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唐时期八大千古名将都有谁?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5
转发:0
评论:0
大唐时期八大千古名将都有谁?,大唐时期繁荣鼎盛一时,各项水平在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的。而在这个期间,也有一些千古

大唐时期繁荣鼎盛一时,各项水平在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的。而在这个期间,也有一些千古名将流芳百世,他们的战绩个个都是让人十分得奖敬仰.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下大唐时期的八大名将:

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宰相、军事家。

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

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坊、商华兵马副元帅。

兴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之乱,兼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

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

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m收复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758年,进位中书令。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

公元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王忠嗣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唐朝名将。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

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忠嗣接入宫中抚养,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常与忠王李亨一起游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论兵法,他"应对纵横,皆出意表"。

开元十八年,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开元十八年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后接替王侄担任陇右节度使。开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

天宝元年,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吐谷浑降唐。

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王忠嗣奏称,石堡形势险固,不宜轻举妄动,玄宗不听,王忠嗣只得出兵,结果大败而回。宰相李林甫对王忠嗣嫉恨,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唐玄宗对王忠嗣严加审讯,打算处以极刑,但在哥舒翰苦求下,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抑郁以终,年仅四十五岁。天宝元年,追封为兵部尚书。

薛仁贵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英国贞武公李绩(594年-669年,"绩"音"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高句丽,功勋卓著。

李绩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显庆二年(657年)奉旨与许敬宗、苏敬、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绩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绩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侯君集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早期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后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立下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后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唐统一后,侯君集官位越来越高,开始学习,参与选拔人才等。曾随李靖学习兵法,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贞观年间,随李靖讨平,后又领大军灭高昌国。功勋卓著,开始居功自傲,因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而被下狱,得释后开始心生怨恨,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家人被迁至岭南。

李靖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汉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u,北灭东,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在李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了几次大的战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不仅因为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盘点:大唐时期八大千古名将
大唐时期繁荣鼎盛一时,各项水平在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的。而在这个期间,也有一些千古名将流芳百世,他们的战绩个个都是让人十分得奖敬仰.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下大唐时期的八大名将:网络配图李晟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宰相、军事家。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兴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兼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李光弼李光弼(708年-7...
· 千古名将郭子仪:功高盖世却不遭人嫉的大唐名将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但是,日渐式微的唐王朝国运却因为一位旷古绝今、力挽狂澜的英雄之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形势急转直下的大唐得以继续颤颤巍巍的曲折前行。这位青史留英名的不凡人物犹如夜空中一轮皎皎明月,照亮了因遭“安史之乱”浩劫而变得日益衰朽的大唐颓局中晦暗不明的夜空。这位谦谦君子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新的风,超拔流俗,激浊扬清,过滤沉淀着集聚日久诸多的浑浊与污秽。史载此人寡言少语,却心细如发,以绝世之才华,满腹之韬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奋力扭转乾坤。此人就是被唐德宗尊称为“尚父”的千古名将————郭子仪。任何一个强大的王朝,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曾富甲宇内、威震四方的唐王朝也逃脱不了这一无情历史规律。因口蜜腹剑的权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权柄,祸乱朝政,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1月胡将安禄山、史思明在其辖地涿州范阳起兵反唐,给唐朝造成很大打击的“安...
· 千古名将郭子仪:功高盖主却不受妒嫉的大唐名将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但是,日渐式微的唐王朝国运却因为一位旷古绝今、力挽狂澜的英雄之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形势急转直下的大唐得以继续颤颤巍巍的曲折前行。这位青史留英名的不凡人物犹如夜空中一轮皎皎明月,照亮了因遭“安史之乱”浩劫而变得日益衰朽的大唐颓局中晦暗不明的夜空。这位谦谦君子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新的风,超拔流俗,激浊扬清,过滤沉淀着集聚日久诸多的浑浊与污秽。史载此人寡言少语,却心细如发,以绝世之才华,满腹之韬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奋力扭转乾坤。此人就是被唐德宗尊称为“尚父”的千古名将————郭子仪。任何一个强大的王朝,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曾富甲宇内、威震四方的唐王朝也逃脱不了这一无情历史规律。因口蜜腹剑的权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权柄,祸乱朝政,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1月胡将安禄山、史思明在其辖地涿州范阳起兵反唐,给唐朝造成很大打击的“安...
· 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侯安都
侯安都(519年-563年),字成师,始兴曲江(今广东乳源)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侯安都出身于始兴豪门,[1]早年曾被始兴内史萧子范征辟为郡主簿,后追随陈武帝平定侯景之乱,参与袭杀王僧辩,数次击退北齐军,辅佐陈武帝建立陈朝,担任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封西江县公。陈武帝驾崩后,侯安都拥立陈文帝为帝,讨平王琳,升任司空,进爵清远郡公,后改封桂阳郡公,又以平留异之功加封侍中、征北大将军。此后,侯安都自恃功高,日渐骄横,引起陈文帝的疑忌。天嘉四年(563年),侯安都被赐死于宫中,年仅44岁。早期事迹侯安都年轻时博学多才,精通武艺,在乡里被视为雄豪之人。后来,始兴内史萧子范征辟他为主簿。[3]548年(太清二年),侯景作乱,侯安都趁机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部队。550年(大宝元年),始兴太守陈霸先起兵援救建康(今江苏南京),侯安都率部众归附,随陈霸先攻打蔡路养,击破李迁仕,平定侯景,因功被封为猛烈将军...
· 大唐英烈郭孝恪:都护安西的名将最终战死龟兹
郭孝恪(?-649年),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初名将。郭孝恪早年率众归附瓦岗,与徐世勣同守黎阳,后随其降唐,封宋州刺史、阳翟郡公。李世民东征洛阳时,采纳郭孝恪“固守虎牢,军临汜水,随机应变”的建议,取得虎牢之战的胜利,因此迁任上柱国。后历任贝赵江泾四州刺史,又入朝为左骁卫将军。贞观十六年(642年),郭孝恪出任凉州都督、安西都护、西州刺史。贞观十八年(644年),担任西州道行军总管,擒获叛归的焉耆王。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担任昆丘道副大总管,进讨龟兹。在留守龟兹国都时,由于没有防备,遭到国相那利的袭击,中流矢而死。早期事迹郭孝恪年轻时便有不同寻常的志向,但因不事生产,被父兄视为无赖。隋朝末年,郭孝恪率领乡里数百人投靠瓦岗军李密。李密大喜,让他和徐世勣一同驻守黎阳(今河南浚县)。归顺唐朝618年(武德元年),瓦岗军溃败,徐世勣归降唐朝,并命郭孝恪奉表入朝。唐高祖封郭孝恪为宋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