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南北朝审贪官:为何抗拒从严才能回家过年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0
转发:0
评论:0
南北朝审贪官:为何抗拒从严才能回家过年,如果可以由我选去哪个朝代当官,我想来想去,还是选魏晋南北朝。按理说,宋朝是最好的
如果可以由我选去哪个朝代当官,我想来想去,还是选魏晋南北朝。按理说,宋朝是最好的,宋朝最优待文官,但是,在宋朝不能犯事。状元郎陈世美当上了皇帝的乘龙快婿,包公说铡了也就铡了;一代文才苏轼,投放到牢房里弄得死去活来;还有如“夕贬潮阳路八千”的事情,简直像炒一碟小菜。其他朝代看来也不错,但是,屁股常常挨板子,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可不是好玩的。魏晋南北朝当然也不是很完美,比如战乱时期多于安稳日子,但是当官还是蛮好的,再战乱,当官的首先还是有保障的。单就官员犯事后得到的处分,你就会真切地感觉到:这时期皇恩浩荡啊。
  按照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幸福感定义:没有广大群众的穷苦就不能体现少数精英的幸福。在魏晋南北朝,恰如斯言啊。在这时节,王法对下里巴人犯罪是实行“零容忍”的,其立案标准可不是2000元,而是两把稻草的。南朝齐孔秀之当吴县县长,县里有个10岁顽童偷割了邻居田里的一把稻谷,吴县长特别“震怒”,是可忍孰不可忍!立刻签单拿人,有人劝曰:懵懂小儿,当以宽大为怀啊!王县长就训了此人一顿:“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咔嚓”,把这“小蟊贼”给杀了;北魏李洪之当秦、益两州刺史,到任即宣布一条“禁令”:凡带刀行者与抢劫同罪。行人带刀就是起了杀心,起了杀心就该杀头,“咔嚓”,“咔嚓”,“咔嚓”,一杀就是三四百,据说这里“治安状况”特别好了,从此“路不拾遗,郡无劫盗”。“零容忍”还真是“成效显著”。
  有对比度才有幸福感。在魏晋南北朝,当上了官,那么就从此进入了“自由王国”,只要你守住了“不反皇帝”的底线,那么,你爱干什么你就可以干什么。“违纪”的事情干了,一点事也没有,“犯法”的事情干了呢,也没什么事情。即使犯了前朝与后代规定的“死罪”,只要你能够坚持“三天”,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有好处全得,有坏事全无,这样当官的“好”时代,哪里有?
  譬如吧,的秦始皇发明了“连坐”法,一人犯事,不但全家遭殃,而且全村也得遭殃的。这个连坐法的条文里,没有规定村里的世族该连坐,也没有规定不该连坐。在往朝,那都是“有福不同享,有罪即同当”的,到了这时期,世族长期都是超然于法律之外,不在其律之中。据说这个问题曾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刘宋朝“高层”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与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族犯事,庶民必须连坐,而庶民犯法,世族可以不连坐。如犯罪非常严重,那么士大夫可以让奴婢去顶。奴婢大都是士大夫的通房丫头,应该说是他们的“副职夫人”。犯了事情,一把手超然,让二把手三把手把责任担当起来,以示负责,表明了“以法治国”的姿态。
  在南北朝当官的妙处还不在这里,妙的是其立案标准不是2000元为底线,恐怕是5万、50万两银子吧。更妙的是,他们对官员搞的“刑侦手段”特别好玩。秦汉以来,官员如果当上了“犯罪嫌疑人”,那么往往都会“大刑伺候”,朱元璋更是剥皮揎草,逼着他“老实认罪”。而南北朝呢,他们用的是“测立”法,官员若是犯了贪污、渎职等等犯罪情事,就把他推到一个高一尺的圆顶土垛上,每天“罚站”两次,每次“罚站”7刻。古代每一昼夜划为100刻,7刻大概是一两个小时吧,“罚站这么久”,得让他恢复体能啊,所以,完成了一天内两次“罚站任务”后,可休息3到5天,然后再审。当然旁边会有审讯官时不时审问一句:“你贪污了吗?”或是“你渎职了吗?”或是“你良家妇女了吗?”只要你闭口不答,连续“罚站”几次,每次都不认罪,就可以免除“刑罚”。
  上面说的是一般干部,到了更高级别的干部,那就不用“罚站”了。在外面让干部“罚站”丢人现眼,多不雅观,有损形象不是?所以,大概到了刺史府官那一级,不用“罚站”审问法,用的是“断食”方式来“逼供”,也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双规”以后,关在“屋子”里,不给他饭吃。当然,每天都是可以喝粥的,那粥有无营养就得看这官平时与司法人员的关系如何了。关系好的,可能喝得上八宝粥;关系不好的,那就对不起,是稀粥了。这边喝粥,旁边依然还是有法官在审。如果你连续被关了1000刻,依然行使着你的“沉默权”,那么,恭喜你,没事啦,可以无罪释放了。
  不论是“罚站”,还是“断食”,这里的关键是你是抗拒还是不抗拒、是坦白还是不坦白。如果坦白,既然你自己都承认了,那还有什么话可说?关黑屋子里去吧;如果你抗拒了,你坚决不认罪,那么,好,你是个意志坚定的好干部,国家需要这样的好干部,继续当官去吧。坦白从宽,如果你还年轻,那么有牢给你坐的,直把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如果恰好是过年时节,那么,坚决抗拒吧,你马上就可以回家过年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哦,那是疑罪,疑罪从无,没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北朝时期是如何审贪官的
如果可以由我选去哪个朝代当官,我想来想去,还是选魏晋南北朝。按理说,宋朝是最好的,宋朝最优待文官,但是,在宋朝不能犯事。状元郎陈世美当上了皇帝的乘龙快婿,包公说铡了也就铡了;一代文才苏轼,投放到牢房里弄得死去活来;还有如“夕贬潮阳路八千”的事情,简直像炒一碟小菜。其他朝代看来也不错,但是,屁股常常挨板子,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可不是好玩的。魏晋南北朝当然也不是很完美,比如战乱时期多于安稳日子,但是当官还是蛮好的,再战乱,当官的首先还是有保障的。单就官员犯事后得到的处分,你就会真切地感觉到:这时期皇恩浩荡啊。按照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幸福感定义:没有广大群众的穷苦就不能体现少数精英的幸福。在魏晋南北朝,恰如斯言啊。在这时节,王法对下里巴人犯罪是实行“零容忍”的,其立案标准可不是2000元,而是两把稻草的。南朝齐孔秀之当吴县县长,县里有个10岁顽童偷割了邻居田里的一把稻谷,吴县长特别“震怒”,是可...
· 各地称谓不同,过年回家闹笑话
又是一年春节到,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游子”们开始紧张有序地打点行装,做各种回乡准备,满心欢喜。而新媳妇儿和毛脚女婿们则有些“惴惴不安”,春节期间,会遇到大量的亲戚,各地称呼大不相同,一不小心闹笑话了怎么办?你听说过喊自己爸爸“阿叔”“舅舅”的吗?还有的地方喊外孙叫外甥,怎么样,是不是防不胜防?今天,发现周刊就盘点出一些有特色的各地称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首先,记者采访了一些“老南京”,问他们南京话里有没有奇怪的称谓,让外地人来了会听不懂。大家想了想,发现除了一些发音不同外,南京话中还真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称呼。因为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虽然江淮官话在官话方言区内差别较大,通话有一定难度,但是整个官话方言区一致性还是很强的,和普通话差别不大,因此南京话里,没有什么外地人听不懂的称呼。接着,记者又采访了一些外地的朋友,结果大不相同。北方的称呼中特异的比较少,按照普通话的习惯来叫,就不大可能犯...
· 各地称谓不同,过年回家闹笑话
又是一年春节到,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游子”们开始紧张有序地打点行装,做各种回乡准备,满心欢喜。而新媳妇儿和毛脚女婿们则有些“惴惴不安”,春节期间,会遇到大量的亲戚,各地称呼大不相同,一不小心闹笑话了怎么办?你听说过喊自己爸爸“阿叔”“舅舅”的吗?还有的地方喊外孙叫外甥,怎么样,是不是防不胜防?今天,发现周刊就盘点出一些有特色的各地称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首先,记者采访了一些“老南京”,问他们南京话里有没有奇怪的称谓,让外地人来了会听不懂。大家想了想,发现除了一些发音不同外,南京话中还真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称呼。因为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虽然江淮官话在官话方言区内差别较大,通话有一定难度,但是整个官话方言区一致性还是很强的,和普通话差别不大,因此南京话里,没有什么外地人听不懂的称呼。接着,记者又采访了一些外地的朋友,结果大不相同。北方的称呼中特异的比较少,按照普通话的习惯来叫,就不大可能犯...
· 唐太宗仁举:四百死囚回家过年
贞观六年(633年)的腊月,年根将近,天上飘着瑞雪,人间一派祥和。由于数年来国家大治物丰民安,出现了史上少有的大唐气象,唐太宗李世民心情不错,信步走出皇城,望着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忙着要过年的盛世景象,他忽然想到了另一类人----监狱中的死囚,此时此刻他们在想什么呢?网络配图于是这位千古第一仁君轻车简从,来到长安城外的监狱视察。这一年全国有近四百名死刑犯,都集中在大理寺监狱。进入一个个牢房,唐太宗挨个询问死囚,让他们谈思想谈认识。大家都说犯了死罪,死有余辜,不冤枉。认罪态度良好,认为对他们的量刑也很公平。唐太宗听后很受感动,于是就跟这些死囚说,我跟你们立一个君子之约,现在是冬天,放你们回去过春节,和家人好好团聚团聚,来年秋收之后,咱们再在这里集合。四百死囚呢,个个感激涕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第二年的秋后,这些死囚全都回来了,一个都没有少。唐太宗高兴之下,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网络配图君王体恤将...
· 远嫁女儿驱车12小时回娘家过年,古人过年回家容易吗?
近日,一位从湖北远嫁到广东的女士,驱车12小时回娘家过年,父母激动得出门迎接,这位女士也表示回家见到自己父母,给父母做饭,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春运,应该是我国每年特有的大规模集体迁移活动,今年的春运是在1月7日开始,到2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如今春运相对比较方便很多,因为能够选择的交通工具多,比如汽车、火车、飞机等等,但是在古代可没有这些,那么古人过年回家容易吗?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图源自网络古人过年回家肯定不容易,因为古代道路不发达,交通工具也落后,也就导致古人想要回一趟家很不容易。古代最普遍的回家方式,那就是靠脚,要是短途的到也还能接受,如果路途遥远的话,要是靠脚回家,那回家的路况可能比较恶劣,而且要带好粮食,在路上还不一定有住的地方,只能在野外休息,所以这回家的路并不容易。如果真的是长途的,有点积蓄的古人还是会依靠车马的,只是在古代车马的费用是很贵的,根据《唐六典》的记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