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爽:在耶鲁传播文化之渊 汉字之美
傅爽:在耶鲁传播文化之渊汉字之美, 傅爽(左一)带领学生在耶鲁大学美术馆(YaleUniversityArts
“我一直在思考,在传统的人文社科课程以外,如何能另辟让多元文化背景的本科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二月末的一个上午,耶鲁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博士后傅爽在接受我们的电话采访时这样说。傅爽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去年刚刚取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
中文书写让人爱恨交织
今年春季学期,傅爽负责教授一门耶鲁本科生的课程。她最后定的课题是“中国内外的书写文化”(Textual Culture in China and Beyond)。“这个只是原定题目的副标题,其实原来的主标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因为耶鲁网上选课系统对字数有严格限制,就删掉了。”傅爽原设的主标题为“书写,让人爱恨交织” (That Wonderful, Painful Thing Called Writing),灵感来自她在美国教中文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对美国学生来说,中文是最难学的外语之一。很多本来雄心万丈的学生在选课一两周后就沮丧地退课了,原因就要有两个,一是发音中的四声非常难以掌握,第二就是汉字对他们来说太不可思议了——不可思议地美,也不可思议地难;很多学生觉得写汉字的感觉非常“酷”,但也不乏有人抱怨学写汉字令人痛苦——这就是学习者对中文书写的爱恨交织的情绪呀。”傅爽开书写文化课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探索让他们既爱且恨的方块字所承载厚重文化,以及这种独特的书写文化对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及至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与实践结合,予教于乐
傅爽设计这门课的另一个动机源自她对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和教学方法的重视。以古代中国为对象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 历史、宗教、考古、艺术史等几大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这个传统的院系和学科划分规范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本科课程的设置。“我这门课的主题就是‘书写’,对应着英文的writing. Writing这个词有多层含义, 可以指被写下的文字,可以是笔迹,可是指一个抽象的文本,也可以是一个有实际物质载体的文书(比如敦煌残卷),也可以是导致文字文本产生的一种人类活动(包括当然又不仅限于文学创作活动)。很明显,这个主题与多个人文社科领域相关,把这门课仅仅归于任何一个单独的学科,都是不合适的。”
简单来说,傅爽开设的课程关注的是文本生产、承传、接受和管制的物质过程和思想活动,以及这些过程和活动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以汉字为书写符号的文本是如何被制作又如何被理解的。该课程的内容设置涉及到一些专门性很强的领域,比如中国书籍史(book history)和写本学(manuscript studies)。而美国大学设置的与中国相关的本科课程,对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对中国历史背景的了解都不做任何要求,可以面向任何对中国感兴趣的学生。“设计和教授这样一门课的确是一个挑战,但如果方法得当,不代表无法成功,”傅爽信心满满地说,“我的教学方法之一是重视抽象知识和实际经验的结合。”比如在教授“文本制作的物质方面”这部分内容时,傅爽开始什么也不介绍,直接在课堂上摆出竹简、丝帛、和各类宣纸,备好纸墨,让学生随便写。“不要低估学生的体验和领悟能力,他们在实际的书写环境中造自己体验了物质材料和工具对书写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不用我讲,他们已经自行猜测出,笨重的竹简必然是最早的文字载体,丝帛轻便比较结实,但造价太高、无法普及,所以必然被纸张所代替。而汉字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的书写顺序,也是被竹简所塑造(竹片� 赋ぃ皇饭僮笫种醇蛴沂质樾矗�。”
再比如在讲授书籍形制之前,傅爽带领学生在耶鲁大学美术馆(Arts Gallery)观摩了一份敦煌卷子。这样学生们就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唐代最主要的书籍形式是纸卷。在上课时傅爽给同学看了范冰冰版武则天剧照,看到唐代女皇看线装书,学生们指出:“这个不对,因为唐代人看的应该是纸卷!”
把流行文化作品作为探索古代文化的起点
给古装电影视剧再现的历史细节挑错,是近几年来很有人气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古代文学文化史专家,傅爽对这个文化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与傅爽研究和教学兴趣最相关的是最近与“书籍史”相关的一些讨论,比如热播剧《武媚娘传奇》引发了有关“唐朝女皇看明代线装书”的吐糟,还有人批评连制作精良的《琅琊榜》也出现了“线装书乱入”的时代错误。
谈到对“观众挑错”的看法,傅爽表示,这首先是一种积极的文化现象。以前观众给古装剧挑战主要停留在批评剧组不够敬业的层面,常见的问题是道具穿帮和前后不统一。这类错误在剧组提高敬业态度的前提下,是可以完全避免的。“现在我很高兴看到观众已经开始反思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接受的困难和盲区。现代人倾向于把历史看成本质上不同的层面在一个单一平面上投影的生硬累置——这在一个有着悠久、复杂的国家是不可避免的。” 傅爽觉得电视剧《琅琊榜》对中国古代书籍史杂糅式的呈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琅琊榜》的历史设定为南朝萧梁时代,也就是六世纪上半期。这一时期纸已经基本取代了竹简木牍,成为了最主要的书写材料。线装书则是在明代中期印刷书籍在大众中流行之后,才成为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这时已经距离萧梁灭亡近一千年了。”在这部电视剧中,同时出现了简牍、纸卷和线装书种多种书籍模式。与其把类似的年代错误归于个别剧组的粗心或“没文化”,不如把它理解为一种历史接受模式的表现,而这种模式在当代中国非相关专业背景的广大人群中具有普遍性。
傅爽认为,批评现代人无法把历史还原为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复杂而包罗广泛的整体,不免过于苛刻。“何况大家都是‘术业有专攻’嘛,能把《琅琊榜》表错的书籍史说得头头是道的人,未必能将《明妃传》反映的汉服史说出一二。”同时,傅爽表示,虽然 当代流行文化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误导不容忽视,但流行文化也像是一个放大镜,把我们面对历史时的茫然,以及历史投影在当代时空产生的盲区,以夸张的方式折射出来,让人无法回避。“比挑具体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对现代思考方式的反思,和对一个永恒问题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和历史对话?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我们又应该如何来了解历史中的自己?”在电话采访结束之前,傅爽这样说。
受访者简介:
傅爽,北京大学学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现耶鲁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博士后、东亚语言文学系讲师。她一直致力于中国中古(三国至唐末)时期文学史和文化史研究,专攻领域为敦煌吐鲁番写本学,同时对书籍史和妇女史涉猎颇多。她目前的研究课题为“唐代妇女的读写实践” (Women’s Literacy Practices in the Tang dynasty)。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文化之汉字文化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徐光春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生在这里。如果说斧、锤的发明十倍地增强了人类的力量,弓箭的发明百倍地延长了人类的手臂,那么文字的发明则无限地扩展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社会因此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字的出现,是史前史和...
· 中原文化之汉字文化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徐光春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生在这里。如果说斧、锤的发明十倍地增强了人类的力量,弓箭的发明百倍地延长了人类的手臂,那么文字的发明则无限地扩展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社会因此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字的出现,是史前史和...
· 汉字溯源之"半"
古文字的“半”字从八从牛,八是分别的意思,表示把一条牛分开成两部分。“半”的本义是指事物的二分之一(即一半);引申为指在……中间,如半夜;又比喻很少的意思,如一星半点;还有不完全的意思,如半成品、半透明等。关于“半”的成语有:半斤八两、半推半就、半壁江山、半信半疑等。
· 傅弘之
生平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大乱,傅弘之曾祖父傅畅为胡人所获,留在北方。至东晋永和年间因后赵国内大乱,傅弘之的祖父傅洪才得以南渡。傅弘之年轻倜傥有大志,任雍州主簿,曾获举秀才,但不应。元兴二年(403年),桓玄快要篡位,南阳太守庾仄就起兵讨桓,攻袭雍州刺史冯该,逼得冯该出逃。其时傅弘之在江陵,图谋与庾仄侄儿庾彬杀死荆州刺史桓石康,以荆州响应庾仄。不过当时庾彬堂弟庾宏向桓石康告密,庾彬被杀,傅弘之亦被捕。桓玄认为傅弘之不是主谋,而且又无官无兵,所以没有加罪。刘裕起兵讨伐桓玄,辅国将军刘道规就以傅弘之为自己参军,加宁远将军、魏兴太守。义熙六年(410年),桓石绥乘卢循之乱进扰荆土,征阳令王天恩更自号梁州刺史。其时梁州刺史正是傅弘之父傅韶,傅弘之于是受命讨伐桓石绥等人,都将他们斩杀。后迁太尉行参军,并于义熙十一年(415年)随刘裕进攻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置后部贼曹,任建威将军、顺阳太守。义熙十二年(41...
· 傅氏之登山村
登山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蓬莱镇,在镇政府驻地西南10公里山坡上,高龙尾山北侧,大坂溪畔,海拔426米。原名曾口坂。据传原为曾氏居住地,并有章、洪氏,故名。后曾氏等姓外迁,傅氏迁入,有楹联:"溯傅邑肇封吾家园之得姓;席曾氏旧壤此地由是标名。"尔后,众望龙登虎榜,雅化为登虎榜。解放后,农业合作化时,众议登山可望远,故村称登山。村委会设在乌樟格,辖20个自然村。历史背景民国22年(1933年)5月30日,安(溪)南(安)永(春)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官彭区革命委员会在蓬莱登虎榜傅氏祠堂成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登虎榜关帝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在安溪活动的主要据点之一,现庙宇正厅墙壁上还留有陈凤伍所题"瘴气乌烟染世界;热血扫平净光明"的珍贵楹联。历史上以生产萝卜籽闻名。村民主要为傅姓。领导班子傅景华书记傅坤山村主任、支委傅顺美支委傅维成支委韦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