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叫春秋和战国?
为何叫春秋和战国?,春秋战国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了春秋和战国的明确分解年:春秋为前770
春秋战国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了春秋和战国的明确分解年:春秋为前770——前476,战国为前475——前221年,并被普遍认同。
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据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解释,春秋意指春去秋来,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史实。而战国的来源是《战国策》,是国别体的史书。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春秋战国——将相和
?这时廉颇做赵国将军,有勇有谋,善于用兵。秦兵多次侵犯赵国边境,都赖有廉颇阻挡,难以深入。秦国见此,只得与赵国通好。赵惠文王宠用内侍缪贤,拜他为寺人令。有一天,一个外地人卖一块玉璧,缪贤喜欢,就用一点儿小钱买了下来。缪贤拿给自己的门客玉工逞看,玉工逞大吃一惊道:“这是和氏璧啊!楚国令尹昭阳把它丢失,怀疑被张仪偷走,几乎把他打死,张仪因此才到了秦国。后来昭阳悬赏千金,寻找此璧,但偷去的人始终不敢拿出来。您有福,和氏璧落到了您的手中。这是无价之宝呀!您要用心收藏,千万不要轻易给他人看。”缪贤问:“像你这么说,这块玉的好处是什么?”玉工逞答道:“把这块玉放在黑暗之处,自然发出光亮,不染尘埃,消除邪魅。如果放在座位上,冬天时发暖,可以代替火炉;夏天时发凉,百步以内,蝇蚊都飞不进来。有这些奇异之处,所以说它是无价之宝。”缪贤按玉工逞所说去试,果然分毫不差。缪贤异常欣喜,将它珍藏在箱子中,并厚赏玉工逞...
· “公主”称呼的由来:春秋战国之前叫“王姬”
“公主”这个称呼,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更早的时候,她们被称为“王姬”。为什么这么称呼呢?因为周朝的时候,“姬”本是周天子的姓氏,后来也作为形容妇人的美称。人们认为这个字比较高贵,而周天子的女儿也比其他王族的女儿要高贵,于是就能配得上这个“姬”字,所以就叫“王姬”。皇帝的儿子,有称呼“王子”的,有称呼“皇子”的,从字面上就能理解这些词的意思。不过皇帝的女儿叫做“公主”,这是为什么呢?“公主”这个称呼,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更早的时候,她们被称为“王姬”。为什么这么称呼呢?因为周朝的时候,“姬”本是周天子的姓氏,后来也作为形容妇人的美称。人们认为这个字比较高贵,而周天子的女儿也比其他王族的女儿要高贵,于是就能配得上这个“姬”字,所以就叫“王姬”。“王姬”也要结婚,结婚就得办婚礼,得有主婚人。一般来说,家长要做主婚人,可“王姬”的家长是周天子,地位太尊贵,属于遇到什么事儿都支使别人去干的主儿,...
· 讲历史——春秋和战国的差异
复习一下我们以前知道的中国历史,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是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穆;“战国七雄”则是齐、秦、楚、燕、韩、赵、魏。普通人一看就知道这两者之间的绝大差异,“五霸”在春秋时也写作“五伯”,是五个人;“七雄”就不是人了,是七个彼此互相攻战的列国。为什么不是“春秋五雄”?因为春秋时期还有很多国,周天子式微,封建制度不足以维系国与国之间的秩序,所以陆续有强人崛起,承担了“伯”或“霸”的角色,当老大爷,代替周天子维持秩序。他们出身大国,掌握了强大武力,然而他们维持秩序的原则,至少表面上仍然要讲究封建规矩。你欺负弱小,老大爷就瞪你一眼,让你把手脚收回去;你说话不算话,老大爷就带兵到你边境上,逼着你遵守协约;你们两个为了这事那事吵得不可开交,老大爷就主持会议,在会上大家把争执解决。充当“伯”或“霸”的老大爷,还不是完全靠自己的武力,他经常联合其他国一起来干预、协调,维持...
·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2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战国时代。其中又以公元前475年为界线,前段为春秋,因孔子曾编订《春秋》一书而得名;后段为战国,因当时七个较强大的诸侯国相互混战而得名。春秋时,王室衰弱,诸侯势力崛起,同时中原诸国又受到周边少数民族威胁。于是各大国在“尊王攘夷”口号下,争当霸主。春秋300年间出现了所谓“五霸”。关于“春秋五霸”,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通常认为是后者,因为宋襄公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霸主,而秦穆公势力也未曾影响至中原。战国时期,原来的晋国被三个大臣瓜分为韩、赵、魏三国,齐国政权被田氏取代,东北的燕国逐渐强大,再加上南方的秦、楚两国,构成了七雄角逐的场面。所谓“战国七雄”即是指战国时期七个势力强大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
·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是什么?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介绍!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是什么?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介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三个比较典型的"大乱世"。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春秋战国时期,来看一看明明同属于东周,为何会一分为二,这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主流的有以下两种。首先是以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记载的终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也就是公元前468年。还有一种是以"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即韩、赵、魏三家于公元前376年废晋国的晋景公并瓜分其土地这件事。现在学者为了方便,一般将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划为战国。关于二者的区别,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描述:二者名称的由来不同。"春秋"之名,得于孔子编撰的《春秋》,因书的记事与春秋时期历史阶段基本吻合,故名"春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