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斧声烛影金匮之盟这些都是真的吗?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9
转发:0
评论:0
斧声烛影金匮之盟这些都是真的吗?,大家在看影视剧尤其是宫廷剧的时候,常常用斧声烛影来形容某某皇帝是通过篡位才当上皇

大家在看影视剧尤其是宫廷剧的时候,常常用斧声烛影来形容某某皇帝是通过篡位才当上皇帝的。斧声烛影本来所指即赵光义如何篡位的过程,也已经被演绎的玲离尽致,深入人心。与其相对的是金匮之盟,它说明了赵光义即位的合法性。两相比较后者更加的引人注意,因为其故事版本很多,为人津津乐道。那么这两个事件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去探索。

我们先说说斧声烛影是怎么回事。斧声烛影呐是讲赵匡胤请自己的二弟赵光义,到皇宫喝酒。酒喝的正酣的时候,屋内烛光闪动晋王赵光义时时离席,同时传来柱斧戳地之声。后来皇宫里就传来赵匡胤驾崩的消息,由此很多人就猜测是赵光义杀死了自己的大哥。那么这个事是真实的吗?要想知道这件事的真假我们就得看看赵匡胤驾崩前后发生了什么事。

早在这件事发生之前的一年里,赵光义和赵匡胤就不和了。那时候赵普被贬,赵光义一人独大朝中再没有人能制约。赵匡胤那时候也知道赵光义,在自己死后肯定会威胁自己儿子的皇位。但是他又不舍得杀自己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二弟,所以他就想趁着回洛阳祭祖的时候,把都城迁到洛阳,借以打击赵光义的势力。赵光义的势力主要是在当开封府尹时积累的,开封府尹在宋朝开始时,有很大的权利,大小官员都和赵光义有或多或少的利益关系。这时候赵匡胤要迁都打击自己的势力,赵光义不得不反对,他本来希望大臣能帮助他,但是赵匡胤是一个开国皇帝有统一天下的武功在,再加上洛阳确实是块好地方在地形上,最后是一个反对的都没有。赵光义这时自己上前说了一句让古代所有君王都,没法反对的一句话:“陛下在德不在险”。也就是说皇上你要是有品德,根本不需要险要的地形做屏障,百姓自然安分守己,四夷自然来朝。然而事实上,汴京的尴尬境地大家都知道的。

经过这件事之后,赵匡胤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经尾大不掉,虽然期间扶植了一批人对抗赵光义,但是都被赵光义死死的压制。赵匡胤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想明白了只要自己能活的时间更长些,赵光义就只能一直是晋王,而且如果自己收复燕云,携不世的武功就能再次镇服百官,让他立德昭或者德芳为太子的行为没人敢反对。于是在一年后,赵匡胤秣马厉兵,兵锋直指燕云。赵光义听到这个消息就慌了,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一旦王师凯旋归来自己在没希望登上皇位。

他知道周世宗如果是位令异族胆寒的皇帝,他大哥就是周世宗手下第一令异族胆寒的将军。周世宗在登位之初就遭到北汉和契丹的围攻,自己的左军前军直接溃散,后军正在赶来的途中。周世宗一下子暴露在北汉军队的面前,周世宗这是带着50亲卫冲击对面中军大营,但是面对重重包围的中军大营柴荣不可能轻易成功。这时候就是赵光义的大哥赵匡胤对着右军主将高怀德说,全力冲击中军大营吸引火力,为柴荣打掩护,在这种万分危急的时刻自己的大哥能稳住,他是知道大哥可怕的,短短几年就灭了后蜀,南汉,南唐。何况这时军中有大哥一手培养的不世出名将潘美,这可是三千兵马灭南汉的悍将还有稳如泰山的曹彬,携带着这些年赵匡胤南征北战锻炼出来的几十万精兵,再加上辽国现在一片混乱,不用想自己的大哥必胜。

这时候大军已经开拔,为国家争取疆土的事谁也不敢反对,至少现在的宋朝没有一堆君子敢说这样不对的话。军队是大哥的嫡系这是毋庸置疑的,赵光义在军中一点都没有威信。但是现在大军开拔了,反而更利于自己了,剩下的一批文官大多都是自己的嫡系,毕竟晋王殿下和文官们都是饱读诗书的人。不像他的大哥赵匡胤那样成天打打杀杀的,手里永远拿着个斧子,还经常嘲讽文人:“之乎者也助得甚事”。稍微提升点文人地位就是想保住文人的小命,让文人们帮他从建礼乐,好让五代时手下随便杀皇帝的事杜绝,保住自己的皇位。对于这种现状文人们是不满意的。

文人们当然是乐意助晋王殿下当上皇帝的,毕竟晋王殿下和自己一样饱读诗书,何况晋王将来登位,在军中没有威望,只能倚重自己,那么文人集团的地位就会彻底超过武人。文人集团的能量是巨大的,一场篡位的阴谋即将开启。要想了解这场阴谋的真实经过,就要分析几个版本对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登基过程的描写。

对于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登位这段历史有三个版本的说法,官方文件宋史说法比较简单,只说了在哪一年帝崩于万岁殿,再无过多说法。再一个是《续湘山野录》里的记载,“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朝初期的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之间有什么联系
金匮之盟是宋朝初期发生的事件,关系到了整个宋朝的领导者的选定。在金匮之盟中,主要参与其中的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和他们的母亲杜太后。那么金匮之盟是什么呢?其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赵光义画像在宋太祖赵匡胤死后,接掌他地位权力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这一点让很多人产生疑问。但是在正史记载中,赵光义登基是奉了杜太后的遗旨,即金匮之盟。那么金匮之盟是什么呢?金匮之盟讲述的是赵匡胤答应杜太后传位于赵光义的事件。在杜太后病重临危之际,她根据前朝主少疑国的事件劝说赵匡胤答应在死后将皇位传给赵光义,至于赵匡胤到底有没有答应,这一点一直都存在着争议。而赵光义在太平兴国六年拿出的所谓的金匮之盟,其实是杜太后死前劝说赵匡胤的遗旨。而金匮之盟的另一种说法,是宋朝的私史上的记载,说是有“三传约”,即在太宗之后,要将皇位传给赵延美,再由赵延美传位于赵徳昭。也就是说根据宋朝的私史中的记载可以认定,...
· 烛影斧声
过程斧声烛影之事正史无载,《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开宝乙亥年(976年)十月二十一日晨,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且一反次年改元的惯例,立刻改元太平兴国。据文莹的《续湘山野录》:祖宗潜耀日,尝与一道士游于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剧饮烂醉。生善歌《步虚》为戏,能自引其喉于杳冥间作清征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西,真龙得其位。”至醒诘之,则曰:“醉梦语,岂足凭邪?”至膺图受禅之曰,及庚申正月初四日也。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遍访之,或见于轩辕道中,或嵩洛间。后十六载,乃开宝乙亥岁(976年)也,上已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于岸木阴下,笑揖太祖曰:“别来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急回跸与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上谓曰:“我久欲见汝,决克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在?”生曰:“...
· 烛影斧声什么意思?烛影斧声和宋太宗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对此事件史料记载不一,争论一直存在。背景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甲午,太后杜氏崩,太后生病时,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在太祖百年之后由其弟光义继位(《宋史纪事本末》记载说“汝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太祖子)”)。后太祖逐渐加封光义直至“晋王”。此...
· 烛影斧声赵匡胤真的死于弟弟赵光义之手吗?
宋太祖赵匡胤听从母命把帝位传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但有一种说法说宋太祖赵匡胤死的蹊跷,却也是与宋太宗赵光义有关。传言“斧声烛影”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以及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网络配图《宋史·太祖本纪》上只简略地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这个记载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弟弟开封府尹晋王赵光义进宫饮酒,当时赵匡胤身体很好,不...
· 烛影斧声的典故
成语典故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由于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因此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即与亲信程德玄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太祖的寝殿。王继恩回宫,宋皇后既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称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后,但遥见烛影下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