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周道登靠抓阄成为了明朝“宰相”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0
转发:0
评论:0
周道登靠抓阄成为了明朝“宰相”,周道登,苏州吴江人,明末大臣,崇祯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是宰相的位置。但是大家知道

周道登,苏州吴江人,明末大臣,崇祯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是宰相的位置。但是大家知道周道登是如何做上宰相的吗?亲们别不相信,就是靠抓阄。

提到周道登,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的是柳如是,因为这个周道登是柳如是第一个男人。柳如是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传说中的“秦淮八艳之首”。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而柳如是因家境贫寒,很小就被卖到松江盛泽镇归家院做婢女(也有说是流落街头被归家院收养了)。

所谓归家院,其实就是青楼。当时盛泽镇声伎风流之盛,几乎可与金陵(南京)相比。

归家院的“妈妈桑”叫徐佛,会操琴,擅画兰草,长得姿容不俗,是盛泽镇的一位名妓。幼小的柳如是得徐佛的悉心培养,也能诗词,擅书画,才艺出众。柳如是14岁的时候,相国(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周道登告老还乡,到归家院挑个婢女侍候他的母亲,挑去挑来,就挑上了柳如是。

周母常居深宅大院,见到伶牙俐齿、乖巧怜人的柳如是自然非常欢喜。柳如是在归家院见识到许多人物,察言观色,应对从容,伺候起周母来自然得心应手。可惜不久,青春貌美的柳如是就被妻妾成群的周道登看中,把她收为最末一房小妾。

凭借美貌和才华,柳如是很快就受到周道登的专房之宠。清钱肇鳌《质直谈耳》卷七载:“(她)年最稚,明慧无比,主人常抱置膝上,教以文艺,以是为群妾忌。”不久,群妾诬告柳如是与男仆私通,周先生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众口铄金,竟然不辨真假,勃然大怒,要柳如是自尽。最后是周母念及柳如是服侍之情,幸免一死。1633年,十五岁的柳如是被逐出周家,再次回到了归家院。

柳如是走后,周道登相思成病,含恨归西。这等于给柳如是做了一通实实在在、轰轰烈烈的广告。凭着“相府下堂妾”的名人效应,她很快在众多青楼名娃中脱颖而出。(也有说是周道登死后,柳如是被下堂了。晚清有位名妓叫赛金花,曾嫁给清廷的状元、公使,后来丈夫死了,她重操旧业,就打着状元夫人、公使夫人的牌子,在上海滩成为了“花国状元”。)

至于柳如是是周道登生前还是死后被下堂的,我们也没必要追究了。反正就是这位大学士,七老八十还成为了日后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第一个男人。

哎,有钱真好!

上文说到周道登是一个“相国”,明朝是没宰相了的,可是到了中后期,能入阁的基本上就等于是“宰相”了,当时被称之为“大学士”或者“阁老”。

周道登能坐上大学士的高位,也是靠运气,纯粹的“狗屎运”。

话说崇祯帝做了皇帝后,十分讨厌当时的内阁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等四人,因为他们几个都是魏忠贤的爪牙,人品和能力都不咋地。

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祯自然希望能挑选一套新的,他喜欢的,他认为有用的最高领导班子。于是崇祯命令大臣们推荐十个能力和人品都优秀的宰相候选人,周道登也有幸位列其中。

十个候选人有了,可是入阁的名额有限,怎么选呢?

崇祯皇帝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抓阄。没错,堂堂大明帝国的最高几位领导人,选取的办法竟然是“靠运气”。

第一次抓阄的结果是钱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四人。崇祯对这份人选不满意,于是又抽了一次,周道登、刘鸿训等人被抽中。周道登第一次晋见崇祯皇帝时,就一口气提出三条建议:“一曰守祖制,二曰秉虚公,三曰责实效。”让崇祯印象很深刻,于是崇祯皇帝很高兴,全部予以接纳,便让他做上了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的高位。

这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如果说周道登有点实力,即便是被抓阄抓成了一个“大学士”,那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可是周道登实在不是一个“宰相之才”。

他不仅不是一个“宰相之才”,甚至可以说是“不学无术”,我甚至怀疑他的进士是靠作弊得来的,因为很多基本的文学、历史知识,他都不知道,每每崇祯有事问他,他基本上是答非所问。

这里有几个例子,都是《明史》上的记载:

话说一日朝会上,崇祯皇帝见某位官员的奏折上有“黑齿”一词,不解,便请教周道登,这位周阁老想了半天,回奏道:“黑齿,齿发黑者也!。””(意思是黑齿,就是牙齿发黑,实际上黑齿一般指春秋时的南方的一个古国,《管子·小匡》终记载:“齐桓公九全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不庚、雕题、黑齿、荆夷之国。注曰:皆南夷国号。”)。

还有一次,是崇祯御经筵的时候,问周道登:“宰相须用读书人,当作何解?”周道登想了半天,顺口作答:“容臣等到阁中查明后,再回奏皇上。”过了一段,崇祯忽然想起件事,就问:“近来诸臣奏疏中,总有‘情面’两字。何谓情面?”周道登回答道:“情面者,面情之谓也。”

也就是说,这位周阁老根本上连基本的文学知识都回答不上来,真正的是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一窍不通,连急智也没有。

不过崇祯也不算是个昏君,眼见这位周阁老如此不济后,第二年就将他打发回老家了。

一个庸才竟然靠抓阄才做了宰相,而且还是柳如是的男人,如果周道登的运气不好,那就没有谁运气更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靠抓阄调动军队的宰相
王钦若是宋真宗非常欣赏的亲信,最会揣摩皇帝的心思。咸丰年间,已经做到了参知政事(副宰相)的高官。澶渊之战前,王钦若曾经建议宋真宗放弃国都南逃金陵(王是金陵人),被寇准严词驳斥,差点掉了脑袋。但是他总是在宋真宗身边喋喋不休,惑乱军心,于是寇准“推荐”他去镇守军事重镇天雄军(大名府一带)。天雄军位于澶州以北,是澶州的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北宋政府在此驻扎精兵十余万人。王钦若是如何指挥作战的呢?“史书这样记载:。探符就是抓阄,王钦若不是根据敌我作战态势调动军队指挥作战,而是要将领们通过抓阄方式分派任务。当时有个将领叫孙全照,忠勇而有谋略,对此举动很是不屑。孙全照说:“我是将门子弟,我不抓阄。各位将军请自便,你们不愿意镇守的地方交我。”因为天雄军北门正对敌军,是辽军的主攻方向,没有将领愿意驻守,于是守北门的任务就交给了孙全照。王钦若呢?他仗着主帅的便利,选择带兵守南门,实则是为弃城逃跑选择了最佳...
· 奇闻:崇祯皇帝靠抓阄选宰相明朝不灭就怪了
周道登(公元?-公元1632年),苏州吴江人(今江苏吴江),为宋朝理学的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明末大臣,崇祯朝内阁首辅。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天启元年升至礼部左侍郎,旋即致仕。崇祯初年复起,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正总裁。有句老话:“运气来了门槛都档不住。”,这句话用到周道登身上,再贴切不过了。说到周道登入阁,还真是天赐的运气,或许说也是老天爷不保佑大明江山。话说崇祯帝即位后,十分讨厌当时的内阁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等四人,因为他们都是魏忠贤的爪牙,人品和能力都很成问题。为了重建一套像样的领导班子,他命令大臣们推荐十个能力和人品都优秀的宰相候选人,周道登也位列其中。十个候选人有了,怎么选呢?崇祯皇帝别有高招——抓阄。第一次抓的结果是钱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四人。崇祯不满意,接着又抽了一次,周道登、刘鸿训这次被...
· 明朝最混的宰相周道登,动不动就装孙子
周道登,苏州吴江人,现在这个地名也是叫吴江,他是被誉为宋朝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代,明末大臣,崇祯朝内阁首辅。万历二十六年,他考中进士。被提拔为庶吉士,到翰林院里就职。天启元年升到礼部左侍郎,不久致仕。崇祯初年又再次复出,担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正总裁。周道登周道登这个人不敢担责任,平日里就是混事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什么大事,从来不肯发言,遇事都躲得远远的,动不动就装孙子。万历皇帝他刚刚担任礼部左侍郎,就被别人反对,死活不肯让他当,万历皇帝还没答应,没想到他竟然软弱到马上就申请辞职,回家抱孙子去了。不过,周道登运气真的是太好了,后朱由检当上皇帝,也就是崇祯皇帝,他左看右看都觉得这些当朝宰相不顺眼,他又急于想最快速度使明朝重新恢复到朱元璋时候的国力,于是他开始频繁地更换宰相。崇祯皇帝朱由检当时的内阁大臣是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等人,这些人都是魏忠贤的人,为了...
· 周道登
(?—1633)明末吴江(今属江苏)人,字文岸。万历进士,由庶吉士历迁少詹事。天启时为礼部左侍郎,病归,被魏忠贤削其籍。崇祯初,晋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素无学术,党护枢臣,为言路所劾,于次年罢归。
· 周道登
注释^曹溶《崇祯五十宰相传》(初稿)周道登传略^据吴江县志贰捌人物门周道登传略^《明季北略》(卷3):“十一月,廷推阁员,以钱龙锡、杨景辰、来宗道、李标、周道登、刘鸿训为大学士,入阁办事。”^钱肇鳌《质直谈耳·柳如是逸事》记载,如是“年最稚,明慧无比,主人常抱置膝上,教以文艺,以是为群妾忌”。^寅恪案:周道登之卒年虽有问题,然据陈盟曹溶两书,其卒当在崇祯五年。明史稿“放归,居五年卒”之语,其所谓“五年”者,即从崇祯二年己巳正月算起,亦不过谓道登卒于崇祯六年而已。若明史谓“罢归,阅五年而卒”则殊有语病矣。至乾隆修吴江县志言“上遂勒令致仕。家居一年卒”之“一”字,疑是误字也。(《柳如是别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