城;杏山西南约20里开外,是塔山城。而塔山西南数十里,乃明朝关外另一重镇宁远城。
可见,松山、杏山和塔山三城,既是锦州坚城的后盾,又为宁远藩屏。清军如果想从正面入关,必须突破宁锦防线。
多年来,锦州城一直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噩梦,他们率领军队猛攻过数次,均以失败告终。于是,此次攻打锦州,皇太极一改昔日强攻手法,改为长期围困。
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极派遣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为左右翼元帅,驻军义州,派人修城筑屋,开始对锦州实施围困计划。同时,皇太极还派兵在锦州城外不断清除明军据点。
皇太极先派睿亲王多尔衮为锦州前线总指挥,敕谕清军不得疏忽,堵死一切锦州外围道路。但在开始的时候,多尔衮没有彻底执行皇太极的方略,为了保证士兵轮休,他下令每牛录甲兵三人可以还家一次,后来还允许每牛录甲兵五人、每旗章京一人还家一次。围困间隙,多尔衮还下令包围锦州的清兵后撤三十里驻营……凡此种种,使得明军乘机偷运大批粮草入锦州城,加强了防卫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