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皇太极是如何登上汗位的?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8
转发:0
评论:0
皇太极是如何登上汗位的?,努尔哈赤死后并未留有遗诏,那么皇太极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1626年后金国的老汗王

努尔哈赤死后并未留有遗诏,那么皇太极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

1626年后金国的老汗王努尔哈赤因病去世,但他离世前并没有指定接班人,而按后金国的制度,新任的汗王不仅要有军功,有威望,而且还必须是八旗旗主。当时后金国的八旗旗主被称为八大贝勒,他们分别是大贝勒代善(第二子)领两红旗、二贝勒阿敏(侄子)领镶蓝旗、三贝勒莽古尔泰(第五子)领正蓝旗、四贝勒皇太极(第八子)领镶白旗,这四位被称为四大贝勒。此外,努尔哈赤长孙杜度领正白旗,努尔哈赤三位小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领两黄旗。但这四位年纪尚小,被称为四小贝勒。

这八个人当中,最具竞争力的就是大贝勒代善,当时努尔哈赤一辈人基本过世,代善是年纪最大,辈份最高,资历和战功最显赫的在世者,他手握两旗重兵,而且性情宽柔深得民心。他继承皇位应是水到渠成之事,可他却主动放弃了继承汗王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代善和他父亲的首席夫人阿巴亥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努尔哈赤在世时,有人告发代善接受阿巴亥的定情信物,努尔哈赤大怒,代善也就从此失去了宠爱,也就失去了储君之位。

除了代善,剩下的七位贝勒中谁最有竞争力呢?

二贝勒阿敏是侄子,属于旁系,先天不具优势,三贝勒莽古尔泰曾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从而声名狼藉,而四小贝勒年纪尚小,在军队中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威望。如此看来有希望继承汗位的就只剩下四贝勒皇太极了。努尔哈赤去世时,皇太极35岁,已跟随其征战近二十年,他不仅作战勇猛而且谋略过人。据说努尔哈赤正式挑战大明帝国的抚顺之战就是采纳了皇太极的建议,以智取兼偷袭获胜,萨尔浒大战当中,四路明军有三路全军覆没,皇太极全部参加了对这三路明军的战斗而且冲锋陷阵指挥若定。皇太极还博览群书,精通满蒙汉三种文字,是众皇子中最出色的一位。但努尔哈赤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努尔哈赤曾这么对皇太极说:在所有儿子中,你是最精明也是最能干的,可我恰恰最讨厌的就是你的精明,你太工于心计,我如果把江山交给你,我其他的儿子怎么办?皇太极可以说是一个心有城府的人,什么事都算计得比较到位!所以努尔哈赤并没有选中皇太极。那在努尔哈赤心目中接班人到底是谁呢?

有人说是大妃阿巴亥的儿子,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她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努尔哈赤爱屋及乌,对这三个儿子特别宠爱。临终前,还将自己掌管的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家产传给了他们。按八旗制度,成为一旗之主,就不仅仅意味着拥有了崇高的地位,还意味着拥有了在其名下的土地、人民,军队,牛羊,财富,相当于后金全部国力的八分之一,这就是努尔哈赤的遗产继承,变得颇为耐人寻味!但是,阿济格除了厮杀打仗之外对其他事情包括汗位都没什么兴趣。因此,努尔哈赤重点培养多尔衮和多铎,也就是说选定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做接班人。但是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才15岁,多铎13岁,年纪都还小,在政治上根本没有影响力,他们继位难以服众。但是,阿巴亥是个厉害的女人,在努尔哈赤还没去世时,就已经私下里企图和代善结成同盟,一旦联手将会拥有整个后金国二分之一强的兵力,汗位便唾手可得!可是,在最后关头事情发生了变化。努尔哈赤死后第二天早上七点,宫里传出了遗命,让阿巴亥殉葬,但是阿巴亥坚决不从。无奈四大贝勒众口一词,寸步不让,大妃只能在他们的坚持之下悬梁自尽。阿巴亥的死,让多尔衮兄弟没了依靠,几乎丧失了争汗的能力。

大妃死后,众贝勒达成一致,推举了皇太极为新一任汗王。1627年9月1日,皇太极正式登上后金汗位,称天聪汗,定都沈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努尔哈赤没有遗诏:皇太极是如何登上汗位的?
努尔哈赤死后并未留有遗诏,那么皇太极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网络配图1626年后金国的老汗王努尔哈赤因病去世,但他离世前并没有指定接班人,而按后金国的制度,新任的汗王不仅要有军功,有威望,而且还必须是八旗旗主。当时后金国的八旗旗主被称为八大贝勒,他们分别是大贝勒代善(第二子)领两红旗、二贝勒阿敏(侄子)领镶蓝旗、三贝勒莽古尔泰(第五子)领正蓝旗、四贝勒皇太极(第八子)领镶白旗,这四位被称为四大贝勒。此外,努尔哈赤长孙杜度领正白旗,努尔哈赤三位小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领两黄旗。但这四位年纪尚小,被称为四小贝勒。这八个人当中,最具竞争力的就是大贝勒代善,当时努尔哈赤一辈人基本过世,代善是年纪最大,辈份最高,资历和战功最显赫的在世者,他手握两旗重兵,而且性情宽柔深得民心。他继承皇位应是水到渠成之事,可他却主动放弃了继承汗王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代善和他父亲的首席夫人阿巴亥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努...
· 清初四大贝勒争位之谜:皇太极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应该轮流执政。但轮流执政的制度没有形成,最后登上皇位的是皇太极。皇太极是预定的接班人,还是众望所归被大家推举的,或像大家所说汗位是从兄弟手中抢来的?皇太极的继位真有许多疑点吗?努尔哈赤是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史书上说他仪表奇伟,聪明过人,脸色红润。1615年,努尔哈赤将最初设立的黄、红、蓝、白四旗扩建为八旗,二十二岁的皇太极为正白旗主旗贝勒。第二年,后金建立,努尔哈赤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皇太极是四大贝勒之一。四大贝勒每月一人轮流值事,共同处理国家大事,权势显赫。他常随太祖征讨,运筹帷幄。1626年,努尔哈赤死,大贝勒代善以皇太极才德冠世,与其他贝勒一起请皇太极嗣位。皇太极推辞再三,但众人继续坚请,他只得遵从众人的意思在沈阳即位。1636年,他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自称宽温仁圣皇帝。可以这样说,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创者,而皇...
· 李从珂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李从珂原来姓王,出生于平山(今河北平山),小名阿三。李嗣源在跟随李存勖出兵征讨时路过平山,遇到李从珂的母亲魏氏,就将她母子一起掠走了。后将李从珂收为义子。李从珂长大之后,才貌雄伟,骁勇善战,李嗣源更加喜爱。跟从李嗣源出征打仗时,他勇猛善战,名震三军。连李存勖也说:“阿三像我一样敢于死战啊。”图为:李从珂画像有一次和后梁军队在黄河岸边交战,在梁军退却时,李从珂竟然领十几名骑兵混在敌人当中,等抵达敌人的营寨大门时,李从珂大喊一声,杀死几个敌兵,然后用斧头砍下敌人的了望杆从容回到自己营寨。在父亲李嗣源继位称帝后,李从珂和朝臣安重诲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安重诲几次要制裁他,加害他,幸好父亲明智,极力保护,这才幸免。等安重诲被李嗣源赐死后,李从珂才放心出来,先任左卫大将军,后又进位太尉,到凤翔任节度使,其后封为潞王。李嗣源死后,闵帝李从厚继位,他本人优柔寡断,重用朱弘昭和冯斌二人掌握朝廷大权。这两个...
· 姒启父亲是谁?姒启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舜以后,王权进一步强化,传说姒禹涂山会盟时“执玉帛者万国”,“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此涂山就是河南嵩县的三涂山,亦即会稽山,正在夏人活动中心地区附近。可见经鲧、禹两代经营,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强大的势力,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着王权的产生,氏族制度的机关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抛弃,唯继任领袖的人选要经议事会认可的形式尚存。而从妫舜到姒禹正处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各种人才辈出,首先被举为姒禹继任者的是当时曾掌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联合体议事会又推举了益,即伯益。他是颛顼和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费,与皋陶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曾协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妫舜的器重,被任命为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虞”,古文献曾有“益主虞、山泽辟”之说,有学者认为他的功绩在首创畜牧业[7]。所以按照传统习俗,姒启作为领袖之子在议事会讨论继任者人选时,虽被优先提名,但他的功绩...
· 汉顺帝刘保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义子,并且可以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病死,时年30岁,葬于宪陵。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汉顺帝(115年—144年),在位20年。性格温和软弱。父刘祜,母李贵人。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刘懿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王康、孙程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十一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元“永建”,那十九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顺帝本人则温和但是软弱。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宦官、外戚互相勾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