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大写意画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徐渭的大写意画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徐渭(1512—1593),字文长,号青藤,是我国十六世纪杰出的文学艺术家,
徐渭(1512—1593),字文长,号青藤,是我国十六世纪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他在文学、 诗歌、戏曲和绘画史上都占有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绘画方面,对后世四百多年的大写意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郑板桥说:“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强不驯之艺,所以不谋而合。”又有诗曰:“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还刻了一颗“青藤门下走狗”的印章,可见其对徐文长的崇拜。
徐渭作品
现代写意画大家齐白石亦曾说:“青藤、雪个(朱耷)、大涤子(石涛)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还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吴昌硕)衷肠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可见,齐白石对徐文长亦深情怀敬意。
自然徐文长所以那样地受到后人的崇敬和纪念,恐怕是由于他不仅有杰出的成就,而且有高尚的品格——傲骨铮铮,敢于反抗封建礼教,敢于同作斗争和反抗外寇侵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徐文长从小跟陈鹤学画,奠定了他绘画风格的基础。陈鹤字鸣野,号九皋,别号海樵山人,出身于绍兴世袭百户的军官家庭,因少年病弱,辞去世袭军职,在绍兴怪山修建飞来山房和息柯亭,广交宾客,他擅长写意花鸟画,善制散曲,为绍兴文坛的盟主。徐文长自幼爱好绘画、戏曲,可以说是深受了他的影响的。
徐渭作品
陈鹤的墨迹已难看到,据与他同时代一些人的记载,说他作画走笔如飞,淋漓。如姜二酉撰的《陈鹤传》中说:“慕山人者,每候山人饮宴兴酣,载笔素以进。山人则振髯握管,须臾为一掷,累幅或数十丈,各惬其所,乞而后止。”(姜二酉《无声诗史》,另见《徐文长全集》卷二十七《陈山人墓表》)徐文长关于他的记载则更多,如他在《书陈山人九皋三卉后》说:“予见山人卉多矣,曩在日,遗予者不下十数纸,皆不及此三品之佳。迦欢云,莹然而雨,泫泫然而露也。”(《徐文长全体》二十一)可以想见,陈海樵的绘画风格是一种大写意,而徐文长绘画的基本风格亦正是这样。
徐文长的青少年时代就与著名画家沈青门(仕)、谢时臣有很深的交谊,沈工诗善画,兼工散曲,与徐文长志趣相投,后来同在胡宗宪幕府。徐文长有《题青门山人画滇茶花》诗云:
武林画史沈青门,把兔申藤善写生,
何事胭脂鲜若此?一天露水带昆明!
(《徐文长全集》卷十二)
从徐文长的诗意看,沈仕是一位善于写生的高手。
徐渭作品
谢时臣是吴中著名的山水画大家,擅长巨幅山水,因好用浓墨,笔墨粗放,受到吴中画派的排挤。徐文长住在杭州玛瑙寺时(嘉靖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曾受到谢时臣的指教。他在《书谢叟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中说:“吴中画多惜墨。谢老用墨颇侈,其乡讶之,观场而矮者相附和,十之八九。不知画病不病,不在墨重与轻,在生动与不生动耳。”(《徐文长全集》卷二十一)在当时吴派画风靡画坛的形势下,徐文长的看法确是一种卓见。
徐文长在嘉靖二十五年(二十五岁),曾去当时的文化中心苏州,看到了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陈白阳诸大画家和祝允明、王雅宜等书家一些作品,眼界大开。他说:“世传沈征君画多写意,而草草者倍佳。”(《书沈征君画》)“陈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跋陈白阳卷》《徐文长佚稿》卷十六)“南京解元唐伯虎,小涂大抹俱高古。”(唐伯虎古松水壁,阁中人待客过画、《徐文长全集》卷十二)。又称:“祝京兆书乃今时第一,王雅宜次之。”(《跋停云馆帖》、《徐文长佚稿》卷十六)徐文长虽然失遇而返,但吴中的绘画和书法成就对徐文长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他对古人的画亦很有研究,如他认为夏的画,“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观夏画卷》)。评倪云林的画是“一幅淡烟光,云林笔有霜”(《书倪云林画》)等等。
徐渭作品
从上面所论,我们可以窥见徐文长独特的艺术趣味,他欣赏陈海樵的如云如雨如露的写意画法,沈仕、谢时臣的“生动”,沈周的“草草者”,陈道复的“草书飞动似之”,唐伯虎的“小涂大抹俱高古”,夏的“苍洁旷迥”,“舍形而悦影”,倪云林的“笔有箱”等风格。徐文长的画,就是吸收了前辈诸家的特点和优点,逐步形成自己大写意的绘画风格的。
徐文长作画气概不同凡响,如他题《刘雪湖梅花大幅》诗中说到:“我与刘君初相见,较量长短捋髭须。圈花少让元章笔,发干元章不若吾。捉笔呼煤将发干,闭门自不令人看。须臾歇笔乃开门,一扫槎三丈绢。”这种作画的风格,显然是受陈鹤的影响,并且胆量和气魄更为雄豪。他晚年有《又图卉应史甥之索》诗云:
陈家豆酒名天下,米家之酒亦甚亚。
史生亲携八升来,如椽大卷令吾画。
小白连浮三十杯,指尖浩气响成雷。
惊花蛰草开间愁,何用三郎羯鼓催?
羯鼓催,笔兔瘦,
鳌蟹百双,羊肉一肘,陈家之酒更二斗。
吟咿吾,迸厥口,为侬更作狮子吼。
(《徐文长全集》卷五)
从今天留存的墨迹《葡萄图》、《墨牡丹》和《杂花图长卷》等作品看来,确实使人感到有“指尖浩气响成雷”,“一扫槎三丈绢”的气魄。这种气概不仅在当时无人可与伦比,就是后来数百年间,也罕有人可与比者。
他这种作画风格与他的书法风格和成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擅长行草书,小从著名书法家杨珂学,杨珂字秘图,余姚人,据万历《余姚县志》说:“杨珂幼摹晋人帖逼真,后稍别成一家。多作狂书,或从左、或从下、或从偏旁之半而随益之。……笔法自中锋者最难,帷秘图为然。”徐文长从杨珂处学得狂书,又兼学米芾而自成一家法。袁宏道就是在看了他的书法单幅之后说徐文长“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落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徐文长自称“吾书第一、诗第二、文三、画四。”可见,他对自己的书法是多么自信。他的书法风格确实是奇特的,观其笔意有如“天马行空”,其笔势如“渴骥奔泉”,章法、结体奔放多变,笔画飞动。纵恣中见沉雄,苍颈中见姿媚。他的书法主在以情韵、气势见胜。他以行草书入画,形成了他那大刀阔斧、纵横睥睨的大写意画法和风格,似有一种“推到一世之豪杰,开拓万古之心胸”的气概,令人惊心动魄,一新耳目。
徐文长的大写意画风格的形成,除了前辈画师的艺术成就和书法成就的影响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的独有的生活道路和广博的学识素养所造成的他的独特的胸襟和思想情操。他的诗文、戏曲和书画中的那股“磊落不平之气”,与他英雄失路,一生潦倒,不得志的遭际,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文艺思想的核心是主张“本色”,强调要抒发自己的真性情,反映社会的真实矛盾,以力挽明代文坛的颓丧之风。他是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不失其真。他敢于发人所不敢发,为人所不敢为,具有狂傲不屈的斗争精神。所以,重视绘画的思想性,是形成他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据孔尚任跋徐文长自制竹秘阁说:“上刻双钩竹石,款僧悔。盖文长读书玛瑙寺中自称僧悔时所用也。双钩竹石,皆文长手画,笔法圆活,竹根盘结出土外。曾见文长绢幅双钩竹筱,其下盘根亦如是也。竹竿亭亭,节棱甚大,或取盘根错节之义。予购之燕市,背刻小纪。(孔尚任《享}》、《美术丛书》刊本)从这段记载可以知道,徐文长年轻时作画不仅很注意写生和基本功(这在他的《四书绘序》中也有明显的反映),而且就很注意绘画创作的思想性。他画的竹子是“竹根盘结出土外,”“竹竿亭亭,节棱甚大”。孔尚任说他“或取盘根错节之义”。这是对的,后来在他五十岁时《画竹与吴镇(兑)》的题画诗中就明白地表明:
聚千垂梢凡几重?只须用墨一分浓?
即令小节无此用,也自成林一壑中。
东坡画竹多荆棘,却惹评论受俗嗔;
自是俗人浑不识,东坡特写两股人。
(《徐文长全集》卷十二)
可见,他画竹是在画人,是在抒发胸中的块垒。他画牡丹、葡萄等也往往如此,他有题墨牡丹云:“牡丹为富贵花,主光彩夺目,故昔人多以钩染烘托见长,今以为之,虽有生意,终不是此花真面目,盖余本窭人,生与梅竹宜,至荣华富丽风,若马牛宜弗相似也。”可见,他的牡丹不光是形式风格上的一种创造,而是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的艺术创新。
他一生的不幸遭际,使他同情劳苦人民,而恨富贵人,恨这个可诅咒的封建社会。他有题《画蟹》诗云: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
他以画蟹来咒骂那些如董卓一类的横行霸道的封建统治者。又有题《掏耳图》云:
做哑装聋苦未能,关心都犯痒和疼;
仙人何用闲掏耳,事事人间不耐听。
他以画《掏耳图》来揭露“事事人间不耐听”的日趋腐败的明王朝,反映了他“做哑装聋苦未能”的品格,他要把耳朵掏得更清爽些,“关心都犯痒和疼”,所以,“不耐听”则更要听,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思想。他又有题《芭蕉石榴》诗云:
蕉叶屠埋短后衣,墨榴铁锈虎斑皮,
老夫貌此谁堪比?朱亥椎临袖口时。
他以画芭蕉,来反映社会阶级矛盾之尖锐。短后衣是当时贫苦的劳动者的衣服,他以蕉叶比作人民的衣服,石榴比作铁椎,说人们会象战国时朱亥用铁椎击晋鄙那样来击杀那些可恶的权贵们。他还有题《水墨牡丹》云:
墨染娇恣浅淡匀,画中亦足赏青春;
长安醉客靴为崇,去踏沉香亭上尘。
他画牡丹讥笑 李白与皇帝打交道,写诵牡丹诗来讨好杨贵妃与唐明皇,是没志气的表现。借以讽刺那些投机钻营、奉承拍马的御用文人。
因此,徐文长的画与他的诗文、戏曲一样,艺术创作与现实密切结合,总有一股磊磊落落的不平之气跃然于纸上。
另外,徐文长的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他在艺术上敢于冲破藩篱、大胆创新的精神分不开的。他有《画百花卷与史甥,题曰“漱老滤墨”》诗云:
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笔涂花卉。
藤长剌阔背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
葫芦依样不胜楷,能如造化绝安排。
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裁。
胡为乎,区区枝剪而叶裁?
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拔开。
(《徐文长全集》卷五)
他认为“世间无事无三昧”,这个“三昧”就是“能如造化绝安排”,布置上要巧于剪裁,笔墨上要能“淋漓雨拨开”,得之自然,对传统,对物象不能如“葫芦依样,创作要以“不求形似求生韵”为原则,才能达到“根拔皆吾五指裁”的艺术效果。另在《写竹赠李长公》诗中说:
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譬如影里看丛稍,那得分明成个字?
这些诗集中地反映了他绘画创作的基本观点,这一思想是对前代优秀文人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也是大写意花鸟画的理论基础。
所以,徐文长绘画总的特点,是情胜于境,意胜于形,不拘泥于枝节,讲究整体的气势,讲究意境,随性而发,随情而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笔墨大胆泼辣,气骨俱盛,运笔纵恣,似草书飞动,但畅快中有沉着,沉着中有畅快。用墨善、破墨,淋漓酣畅,墨分五彩,神韵焕发。款书多行草书,书法一气呵成,使画面气势倍增。
明代绘画名家,流派辈出,有浙派、吴派,成就卓著,但作为大写意花鸟画,在明代是一个新兴的画风,林良、沈周、陈鹤、陈道复等都是当时写意画的高手,而徐文长则在他们成就的基础上,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进一步地加以发展,成了晚明画坛一位大写意画的大师,他的绘画风格与成就,对此后四百余年的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画风,经过明代的陈老莲、清代的八大、石涛,“杨州八怪”中的李W、郑板桥、李方膺、罗聘,海派的赵之谦、虚谷、吴昌硕,以及现代画家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个磅礴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画坛和近现代画坛的强大的文人花鸟画大写意派,而且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着。
如郑板桥说:“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强不驯之艺,所以不谋而合。”又有诗曰:“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还刻了一颗“青藤门下走狗”的印章,可见其对徐文长的崇拜。
徐渭作品
现代写意画大家齐白石亦曾说:“青藤、雪个(朱耷)、大涤子(石涛)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还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吴昌硕)衷肠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可见,齐白石对徐文长亦深情怀敬意。
自然徐文长所以那样地受到后人的崇敬和纪念,恐怕是由于他不仅有杰出的成就,而且有高尚的品格——傲骨铮铮,敢于反抗封建礼教,敢于同作斗争和反抗外寇侵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徐文长从小跟陈鹤学画,奠定了他绘画风格的基础。陈鹤字鸣野,号九皋,别号海樵山人,出身于绍兴世袭百户的军官家庭,因少年病弱,辞去世袭军职,在绍兴怪山修建飞来山房和息柯亭,广交宾客,他擅长写意花鸟画,善制散曲,为绍兴文坛的盟主。徐文长自幼爱好绘画、戏曲,可以说是深受了他的影响的。
徐渭作品
陈鹤的墨迹已难看到,据与他同时代一些人的记载,说他作画走笔如飞,淋漓。如姜二酉撰的《陈鹤传》中说:“慕山人者,每候山人饮宴兴酣,载笔素以进。山人则振髯握管,须臾为一掷,累幅或数十丈,各惬其所,乞而后止。”(姜二酉《无声诗史》,另见《徐文长全集》卷二十七《陈山人墓表》)徐文长关于他的记载则更多,如他在《书陈山人九皋三卉后》说:“予见山人卉多矣,曩在日,遗予者不下十数纸,皆不及此三品之佳。迦欢云,莹然而雨,泫泫然而露也。”(《徐文长全体》二十一)可以想见,陈海樵的绘画风格是一种大写意,而徐文长绘画的基本风格亦正是这样。
徐文长的青少年时代就与著名画家沈青门(仕)、谢时臣有很深的交谊,沈工诗善画,兼工散曲,与徐文长志趣相投,后来同在胡宗宪幕府。徐文长有《题青门山人画滇茶花》诗云:
武林画史沈青门,把兔申藤善写生,
何事胭脂鲜若此?一天露水带昆明!
(《徐文长全集》卷十二)
从徐文长的诗意看,沈仕是一位善于写生的高手。
徐渭作品
谢时臣是吴中著名的山水画大家,擅长巨幅山水,因好用浓墨,笔墨粗放,受到吴中画派的排挤。徐文长住在杭州玛瑙寺时(嘉靖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曾受到谢时臣的指教。他在《书谢叟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中说:“吴中画多惜墨。谢老用墨颇侈,其乡讶之,观场而矮者相附和,十之八九。不知画病不病,不在墨重与轻,在生动与不生动耳。”(《徐文长全集》卷二十一)在当时吴派画风靡画坛的形势下,徐文长的看法确是一种卓见。
徐文长在嘉靖二十五年(二十五岁),曾去当时的文化中心苏州,看到了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陈白阳诸大画家和祝允明、王雅宜等书家一些作品,眼界大开。他说:“世传沈征君画多写意,而草草者倍佳。”(《书沈征君画》)“陈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跋陈白阳卷》《徐文长佚稿》卷十六)“南京解元唐伯虎,小涂大抹俱高古。”(唐伯虎古松水壁,阁中人待客过画、《徐文长全集》卷十二)。又称:“祝京兆书乃今时第一,王雅宜次之。”(《跋停云馆帖》、《徐文长佚稿》卷十六)徐文长虽然失遇而返,但吴中的绘画和书法成就对徐文长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他对古人的画亦很有研究,如他认为夏的画,“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观夏画卷》)。评倪云林的画是“一幅淡烟光,云林笔有霜”(《书倪云林画》)等等。
徐渭作品
从上面所论,我们可以窥见徐文长独特的艺术趣味,他欣赏陈海樵的如云如雨如露的写意画法,沈仕、谢时臣的“生动”,沈周的“草草者”,陈道复的“草书飞动似之”,唐伯虎的“小涂大抹俱高古”,夏的“苍洁旷迥”,“舍形而悦影”,倪云林的“笔有箱”等风格。徐文长的画,就是吸收了前辈诸家的特点和优点,逐步形成自己大写意的绘画风格的。
徐文长作画气概不同凡响,如他题《刘雪湖梅花大幅》诗中说到:“我与刘君初相见,较量长短捋髭须。圈花少让元章笔,发干元章不若吾。捉笔呼煤将发干,闭门自不令人看。须臾歇笔乃开门,一扫槎三丈绢。”这种作画的风格,显然是受陈鹤的影响,并且胆量和气魄更为雄豪。他晚年有《又图卉应史甥之索》诗云:
陈家豆酒名天下,米家之酒亦甚亚。
史生亲携八升来,如椽大卷令吾画。
小白连浮三十杯,指尖浩气响成雷。
惊花蛰草开间愁,何用三郎羯鼓催?
羯鼓催,笔兔瘦,
鳌蟹百双,羊肉一肘,陈家之酒更二斗。
吟咿吾,迸厥口,为侬更作狮子吼。
(《徐文长全集》卷五)
从今天留存的墨迹《葡萄图》、《墨牡丹》和《杂花图长卷》等作品看来,确实使人感到有“指尖浩气响成雷”,“一扫槎三丈绢”的气魄。这种气概不仅在当时无人可与伦比,就是后来数百年间,也罕有人可与比者。
他这种作画风格与他的书法风格和成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擅长行草书,小从著名书法家杨珂学,杨珂字秘图,余姚人,据万历《余姚县志》说:“杨珂幼摹晋人帖逼真,后稍别成一家。多作狂书,或从左、或从下、或从偏旁之半而随益之。……笔法自中锋者最难,帷秘图为然。”徐文长从杨珂处学得狂书,又兼学米芾而自成一家法。袁宏道就是在看了他的书法单幅之后说徐文长“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落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徐文长自称“吾书第一、诗第二、文三、画四。”可见,他对自己的书法是多么自信。他的书法风格确实是奇特的,观其笔意有如“天马行空”,其笔势如“渴骥奔泉”,章法、结体奔放多变,笔画飞动。纵恣中见沉雄,苍颈中见姿媚。他的书法主在以情韵、气势见胜。他以行草书入画,形成了他那大刀阔斧、纵横睥睨的大写意画法和风格,似有一种“推到一世之豪杰,开拓万古之心胸”的气概,令人惊心动魄,一新耳目。
徐文长的大写意画风格的形成,除了前辈画师的艺术成就和书法成就的影响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的独有的生活道路和广博的学识素养所造成的他的独特的胸襟和思想情操。他的诗文、戏曲和书画中的那股“磊落不平之气”,与他英雄失路,一生潦倒,不得志的遭际,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文艺思想的核心是主张“本色”,强调要抒发自己的真性情,反映社会的真实矛盾,以力挽明代文坛的颓丧之风。他是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不失其真。他敢于发人所不敢发,为人所不敢为,具有狂傲不屈的斗争精神。所以,重视绘画的思想性,是形成他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据孔尚任跋徐文长自制竹秘阁说:“上刻双钩竹石,款僧悔。盖文长读书玛瑙寺中自称僧悔时所用也。双钩竹石,皆文长手画,笔法圆活,竹根盘结出土外。曾见文长绢幅双钩竹筱,其下盘根亦如是也。竹竿亭亭,节棱甚大,或取盘根错节之义。予购之燕市,背刻小纪。(孔尚任《享}》、《美术丛书》刊本)从这段记载可以知道,徐文长年轻时作画不仅很注意写生和基本功(这在他的《四书绘序》中也有明显的反映),而且就很注意绘画创作的思想性。他画的竹子是“竹根盘结出土外,”“竹竿亭亭,节棱甚大”。孔尚任说他“或取盘根错节之义”。这是对的,后来在他五十岁时《画竹与吴镇(兑)》的题画诗中就明白地表明:
聚千垂梢凡几重?只须用墨一分浓?
即令小节无此用,也自成林一壑中。
东坡画竹多荆棘,却惹评论受俗嗔;
自是俗人浑不识,东坡特写两股人。
(《徐文长全集》卷十二)
可见,他画竹是在画人,是在抒发胸中的块垒。他画牡丹、葡萄等也往往如此,他有题墨牡丹云:“牡丹为富贵花,主光彩夺目,故昔人多以钩染烘托见长,今以为之,虽有生意,终不是此花真面目,盖余本窭人,生与梅竹宜,至荣华富丽风,若马牛宜弗相似也。”可见,他的牡丹不光是形式风格上的一种创造,而是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的艺术创新。
他一生的不幸遭际,使他同情劳苦人民,而恨富贵人,恨这个可诅咒的封建社会。他有题《画蟹》诗云: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
他以画蟹来咒骂那些如董卓一类的横行霸道的封建统治者。又有题《掏耳图》云:
做哑装聋苦未能,关心都犯痒和疼;
仙人何用闲掏耳,事事人间不耐听。
他以画《掏耳图》来揭露“事事人间不耐听”的日趋腐败的明王朝,反映了他“做哑装聋苦未能”的品格,他要把耳朵掏得更清爽些,“关心都犯痒和疼”,所以,“不耐听”则更要听,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思想。他又有题《芭蕉石榴》诗云:
蕉叶屠埋短后衣,墨榴铁锈虎斑皮,
老夫貌此谁堪比?朱亥椎临袖口时。
他以画芭蕉,来反映社会阶级矛盾之尖锐。短后衣是当时贫苦的劳动者的衣服,他以蕉叶比作人民的衣服,石榴比作铁椎,说人们会象战国时朱亥用铁椎击晋鄙那样来击杀那些可恶的权贵们。他还有题《水墨牡丹》云:
墨染娇恣浅淡匀,画中亦足赏青春;
长安醉客靴为崇,去踏沉香亭上尘。
他画牡丹讥笑 李白与皇帝打交道,写诵牡丹诗来讨好杨贵妃与唐明皇,是没志气的表现。借以讽刺那些投机钻营、奉承拍马的御用文人。
因此,徐文长的画与他的诗文、戏曲一样,艺术创作与现实密切结合,总有一股磊磊落落的不平之气跃然于纸上。
另外,徐文长的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他在艺术上敢于冲破藩篱、大胆创新的精神分不开的。他有《画百花卷与史甥,题曰“漱老滤墨”》诗云:
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笔涂花卉。
藤长剌阔背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
葫芦依样不胜楷,能如造化绝安排。
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裁。
胡为乎,区区枝剪而叶裁?
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拔开。
(《徐文长全集》卷五)
他认为“世间无事无三昧”,这个“三昧”就是“能如造化绝安排”,布置上要巧于剪裁,笔墨上要能“淋漓雨拨开”,得之自然,对传统,对物象不能如“葫芦依样,创作要以“不求形似求生韵”为原则,才能达到“根拔皆吾五指裁”的艺术效果。另在《写竹赠李长公》诗中说:
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譬如影里看丛稍,那得分明成个字?
这些诗集中地反映了他绘画创作的基本观点,这一思想是对前代优秀文人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也是大写意花鸟画的理论基础。
所以,徐文长绘画总的特点,是情胜于境,意胜于形,不拘泥于枝节,讲究整体的气势,讲究意境,随性而发,随情而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笔墨大胆泼辣,气骨俱盛,运笔纵恣,似草书飞动,但畅快中有沉着,沉着中有畅快。用墨善、破墨,淋漓酣畅,墨分五彩,神韵焕发。款书多行草书,书法一气呵成,使画面气势倍增。
明代绘画名家,流派辈出,有浙派、吴派,成就卓著,但作为大写意花鸟画,在明代是一个新兴的画风,林良、沈周、陈鹤、陈道复等都是当时写意画的高手,而徐文长则在他们成就的基础上,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进一步地加以发展,成了晚明画坛一位大写意画的大师,他的绘画风格与成就,对此后四百余年的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画风,经过明代的陈老莲、清代的八大、石涛,“杨州八怪”中的李W、郑板桥、李方膺、罗聘,海派的赵之谦、虚谷、吴昌硕,以及现代画家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个磅礴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画坛和近现代画坛的强大的文人花鸟画大写意派,而且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谈徐渭的大写意画
徐渭(1512―1593),字文长,号青藤,是我国十六世纪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他在文学、诗歌、戏曲和绘画史上都占有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绘画方面,对后世四百多年的大写意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郑板桥说:“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强不驯之艺,所以不谋而合。”又有诗曰:“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还刻了一颗“青藤门下走狗”的印章,可见其对徐文长的崇拜。现代写意画大家齐白石亦曾说:“青藤、雪个(朱耷)、大涤子(石涛)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还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吴昌硕)衷肠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可见,齐白石对徐文长亦深情怀敬意。自然徐文长所以那样地受到后人的崇敬和纪念,恐怕是由于他不...
· 老子对世界科学的巨大影响
根据史记一书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死后追諡为聃。他曾经担任周朝守藏室的管理员,专门管理王室的藏书,孔子到雒邑时曾经向他请教有关礼的问题,他看到周朝逐渐衰微,很难再有作为,于是决心辞官退隐,路过函谷关,关令尹喜仰慕他的才学,请他留下著作,于是老子写了一部五千多字的《道德经》,书一完成,人就飘然而去,不知去向。后人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就得全靠这部经典了。老子的思想有很明显的自然主义的色彩,观察大自然的种种现象,从而体会出做人处世的微妙智慧。我们一般人总以为坚硬刚强就是力量,但是,老子却发现柔以克刚的道理,在道德经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滴水可以穿石。美国最有名的大峡谷就是由最柔弱的水切割而成。在中华文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外国被广为翻译和阅读的一本书要算是《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的意思就是‘自然...
· 徐渭的故事:徐渭是如何作对联戏弄老财主的
徐渭是一个极有天赋的一个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不管在哪一个艺术领域,徐渭都有很好的作品呈现给世人。可以说,徐渭是一个生时寂寞,死后让后世人顶礼膜拜的一个艺术家。图片来源于网络徐渭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年幼时,就凸显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在民间,更是流传了很多关于徐渭年轻时,如何聪明的故事。虽然徐渭天资聪颖,但在科举的道路上并不通畅。徐渭生性豪放,喜欢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生活,对于文学亦是如此。因此,徐渭对于古板,没有一点创新的八股文,不是很喜欢,这也就导致了徐渭仕途坎坷,科举考试一直失败,等到了四十都还没有考中举人。徐渭也因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总督南军务的胡宗宪的重用。但在总督被杀后,徐渭精神不济,更是出现了发狂的行为,怀疑自己的妻子出轨,最终在发狂病发作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被捕入狱。徐渭在监狱中,渡过了很多个年头。等到出狱的时候,徐渭已经有五十三岁了。从此,徐渭更是痛恨达官显贵,晚年靠...
· 孤寂的天才徐渭
不仅在明朝,即使在整个艺术史上,徐渭也是一个狂妄的人。可是,他在绘画上却并不张扬,窄卷长轴,只是用笔墨遮掩心中的思绪,总是欲语还休,话到嘴边又似乎咽了下去,孤寂、沉默。徐渭画过《梅花蕉叶图》,他写道:“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他收起了自己的狂放,也收起了自己的诗情,只写了这样一句话,透露隐约的心痛。后来才知道,这幅画是他身陷囹圄时的作品。画面上的蕉叶呈现大片的白,只是寥寥几枝脉络,黑色的墨在流淌,墨的深处,梅花绽出几朵白色,蕉叶在黑墨中犹如三两片云朵在飘动。寂静中独自看这幅画,心里总是会有莫名的酸楚。薄情使女人沉默,心痛使男人无语。翻阅徐渭的画册时,忽然看到一幅《雪竹图》,涌动期盼温暖的渴望,强烈而细致,终于,又默默遮掩住了。黑墨中,三两竿竹披雪,寒瘦,却清雅,像知心人。彷佛看到一个在雪地里寻觅春天的身影,怅然四望,让人心痛。徐渭画的荷、竹、兰、菊、梅、石头,都是清瘦的模样,他很...
· “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徐渭简介徐渭是怎么死的?
徐渭,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同时还拥有众多别号,如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他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书画家、军事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可谓全才。明末清初之际,战争频发,社会动荡,正所谓乱世出英豪,文人才子也是不少。不过在众多文人骚客中,像徐渭那样文武双全,诗书画兼修,还精通军事谋略,就连戏剧都有所成就的文人,还是极为难得的。更何况徐渭所带来的各方面的革新,对后世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袁中郎赞徐渭的诗全明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他的画成就极大,就连后世追捧的郑板桥和齐白石都赞叹异常,甚至说出甘为徐渭门下狗的话来,由此可见徐渭在书画方面的极深造诣。公元1521年,徐渭在浙江绍兴府山阴城大云出生,父亲是徐鏓,母亲是徐鏓的一个小妾。徐家是官僚世家,因此徐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