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景清是谁为何被朱棣诛十族?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67
转发:0
评论:0
景清是谁为何被朱棣诛十族?,有传闻是历史上方孝孺曾经被朱棣“诛十族”,可是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找到证据否定了。但

有传闻是历史上方孝孺曾经被朱棣“诛十族”,可是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找到证据否定了。但是历史上确实有人被“诛十族”的,这个人就是明朝大员景清,景清是是谁?究竟犯了什么错被“诛十族”呢?

景清据说本是耿姓,讹传为景,系明真宁县新庄里寨子村(即今正宁县山河镇寨子村)人。

在现在的正宁、旬邑、彬县一带,景清被视为是一位能驱邪捉妖的神仙人物,在《明语林·卷四》、《明语林·卷八》、《庆阳府志》、《真宁县志》等史志书籍竟有许多关于景清的“神话故事”,比如说他是“文曲星”下凡,有神灵庇佑。

景清的老家是新庄里寨子村,离罗川县府有50余里,而且多为山路,传说景清读书时,早上下川,晚上返回,脚心有毛,行走如飞,暗有神人保护,即便在滴水成冰的三九天,在炕筒里烧的洋芋拿到学校去吃还是滚烫滚烫的。

还有传说景清还能治“妖”,景清初赴举时,路过陕西淳化县,有一天天黑了,去沿路的一个人家住宿,这家人不让他住,说其女儿年方二八,被“妖”所缠,折腾月余,闹得人心惶惶,请了不少阴阳、法师、巫神也没有办法,眼看天色已黑,妖怪又要来了,他们一家担惊受怕,哪有心事留外人住宿。

景清请求在他家门道蹲一晚,言说方保无事,这家人答应了。果然当晚妖怪未来。第二日早上景清离去后,妖怪又来了,借这家女子的口说:“吾避景秀才也。”这家人才知昨夜住宿的人实非凡人,立即骑马去追,追上后请景清返回为其降妖。

景清怕误考期,写了一个“景清在此”的帖子,让来人回去贴在其门道,这家人照此做后,“妖遂绝”。从此,人们把景清奉若神明,凡谁家发生了奇事、怪事、邪事,只要在门上贴一张“景清在此”的帖子,就方保平安,万事大吉。

至今在正宁、旬邑、彬县一带,还留有在住宅院落里贴“景清在此”帖子的民俗。

那么景清是怎么被“诛十族”的呢?

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景清任北平参议,与同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交往甚密(朱元璋将大都易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和平”之意,直到朱棣迁都后才将北平改为北京)。但是呢,景清对建文帝是非常忠心的,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时,他暗中和建文朝中的齐泰、练子宁、黄子澄、方孝孺等人,起誓结盟。

后来朱棣赢了靖难之变,齐泰、练子宁、黄子澄、方孝孺等人被杀,景清却幸免了,还被朱棣复命为御史大夫,他还欣然领命。当时的人对他的作为很不齿,但是他没将其他的异样眼光放在心里。

原来景清是在谋划找机会刺杀朱棣,为旧主报仇。

终于有一天,景清找到了机会,可是在行刺前却被暴露了。

景清见谋刺败露,慨然喝斥朱棣:“吾为故主报仇耳,可惜不能成事!”并且破口大骂,“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尔背叛太祖遗命,真乃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朱棣听完后勃然大怒,令人打掉了景清的牙齿,又令人将他的舌头割掉。景清以血口喷朱棣的龙颜、龙案、龙袍。这更惹恼了朱棣,下令以“磔刑(古代一种酷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也被指是凌迟的文言说法)”处死景清,把景清肢体分裂,并将景清剥了皮,在腹中装进茅草,悬挂在长安门示众。

朱棣还不解气,还下令对景清施行惨无人道的“瓜蔓抄”,下令“诛灭九族”,但“转相攀染”,凡景姓的族人几乎斩尽杀绝,还杀了景清的老师、亲戚、朋友、学生,直杀得尸体遍野,血流成河。(方孝孺的所谓“诛十族”就是除了九族外再加上了朋友学生等,而其实真正被朱棣施以这样酷刑的是景清。而景清被诛十族是有史书记载的,《明史·景清传》: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这次非人的“瓜蔓抄”共株连了数百人,其状惨不忍睹,被称为“天下奇冤”。景清的家乡也被朱棣令人付之一炬。真宁县有官员见此惨状,暗示景清族人隐姓埋名,流亡异地逃一条活命。经县官这么一提醒,据说景姓人在高处一站就姓高,在石头上一坐便姓石,才幸存下几户人。据考证,今正宁县寨子村的高姓及石姓人家确系为景清族人的后裔。

明清两代拜谒景清的人很多,很多文人墨客写了诗词来悼念他,史书也有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景清为什么被朱棣诛九族?景清真正死因是什么?
景清为什么被朱棣诛九族?景清真正死因是什么?朱棣虽然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但他的即位之路却被不少人诟病。朱棣击败朱允炆后,有大臣选择臣服与他,也有部分官员宁死不屈,最后都同殉国难,景清是其中活下来的一位。不少人觉得景清是贪生怕死之辈,其实不然,景清只是委曲求全,想找一个机会刺杀朱棣。但结果却是他暗藏匕首被发现,朱棣下令诛其九族。其实景清早年和朱棣关系还算不错,但在景清眼里朱棣的行为并不受他的认可。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正在热播,剧中的许多人物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比如女主角孙若微的父亲景清,就曾经在明朝初年上演过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燕王朱棣原本与景清是至交好友,后来他为何要将景清凌迟处死,还要诛灭九族呢?根据史书记载,景清原本姓耿,由于报籍时出错,由此产生讹误。景清这个人性格洒脱,“倜傥尚大节”,在地方官的推荐下,得以进入国子监学习。国子监的一位学生藏有一本好书,景清约定只看一天就归回。结...
· 忠烈大臣景清为什么会被“磔刑”并连诛九族?
景清的具体出生日期在景清简介中并未详细记载,此事不可考,但在景清简介中他于公元1402年去世,景清是明朝的明陕真宁人,现今为甘肃正宁人,本家姓氏为耿,后有后人讹传姓“景”。图片来源于网络景清是洪武时期的进士,被当时的皇帝朱元璋受任翰林院编修一职,负责记录、改正御史,在洪武三十年被皇帝朱元璋命任为署左佥都御史。后太祖朱元璋驾崩,明惠帝即位,景清被任为北平参议,后来又复升迁至御史大夫,不料后来燕王朱棣篡位成功,明成祖朱棣登基掌控朝堂,大肆朝堂势力之际,景清则被被当时的成祖原官留任,景清毕恭毕敬的接受了。表面上看不出一丝的不对劲,每天上朝下堂,勤勤恳恳,被很多昔日同僚怒骂、看不起,说他忘恩负义,不念旧情,贪生怕死,景清对此事毫无反应,就像根本没有听到,仿佛真的认了明成祖朱棣为新主,实则他在等待机会,暗中筹谋,准备一举刺杀明成祖朱棣。不料因为即将成功刺杀朱棣的激动心情导致他的步伐频率产生异样,被殿...
· 方孝孺因何被朱棣诛灭十族?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当中,和明成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郑和下西洋、奴儿干都司、《永乐大典》等等。此外,明成祖五征漠北,80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大规模营建北京。但是,他的名字也和“诛十族”、“瓜蔓抄”之类的残暴行为联系在一起,因而使得他的形象严重受损。方孝儒,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初浙江海宁人。他是一代名儒宋濂的得意门生,是当时的大儒。他博学强记,通晓经史,文章盖世。洪武二十五年被蜀献王特聘为世子之师,并为其读书处题额"正学",时人遂尊称其为"方正学"。明建文帝即位后,将方孝儒招至南京,委以翰林侍讲学士之职。建文帝年纪尚轻,缺乏治国治军的本领。因方孝儒是他的老师,更受到百般信赖和倚重,"国家大事,辄以咨之"。自此方孝孺成为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对建文帝赤胆忠心,全力扶持。建文帝继位害怕他的叔叔们王权过大,拥兵为患,就采用齐秦、黄子澄的削藩建议,但遭到以燕王朱棣为首的...
· 明朝景清为何会惨遭比诛十族还可怕的“瓜蔓抄”?景清生平事迹介绍
景清,据说本是耿姓,讹传为景,系明真宁县新庄里寨子村(即今正宁县山河镇寨子村)人。景清自小家贫如洗,但却聪颖好学,文思敏捷,读书过目成诵。就读国子监时,因家贫买不起书,经常向人借书读。有一次,他向一位姓巩的同学借1本书读,但其不肯借他,景清多次恳求,他以书系“家传秘书”为由,答应只能借读一晚,第二天凌晨就要归还。第二天,这位同学催他还书,他慌称书是自己的,并非借阅。为此双方争论不休。后来去找先生打官司,景清抢先说此书是他家的“家传秘书”,已经传了几辈人,他可熟背如流。先生让景清当面背书,景清不慌不忙,口齿清晰,声情并茂,“通篇背诵,只字不遗”。先生后让那位姓巩的同学背书,但其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张口结舌,以至于不知书的内容。见此情景,先生把书判给了景清,把那位同学严厉地批评了一通。那位同学既委屈又生气,但无话可说,只得服从。谁知景清当即把书还给了那位同学,并以实言相告:“以子过珍秘,聊特相...
· 历史上谁被诛九族最后一个被诛九族的丞相
朱元璋登基,任命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李善长是朱元璋攻下滁阳后,接纳下来的谋士,指挥作战,组织供应,事事皆能妥善处理。还在朱元璋称吴王时,李善长便出任右相国,充分展现他裁决如流的才干,为功臣之首。洪武元年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在朝廷上位列第一。徐达常年带兵在外作战,实权掌握在李善长手中。之后,他的儿子李祺又被朱元璋招为驸马,权势更加显赫,成为朝廷中掌握实权的淮西集团首领。淮西集团势力的日益膨胀,威胁到皇权。朱元璋对他颇存顾忌,于是在洪武四年,以年高有病为名,让李善长告老还乡,时年五十八岁。其实,朱元璋早就有意撤换李善长,还曾经向刘基请教合适人选。刘基说:“善长为元勋旧臣,能调和诸将,不宜骤换。”朱元璋道:“善长屡言卿短,卿乃替他说情么?朕将令卿为右相。”刘基连忙顿首道:“臣实小材,何能任相?”可能刘基预料到在淮西集团当权的情况下,必然会受到排挤,故而坚决不肯任相职。朱元璋又问:“杨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