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学是儒学的原生态 谈先秦儒学的“七长八短”
先秦儒学是儒学的原生态谈先秦儒学的“七长八短”,先秦儒学是儒学的原生态,它像一座宫殿,已经破落但栋梁未朽砖瓦尚在;它像一辆旧
先秦儒学是儒学的原生态,它像一座宫殿,已经破落但栋梁未朽砖瓦尚在;它像一辆旧车,已经报废却构件优异拆装方便。居住或驾乘?这是个白痴的问题;完全抛弃?这是败家子行为。唯一可取的办法:物尽其用,以构筑新的精神大厦。为此,我们需要对先秦儒学作一次盘点。
借用通俗的说法,我们认为,先秦儒学有“七长八短”:
一长:切实的人本主义。“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也”;“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惟人为大”——欧洲人一度在人与神谁是本位的问题上的纠结,在 孔子这里是不存在的。他的观点明白无误:人的生命和尊严至高无上。今天,取消死刑的呼吁依然有点儿时髦;当 孔子强调人的可贵的时候,其背景是惨绝人寰的杀奴杀俘人祭和人殉!“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对孔子一改温良恭俭让而变作泼妇骂街, 孟子是由衷欣赏的。对于用木人或陶人殉葬,孔子都如此咒骂,对用真人殉葬,孔子该如何“出离愤怒”呢?以“人本”为基点,衍生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民贵君轻”等主张。对人的关注超乎一切,使得儒者对神的关注成为间接的对人的关注:“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不语怪力乱神”——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抵御虚幻神圣理论的坚固墙壁,使任何宗教都难以统治华夏。简言之,儒学是从人的角度理解和阐释神,宗教则从神的角度即虚幻的愿景诱导人。中国社会一直保持世俗状态从而使接受科学成为可能,儒学功不可没。
二长:崇高的政治理想。有西方学者指 出:二十世纪世界 历史是“马克思的赠礼”。孔子对“大同世界”终极追求,连同他的其他学说,极其深刻地影响了历代有识之士,并使现代知识分子精英一拍即合地接受了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从这个角度讲,中国 历史是“孔子的赠礼”,中国现代史则是“孔子与马克思的赠礼”。
三长:天人合一的观念。儒者将人的问题放在“天”的大背景上处理,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这里有经验有感知也有原始的崇拜与迷信。一部《 礼记·月令》,详尽地展示了儒者对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理解,即“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因此,“暴天物”和“虐人伦”,都同样不可接受。
四长:大一统思想。孔子着《春秋》,“春秋大一统”。“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反之,就是“无道”。孔孟十分向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西周盛世,对导致分崩离析的行径极尽贬抑之能事。他教学生,都是用“雅言”也就是普通话,不用方言。
“万里车书一混同,岂有江南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完颜亮《题画屏》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互为仇敌的两个人,想的是同一件事:统一中华。
“大一统”的影响力就是这么大。
五长:“和”的理念。“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儒者推崇“和”的背景下的多元化,他们认为这如同五味调羹五音调乐一样。“和”即协调,而协调的诀窍就是使各方适度妥协达成相对的一致与平衡。因此,“已甚”也就是极端的手段是不可取的,宜用执其两端斟酌而为之的“中庸”之道。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人类,都要“好生恶杀”。“俎豆之事,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善战者服上刑”——由此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和平特质。
六长: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为了“知道”刻苦学习,重视 教育。孔子本人就是刻苦学习的万世师表,他那“朝闻道夕死可矣”、“三月不知肉味”、“韦编三绝”的学习劲头,给后人无尽的激励。他不但“学而不厌”,更“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将原来锁在王室金匮里面的知识“禁脔”分发给民间后生,他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在他的倡导下,好学重教成为中华传统,“十万人家尽读书”,连皇帝也不能不敬师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成为共识,一个爱学习的民族是绝对不可轻侮的。这一切,主要拜儒家所赐。
另一个是物质层面,勤恳:“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儒者看不起自甘堕落的贱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干好素来所干的职业,尽可能改善生存条件。孔子就说,如果能光明正大地致富,“虽执鞭可也”。节俭:“温良恭俭让”;“政在节财”;“礼,与其奢也,宁俭”;“节用而爱人”;“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有了这些教导,我们才懂得“万恶奢为首,百善孝为先。”
七长:重视家庭。“返本修迩”,儒学从最基本的人性出发构建自己的理论。它认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不亲,那么他对外人的亲就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婚礼者,礼之本也。”因为只有高质量的单偶婚家庭,才能使夫妇有义,使男女双方尤其是男人觉得这个家庭值得尽心负责,这样才会有父子之亲、兄弟之情,进而有君臣之正。也就是所谓“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如果民风,穿穴逾窦,不是庄严的婚礼合成的纯洁的一对,那么,这样的家庭对于夫妇尤其是对于男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值得尽心负责。家庭生活质量的低下导致家庭责任心的丧失,社会责任心也由此消褪,犯上作乱成为可能,社会由此松散紊乱。所以,儒者将婚礼视为“礼之本”,将“孝悌”视为“仁之本”,以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抓住了人性的本质,既通俗又十分深刻有用。诚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家庭是奋斗的动力。我们这样走来,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家庭的稳定仍将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同理,家庭的松散也将是社会紊乱的征兆。
一短:维护等级制度。“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贵贱不愆,所谓度也”;“维器与名,不可以假人”。《礼记》上记载,给天子和诸侯、大夫、士削瓜,切割的样式和托底的材料都不得相同,只有庶人,可以拿过来就啃。我们真不知道当时天子如厕是怎样一副情形,如果天子内急又该怎么办。
等级制度下就是特权盛行。中国人的特权意识根深蒂固,尤其是农民,在下面时要“均贫富等贵贱”,用极端“民主”手段爬到了上面,就不吭气了,闷声做皇帝或“土皇帝”,尽享特权。
二短:崇尚人治。儒者希望依靠明君行仁政,对法治不感兴趣。晋国的赵鞅铸刑鼎,将成文法公开,孔子激烈反对,说“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失序,何以为国?”表面看来,孔子反对“公开化”,是因为如果民众知道了法律条文后,贵族们再也不能高下在心地随意解释法律了,他们要失业了。其实,孔子有更深层的考虑:“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止(以)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为避免“民免而无耻”,钻法律的空子,锥刀之末也要争竞,孔子不喜欢公开司法条文,他还想模仿古代长老会议的形式让贵族进行道德评判处理民事。他太高看贵族了。
人治的结果是纵有明君,也是人存政举人去政息,全社会无规则运行或按潜规则运行。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骨架是商鞅那一套,儒学是血肉。然而,法家绝非“法治学派”,他们主张“垂法而治”,但核心是“权治独断于君”。简言之,法家的法治就是极端的人治,就是专制。
三短:保守。“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儒者的保守来自敬老和“好古”。敬老是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农业经济形态下,敬老是可能的,因为老人的经验有用;游牧经济形态下敬老是不可能的,因为老人既不能打草挤奶,也不能抵御狼群对畜群的袭击,所以,游牧民族往往“贵壮贱老”。儒者极力巩固单偶婚这一社会进化成果,极力主张敬老,这是在抵制兽性,扩张人性。但老也就意味着保守,如果让老人把持了社会,社会也就失去了创新冒险精神。孔子“述而不作,敏而好古”,是古华夏文明的一位了不起的整理者。但正是他的“不作”和“攻乎异端”,造成了后世思想的沉闷。他总是想用远 古文明中的人性光芒照亮“无道”的现实环境,结果显得食古不化厚古薄今。更严重的是,儒道法三家在对待创新出奇问题上居然空前绝后的一致:儒者说“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法家说“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道家说“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敢为天下先”。这种合唱足以让青年人变成“小老头”。
四短:轻视妇女。“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从史料上看,孔子孟子曾子的家庭生活都不怎么和谐,其中曾子还出了妻。大概是因为他们要求太高了。孔子作中都宰,境内的男女走路都分开的,男右女左,中间跑车。只是没说妇女“出门必拥蔽其面”否,大概要拥的。“妇有七出三不去 ”,“三从”之类主张也是孔子的发明。这是父系氏族社会的遗臭。
五短:热衷人事,不探索自然。儒学所有的命题都绕“人”展开,对于自然,虽然有天人合一的理念,但由于“天道幽远”,难以把握,秉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他们宁可“阙如”。“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所以“君子”不为了,都去当治国理政的大人物。对人事的热衷淹没了对自然的兴趣。于是人际关系越来越发达复杂,自然规律极少被揭示。“窝里斗”的兴盛和自然科学的荒芜,成为中国社会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六短: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一个人口众多生产资料匮乏的国度,这个主张是人道主义的。但是,“过犹不及”,绝对的平均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可惜农民和刚刚脱胎于农民的阶层,正是这样理解的。无论什么“主义”,如果不和他们头脑中的“人人如何”、“个个如何”对上号,他们就不拥护你,你只能成为一个马克思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之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导致的悲剧式的英雄。
七短:华夏优异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古华夏文明的确先进,但孔孟料想不到的是,承接华夏文明的,不是齐鲁之邦,而是“戎狄之教”的秦人和“非我族类”的楚人,他们分别建立了秦汉。此后,中国社会不断“胡化”,但“天朝”习惯于自大,不被“岛夷”的军舰打痛,它是醒不过来的。
八短:繁琐。与孔子同时的齐国政治家晏婴批评孔子那套“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穷其礼”,太过繁琐。孔子逝世五年后,在一次外交活动中,齐国人嘲弄鲁国人和邾国人“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可见时人对儒学是不耐烦的。孔子虽力诫其弟子“无为小人儒”,但有他那样知识学力的又有几人?小儒把握不了精髓,即流于形式;流于形式,恰是背离宗旨的开始。
借用通俗的说法,我们认为,先秦儒学有“七长八短”:
一长:切实的人本主义。“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也”;“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惟人为大”——欧洲人一度在人与神谁是本位的问题上的纠结,在 孔子这里是不存在的。他的观点明白无误:人的生命和尊严至高无上。今天,取消死刑的呼吁依然有点儿时髦;当 孔子强调人的可贵的时候,其背景是惨绝人寰的杀奴杀俘人祭和人殉!“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对孔子一改温良恭俭让而变作泼妇骂街, 孟子是由衷欣赏的。对于用木人或陶人殉葬,孔子都如此咒骂,对用真人殉葬,孔子该如何“出离愤怒”呢?以“人本”为基点,衍生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民贵君轻”等主张。对人的关注超乎一切,使得儒者对神的关注成为间接的对人的关注:“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不语怪力乱神”——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抵御虚幻神圣理论的坚固墙壁,使任何宗教都难以统治华夏。简言之,儒学是从人的角度理解和阐释神,宗教则从神的角度即虚幻的愿景诱导人。中国社会一直保持世俗状态从而使接受科学成为可能,儒学功不可没。
二长:崇高的政治理想。有西方学者指 出:二十世纪世界 历史是“马克思的赠礼”。孔子对“大同世界”终极追求,连同他的其他学说,极其深刻地影响了历代有识之士,并使现代知识分子精英一拍即合地接受了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从这个角度讲,中国 历史是“孔子的赠礼”,中国现代史则是“孔子与马克思的赠礼”。
三长:天人合一的观念。儒者将人的问题放在“天”的大背景上处理,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这里有经验有感知也有原始的崇拜与迷信。一部《 礼记·月令》,详尽地展示了儒者对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理解,即“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因此,“暴天物”和“虐人伦”,都同样不可接受。
四长:大一统思想。孔子着《春秋》,“春秋大一统”。“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反之,就是“无道”。孔孟十分向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西周盛世,对导致分崩离析的行径极尽贬抑之能事。他教学生,都是用“雅言”也就是普通话,不用方言。
“万里车书一混同,岂有江南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完颜亮《题画屏》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互为仇敌的两个人,想的是同一件事:统一中华。
“大一统”的影响力就是这么大。
五长:“和”的理念。“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儒者推崇“和”的背景下的多元化,他们认为这如同五味调羹五音调乐一样。“和”即协调,而协调的诀窍就是使各方适度妥协达成相对的一致与平衡。因此,“已甚”也就是极端的手段是不可取的,宜用执其两端斟酌而为之的“中庸”之道。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人类,都要“好生恶杀”。“俎豆之事,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善战者服上刑”——由此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和平特质。
六长: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为了“知道”刻苦学习,重视 教育。孔子本人就是刻苦学习的万世师表,他那“朝闻道夕死可矣”、“三月不知肉味”、“韦编三绝”的学习劲头,给后人无尽的激励。他不但“学而不厌”,更“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将原来锁在王室金匮里面的知识“禁脔”分发给民间后生,他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在他的倡导下,好学重教成为中华传统,“十万人家尽读书”,连皇帝也不能不敬师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成为共识,一个爱学习的民族是绝对不可轻侮的。这一切,主要拜儒家所赐。
另一个是物质层面,勤恳:“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儒者看不起自甘堕落的贱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干好素来所干的职业,尽可能改善生存条件。孔子就说,如果能光明正大地致富,“虽执鞭可也”。节俭:“温良恭俭让”;“政在节财”;“礼,与其奢也,宁俭”;“节用而爱人”;“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有了这些教导,我们才懂得“万恶奢为首,百善孝为先。”
七长:重视家庭。“返本修迩”,儒学从最基本的人性出发构建自己的理论。它认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不亲,那么他对外人的亲就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婚礼者,礼之本也。”因为只有高质量的单偶婚家庭,才能使夫妇有义,使男女双方尤其是男人觉得这个家庭值得尽心负责,这样才会有父子之亲、兄弟之情,进而有君臣之正。也就是所谓“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如果民风,穿穴逾窦,不是庄严的婚礼合成的纯洁的一对,那么,这样的家庭对于夫妇尤其是对于男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值得尽心负责。家庭生活质量的低下导致家庭责任心的丧失,社会责任心也由此消褪,犯上作乱成为可能,社会由此松散紊乱。所以,儒者将婚礼视为“礼之本”,将“孝悌”视为“仁之本”,以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抓住了人性的本质,既通俗又十分深刻有用。诚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家庭是奋斗的动力。我们这样走来,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家庭的稳定仍将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同理,家庭的松散也将是社会紊乱的征兆。
一短:维护等级制度。“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贵贱不愆,所谓度也”;“维器与名,不可以假人”。《礼记》上记载,给天子和诸侯、大夫、士削瓜,切割的样式和托底的材料都不得相同,只有庶人,可以拿过来就啃。我们真不知道当时天子如厕是怎样一副情形,如果天子内急又该怎么办。
等级制度下就是特权盛行。中国人的特权意识根深蒂固,尤其是农民,在下面时要“均贫富等贵贱”,用极端“民主”手段爬到了上面,就不吭气了,闷声做皇帝或“土皇帝”,尽享特权。
二短:崇尚人治。儒者希望依靠明君行仁政,对法治不感兴趣。晋国的赵鞅铸刑鼎,将成文法公开,孔子激烈反对,说“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失序,何以为国?”表面看来,孔子反对“公开化”,是因为如果民众知道了法律条文后,贵族们再也不能高下在心地随意解释法律了,他们要失业了。其实,孔子有更深层的考虑:“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止(以)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为避免“民免而无耻”,钻法律的空子,锥刀之末也要争竞,孔子不喜欢公开司法条文,他还想模仿古代长老会议的形式让贵族进行道德评判处理民事。他太高看贵族了。
人治的结果是纵有明君,也是人存政举人去政息,全社会无规则运行或按潜规则运行。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骨架是商鞅那一套,儒学是血肉。然而,法家绝非“法治学派”,他们主张“垂法而治”,但核心是“权治独断于君”。简言之,法家的法治就是极端的人治,就是专制。
三短:保守。“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儒者的保守来自敬老和“好古”。敬老是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农业经济形态下,敬老是可能的,因为老人的经验有用;游牧经济形态下敬老是不可能的,因为老人既不能打草挤奶,也不能抵御狼群对畜群的袭击,所以,游牧民族往往“贵壮贱老”。儒者极力巩固单偶婚这一社会进化成果,极力主张敬老,这是在抵制兽性,扩张人性。但老也就意味着保守,如果让老人把持了社会,社会也就失去了创新冒险精神。孔子“述而不作,敏而好古”,是古华夏文明的一位了不起的整理者。但正是他的“不作”和“攻乎异端”,造成了后世思想的沉闷。他总是想用远 古文明中的人性光芒照亮“无道”的现实环境,结果显得食古不化厚古薄今。更严重的是,儒道法三家在对待创新出奇问题上居然空前绝后的一致:儒者说“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法家说“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道家说“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敢为天下先”。这种合唱足以让青年人变成“小老头”。
四短:轻视妇女。“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从史料上看,孔子孟子曾子的家庭生活都不怎么和谐,其中曾子还出了妻。大概是因为他们要求太高了。孔子作中都宰,境内的男女走路都分开的,男右女左,中间跑车。只是没说妇女“出门必拥蔽其面”否,大概要拥的。“妇有七出三不去 ”,“三从”之类主张也是孔子的发明。这是父系氏族社会的遗臭。
五短:热衷人事,不探索自然。儒学所有的命题都绕“人”展开,对于自然,虽然有天人合一的理念,但由于“天道幽远”,难以把握,秉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他们宁可“阙如”。“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所以“君子”不为了,都去当治国理政的大人物。对人事的热衷淹没了对自然的兴趣。于是人际关系越来越发达复杂,自然规律极少被揭示。“窝里斗”的兴盛和自然科学的荒芜,成为中国社会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六短: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一个人口众多生产资料匮乏的国度,这个主张是人道主义的。但是,“过犹不及”,绝对的平均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可惜农民和刚刚脱胎于农民的阶层,正是这样理解的。无论什么“主义”,如果不和他们头脑中的“人人如何”、“个个如何”对上号,他们就不拥护你,你只能成为一个马克思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之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导致的悲剧式的英雄。
七短:华夏优异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古华夏文明的确先进,但孔孟料想不到的是,承接华夏文明的,不是齐鲁之邦,而是“戎狄之教”的秦人和“非我族类”的楚人,他们分别建立了秦汉。此后,中国社会不断“胡化”,但“天朝”习惯于自大,不被“岛夷”的军舰打痛,它是醒不过来的。
八短:繁琐。与孔子同时的齐国政治家晏婴批评孔子那套“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穷其礼”,太过繁琐。孔子逝世五年后,在一次外交活动中,齐国人嘲弄鲁国人和邾国人“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可见时人对儒学是不耐烦的。孔子虽力诫其弟子“无为小人儒”,但有他那样知识学力的又有几人?小儒把握不了精髓,即流于形式;流于形式,恰是背离宗旨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略论先秦儒学及其影响
在中国儒学的历史长河中,先秦无疑是最基本的源头。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发展基础,影响并规范着后世儒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儒学的基本范式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而后儒则只是不断地对先秦儒学进行诠释与发挥、发展。本文试对先秦儒学及其影响略作论析,管蠡之见,就教方家。“儒”的起源甚早。本世纪30年代,胡适曾撰《说儒》,据《说文》而以“儒”字从需从柔,称“儒”本是着殷服、守殷礼,持守“柔逊的人生观”的“殷民族的教士”。
· 所谓儒家八派与先秦儒学的终结
欲明白杨朱、墨子学说对儒学挑战的意义,除了探讨孔门后学的状况外,还要清楚儒学在战国初年的发展状况,此即韩非所谓的儒家八派。----儒家八派的区分,只是韩非个人的学术观念。它的主要依据与其说是学术史的客观过程,不如说是韩非的主观感受。故而他既在八派中剔除子夏,使后人费解,又将孔子及门弟子与再传、三传弟子并列,使学者不知所从。事实上,韩非儒学八派的划分并没有严格的学术界定,它所反映的内容也只是孔子
· 郭齐勇 ·〖先秦儒学关于社会正义的诉求〗
——郭齐勇教授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演讲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关于正义问题,西方自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到当代的罗尔斯都有很多讨论。在我们的国学中,在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其实也是有一些思想资源的。儒家的社会理想与制度设计多是针对当世的社会弊病提出,并用来批评、指导当世的;儒家思想与专制体制是有距离、有张力的。大家知道,关于权利观、公私观、群己观、正义观,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儒家当然也不例外,但它毫无疑问都具有某种普遍性,值得我们今人记取。先秦儒家弃绝私利吗?涉及生存权、财产权的“制民恒产”论及土地、赋税、商业政策之平等观先秦儒家并不弃绝私利,孟子的“何必曰利”是针对梁惠王、齐宣王等当政的君主的。儒家对老百姓的私利其实是相当关注的。孔子治国安民的主张是“庶、富、教”,庶而后富,富而后教,肯定民生,强调藏富于民,把维护老百姓的生存权与受教育权看作是为政之本。孔子所重在“民、食、丧、祭”,重视百姓...
· 先秦儒学的开展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先秦儒学,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思想形态,要想深入准确地认知它的内涵,就必须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追根溯源,对其形成的历史进行认真的探讨。本文拟从“有典有册”的殷商文化入手,通过祖与帝、德与天、仁与礼、性与命等四对先秦重要哲学范畴之联系、发展的研究揭示先秦儒家哲学演进的逻辑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造成的影响。一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说:“周因于殷礼”。那么“殷礼”(礼即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就是祖先崇拜和上帝崇拜。祖先崇拜,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文化现象。以前,不少学者企图通过解释甲文中的“且”(祖)字,揭开这一崇拜文化的内在密秘,但据唐兰先生考证,且本指切肉的木墩子,因声假借,才做了祖先的祖字(唐兰:《殷虚文字二记》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因此就这个字本身而言,是看不出任何神秘意向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在殷商时期没有存在过对祖先神的种种神秘认识。祖先崇拜脱胎于图腾崇拜,图腾崇拜至少有...
· 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图)
最近几年,国学热不断升温。我常有机会去讲话,关于国学我总要谈到一点,国学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非常的广博,非常的复杂,可是在国学里面它有一个主流,这个主流是儒学;儒学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是经学。我到处都这么说,不是因为今天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经学:知识与信仰”的会议,才说这个话。我讲这个话,不是一个价值判断,而是一个事实判断。我讲的是历史事实,就是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儒学是主流,它所占的比重和影响都特别大,而经学又是儒学的核心。不研究经学,不了解经学,应该说就没有把握住我们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的部分。我这样讲不是价值判断,不是说经学是好是坏,而是一个事实判断,是一个逻辑推论。这一点,我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学术界同仁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刚才纪宝成校长回顾了经学从学科目录中被抹去的历史,这有当时的历史原因。当时由于强调接受西学,在这种情况之下,蔡元培先生做了这样的一个决定。对于这一问题怎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