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郑和下西洋对明朝国运的影响?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2
转发:0
评论:0
郑和下西洋对明朝国运的影响?,明朝实力的强大从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上就能可见一斑,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郑和下西洋

明朝实力的强大从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上就能可见一斑,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国家强盛,万国来朝,这大概就是中国历代皇帝们共同的最大梦想吧!历史上我们和西方殖民者正好截然相反,并没有什么领土上面的要求,因为我们很自负,认为我堂堂天朝上国,万物丰盛,牛X的不行,哪里看的上你那点儿锅碗瓢盆儿。自古以来汉朝我们有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唐朝时周边各个国家留学生来我天朝学习先进的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然而小编在这儿要说的是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明朝其实很强大

很多人印象中的明朝中规中矩,没法与汉唐相提并论,可实际上大明援朝鲜、平云南、拒北元、下西洋,绝对是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虽说明朝的版图在中国历朝历代里面不算大的吧,但是不能就以此来评定它是否强大,要照这样说的话那当初英国那么巴掌大点儿的地方,何以占据广大殖民地?区区日本那么小,何以让我们头疼不已?明朝把雄霸欧亚大陆的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打成了北元,再把北元打成了鞑靼,让世界各国威风丧胆的蒙古军被明朝打成了杂牌儿军,而且还发明了火器,还有那“永乐盛世”也非康乾盛世可以所比拟的。

郑和其实是名教徒

既然现在太平盛世了,国家又这么叼,那我们这皇帝朱棣自然是闲不住啊。况且这朱棣目标远大,感想敢干,皇帝这位子都是他篡来的,还定都北京弄了个“天子守国门”,这刚坐稳了皇位就想着威家四海,万国来朝,于是就任命身边的一个太监来完成这件“伟业”。

这个太监可不一般,此人原名马三宝,云南人,而且还是名虔诚的教徒。当年傅友德、蓝玉奉朱元璋之命令平定云南,战后很多儿童成为了战俘,马三保就是其中一员,那时还年仅11岁。当时对待儿童战俘有个很残忍的惯例——阉割,本来就流离失所的马三保就这样无情的被命运所折磨着,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

这个年仅11岁的少年开始跟随者明军南征北战,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后来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人,朱棣。后来马三保跟着朱棣出生入死,立下大功,朱棣也颇为赏识他,一登基就封他为内管监太监,并赐姓“郑”,后来马三保便改名为郑和,这个名字也伴随了他一生,并载入史册。

开始起航当大国就是爽

在永乐皇帝朱棣的支持下,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出航了,足有两万七千八百余人,而且不得不说明朝的造船业真是发达,最大的船光帆就有十二张,锚和舵都是那种巨无霸形的,要想驱使它,至少要几百号人喊着口号一起动手才能摆的动,地位就相当于现代的航空母舰。

郑和的船队先是向南航行,到达了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当时统治此岛的有两个土著政权,常年征战,你打我我打你。当郑和船员上岸时,一不留神被其中一方给当成敌对方给宰了,死了一百七十多人。于是手底下船员个个愤慨激昂,哭天喊地的要郑和下命令报复,当时凭借着先进的舰队、大炮,想要灭了他们易如反掌。不过郑和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克制着自己的愤怒,劝诫船员们不要忘记此行的目的,如果要打自然是能胜,但是打败爪哇的消息一定会传遍西洋,这样各国一定就会怀疑我们的来意,我们就无法达成使命了,于是郑和力排众议,派出使者前去交涉。

当对方国王得知此事时真是吓得魂不附体,又派出使者反复解释误会,又是派人去到天朝谢罪,因为他们明白,以大明朝的实力灭掉他不费吹灰之力。当永乐皇帝朱棣得知郑和的做法后也颇为赞赏,同时把爪哇国王派来的使者教训一番,并让其赔偿六万两黄金,后来爪哇国王砸锅卖铁的凑出了一万两黄金,向永乐皇帝朱棣解释实在是凑不出来了啊!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朱棣却答早知道你们是凑不出来的,要你们赔偿黄金不过是让你们明白自己的过错,我堂堂天朝上国难道缺你那点金子?朱棣此举完全征服了爪哇,此后他们自觉的年年向天朝进贡。

经过了这次风波后郑和船队继续航行,一路与西洋各国交流联系并开展贸易活动,这些国家也纷纷派出使者跟随郑和船队,准备去向中国皇帝朝贡。

我们和西方殖民者的区别

郑和总共七下西洋,最远到达过非洲东部海岸,主要为了和平交流和官方贸易,彰显我天朝威严,顺便收拾收拾海盗和一些不听招呼的小国家:又或者调节国家矛盾,比如暹罗与苏门答腊:还有些国王亲自带队跟随船队到中国去观光,我们是管吃又管喝:再带回一些珍稀土特产,比如长颈鹿这些当地的动植物。虽然西洋各国国力和大明相差很大,但是我们的大明朝并没有对这些国家另眼相看,冷嘲热讽,它以自己开放的文明和包容性从内心上使这些国家感到钦佩。

我们和西方殖民者不同,西方殖民者手里捧着一本所谓“爱”的圣经,大肆宣扬我们是为了向你们传播福音来的,然后却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用各种暴力手段杀人放火,土著,掠夺本就属于当地人的财产,还插个旗子和那些自古就在那里生活的土著们说这是我们的领土!并且奴役当地的人们去做那些最肮脏最苦最累的工作,最后把当地的土著杀的近乎种族灭绝!这就是西方殖民者做的。

而郑和船队带来的是丰富的贸易品和援助品,从未主动攻击过,从不仗势欺人。在和郑和船队交流的西洋各国人们,无论人种,都能从这些陌生的脸上看到最灿烂的微笑,因为他们心中明白,这些人是和平的、友善的。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明朝所做之事,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愿天佑我中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以下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四零五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率领两百多艘由两万多人组成的海船访问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周边的国家。每一次,郑和都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总共航海七次。在最后一次,郑和在船上生病过世。民间故事集将他的航海经历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航海模拟图这七次的航海,郑和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有苏门答腊岛、爪哇、古里、天方等。最远到过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而且也很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爪哇的时候,爪哇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地盘被西王占领。郑和带领的船队来到集市上做生意,被误认为是派来援救东王的,于是大概有一百多号人被西王所杀。郑和部下的其他军官都认为将士们的血不可白流,欲向西王宣战。爪哇事件之后,西王非常害怕,派使者前去谢罪,欲用黄金赔罪。总体来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损失了那么多人,按照常理一定要开战才对。但是郑和知道这是一次误杀,化...
·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1371-1433),回族,原姓马姓何,外号三宝,又名三宝,云南昆阳(今晋宁)宝山乡志代村人昆阳街)。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官、宦官。那么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呢?郑和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骄傲。郑和西洋使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技术先进、范围广泛的洲际航行。这比哥伦布远航美洲大陆、比达伽马绕好望角远航印度早87年。早92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郑和下航期间的造船、天文航海、地质航海、季风应用、航海气象预报技术和航海知识,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的巅峰,也是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里程碑。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郑和下西洋期间,通过多...
·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何在?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既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郑和下西洋,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航行早了87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早了114年。郑和下西洋时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郑和下西洋,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郑和下...
·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有苏洲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非洲带来的长颈鹿。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由明宫廷画师所绘。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
· 郑和为何七下西洋?或因明朝对铜钱的大量需求
燕王的人马已经到达了南京金川门,建文帝打算出迎,左右人等都散去了,只有几个贴身侍从在旁边。建文帝叹息说:“我没脸相见啊!”于是在宫里放火自焚了。燕王高风亮节,摒弃前嫌,派遣太监前往救援,可惜来不及了,只从大火中把建文帝的尸首抢了出来。燕王哭着说:“你果然如此痴呆啊,我来是为了帮助你做好皇帝,你竟浑然不觉,而走上绝路!”中国古代有一本书叫《春秋》,有一个历史时期叫春秋时期,另外,还有一种写历史的方法叫做春秋笔法。上面这段文字是燕王朱棣干掉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篡夺帝位后,史官运用春秋笔法描写建文帝之死的“杰出”作品。当我们查阅中国的史书时,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遭遇春秋笔法了,那些毫无出处和佐证的历史根本没有参考价值。更可怕的是,许多史官在皇权的威慑下胡言乱语、胡编乱造,误导我们这些后世的阅读者。建文帝之死就是一宗无头案。当时宫中大火也许是真的,但那些给朱棣脸上贴金的描写,你要真信,就上当了。建文帝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