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乾隆帝赞扬同情过哪些明末将领?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1
转发:0
评论:0
乾隆帝赞扬同情过哪些明末将领?,《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于康熙十八年开始修订,乾隆四年定稿。此书完成后,乾隆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于康熙十八年开始修订,乾隆四年定稿。此书完成后,乾隆帝多次阅读,尤其读到明末将领的事迹时,甚至为某些将领感慨、落泪。那么,乾隆帝都赞扬同情的这些将领都有哪些呢?

NO 1

熊廷弼,字飞白,今湖北武昌人,万历年间进士,明末杰出将领。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刻苦学习。考中进士后,先后做过推官、监察御史。其后任辽东经略,坚守辽东,在其任辽东经略时,努尔哈赤的势力得到一定的遏制。

熊廷弼为人脾气火爆,性格刚直,喜欢骂人,因此得罪的人很多。在守广宁的时候,与当时的巡抚王化贞不和。广宁惨败,王化贞、熊廷弼等被逮捕。魏忠贤组织党羽并罗织其他罪名。1625年,熊廷弼被杀,并传首九边,意思是把熊廷弼的首级在九个军事重镇辗转示众。四年后,熊廷弼才身首合一,得以归葬。

熊廷弼死后,当时的阉党等仍不放过它。御史梁梦环诬陷熊廷弼克扣军饷达十七万两之巨,刘徽也上书称熊廷弼家产值百万两银子,抄没充公。魏忠贤命令追赃,熊廷弼家全部资财根本没那么多,就把他家亲戚、本家一并查抄。熊廷弼的长子熊兆自杀,熊廷弼夫人,当地的知县扒掉她两个丫环的衣裳,各打四十大板。

乾隆帝在读到有关熊廷弼的史料时说:“观至此为之动心欲泪;而彼之君若不闻,明欲不亡得乎?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时。抒诚效命。所奏诸疏。具见忠鲠。而其时主政昏。不惟不用其言。转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大意是,我看到这里真是伤心欲绝,难道他(熊廷弼)的君王(明熹宗朱由校)就没听说这些事情吗?明朝不灭亡,还可能吗?熊廷弼做辽东经略的时候,尽忠职守,他写给朝廷的奏疏,都流露出赤胆忠心。但他的主子昏庸无能,政治腐败,不但不采纳他的建议,还对他处以极刑,我深深地同情他。

NO 2

卢象升,字建斗,出身书香门第。爷爷是知县,老爸是秀才。虽然是一介文人,但孔武有力,能使一百多斤重的大刀。1629年,在皇太极绕过袁崇焕的宁锦防线,借道蒙古进入关内时,卢象升自己招募一万勇士防卫,立下战功。第二年,组建“天雄军”,其后多次打败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等率领的农民军,受到崇祯帝的绝对任。

1638年12月,卢象升进驻巨鹿,名义上总督天下兵马,自己所能调遣的不足两万。后被清军主力包围,卢象升向统帅关宁铁骑的太监高起潜求援,高置之不理。更严重的是,部队左翼和右翼总兵官不战自溃,望风而逃。卢象升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力战而亡。

战后,部下在战场上找到卢象升的遗体,铠甲下面还穿着孝服,原来那时候卢象升还在为父亲服丧。普通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人人失声痛哭,声振屋瓦。

卢象升死后,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嗣昌故意刁难,八十天后,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敛。其后清兵南下,卢象升的弟弟卢象同起兵抗清,失败后投水而死;弟弟卢象晋出家做了和尚。卢家先后抗清殉难的共计有一百余人。

乾隆帝评价卢象升时说:“崇祯十一年,大兵临蒿水桥,象升督师拒战,以孤军无援,炮尽矢竭,徒手格斗,身被四矢三刃而死,仆顾显殉。卢象升材优军旅,志竭股肱,坎坷遭时,艰难就义。”

大意是,崇祯十一年,我大军兵临蒿水桥,卢象升指挥抵抗,因为孤立无援,武器弹药都用光了,只能徒手格斗。自己被射中四箭,身中三刀而死,以身殉国。卢象升能力优良,志虑忠纯,但陷于坎坷的时局,英勇就义。

NO 3

袁崇焕,字元素,祖籍广西梧州,明末蓟辽督师。1619年考中进士,后得到孙承宗的赏识镇守宁远,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成为努尔哈赤的劲敌。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任命袁崇焕为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袁崇焕激动之下,向崇祯许诺五年内收复辽东。1629年11月,皇太极领兵数十万直逼京师。袁崇焕长途跋涉,连夜奔袭与后金军决战。击退皇太极后,袁崇焕请求入城修整,遭到崇祯帝的拒绝。

后金最终撤退,袁崇焕旋即被逮捕,朝中众多大臣认为袁崇焕通敌卖国,后金军也设计离间。崇祯帝盛怒之下,下令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家产被抄没,家人被流放三千里。

乾隆帝评价说:“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大意是,袁崇焕做蓟辽督师,虽然处处跟我们作对,但他是忠于他的职守。那时候君主昏庸,政治混乱,不能尽忠职守,竟然遭到处以极刑的处罚,我深深为他感到怜悯。

乾隆帝同情这些明末将领,并给他们上谥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收买人心的作用。另外,一直强调“主暗政昏”,说明大清取代大明是天意。至于他到底是不是猫哭耗子假慈悲,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作者:董左史,给你好看的历史,颠覆你的认知,拥有个人微信公众号“董左史曰”ID:dongzuoshi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末将领戚金
简要介绍:戚金(?―1621),号少塘,山东登州人。戚继光二弟戚继明子,明末将领。简介少从少保戎,屡建战功,由百户历升守备、游击、参将。万历初,从总兵刘征关西,先诸将登高丽城,叙首功升副总兵。转江南吴松总兵。因疾辞职,回籍定远。神宗末,适边庭多事,自请出关,率兵深入被围,于浑河桥北失尽援,遂陷殁。奉旨褒恤,赠都督同知,荫子,拟谥‘武烈’。生三子,元功、元辅、元弼。世居定远,为定远派。生平]编辑“练兵颇有(伯)父风”,从年少时就作为亲兵跟随伯父戎马倥偬,他耳濡目染了伯父训练指挥,后来戚金跟随伯父又去了蓟北戍边击蒙古,并长期担任浙军的作训主官,以后又随浙军入朝与日军作战,收复平壤时,戚金身先士卒第一个攻上城墙,因战功做到了副总兵。回国后,做了一段时间江南吴淞总兵,因病辞职回乡。但是他没有回登州。而是去了先祖居住的安徽定远,他的这一脉被称为戚家定远派。而戚金辞官后,解甲归田隐居乡里,当辽东边事甫...
· 明末将领廷弼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汉族,湖广江夏,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沦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党争,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并传言有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后为阉党所害,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崇祯二年(1629年),熊廷弼得以归葬故里,谥襄愍,有《熊襄愍公集》。人物生平:巡按辽东熊廷弼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乡试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将被税...
· 明末爱国将领揭重熙事略
2004年月5月15日揭东县新亨镇硕和初级中学蔡金河先生给揭立业寄来明末爱国将领揭重熙事略,全文如下:抗击侵略捍卫社稷DD明末爱国将领揭重熙事略揭氏自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始祖史定“挈地归汉,封安道候,世袭揭阳令,赐姓揭,赐名猛。”以来,至今已历二千一百多年之久,可谓源远流长,族裔众多,世袭丕祚,簪缨蝉联,人才辈出!这方面《揭氏族谱》和香港郭伟川先生的《揭氏族谱考证》一文都已详诉备至,无容赘述。惟明朝未年,揭氏又出了一位抗击满清侵略,捍卫明朝社稷,而且也曾一度转战来到潮汕的伟大爱国将领,其事迹为《揭氏族谱》和《揭氏族谱考证》两文所未载,他就是南明永历朝的兵部尚书揭重熙。揭重熙,字祝万,江西临州人,崇祯十五年(1642)以五经等进士,授福宁知州。崇祯帝自经媒山,明朝灭亡。四月,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变节降清,开关延敌入关,清兵势如破竹,江北领土迅速沦陷,明朝宗室相继逃往南方,广纳贤才,招兵,继...
· 明末将领尤世威人物生平
尤世威(?-1643年),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明末将领。有兄弟尤世功、尤世禄皆以勇敢著称。人物生平史料记载]尤世威,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明末将领。与兄世功、弟世禄并勇敢知名。天启中,世威积官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七年迁山海中部副总兵。宁远告警,从大帅满桂赴援,力战城东有功,增秩受赐。崇祯二年擢总兵官,镇守居庸、昌平。其冬,京师,命提兵五千防顺义。俄命还镇,防护诸陵。四年代宋伟为山海总兵官,积资至左都督。七年命偕宁远总兵官吴襄驰援宣府。坐拥兵不进,褫职论戍。未行,会流贼躏河南,诏世威充为事官,与副将张外嘉统关门铁骑五千往剿。正月,贼陷凤阳。世威以二千五百骑赴之,抵亳州。会总督洪承畴出关讨贼,次信阳,命世威趋汝州。甫二日,承畴亦至。时贼见河南兵盛,悉奔入关中。承畴将入关征讨,乃大会诸将,令分防汝、雒诸要害。以世威部下皆劲旅,令与参将徐来朝分驻永宁、卢氏山中,以扼雒南兰草川、朱阳关之险...
· 明末将领杨镐简介杨镐是怎么死的?
杨镐是河南山丘人,字京甫,号风筠,为明朝末年将领,曾经率领明军支援被日本侵略的朝鲜,后来因为战争的失败而被朝廷问责。万历八年,杨镐考中进士,被外放为知县,在南昌、蠡县任职。后来因为提防政绩可以,被调入朝堂,为御史,后又调大理评事,升山东参议,负责防守辽海道。因为与董一元趁雪夜之时袭击蒙古炒花部,大获全胜,升副使。又因为吏治的出色表现,升参政。万历二十五年,日本朝鲜告急,日本再次侵略朝鲜。杨镐被明神宗提拔为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后世有流传说,杨镐离开朝鲜之时,朝鲜人民夹道相送,十分不舍。但实际上,朝鲜人民对杨镐却不喜欢,因为虽然杨镐是来帮助他们的,但是却并没有发挥大作用。明军出军朝鲜,粮饷由朝鲜负责。当时朝鲜君臣将粮食隐藏起来,不给官军粮饷。杨镐于是上书揭发朝鲜君臣的罪过,因此朝鲜人对他有很大的怨气。这事儿朝鲜做的不地道,杨镐是没错的。然而杨镐在后面,却为了亲信获得战功而延误战机,致使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