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为什么有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6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有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我国古典小说一四大名著的成就最高。在这四本书中又曾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那么

我国古典小说一四大名著的成就最高。在这四本书中又曾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那么,为何会得此结论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因为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水浒里多打打杀杀,意气用事,怕年轻人学坏,三国多杜撰,读过正史的人觉得夸张太过。

中国自古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

这前半句话好懂: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而《水浒》呢,又专以攻城破狱为能事,以打家劫舍为豪举,如果年轻人看了《水浒》,领悟了其中津津乐道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那一套,碰了镇关西就打,遇了潘金莲就杀,那还不天下大乱?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还要不要?虽然也有伟人说过“天下大乱,形势大好”,可那前提是“乱了别人,好了自己”,如果乱的就是自己,好的又是别人,那还是不乱的为好——此所谓“少不读水浒”。

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呢?照孔子的说法“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欲耳不逾规矩”,年纪大了就是随心所欲都会不逾规矩,看看三国有什么要紧的?难道老头子看了三国,就会像钱钟书在《围城》里形容老头子谈恋爱如老房子着火一样烧起来没救?还是老头子看了三国,就会个个变成曹操?曹操也不老呀,再说要变曹操早变了,何至于到老了看了三国后再变?

“老不读三国”这种说法看似振振有辞,其实却不耐推敲:首先,说老头子本来就坏,有些一篙子打落一船人的扩大化嫌疑——老头子中固然有康生、林彪等坏蛋,不还有孔夫子、海青天这样的好人么?其次,年轻人看了三国,使起坏来,不更可怕么?他们比起老头子来有精力,有野心,又有机会。

于是,又有人说,之所以“老不读三国”,是因为三国时代的权谋相争勾心斗角,对于一个阅历毕生的老者来说,会增添过多的利益计较,而减少其作为迟暮之年应有的豁达恬淡。

还有个叫石昌渝的老先生讲得更有意思:“老不读三国”,是因为古时候老的概念跟现在不一样,现在老一般认为60岁以上,西方发达国家65岁以上才算初老,中国古代什么时候算老呢?因为古人的寿命比较短,所谓“老不读三国”,是指30岁以上成年人、有政治头脑的人,不让读三国。为什么?怕你推翻他统治。

杂文家高旅另有说法,他认为“老不读三国”是:“犹言年纪到了这地步,经历颇多,不宜再看三国——看到各种图人的计谋,不免缅怀自己的遭遇,吃了别人不少亏,猛然觉醒,突然愤恨而已;或因学习了那一套,用以对人,甚至进行报复,都非美事,所以认为不如废卷。”

这种说法较为平和折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有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
我国古典小说一四大名著的成就最高。在这四本书中又曾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那么,为何会得此结论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因为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水浒里多打打杀杀,意气用事,怕年轻人学坏,三国多杜撰,读过正史的人觉得夸张太过。网络配图中国自古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这前半句话好懂: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而《水浒》呢,又专以攻城破狱为能事,以打家劫舍为豪举,如果年轻人看了《水浒》,领悟了其中津津乐道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那一套,碰了镇关西就打,遇了潘金莲就杀,那还不天下大乱?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还要不要?虽然也有伟人说过“天下大乱,形势大好”,可那前提是“乱了别人,好了自己”,如果乱的就是自己,好的又是别人,那还是不乱的为好——此所谓“少不读水浒”。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呢?照孔子的说法“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欲耳不逾规矩”,年纪大了就是随心所欲都会...
· 为何会有古语:“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自古以来就有“老不读三国之说”,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会说上了年纪的人不适合读三国呢?原因就是三国本身就是集权属于谋略之大成的一本书,老年人经历丰富,老于世故,看完三国之后会更加的精于世故。所以,老年人是不适合看三国这本书的。但是年少的人就不同了,年少的人经历少,看了之后会只能领略到一些经验,可以帮助年少的更好的融入社会,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三国中那些经典的桥段里面所涉及到的权术与谋略。道理:家族企业更应该合睦、和气、团结,不该搞分裂、解体,否则会导制没落。剑拔弩张下的对峙,并不是代表对手无所作为,很可能就是对手在为击败你而在寻找新的思路。少不看水浒,水浒是一本太绝望的书,容易让年轻人对世界失去希望,因为它告诉你无论你才智本事如何,一个憋屈的世界总会让你做的一切归于无奈,哪怕你是被逼上梁山的,最后也只能枉死疆场,或者默默终了,说到底,梁山故事更像是一场大梦,每个人都被命运逼迫着向前走,最后...
· 陈酿三国之六——“老不看《三国》”
电视剧演关羽“大意失荆州”,有吕蒙设计,白衣渡江的场面。连剧组中都有人拍完后一直在疑惑,那么一彪人马,都穿着整整齐齐的白色衣衫,好嘛,这不整个是一支白盔白甲的军队吗?荆州守卫者再傻,能这么放心地让他们过江吗?这的确是电视剧无数令人遗憾的错误之一。其实《三国志·吕蒙传》裡说得很清楚:“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舟+冓)艣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三国演义》“演义”这段故事,说得就有点含混了:“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即将精兵伏于(舟+冓)艣中。”(毛宗岗批本)《三国志》里说的“白(读如bó)衣”是指平民百姓,所以特别有“作商贾人服”的解释,传统戏曲里是搞清楚了的。中央台的电视剧虽说不愁经费,但总不值得白花置装费,专门去犯错误吧?这是当今“搞文化而不懂文化”的又一例证。“白衣渡江”是三国争雄无数谋略奇计中的一个。《三国》多...
· 陈酿三国之六——“老不看《三国》”
电视剧演关羽“大意失荆州”,有吕蒙设计,白衣渡江的场面。连剧组中都有人拍完后一直在疑惑,那么一彪人马,都穿着整整齐齐的白色衣衫,好嘛,这不整个是一支白盔白甲的军队吗?荆州守卫者再傻,能这么放心地让他们过江吗?这的确是电视剧无数令人遗憾的错误之一。其实《三国志·吕蒙传》里说得很清楚:“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舟+冓)橹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三国演义》“演义”这段故事,说得就有点含混了:“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即将精兵伏于(舟+冓)橹中。”(毛宗岗批本)《三国志》里说的“白(读如bo)衣”是指平民百姓,所以特别有“作商贾人服”的解释,传统戏曲里是搞清楚了的。中央台的电视剧虽说不愁经费,但总不值得白花置装费,专门去犯错误吧?这是当今“搞文化而不懂文化”的又一例证。“白衣渡江”是三国争雄无数谋略奇计中的一...
· 为什么老来不读《三国》?
百科知识时至今日,对于“三国文化”的诉求,已经内化成为一种雅俗兼有的文化情结和文化价值。打个比方来讲,民众流行喝“心灵鸡汤”,清淡甘口、易于消化,于是依托声光电等媒质的“大话”、“水煮”、“闲品”大行其道。围绕这种情结和价值,消遣与研究,无论是求美、求善或是求真,都能各得其所,从而相得益彰,“三国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与丰富。俗语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如同说“少儿不宜”、“老人不宜”。对于“老不读《三国》”,有两种说法较有意味:1、“老读《三国》是为贼”。“贼”,奸诈之义。深谙世故的人读《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2、“老读《三国》泪空垂”。上了年纪的人读《三国》,常常会唤起曾几何时纵横四海、气吞八荒的豪情壮志,产生老骥伏枥、英雄迟暮的感慨,无奈一把辛酸老泪。不同的人对《三国》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认知,广泛的阅读受众及深远的影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