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南宋和明朝这两个朝代最有骨气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6
转发:0
评论:0
南宋和明朝这两个朝代最有骨气,我国封建帝统沿袭了两千余年之久,在此期间短则几十年,长则上百年就会发生王朝更迭的

我国封建帝统沿袭了两千余年之久,在此期间短则几十年,长则上百年就会发生王朝更迭的状况。那么,在这么多的王朝中最有骨气的王朝是哪个朝代呢?小编认为最有骨气的是南宋和明朝这两个朝代。为什么说南宋和明朝是最有骨气的两个朝代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南宋和明朝的历史

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中国古代历史上,明朝皇帝都不怎么样,就好像是个最不中用的朝代。

实际上他是最有骨气的,笔者认为有两点很重要

明朝面对强敌从不妥协

或许在世人眼中的普遍认知上,明朝皇帝是挺窝囊。常有“给蒙古送地说”、“越南升藩说”、“增加岁币说”等环伺左右。

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儿。试问,哪个朝代没有一些分封建藩举措?

大明王朝面对强敌从来不妥协这才是大事儿,大精神。有明一代,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压力,毫不夸张的讲,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很难得。

即便是明末清初那种动荡风雨飘摇的年代,对内面对满清和李自成,明朝也是分两路抵抗;对外“全辽可复”的愿望从未放弃过。

翻开史书不难看到,无论是明英宗还是崇祯皇帝,几次的京城保卫战。有明一代,即便兵临城下,宁死也不迁都“。道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亡”不是吹嘘的。

明朝面对危机不屈不挠

有明一代,蒙古一直是边患问题。

与汉朝不同的是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明成祖则御驾亲征五征蒙古。

可能有人说了,明英宗朱祁镇不也御驾亲征被俘虏吗?笔者认为看待历史事情不能单看单一面,明英宗是有被俘虏的经历,汉高祖当年还被围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呢?

其实,对比汉明处理态度,你会发现大问题。

汉朝时,汉高祖被围困白登山,朝廷里面就给匈奴单于的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

反观明朝,即便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明朝是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而英宗皇帝朱祁镇本人也是宁死不降,最终也是以立新君败蒙古,何等辉煌。

再说关于迁都问题。

唐朝,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

明朝,则不一样。自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后,“天子守国门”是时代来临。一旦有外敌入侵,大明王朝的天子都是在第一线守国门。很明显的例子崇祯皇帝,虽然其本人有太多的不堪。但在北京形势很危急的情况下,没有逃离,煤山自缢殉国而死。这种忠于江山社稷,显示了一种态度。

相反,汉唐,乃至清朝,多有”和亲政策”。试问,大明王朝可有拿宗室女子送于蒙古、满洲去“换”和平?

所以说,值此两点,大明王朝很有骨气。

当然,说明朝是最有骨气的朝代,众说周知,但要宋南宋有骨气,恐怕知道的并不是很多。

南宋——宋朝是懦弱,但是那种骨气还是有的

北宋以来,宋朝的懦弱似乎在很多人眼里是板上钉钉,实则不然。

世人或许只知靖康之耻,只知给西夏的岁币。其实,自南宋以来,大宋王朝即便是偏安一隅,也是很有骨气的。

蒙古人曾经骄傲的说,宋朝太柔弱,灭宋很容易。

可事实上呢,蒙古灭金用了23年,灭西夏用了21年,灭宋用了44年。单一个襄阳城就用了5年才打下来。

要知道当时的蒙古军队,那是虎狼之师,所向披靡,在世界上都很无敌。那么,就是这般,连一个他们所认为的柔弱的宋朝都这么难灭,原因何在?

无他,南宋王朝的民族气节和气概在那。

作为邻居,性格软弱,可以吃亏,可以被侮辱,但你要灭我剥夺我生存的权利。那是要拼命的。蒙古宋之间就是这么一种状态。

宋朝是懦弱,虽然南宋偏安一隅,但那种骨子里的气概是不灭的。即便后来因为力战不敌,接受灭亡的结局,但它没有输掉气势。

毫不夸张的讲,若讲明朝是中国古代最有骨气的王朝,南宋绝对称得上是第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说明朝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明朝无疑是属于中国历史上较为有骨气的朝代。为什么呢?其一,明朝面对危机不屈不挠。我们先看看明朝与汉朝的对比。长期以来,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明英宗确实有过在土木堡被俘的经历,但汉高祖当年同样也曾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不同的是二者的处理态度: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虽“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口号很响亮,但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再分析明朝与唐朝的不同。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却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大家知道,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一旦受到入侵,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崇祯皇帝当年,北京形势很危急,有人劝他...
· 大明朝―对外族最有骨气的王朝
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实为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比,明朝亦毫无愧色!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则是匈奴。老糊涂们总是津津乐道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亲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与唐朝比。不错,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呢?安史叛兵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可以比较的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则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在李自成兵进入北京前,崇祯皇帝拒绝迁都,最终也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君王死社稷亡”的志向,这...
· 明朝:历史上很有骨气的朝代
这个朝代从立国到亡国,面对边患没有和亲,没有送礼,有的只是硬碰硬的对抗。就算被蒙古俘虏,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可以说明朝是历史上一个很有骨气的朝代!大家知道,在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一旦受到入侵,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到明末国家内忧外患,北京形势很危急,国家兵分两路对抗满清和内反李自成,对关外的土地依然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计划。从英宗到崇祯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廷更是坚定,兵临城下宁死不迁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崇祯皇帝最终登上了煤山自缢殉国而死,忠于江山社稷。尽管这种做法并不为人称道,却也显示了皇帝宁死不屈的一种态度。还有一点,汉朝、唐朝,包括后来的清廷长期实行“和亲政策”,而明朝则从没有拿宗室女子送于蒙古、满洲去“换”和平,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大不同”的骨气体现。无论是对欧洲日本列强,都是没有和谈和退让;就是在崇祯,国家...
· 明朝被人称作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明朝,很多人就会想到东厂、锦衣卫,这可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独创。不过,除了这些有意思的设立,明朝还被人称作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这是为什么呢?古代中国边境地区,总有游牧民族耐不住寂寞,强行找麻烦,通常都是皇帝派人去打仗。比如汉武帝就派出了大将万卫青、霍去病打匈奴,而明成祖朱棣二话不说,先后五次御驾亲征冲过去就是干。明朝传统就是一旦有外敌入侵,天子第一个守在前线,拼死抗敌,打不过也绝不屈服。比如崇祯皇帝朱由检,当年北京城告急也没有当逃兵,最后在梅山上吊自杀,也算为江山社稷死了。再来不论是唐朝或者汉朝,皇室和亲不在少数,像唐太宗就将文成公主许给了吐蕃老大松赞干布,而明朝作为一个有骨气的朝代,用宗亲女性换和平,没有;送礼划地讨好,也没有。不管什么敌人,只管放马过来,怕死投降算输。话说,这皇帝都以身作则了,百姓自然也会向天子看齐。在明末清初年间,明朝抗清运动激烈,在抗争过程中,将士,百姓宁...
· 对外族最有骨气的王朝大明朝宁死都不迁都
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实为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比,明朝亦毫无愧色!网络配图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则是匈奴。老糊涂们总是津津乐道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亲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网络配图与唐朝比。不错,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呢?安史叛兵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可以比较的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则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在李自成兵进入北京前,崇祯皇帝拒绝迁都,最终也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君王死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