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竟然清朝就有姐弟恋你知道吗?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0
转发:0
评论:0
竟然清朝就有姐弟恋你知道吗?,男主沈复,字三白,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生于长洲(属苏州)。女主,陈芸,字

男主沈复,字三白,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生于长洲(属苏州)。

女主,陈芸,字淑珍。比沈三白大十个月。是他舅舅的女儿。

也就是说,他们是表姐弟,近亲。

我们就来看看,这场姐弟恋,让人会心一笑的五个第一次。

第一次见面,表弟就非表姐不娶!

乾隆四十年(1775),十三岁的沈复跟着母亲到外婆家去。第一次见到了表姐。

两个年龄相仿从未谋面只听家人说过彼此的表姐弟,见面之后,“两小无嫌”,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我们知道,小孩子若觉得对方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必然会把自己珍藏的物品神神秘秘地带他去看,以示我很看好你哟……

陈芸亦是如此。

她带沈复看了什么呢?

她把自己写的诗,给沈复看了。当读到“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一句时,沈复“叹其才思隽秀”,已对这个表姐倾心不已。

然他虽然才十三岁,心智却很早熟。他有担忧。

怕啥?

——窃恐其福泽不深。红颜薄命,最薄命者是才女。也许他看多了古代才子佳人们美好的生活,都只有一小段的故事吧。因而有此担心。

但,这未能成为拦路虎。他鼓气勇气向她母亲讲,“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这正中他母亲之意,“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

初次相见,两人就算是订下了婚事。

第一次秘密约会,表姐脸都羞红了!

四五个月后,陈芸堂姐出嫁,沈复又跟着母亲去喝喜酒。

当夜,送完附近的亲戚,沈复觉得肚子很饿,便找仆人要吃的。却不甚合胃口。

——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

按着小说的情节,这个时候肯定要出现一个转折。这种桥段都烂大街了。

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啊,所以,果然,毫无意外,沈复没吃几口,两人还未来得及说悄悄话呢,远远听到表哥陈玉衡在大叫,“淑妹速来!”

陈芸反应超快,一边关门一边回应,“已疲乏,将卧矣。”

情急之下,也顾不得撒谎非淑女所为了。但,我们晓得,陈玉衡不会就此消停的。

——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

少女陈芸一听堂兄嘲笑,脸比苹果还红一百倍。

——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

看到此处,或许很多读者,不管男女,都想起了自己的初恋吧……那种萌动,那种贴心,那种羞怯,一笑一颦,无不让人怀念不已……

这次被人撞破之后,“再往,芸即避匿”,她怕再被别人笑话啊!

第一次亲密接触,心怦怦乱跳!

与朋友们的想象不同,他们并没有私订终身。他们的第一次,留给了新婚之夜。

五年之后,十八岁的沈复与陈芸,喜结连理。

热闹过后,洞房里只余他二人。

当中之乐不能尽述,且若用白话说出来,未免少了一些美妙。所以,我撷取沈复自己所记,供大家共鸣……

喝完交杯酒后,两人“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抨抨作跳。”

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第一次分别,觉得人生都没味道了!

结婚之后,两人“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然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沈复将外出求学。两人心中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可夫君之远大前程,做妻子的岂可耽误?非但不能流露出让他留下的心思,甚至得狠心快点把他推走。

——芸反强颜劝勉,代整行装,是晚但觉神色稍异面已。临行,向余小语曰:“无人调护,自去经心!”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研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

想必朋友们读到此处,也是心下凄然!

第一次小别重逢,腻在一起都快化了

没想到,沈复的老师很懂年轻人的心思——毕竟人家也年轻过嘛——不忍沈复新婚便与妻子久离,于是修书一封,告知其父,给沈复放了个长假。

欣喜之情,真是难以言表啊!沈复所用的比喻,是“同戍人得赦”——打了很多年仗的士兵,九死一生,听到战争已停,可以回家的消息,激动得无以复加啊!

——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小别胜新婚,此夜缠绵如胶,大家可自去体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这些姓氏竟然有皇室血统!看看有你没有!
夏代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在我国的历史上,自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之后,开始第一次用了“皇帝”这个名号,自此2千多年里,出现了很多大一统的王朝。如今帝王已休,有哪些姓氏是帝王的后裔呢?这里只统计大一统的王朝,像五代十国这种太过于小的王国之主,不能算皇帝,只能算国王,不计算在内。皇帝这个称号从秦朝开始,所以秦始皇嬴政的赢姓,就是正儿八经的帝胄之后。秦始皇死后,胡亥篡位,勒令公子扶苏自裁,把二十多个兄弟姐妹处决,秦朝灭亡后,被有灭楚国之恨的项羽清算,所以赢姓族人留下来的并不多。很多赢姓的纷纷改姓,也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嬴姓十四氏,即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秦灭后,项羽奉楚怀王熊心为义帝,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位皇帝,后项羽派人暗害义帝,项羽并未称帝,而是号西楚霸王,分封各国,虽无皇帝之名,而有皇帝之实。由于《...
· 清朝名画家居廉,他的作品你们知道吗?
居廉早岁随从兄梅生赴粤西,投东莞张敬修(1824-1864)幕下。张氏与侄张嘉谟(1830-1887)皆雅好艺事,政务馀暇与二居共研绘事,而古泉因奉檄有功,得张敬修大力推举,画名由是大噪。一八五六年,张氏叔侄归里,张敬修筑「可园」以居,张鼎铭建「道生园」,两者仅数百米之遥,二居复随之归东莞,遂往来两园为清客,因无生计之忧,日夕耽于艺事,以园中花木遍植,对花写照,艺事大进。本辑花卉写于一八七七年中秋,时居氏已返番禺十二年,于隔山「十香园」设馆授徒。画上绘芳卉十二种,皆折枝出之,按时序节令而写,画法上追恽南田,摄宋光宝、孟丽堂神韵,笔致工细,勾划准确,赋色秀妍明丽,见超逸出尘之致,尤以「撞水撞粉」之法状写花瓣枝干,使之润泽透光,亟得栩栩如生之态,盖其居所「草花点缀,杂时篱落间,殊有园林之势」,寄寓此间,笔下自是形神俱摄。每帧皆具蔡小亭恭楷题识,以十二女子为题,分书行述于上,既有绝色之「闺秀」、...
· 古代那些姓吉的名人,你以为他们是清朝的吗?
吉朗:生卒(?—316)西晋冯翊莲勺人。吉挹祖。愍帝时为御史中丞。刘曜陷京师,帝出降,朗不屈。吉温:生卒(?—755)唐河南人。吉顼从子。玄宗天宝初为新丰丞。李林甫引其居门下,以酷吏闻名。与罗希奭椎锻治狱,相助为虐,号“罗钳吉网”。擢户部郎中,兼侍御史。坐受贿及夺民财贬端溪尉。杨国忠遣人杀之。吉囊:生卒(?—1542)明鞑靼人。酋长。达延汗孙,阿著子。嘉靖时据河套,雄黠喜兵。十一年,欲扰边而边臣有备,乃渡河西向破亦不剌、卜儿孩两部。其后数年间屡掠宣府、大同、庄浪各边塞。十九年扰固原,为周尚文所败,子小十王被杀。次年,请与明互市,遭拒,乃与俺答分道突入内扰,攻扰平定、寿阳、朔州等处。
· 清朝旗人生下来就有俸禄吗?能领多少
都误以为旗人就是满人,其实是不对的。所谓旗人并非单指满人,而是指八旗所属之人。是指满人和早期投靠满人的部分蒙古人、汉人和高丽人。这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不完全是按照民族来确立的,而是按照军事建制来确立。是清初入关的满洲军队、他们的家属以及后代。这是清廷赖以存在的基本武装力量和拥趸。旗人的待遇和人口增长,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八旗的优待政策。首先规定,旗人不能从事任何生产活动或是以赚钱为目的的谋生活动。因为旗人的男人生下来是要打仗的,而女人则是要为旗人生孩子的。除了打仗和生孩子,旗人干别的事情都是丢祖宗的脸。这是把旗人的生存方式道德化了,这对旗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后来旗人哪怕是从事很高雅的戏剧和书画等艺术活动的时候都要特别强调:这是闹着玩的,当不得真,给祖宗丢脸了。族的待遇最好。皇族统称为宗室。由于历代皇帝的子嗣很多,他们开枝散叶,所生的后代形成了庞大的宗室族群。宗室分两种,皇帝...
· 汤若望竟然让清朝续命200年!
自从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有个叫汤若望的西方人为了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来到中国,他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康熙登基竟跟他有关,间接让清朝延续百年辉煌。那么汤若望为什么这里厉害呢?他又是谁呢?汤若望明代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国,正是他带来的火炮技术武装了明朝的军队,拖延于清朝铁骑南下的步伐。然而再强大的火器也阻击不了内部的腐烂,明朝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最终走向了灭亡。明朝灭亡后,他又冒险自荐,成了清朝钦天监的组建者,负责天文监测、火器研发等工作。汤若望投靠清朝以后,受到了当时顺治皇帝的欣赏和尊重,亲切地把他叫做“玛法”(满语:可亲可爱的长者,爷爷),这个玛法享有许多特权,他可以随时进宫见顺治,顺治也多次去他的住处和他畅谈,向他请教历法方面的问题,仅顺治十三、十四年两年内,顺治就亲自登门24次,可见圣眷之隆。顺治对汤若望的信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他即将临终的时候,甚至连立皇储的问题也征询他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