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谈衰落改变晋宋诗风 诗歌阅读方式从听觉转向视觉

2017-05-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8
转发:0
评论:0
清谈衰落改变晋宋诗风诗歌阅读方式从听觉转向视觉,晋宋之际是一个政治大变革的时期,即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的回归。门阀政治的衰落,


  晋宋之际是一个政治大变革的时期,即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的回归。门阀政治的衰落,使士族名教自然合一的人格模式失去了现实基础而走向分化,由此造成了士族内部清浊分流,使门阀士族之间的隔阂十分严重,一改两晋风气而严于交纳,清谈言咏迅速走向衰落,对东晋后期以来的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清谈言咏衰落改变歌阅读方式

  东晋清谈的兴盛与士族之间交际的盛行密切相关。东晋前中期门阀士族之间,在自然名教合一的人格及风流雅尚上多彼此推崇,清 晌士族间重要的交际方式。东晋后期,士族内部开始分化,交际之风逐渐衰落,如《宋书·王球传》:“球公子简贵,素不交游,筵席虚静,门无异客。”《郑鲜之传》:“鲜之下帷读书,绝交游之务。”士林分化、交际之风的衰落,使玄学清谈也走向衰落,如王微《报何偃书》云:“自怪鄙野,不参风流。”“风流”指的就是玄学清谈,王、谢是东晋“风流”的代表,王微“不参风流”说明玄风的衰落是很明显的。

  清谈言咏的衰落,使东晋前中期非常普遍的吟咏的阅读方式也发生变化,即由吟咏转向默读。因此,晋宋之际 诗歌在写作和阅读上都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的转变。陆时雍《诗镜总论》云:“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榛《四溟诗话》评谢灵运“池塘生春草”说:“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乃是六朝家数,与乎‘青青河畔草’不同。”谢榛认为谢诗“有声有色”,又谓其与“青青河畔草”这类汉魏 古诗不同,其实是认识到 古诗与刘宋 诗歌在声、色上各有侧重,古诗声情婉转,具有音乐之美,谢诗则辞藻富艳,注重视觉效果。从刘宋诗歌来看,所谓的 “声色俱开”、“有声有色”,其实主要是在“色”的增加上,相对于东晋诗歌,刘宋诗歌更加注重视觉之美,在语言修辞、景物刻画上都取得了重要发展。


  诗歌阅读方式从听觉转向视觉

  晋宋诗风的这种变化,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东晋清谈衰落带来的阅读方式从注重听觉到注重视觉的转变实有直接关系。默读取代吟咏、诵读成为普遍的阅读方式,促使诗歌在修辞、色彩、形象等方面有更加自觉地追求,试比较晋宋山水诗:

  屏翳寝神辔,飞廉收灵扇。青天莹如镜,凝津平如研。落帆修江渚,悠悠极长眄。清气朗山壑,千里遥相见。(湛方生《天晴诗》)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逶迤傍隈T,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湛方生诗空灵婉转,便于吟咏;谢灵运诗则繁富密实,宜于目视。这两首诗代表晋宋两个时期山水诗的不同风格。湛方生虽出身寒素,但在当时清谈风气影响下也预玄谈,这首《天晴诗》就明显地受到东晋时期清言风气中品评山水的修辞风格的影响。其他如 《帆入南湖诗》、《还都帆诗》及庾阐《三月三日诗》、《衡山诗》等,都以品鉴为体,清虚疏朗,声调流利,这与东晋清谈注重声韵之美的时代风气密切相关。谢灵运诗则用赋法细致地记叙了其行程,以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现山水景物,语言极为繁富。

  鲍照、颜延之等人的山水诗也多以浓笔重彩铺陈、刻画山水的形状、色彩,颇有乱施丹o的问题,如鲍照《登庐山诗》:

  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a俑呶裘玻纷乱袭前名。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嘈猿葵d思,叫啸夜猿清。深崖伏化迹,穹岫s长灵。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并。

  该诗以铺陈夸饰的笔法描绘庐山气象万千的雄奇之景,展现了神秘而富于想象性的图画,意象密实,造语工巧奇警,艺术上多规摹大谢。

  颜延之一些以雅颂体写山水的作品,则更为富丽典雅,如《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

  虞风载帝狩,夏谚颂王游。春方动宸驾,望幸倾五州。山只跸峤路,水若警沧流。神御出瑶轸,天仪降藻舟。万轴胤行卫,千翼泛飞浮。雕云丽璇盖,祥飚被彩濉=南进荆艳,河激献赵讴。金练照海浦,笳鼓震溟洲。藐眄觏青崖,衍漾观绿畴。民灵骞都野,鳞翰耸渊丘。德礼既普洽,川岳遍怀柔。

  瑶轸、藻舟、璇盖、彩宓扔米纸约为典丽,注重色彩上的渲染。这种藻丽之体是刘宋诗歌一个显着的特点,这与当时主要诉诸视觉的阅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

  阅读方式影响诗歌体制

  刘宋诗歌注重视觉效果而较乏吟咏的声情之美,是南朝文论家普遍的认识,齐梁人革新刘宋典重密实的诗风,就是从增加诗歌的音乐性、抒情性入手的,如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主张“吐石含金,滋润婉切。杂以风谣,轻唇利吻”,即以追求婉转流畅富有音乐性的诗风,作为反拨刘宋诗风的基本方法。又如《颜氏家训·文章》云:“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诵读,三也。’”又《南史·王筠传》载:“谢I常见语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这些都是针对刘宋诗歌不便诵读而发的,说明刘宋诗歌总体上的确缺乏吟咏效果。可见,晋宋之际在诗歌的阅读方式、审美倾向上,存在着一个从听觉到视觉的转变。转变的直接原因,是东晋后期清谈言咏的衰落。

  晋宋之际阅读方式从听觉到视觉的转变,对诗歌体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东晋五言诗篇幅大多比较短,如庾阐、袁宏、湛方生等人,其五言诗大多没有超过十二句。特别是一些比较明显受到吴声歌影响的士族诗人,如孙绰、王羲之、谢安、王献之、孙统等人,其五言诗率以四言、八言为体,如孙嗣《兰亭诗》:“望岩怀逸许,临流想奇庄。谁云真风绝,千载挹余芳。”谢安《兰亭诗》:“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醇醪陶丹心,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绝彭殇。”

  这种诗歌音节流转,与东晋人注重吟咏是相契合的。刘宋以来吟咏的衰落,使诗歌更多地追求辞藻富丽密实的视觉效果,诗歌体制得到很大拓展,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等人二十句以上的诗歌占了很大比例。齐梁诗人通过学习南朝民歌以变革刘宋诗风,从体制上来看,是使五言八句逐渐得以定型,这也可以看出阅读方式的转变对诗歌体制产生了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晋的王朝——名士清谈
?元康七年(297年)七月,朝廷任命王戎为宰相,王戎和尚书令王衍,河南尹(洛阳市长)乐广,都是当时的名士,魏晋多名士,名士善清谈,他们都是清谈的名家高手。清谈出自清议,东汉后期出现,汉朝选官实行察举制,很注重一个人在乡里的名声,当时士大夫阶层出现了品评人物的风潮,他们对人物的评价能影响一个人的仕途。比如南阳人许劭在汝南(河南汝南县)主持月旦评,每月对人物进行一次重新的评价。许劭名气很大,连曹操都慕名而来,备了厚礼,请求许劭对他评价一下。许劭刚开始不肯说,后来被曹操胁迫,许劭说:“君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对许劭的评价很满意。他们也批评时政,桓帝灵帝时候,宦官当权,朝政黑暗,士大夫对宦官们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和质疑,这招来了宦官们的报复,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和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的两次党锢之祸,当时名士和优秀的读书青年、官吏等被逮捕杀害的有900多人,他们的妻子亲戚,流窜边塞避祸,...
· 视觉设计师晋小彦
简要介绍:晋小彦,视觉设计师,福建人,现居住上海,一个网页设计手艺人,入行早年曾与朋友一同组建工作室经历过两年不太专业的野生派设计生活,后受圈养于国内游戏公司。著作《形式感+:网页视觉设计创意拓展与快速表现》,出了很多网络教程,网络人气设计师。中文名晋小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职业视觉设计师现居上海性别女个人简介晋小彦,视觉设计师。福建人,现居住上海,一个网页设计手艺人,入行早年曾与朋友一同组建工作室经历过两年不太专业的野生派设计生活,后受圈养于国内游戏公司。从三位一体的技术混沌派到团队合作的专业分工体系,从单纯的视觉执行到系统的品牌包装,从标准化的PC端网页到多样化的移动设备网页,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网页视觉变化,至今仍然执迷不悟的驻足于网页设计阵营,始终关注网页形式变化,未曾改嫁。在这六年的网页设计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值得分享的经验,部分文章在网络上获得了设计同行的认可和大量转发。...
· 阅读题诗歌鉴赏题目与答案阅读答案及诗词鉴赏
阅读题诗歌鉴赏题目与答案阅读答案及诗词鉴赏1.暮色之中,翠翠坐在溪边,“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杯在船边剥剥地敲着烟灰”,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在孤寂的环境中,翠翠满腔心事,却又无人能与诉说,内心苦闷。B.翠翠青春萌动,情窦初开,她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却不能理解青春少女的情怀。C.翠翠内心波动与人们悠闲过渡,形成巨大的反差。D.翠翠担心渡船因烟火而损毁,危及爷爷的安全。2.边城明净的风光,熏陶着朴实的人们,这里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下列句子能体现人性美的一组是()①为了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②在职务上毫不儿戏的老船夫,因为明白过渡人是要赶回城中吃晚饭的,人来一个就渡一个,不便要人站在那岸边呆等。③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
· 听觉
听觉系统的结构听觉系统由听觉器官各级听觉中枢及其连接网络组成。听觉器官通称为耳,其结构中有特殊分化的细胞,能感受声波的机械振动并把声能转换为神经冲动,叫做声感受器。高等动物的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起集声作用;有些动物的耳廓能自由转动,便于“捕捉”声音。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鼓室、中耳肌、咽鼓管等结构,主要起传声作用。鼓膜是封闭外耳道内端的一层薄膜结构。声波从外耳道进入,作用于鼓膜,后者随之产生相应的振动。哺乳动物的听骨链是由3块小骨(锤骨、砧骨、镫骨)组成的杠杆系统,一端为锤骨柄,附着于鼓膜内面,另一端为镫骨底板,封盖在内耳的卵圆窗膜上,鼓膜的振动通过这一杠杆系统可以有效地传至内耳,鼓膜内为鼓室,听骨链及中耳肌都在其中。中耳肌又名耳内肌,有两块:鼓膜张肌的收缩通过牵拉锤骨而使鼓膜紧张,镫骨肌的收缩使镫骨固定,其作用都是限制声音向内耳的传导。咽鼓管(耳咽管)由鼓...
· 论东晋清谈的积极意义
魏晋清谈名声不佳,“清谈误国”是历代学术评价的主旋律。改革开放以来,从文化禁锢中走出的中国学者,理解了魏晋士人的痛苦和欢乐,指出了清谈玄言对当时思想解放的巨大意义。但是,学者们对早期清谈――正始之音和竹林之游的学术价值予以肯定,而对东晋南朝时期的清谈,则视为追求“理中之谈”,属于高级智力游戏,因为这一时期的玄学,已无重大的理论建树。笔者也曾持这一观点。然而,如果跳出狭窄的哲学理论角度,从更广阔的视野――营造人文环境和学术转型的角度观察,清谈对东晋的社会稳定,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一永嘉之乱的战火,使洛阳化为废墟,中原地区陷入了全面,北方世家大族开始了大规模南渡,去投奔在江南已站住脚的司马睿政权,史称“永嘉南奔”,魏晋清谈风尚也随之南迁。琅邪王氏家族的王导、王敦兄弟,不仅使当时名位尚微的司马睿在江南站住脚,对东晋王朝的中兴,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在玄风南渡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永嘉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