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2017-05-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6
转发:0
评论:0
《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在《水浒传》里,这位大名鼎鼎的王婆卖的并不是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在《 水浒传》里,这位大名鼎鼎的王婆卖的并不是瓜,而是茶——在阳谷县紫石街上开了一间王婆茶坊,具体位置就在武大郎家隔壁。

    武家兄弟本来与“破落户财主”出身的西门大官人西门庆素无瓜葛,正是贪取钱财的王婆在其中做局,惹出了后面的一系列精彩故事。

    南宋的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对当时茶坊的描述是: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

    王婆的生意似乎不是如此,听听她对西门庆的介绍:“老身不瞒大官人说,我家卖茶,叫作鬼打更!三年前六月初三下雪的那一日,卖了一个泡茶,直到如今不发市。”

    王婆的言语之间固然不免有些夸张,我们依然可以依稀得出结论,王婆茶坊的主业至少在三年前就开始悄然转型,收入和利润来源不再是靠卖茶水,而是从事杂趁。所谓杂趁,指的是正业之外的买卖。王婆茶坊的杂趁是什么呢?用王婆的原话说是“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翻译成现在语言就是从事婚姻介绍、胭脂贩卖、买卖经纪等。

    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锁眼现象”,其含义是,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就会对这种制度产生某种依赖,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制度自我强化的现象。

    仅从短期收益来看,王婆茶坊迅速在转型后形成了路径依赖,已经不再考虑主业,而是在副业也就是杂趁方面越做越精,取得了不错的回报——“专靠一些杂趁养口”。

    在潘金莲失手将支撑窗户的叉竿砸到西门庆的第二天一早,“锁眼现象”发挥了作用,看透西门庆心思的王婆决定在“杂趁”业务上干一大单,“你看我着些甜糖抹在这厮鼻子上,只叫他舔不着。那厮会讨县里人便宜,且教他来老娘手里纳些败缺!”

    西门庆果然应约,他“去身边摸出一两来银子递与王婆”,说道:“干娘,权收了做茶钱。”此刻,西门庆已经在王婆店里至少喝了三次茶,第一次是梅汤,第二次是和合汤,前两次都是赊账,这一两多银子是在“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后付的,婆子却笑道:“何消得许多?”可见,这一两银子其实价值不菲。

    这一单生意的第二笔收入是,西门庆派人送给王婆的“绫绣绢缎并十两清水好银还有五两碎银”。第三笔收入是,西门庆给王婆“一发撒在你处”的五两碎银子。在撮合成了西门庆与潘金莲之后,西门庆说:“我到家便取一锭银送来与你。”一锭银指一大块整银,是与碎银相对而言,重量在几两到几十两不等。考虑到西门庆此前在此事上出手阔绰,一锭银至少也得有20两。

    资料显示,在北宋中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人民币,仅此一笔生意,“贪贿说风情”就获得了30余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3万多元,其成本仅仅是几杯茶水,投资回报率不可谓不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里根经济学
过程里根所下的第一道命令是停止联邦政府对石油价格的控制,以恢复国内在石油生产和探测上的市场动力。为了解决两位数的通货膨胀,里根支持了联邦储备系统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Volcker)以戏剧性提升银行利率来达成减缩货币供应量目标的计划。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描述当时里根了解到“若要成功遏止通货膨胀,金融的管制和短暂的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里根利用紧缩货币供应配合全面减税的方法来刺激商业的投资(依据里根的说法:“芝加哥经济学派、供应面经济学,随便你怎么称呼它。我注意到有些人甚至称它为里根经济学,直到它开始生效为止...”)。里根成功的展开全面减税,1981年推行的减税法案规模是美国史上前所未见的。减税不但将所得税率大幅降低,也消除了税赋制度的许多漏洞。为了终结通货膨胀而紧缩货币的供应,使美国经济在1981年7月开始急剧的衰退,并在1982年11月降到谷底,衰退几乎打破了大萧条的纪录。然
· 燕青是水浒传里最后幸存的好汉
燕青是《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绰号“浪子”,直隶大名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原是卢俊义的心腹亲随,会吹箫唱曲,又射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杨之功,平方腊后,燕青感于政治纷争复杂难测,便独自隐退。浪子燕青的出场可谓姗姗来迟,第六十一回才现身,而且身份仅是卢俊义的一个家奴。三十六天罡中,比燕青出场迟的还有关胜、张清、董平等人,但刻画单薄,作为文学形象基本上立不起来。燕青在第六十一回出场,似乎是有意的安排,《水浒传》后六十回实际上只塑造了一个人物,就是燕青。施耐庵对这个人物显然十分钟爱,出场词沁园春一首如此介绍燕青: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这首词夸燕青无非三层意思:其一,英俊潇洒;...
· 关于水浒传里的两首诗
年华虚度、名利不就,反被刺配江州,理想付诸东流,不觉潸然泪下。乘酒兴,磨的墨浓,蘸的笔饱,在墙壁上题诗两首,“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就这样,宋江在江州浔阳楼写下“反诗”。这“反诗”,历来为论者重视:有人称其是造反声明;有人说反诗不反,意在投降。但他们都忽视了宋江自己对诗的评价:“酒后狂言”。何以是“狂言”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首《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其二为诗一首: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首先看看这个“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这两句是说自己有才干,有权谋。这还算是实话,但也是牢骚怪话。心想自己这么有本事,又名震江湖,号称“及时雨”。可是仅仅做了个郓城的小小押司,真是埋没人才,是对处境的不满。“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这两句的意思就明显是在...
· 经济学
定义在现代对于经济学的定义有数种说法,其中有许多说法因为发展自不同的领域或理论而有截然不同的定义,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将政治经济学定义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说:“经济政治学是一门政治家或立法者的学问,研究如何同时提供人民基本的物质所需和充足的利润、同时对地方或国家的公家部门提供足够的经费”。让-巴蒂斯特·赛伊在1803年将经济学从公共政策里独立出来,并定义其为对于财富之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学问。另一方面,托马斯·卡莱尔则讽刺的称经济学为“忧郁的科学”(Dismalscience),不过这一词最早是由马尔萨斯在1798年提出。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1844年提出了一个以社会科学定义经济学的角度:以科学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在创造财富的总体过程当中必然存在的现象法则,这不包含那些不属于这个过程的题材。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则在他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将经济...
· 水浒传里唯一当上皇帝的好汉是谁?
他韬光养晦,深谋远虑,在梁山衰败之际,远赴海外成就霸业,延续了梁山精神。《水浒传》中的李俊,绰号混江龙,安徽合肥人,原为扬子江撑船艄公,兼贩私盐。梁山大聚义后,李俊排名天罡星第26位,为水军统帅。平定方腊后,李俊诈称风疾,拒绝随宋江入京,驾船出海,打出了一片自己的新天地,后来为暹(xiān)罗国之主(今泰国),使水浒达到了另一个尖峰时刻。李俊相貌堂堂,身长八尺,声如铜钟,加上“混江龙”的响亮绰号,一出场就有股领袖气质。他虽出身低微,但善于利用时机。他探听到宋江发配江州,要途径自己地盘,便天天等候,功夫不负有心人,两次解救宋江,如愿结交了宋江这位江湖老大并确立了其恩人地位。此后,李俊带领梁山水军立下了赫赫战功,生擒王庆,水灌太原,表现了出色军事才能。同时,梁山平定淮西王庆后,受到朝廷冷遇,李俊清醒地看到梁山军走上了一条屈辱的穷途末路。他认为,梁山泊全盛时期已过,现在兄弟伤亡过半,应趁气数未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