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顺治怎样选择清东陵这块“万年宝穴”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9
转发:0
评论:0
顺治怎样选择清东陵这块“万年宝穴”,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清东陵沿燕山余脉而建,北以昌瑞山为后靠,南以金星山为照山,西侧以黄花山为右弼,东侧以鹰飞倒仰山为左辅,西侧西大河与东边马兰河东西夹流,拥护着这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清东陵建造有: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还有四座皇后陵和五座妃园寝。

清东陵的地址是顺治皇帝确定的,那么,顺治皇帝为什么会在河北遵化建造陵墓呢?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夏,清军将领多尔衮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引下,统帅八旗军跨过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迅速攻占北京。同年九月,年仅6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抵达北京,即皇帝位,正式颁诏天下,宣布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改年号为顺治,并从这一年起称为顺治元年。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多尔衮在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受伤,不久即死于喀喇城。已是14岁的顺治皇帝终于摆脱了羁绊,开始亲政。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和风水名师来过京东一带,他们均看中了马兰峪这块宝地,回京禀报皇帝后,顺治帝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前往审视。

1651年,清顺治八年的一天,清世祖福临(顺治)携大臣、侍从来到遵化的马兰峪境内狩猎。此次顺治皇帝的出行,名为狩猎,实际上却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它关系着未来大清王朝的江山基业--就是为自己,也为未来的大清帝王,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建造一座皇家陵园,让大清龙脉延续,一统江山万年。

有野史记载,当顺治一行人来到马兰峪镇一带凤台山时,顺治来到一处高坡,登高远眺,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缥缈。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东、西两向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一个完美无缺的金瓯。

顺治帝不禁对周围的环境发出由衷的赞叹。他翻身下马,在凤台岭上选择了一块向阳之地,十分虔诚地向苍天祈祷,随后相度了一块风水相宜的地势,对左右的侍臣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于是命随行堪舆大臣和钦天监官员架起罗盘,按八卦方位,二十四山向,运用阴阳五行玄妙之机进行测算。所属臣僚和术士们已窥到皇帝的心事,又感到此处确是王气逼人,气度非凡:昌瑞山以北为"后龙",东侧的鹰飞倒仰山为青龙;西侧的黄花山为白虎;南部的形如覆钟的金星山为照山;远处的影壁山为案山;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弯曲流过,环抱有情。从上面看,清东陵是"山环水绕、负阴抱阳"的山水格局。青山环护,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对顺治说:"皇上圣明,深得搜地之窍,今观之支法,见龙脉自太行而来,势如巨浪,重冈叠嶂,茂草郁林,实属万乘之葬也。再看那山势如五魁站班,指峰拂手,文笔三峰,恍若金盏,形若银瓶,恰似千叶莲花,真乃上上吉地也!"于是,顺治将手上佩戴的白玉扳指取下,扬下山坡,道:"落地之处定为穴。"于是群臣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作记。后来,当真在这里建起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

孝陵背靠昌瑞山主峰,左右两翼为天然砂山,整座陵墓北高南低,顺势而布,节奏鲜明,气势雄伟。为了防止汛期山洪冲毁陵墓,孝陵在修建时不仅在建筑之下打桩加固,而且修建了整套的排水系统。地上利用天然的倾斜地势设置了排水明沟,使雨水排泄通畅。陵区之水通过明沟暗渠,全部汇集于隆恩门外的神路桥下,再由两边水道顺势排泄出去。可见孝陵风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选址的科学性和建筑技术的高明。

尽管顺治帝选定了陵址,但由于当时清兵入关不久,基业方定,战火频仍,整个中国西部、南部、西南尚处于清兵与南明小朝廷以及各种武装势力的生死搏杀中。在这种形势下,顺治帝以国事为重,一直未建自己的陵寝,直到死后的康熙一朝,才将陵寝建成。落成后的清东陵从选址、设计,到布局、结构都非常周密和讲究,殿宇、陵墓错落有致,主次分明,既体现了封建王朝森严的等级,又具备了科学性和艺术性。难道这一切都始于顺治皇帝的那枚扳指吗?这一疑问在康熙年间终于有了答案。据史料记载,康熙六年七月,也就是1688年7月。辅政大臣苏克萨哈提出要去看守孝陵,康熙不明白他的意图,于是派人去询问。苏克萨哈回答说:"世祖皇帝卜地时,蒙谕:'朕万岁后,尔等大臣之墓亦葬陵寝近地为善。'我即叩谢:'若得此,幸甚!'苏克萨哈又说:'卜阅陵地,非我一人侍从,曾有索尼、遏必隆,我等三人一齐叩谢。'"这段史料证明,清东陵这块风水宝地确实是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顺治皇帝怎样选择清东陵这块“万年宝穴”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清东陵沿燕山余脉而建,北以昌瑞山为后靠,南以金星山为照山,西侧以黄花山为右弼,东侧以鹰飞倒仰山为左辅,西侧西大河与东边马兰河东西夹流,拥护着这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清东陵建造有: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还有四座皇后陵和五座妃园寝。网络配图清东陵的地址是顺治皇帝确定的,那么,顺治皇帝为什么会在河北遵化建造陵墓呢?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夏,清军将领多尔衮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引下,统帅八旗军跨过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迅速攻占北京。同年九月,年仅6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抵达北京,即皇帝位,正式颁诏天下,宣布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改年号为顺治,并从这一年起称为顺治元年。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多尔衮在古北口外行猎时坠...
· 清东陵选址之谜大揭秘清东陵是顺治帝的吗
清东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第一个帝王陵墓群,关于它的选址有很多说法,有的说它紧邻皇家猎场,方便皇帝来往。还有的说,因为这里风水好、有灵气,吸引了真龙天子,更有意思的一种说法是说清东陵是明朝皇帝让出来的。那么这些说法究竟哪个更合真情呢。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准确,但也都没有错,虽然清东陵的选址之谜曾经困扰了人们很长时间,但是选址要考虑风水,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清东陵是明朝皇帝让出来的说法,虽然听起来有点荒谬,但却道出了一段历史的真相。清史稿中记载清东陵是清朝顺治皇帝偶然选中的地方,可是历史真相却是清东陵所在的昌瑞山不仅顺治皇帝来过,明朝的皇帝也来过,而且明朝的皇帝来了看过以后竟然拂袖而去另选他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清东陵文管处研究室主任李寅介绍: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将明朝的国都定在了南京,但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即位之后深感北方的游牧民族是明王朝的最大威胁,一旦他们南下入侵地处南方的南京朝廷无法...
· 失落的国宝:清东陵被盗财宝流落何地
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的清东陵陵区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由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陵组成,埋葬着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等帝王和慈安、慈禧(定东陵)等后妃。清东陵由入关第一帝顺治亲自选址,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十全老人乾隆,一代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两度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这些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均埋葬于此,这些中国历史上叱诧风云的人物将清东陵建得恢宏、壮观,乾隆皇帝的裕陵,修建于清朝国势鼎盛时,耗银两百多万两,统治近代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的定东陵,工程前后耗银227万两,持续14年,陵墓的奢侈引起了世人对陵中宝藏的窥视。网络配图1928年7月2日,时任国民党第六集团军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以进行军事演习为名,秘密挖掘了清东陵慈禧墓和乾隆墓,盗取了大批金银财宝,孙部离去后,远近的散兵游勇和土匪闻风又奔向...
· 顺治帝为何要选清东陵作为帝王陵寝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夏,清军将领多尔衮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引下,统帅八旗军跨过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迅速攻占北京。同年九月,年仅6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抵达北京,即皇帝位,正式颁诏天下,宣布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改年号为顺治,并从这一年起称为顺治元年。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多尔衮在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受伤,不久即死于喀喇城。已是14岁的顺治皇帝终于摆脱了羁绊,开始亲政。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和风水名师来过京东一带,他们均看中了马兰峪这块宝地,回京禀报皇帝后,顺治帝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前往审视。1651年,清顺治八年的一天,清世祖福临(顺治)携大臣、侍从来到遵化的马兰峪境内狩猎。此次顺治皇帝的出行,名为狩猎,实际上却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它关系着未来大清王朝的江山基业--就是为自己,也...
· 顺治帝为什么选择出家?
探索历史足迹,讨论历史话题,关于“顺治帝为什么选择出家?”的相关问题,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名僧玉林通琇,顺治皇帝敕封为大觉普济禅师,其《玉林年谱》有与顺治对接时一番谈话记录,慧眼初开,灵光闪烁,可见顺治本身于佛学根底甚深。由此,顺治一心向佛,由参禅而皈依,由皈依而护持诸佛正法,曾欲效法如来达摩舍去国位,被玉林通琇一言而止,并无剃发出家之举。顺治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在几番拒绝顺治相请之后,玉林通琇终于来到了京城。顺治大喜,以方外礼接见,供养在万善殿。这一天,顺治来,向玉林通琇师父发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师父答:“觅心了不可得。”又问:“悟道的还有喜怒哀乐否?”师父答:“唤什么做喜怒哀乐?”顺治说:“山河大地从妄念而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师父答:“如人睡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又问:“如何用功?”师父答:“端拱无为。”又问:“如何是大?”答:“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又问:“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