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诸葛亮一席话为何能让让刘备放心当皇帝?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6
转发:0
评论:0
诸葛亮一席话为何能让让刘备放心当皇帝?,诸葛亮是蜀汉名臣,他也是蜀汉王朝的肱之臣。刘备和他有着非常深的君臣之谊,下面,我

诸葛亮是蜀汉名臣,他也是蜀汉王朝的肱之臣。刘备和他有着非常深的君臣之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两的关系。

多年以前,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里面,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刘备集团的诸葛亮与曹操集团的荀很类似,两个人跟随刘备和曹操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匡复汉室,要恢复大汉王朝。易中天说的是事实吗?让我们从两个人的行为和后果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说荀,荀一直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臣,为了曹操的霸业做出了卓越而杰出的贡献。但是在晚年,关系一直很融洽的两个人居然闹翻了,闹翻的原因是这件事。曹操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但是却遭到了荀的激烈反对,荀说:“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荀跟随曹操的目的,是因为曹操“兴义兵”匡扶汉室,安定天下,然后秉承“忠贞退让”的君子之德,这是荀对曹操的希望。但是看到曹操给自己晋封魏公,这种行为不符合荀的价值观,所以荀必须阻止。这相当于一把撕掉了曹操的遮羞布,曹操的真实目的暴露了,让曹操非常难堪。

再看荀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失去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因此大发雷霆,荀抑郁而死。传说曹操送给荀食物,但是荀打开以后,发现食盒里面是空的。荀看了以后非常伤心,曹操再也不给自己饭吃了,于是就服毒自杀了。我们看到荀的行为是:阻止曹操晋封魏公。结果是:失去曹操的信任,被曹操逼死。由此可见,荀是一位真正的君子,的内心,捍卫自己的价值观,在乱世之中保持高风亮节的人。

接下来再说说诸葛亮,诸葛亮与荀是一类人吗?

我们可以看看刘备在自立汉中王和称帝的过程中,诸葛亮的表现如何。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在这两次事件中,都是重要的推动者。特别是刘备称帝之前,面对群臣的劝说,刘备表现很犹豫。这时候诸葛亮出场,说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诸葛亮借用当年耿纯劝光武帝刘秀的话来劝刘备,“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这段话非常厉害,说的意思是,天下想英雄来追随您,都是有所求的,如果您不当皇帝,那么大家也得不到自己追求的东西,只好去跟随别人,无法再跟着您了。刘备当然是在装,他不可能不想当皇帝,但是顾虑也是真实存在的。他之所以推辞,一是做给天下人看,二是试探自己手下人的反应。刘备一直说曹操是奸雄,而自己的目的是匡扶汉室,那么自己当了皇帝,这事就有点难看了。虽然当时都疯传汉献帝已经被曹丕杀死了(很可能就是刘备制造的谣言),可这并不是事实,早晚谎言要被揭穿的。所以,刘备也需要看清楚自己的手下人,他们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到底是的,还是忠于汉室的。而诸葛亮代表大家的这段发言,基本上表面了下面人的态度:咱们是个利益共同体,我们跟着您,您吃肉我们跟着喝汤;您当了皇帝,我们都可以论功行赏当大官,如果您不当皇帝,我们图什么?人心可就散了......诸葛亮代表群臣让刘备看到了这一点,刘备才能安心的当皇帝。而诸葛亮呢,他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成了蜀汉的第一任丞相,也是唯一的丞相。在诸葛亮死后,丞相这一官职就没有了。

通过对比诸葛亮和荀的所作所为,两个人价值观上的差异就很明显了。在魏国,推动曹操当魏公、魏王的是董昭、华歆这些人,荀是最大的反对者,并且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刘备当汉中王和皇帝的过程中,诸葛亮恰恰是最大的推动者之一,同时他本人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重拳的丞相。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诸葛亮是一个势利小人,我们只能说,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思想境界,是与荀无法相提并论的。如果说荀是胸怀天才的话,那么诸葛亮一方面是追求个人的才华和抱负的施展,一方面是对刘备的感恩之情。所以诸葛亮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目的也不是为了匡扶汉室,他忠于的不是汉室,而是刘备个人。而与此相反,荀忠于的不是曹操个人,而是整个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一席话为何能让让刘备放心当皇帝?
诸葛亮是蜀汉名臣,他也是蜀汉王朝的肱之臣。刘备和他有着非常深的君臣之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两的关系。多年以前,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里面,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刘备集团的诸葛亮与曹操集团的荀彧很类似,两个人跟随刘备和曹操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匡复汉室,要恢复大汉王朝。易中天说的是事实吗?让我们从两个人的行为和后果两方面来分析。网络配图首先说荀彧,荀彧一直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臣,为了曹操的霸业做出了卓越而杰出的贡献。但是在晚年,关系一直很融洽的两个人居然闹翻了,闹翻的原因是这件事。曹操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但是却遭到了荀彧的激烈反对,荀彧说:“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荀彧跟随曹操的目的,是因为曹操“兴义兵”匡扶汉室,安定天下,然后秉承“忠贞退让”的君子之德,这是荀彧对曹操的希望。但是看到曹操给自己晋封...
· 诸葛亮一席话为何能让让刘备放心当皇帝?
诸葛亮是蜀汉名臣,他也是蜀汉王朝的肱之臣。刘备和他有着非常深的君臣之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两的关系。多年以前,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里面,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刘备集团的诸葛亮与曹操集团的荀彧很类似,两个人跟随刘备和曹操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匡复汉室,要恢复大汉王朝。易中天说的是事实吗?让我们从两个人的行为和后果两方面来分析。网络配图首先说荀彧,荀彧一直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臣,为了曹操的霸业做出了卓越而杰出的贡献。但是在晚年,关系一直很融洽的两个人居然闹翻了,闹翻的原因是这件事。曹操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但是却遭到了荀彧的激烈反对,荀彧说:“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荀彧跟随曹操的目的,是因为曹操“兴义兵”匡扶汉室,安定天下,然后秉承“忠贞退让”的君子之德,这是荀彧对曹操的希望。但是看到曹操给自己晋封...
· 诸葛亮一席话为什么能让让刘备放心当皇帝?
诸葛亮是蜀汉名臣,他也是蜀汉王朝的肱之臣。刘备和他有着非常深的君臣之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两的关系。多年以前,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里面,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刘备集团的诸葛亮与曹操集团的荀彧很类似,两个人跟随刘备和曹操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匡复汉室,要恢复大汉王朝。易中天说的是事实吗?让我们从两个人的行为和后果两方面来分析。网络配图首先说荀彧,荀彧一直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臣,为了曹操的霸业做出了卓越而杰出的贡献。但是在晚年,关系一直很融洽的两个人居然闹翻了,闹翻的原因是这件事。曹操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但是却遭到了荀彧的激烈反对,荀彧说:“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荀彧跟随曹操的目的,是因为曹操“兴义兵”匡扶汉室,安定天下,然后秉承“忠贞退让”的君子之德,这是荀彧对曹操的希望。但是看到曹操给自己晋封...
· 刘备当汉中王之后为何没让诸葛亮当汉中国相?
众所周知,前半生屡遭失败、寄人篱下的刘备之所以能咸鱼翻身,最终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而有其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诸葛亮。而刘备每次取得成功后,诸葛亮的地位也会大幅提升,最终成为蜀汉集团的二号人物,与刘备上演了“君臣佳话”。网络配图但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诸葛亮的地位和权力却罕见第没有得到提升。特别是按照汉朝的制度,诸侯王国可以设置掌管政务的国相。当时在蜀汉集团中只有诸葛亮合适,但刘备却没让诸葛亮当国相,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随着功劳越来越大,诸葛亮的地位和影响也与日俱增,蜀汉集团内无人可比,与刘备甚至几乎都是并驾齐驱了。刘备毕竟是帝王,不可能对这种情况无动于衷。刘备之所以不让诸葛亮当汉中国相,制衡诸葛亮影响是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刘备之所以能进位汉中王,直接原因是赢得了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夺取了汉中地区。因此刘备当了汉中王后,在汉中之战立功的法正和黄忠都是加官进爵,黄忠更是一...
· 捡便宜当的皇帝:唐高宗为什么能当皇帝?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而唐高宗李治,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蕴含的神秘意义。唐太宗更为走运的是,在李治登场之前,争储的双方已两败俱伤。大哥李承乾被废黜,政治生命已经结束。四哥李泰占有优势,但锋芒过露,成为众矢之的。再有,李治还拥有两个有利的条件,其一,当李承乾与李泰争储时,李治置身事外,虽没显示出多少才能,但也没引起非议,这本身就是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