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 靖节先生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后改为潜,因家门前栽有五棵柳树,被人称为“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的创始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为什么要选择归隐的生活呢?这一切就要从陶渊明的生平说起。
陶渊明早年的时候并没有入朝为官,直到29岁的时候,因为家道中落,他才不得已充任祭酒一职。由于他无法忍受当时官场腐败黑暗的现象,没几天就辞职了。之后,州里又让他做主簿,他也拒绝了,并且还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七年之后,陶渊明又任职桓玄镇军的参军。母亲去世以后,他再次辞官奔丧,并守孝两年。
陶渊明曾对身边的亲戚朋友说过,他想要过一种自给自足的归隐生活,先出去做官一段时间,积攒一些隐居生活所需的开支。这番话被当权的人听说以后,立马就派陶渊明去做了彭泽县的县令。县里给了他几亩田地,他就全部拿来种植酿酒所用的谷物,还说只要每天能够喝到酒就满足了,但是他的妻子否定了他这个决定,最终,陶渊明用这几亩田地分别种了稻米和酿酒所用的谷物。
在陶渊明任职彭泽县县令没多久,浔阳郡的太守派了一个代表自己督察的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告诉他,让他穿好官服去拜见,但是陶渊明听后却拒绝了,说道:“我岂能为了五斗米折腰?”于是,当天便辞了彭泽县令这个职务,回归到故里。至此,陶渊明只当了为期85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再也没有做官,并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四次辞官,最终选择归隐的生活,除了因为他爱好自然的天性所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使得他不得不作出这样的选择。
陶渊明自幼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他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等诗句,由此可见,陶渊明在正式辞官归隐之前,就已经有了归隐田园的强烈愿望。当然,热爱自然是陶渊明选择归隐生活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当时腐败的社会环境也坚定了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决心。那么,陶渊明当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根据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的记载,当时的社会腐败黑暗,朝堂之上奸臣当道,正直的官员是没有出路的。再加上长期的政治,无辜,很多文人名士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要想在这个的社会,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性,就只能选择归隐这条路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朝堂的黑暗腐败再加上原本就热爱自然的天性,这一切就使得陶渊明最终选择了归隐生活这条道路。
选择归隐之后的陶渊明每天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他每天都做些什么呢?根据陶渊明归隐之后所作的诗文,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他忙于耕种、饮酒、出游这种自给自足的悠然生活。根据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记载,在归隐最初的时候,他忙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然后他又利用起“方宅十余亩”,盖起了“草屋八九间”,最后还在房后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树木。从此之后,他就过上了一种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面对着自己所生活的黑暗的社会环境,陶渊明心中向往着自己的理想社会。他的理想社会就同他在《桃花源记》中所记述描绘的一样: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树林,美不胜收,人们彼此之间相亲相爱,男耕女织,井然有序,一片繁荣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桃花源里面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彼此共同劳作,这就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然而,陶渊明所勾画出来的“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陶渊明也非常明白这一点,明白在那样一个充满着斗争、战争、黑暗、剥削、腐败的社会里,他所期盼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种想象。所以,他只能选择归隐的生活,希望如此能得到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平和。
更多精彩推荐:
骆宾王最终流落何方 初唐四杰
“诗仙”李白死因揭秘 才华横溢最终谢幕
返回大全页:
中国文化名人悬案大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