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朝贞元年间一家出了五个女官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3
转发:0
评论:0
唐朝贞元年间一家出了五个女官,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相对的女性在唐朝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在唐朝出现了很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相对的女性在唐朝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在唐朝出现了很多才女。在唐朝正元年间就有这么一家子的五个女儿,个个聪慧有文采,有抱负有理想有事业心,非普通女子能比的。五个女儿都成了女官,皇子皇孙都得对她们尊敬有加,家族因她们荣耀。古代女子能做到这份上,也算走到人生巅峰了吧。

这五姐妹分别是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她们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后人,老爸叫宋庭芬,在文学上也有一定造诣。五姐妹出自书香门第,老爸从小教她们经艺诗赋,良好的环境教育出了优秀的五姐妹。所以,家庭环境还是很重要,因为家庭往往决定了教育。

宋庭芬的教育很成功却又很失败。成功自然是因为教导出五个这么优秀的女儿,失败是因为他有一个唯一的儿子,但儿子却非常不成才,比姐妹们蠢钝多了。原因也不难猜到,唯一的儿子自然溺爱一些,又有姐妹们照顾,便没有上进心了。寄予重望的独子没出息,女儿们却光宗耀祖,真是piapia打脸。可见男女平等是很重要的,对男性也同样重要。

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宋氏姐妹随父客居上党,昭义节度使李抱真惊叹她们的才华,认为如此才女不能被埋没,于是上表推荐五姐妹。唐德宗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发现竟有这样的才女,很是激动,当即传召五姐妹,试以文章诗赋,兼问经史大义。五姐妹对答如流,她们的才华彻底征服了唐德宗。

不得不说,唐德宗确实是一个君子,他佩服宋氏五姐妹的才华,召她们入宫,却并没有其他的歪心思。德宗封她们为女官,并不把她们视作宫妾,以礼相待,尊称学士。大姐宋若莘还被封为尚宫。德宗常常与侍臣写诗唱和,每次都让五姐妹参与应制。五姐妹深得德宗恩赏,其父祖与弟也因此得赠官职。宋氏五姐妹是千里马,唐德宗和李抱真就是伯乐。

宋氏姐妹是超出那个时代许多女子的事业型女人,她们曾对父母说,誓不嫁人,愿靠艺学扬名立世。她们还撰写了《女论语》,希望可以教导天下女子。五姐妹真是走在时代前面前沿的独立性女强人。

但可惜的是,老三宋若伦和老五宋若荀早死。从贞元七年开始,若莘一面执掌宫中记注簿籍之事,还一面撰写《女论语》。元和末年,若莘逝世,《女论语》只完成了十篇。追赠为河内郡君。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十二月,唐穆宗认为若昭为人练达,拜为尚宫,继若莘的职位。穆宗居东宫时,若昭就曾单独为当时尚为太子的穆宗讲解经训,可见其在宫中的地位。

宋若昭历六帝四十余年,教导后宫嫔妃,掌管四方表奏,还完成了剩余《女论语》的内容。尤其在宪宗、穆宗、敬宗三朝时,皆呼其为先生,六宫嫔妃、诸王、公主、驸马,皆以师礼相待,为之致敬。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七月廿七日,若昭卒于大明宫。

若昭去世后,朝廷给予了很高的礼遇,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追封为梁国夫人。五姐妹只剩下了老四宋若宪,若宪代司宫籍,为唐文宗所重。可惜,若宪却没能像姐姐们善终。若宪后来卷入政治漩涡被构陷,幽于外第,赐死,家属徙岭南。

宋氏五姐妹代表了古代追求事业、向往独立的女性,她们的成功为所有女人争回了一口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盛行女子仿制男装
画外音:等等,我自己好像也是个妹纸,我能改征个汉子不?”文物档案:唐代,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杨勖思墓出土,高51厘米。该俑体态丰腴,头梳双股高髻,身着圆领袍服,腰束带,足穿靴,双手抱于胸前。除未戴幞头外,余皆男装,并展现出一种自信、从容的仪态。女着男装的风气在大唐开元、天宝年间尤为盛行。《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新唐书·李石传》记:“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相当普遍。
·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代郑棨的《开天传信记》中有“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等等。由此可见,这是古代的一种社会理想。既然是社会理想,显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就如同古代说的“大同社会”一样,也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然而,《资治通鉴》中,却真切地记载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资治通鉴》上说:“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那么,“贞观之治”时期,真的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我认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其一,盗贼永远存在。别说“贞观之治”时期,就算是咱们当下,富裕程度不知道比“贞观之治”时期高多少倍,但有谁敢出去不锁门呢?不锁门,你的...
· 元贞、大德年间王实甫完成《西厢记》
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作家王实甫完成《西厢记》。王实甫,大都(今北京市)人,名德信,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创作的杂剧有14种,今存《西厢记》、《南春堂》两种。《西厢记》最早的来源是唐代元稹所著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不过它是以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它和《董西厢》在情节上相差无几,但在每个方面都进一步加工、发展和提高,使戏剧冲突更加激烈,人物性格也更为鲜明,特别在心理描写上,细致、精确,引人人胜。《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西厢记》插图]《西厢记》讲述的是张生和莺莺恋爱的故事。张生、莺莺都出身贵族门弟,但情感经历坎坷。张生怀才不遇,漂泊江湖;莺莺闲愁万种,无可倾诉。在这种情形下两人相遇后一见倾心,情意缠绵,难分难解。但当时莺莺早已许配郑恒,所以特别小心谨慎、处处提防老夫人的严酷家法。剧中莺莺的性格表现为聪明机警和深藏不露两方面,这和张生的憨厚、红娘的...
· 贞元
大事记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于香山、玉泉山设置金山行宫。出生逝世纪年参看中国年号索引参考资料《金史·海陵王本纪》
· 贞元
大事记出生逝世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纪年参看中国年号索引其他使用贞元年号的政权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参考文献松桥达良,《元号はやわかり—东亜历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4915818276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ISBN7101025129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