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是如何成为辅助贤君的的?
后宫中,庄妃一部分的心思用在后宫内务上,而另一半的心思则是花在了儿子福临的身上。福临是大清的九皇子,很是得皇太极的喜欢。
公元1643年8月,皇太极和庄妃正聊天,突然感到头昏目眩,胸口疼痛,眼前一黑,便摔倒在地上。宫女和太监们急忙将皇太极扶至床上,
庄妃则命人去请了太医。皇太极因为过于劳累,长期又沉迷于酒色中,身体肥胖,早就已经得了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这一次病情来得凶猛,根本来不及抢救,等到太医赶到的时候,皇太极已经气若游丝。他睁着迷糊的双眼,看着所有人,%说不出一句话来。半个时辰没到,皇太极就一命呜呼了。临终时,他没有留下一句遗言,甚至连皇位的继承人都没有确定。于是,在清朝创立初期,皇位继承人又一次成了众人纷争的问题,这也让清朝内外变得混乱起来。
庄妃对于目前的形势很是清楚:皇太极有11个儿子,此前已经早夭3个,还剩下8个儿子。这8个儿子从根本上说,是都有皇位继承权的。另外,在皇太极的兄弟中,哥哥代善、弟弟多尔衮等也都是皇位继承人的热门人选。不过,在皇太极的8个儿子中,老四辅国公叶布舒、老六镇国公高塞、老七辅国公常舒以及承泽郡王硕塞等,他们都是庶妃所生,生母的地位也不高,也没有什么太有力的背景,所以他们的竞争力比较弱。而自己的儿子福临,虽然是皇太极比较喜爱的皇子,自己的地位在后宫中也非常高,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不过福临毕竟还很小,不是他的大哥豪格的对手。纵观所有人,也只有大皇子豪格和亲王多尔衮有实力、有野心去争夺皇位。
豪格的生母乌拉那拉氏,是皇太极的侧妃,在宫中的地位并不比庄妃高。但豪格是长子,年龄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再加上豪格有很多的作战经验,勇猛无常,屡战奇功。因为他是长子,朝中有很多的支持者。
在朝中,能和豪格相提并论的,也就是只有睿亲王多尔衮了。17年前,皇太极抢走了多尔衮的汗位,还将多尔衮的母亲杀掉。而现在皇太极已经死了,多尔衮会不会趁此机会,将皇位夺过来呢?刚开始,大皇子豪格和多尔衮互不相让,僵持不下,甚至还要以武力定高低的意思。而他们二人的支持者,也发出此种威胁。
庄妃也看到了局势的严重性和凶险性。而且明朝大将吴三桂还顽强地守卫在山海关上。西北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也在一步步逼近京城。在这种前提下,如果豪格和多尔衮之间发生战争,最后会是两败俱伤,即便最后有一方获胜,也一定是元气大伤。还有什么实力和大明、大顺争天下呢?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各自退一半,然后挑选出一位双方都能接受的人做皇帝,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场战乱。
想到这里,庄妃决定想去说服多尔衮,和他合作,商讨皇位继承人的事情。
虽然多尔衮对于皇位非常热衷,但是他毕竟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他心中明白,自己的对手豪格的势力力量也不小,如果单靠自己的军事力量,根本无法彻底解决豪格,况且一旦动用武力,清朝内外肯定会引起,而丢失了进攻明朝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决定利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这次的皇位之争。在他心中,福临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这个时候的福临只有6岁,便于他的掌控。另外,多尔衮对于庄妃娘娘的才气智慧也是仰慕已久,他也想趁这个机会和庄妃娘娘多多接近一下。多尔衮打定主意后,他一边帮忙说服各位大臣,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一边说服豪格退出皇位竞争。
再说豪格也是一个十分豪爽的人,当他得知多尔衮要退出皇位竞争,将皇位让给福临的时候,他自己的信心也产生了动摇。所以,最后,豪格也退出了皇位的竞争。庄妃那边,则是一拍即合,立马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于是,在八旗主旗王公的联席会议上,代善、多尔衮正式提出,由九皇子福临继承王位,这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最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在庄妃娘娘的周旋下,确定下来,并且避免了一场战乱风波。
公元1643年8月,爱新觉罗•福临登基为大清皇帝,时年只有6岁。到了第二年,称为顺治元年。从那之后,福临就被称为顺治皇帝。
福临登基为帝,庄妃也就成了大清的^太后,也就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孝庄太后。
多尔衮则是坐上了摄政王的位置,多尔衮刚当上摄政王。他就听说大明将要易主的消息。他心里很是着急,不过明朝大将吴三桂还在山海关驻守着,他根本没有办法越过山海关,和大顺的军队一决高下。只能是眼巴巴地干着急,他把大军驻扎在关外,等待时机。过了不久,多尔衮又听说吴三桂投靠了大顺军,他更是急得捶胸顿足,大呼:“大势已去啊。
然而,一瞬间,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侍卫官带来了一位自称是吴三桂特使的人,前来拜见多尔衮,和他商议归顺的事宜。经过一番询问后,多尔衮得知,吴三桂原本是要投靠大顺的,不过有一些大顺的官员竟然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抓起来拷打,还抢走了吴三桂最为喜爱的小妾陈圆圆。吴三桂心生恨意,便转而想要投靠在清朝的麾下,和大顺军抗衡。多尔衮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是惊喜,立即召集兵马朝着山海关奔去。在山海关,多尔衮的大军和吴三桂联合,攻人京城,赶走了李自成。就这样,多尔衮却是很意外地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年以来的梦想。他的心里很是激动,并立刻制定了定都北京,平定中原的计划。
他一边派人通知顺治、孝庄和后宫嫔妃等,立刻赶来北京奠都,建立大清朝廷;一边调兵遣将,追击李自成的大顺军、张献忠的大西军,并且做好了攻占江南的军事准备。这个时候的明朝已经腐败至极,民心向背,已经没有明显的抵抗力量,很多的明朝大军也都投靠在清朝军队里,再加上清朝初期创立的八旗军队,有着很强的战斗力。所以,多尔衮所安排的军事行动,进展得异常顺利,也取得了很好的战绩。李、张这两支比较有力量的农民军很快就被清军消灭了,偏安一隅的南明弘光政权,也被多尔衮率领大军消灭。如今,大半个中国都成了清朝的统治区域。
随着多尔衮的南征北战,多尔衮的名声和权势也越来越大。
他在顺治元年,还只是称为“叔父摄政王”,到了第二年,便称之为“皇叔父摄政王”。虽然说只是在前面加了一个“皇”字,但是这代表的意味却是远远不同的,这就已经相当于多尔衮拥有和皇帝一样的地位与权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多尔衮所要求的并不仅仅是摄政王的位置,他还想要更大一步的权力。顺治五年,多尔衮又有了一个称号——皇父摄政王,皇父自然也就是父亲的意思,多尔衮的这个称号,也表明了他把自己当作顺治的父亲。
这个称谓的改变,也就意味着两个涵义,第一多尔衮的权势已经超越了皇帝,第二多尔衮和孝庄太后之间有着一定的特殊关系,也正是这个称号,在民间才有了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的传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