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捷:一个名字改变一代国运

2017-05-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2
转发:0
评论:0
宋捷:一个名字改变一代国运,   宋太宗登基后,第一个决策就是灭掉北汉。北汉和宋朝是世仇,这个仇恨可以追溯到

    宋太宗登基后,第一个决策就是灭掉北汉。北汉和宋朝是世仇,这个仇恨可以追溯到后周开国时期。 后来北宋取代后周,北汉和宋朝依然是敌国。

    宋太祖时期,曾给北汉元首去信,说:兄弟,我们两国之间没有冤仇,还是讲和吧。北汉元首冷冷一笑:不可能,别自作多情了。

    宋太祖无奈,再次写信:既然我们是仇人,你不愿意归降,那就带兵来打啊!我等着,你这么不打不降的,究竟算怎么回事?北汉元首又冷冷一笑,回信说:你以为我傻,打不赢我打啥啊?

    宋太祖气得直跳脚,北汉不进攻,只有主动去进攻北汉。他领着一支能征善战之师扑过去,一顿乱捶,将北汉军队捶得鼻血长流,跑进晋阳城躲了起来。宋太祖很高兴,围住晋阳算是接近胜利,兄弟们可以放松一下。

    在当时,宋朝的GDP是世界一流,军队后勤供应很及时。士兵吃饱喝足,忽然一个个抱着肚子,痛得龇牙咧嘴。估计宋军是吃坏肚子了,吃羊肉喝凉水,大多会这样。无奈,宋太祖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班师回朝。

    现在,宋太宗登上了皇位,心想,这个难题,还是我来解决吧。

    可太祖那么牛都铩羽而归,宋军想到这些就双腿发软,怕再次作战失败。宋太宗虽然意志坚定,内心却很忐忑。

    宋军到了澶州,刚过河,有个穿着绿衣的人在路边高呼万岁,说有事上奏。绿衣在当时是县主簿的衣着。县主簿是从八品,想见皇帝,他还不够资格。于是,护卫们白着眼珠子,大喊着让他滚开。可是,那人铁了心,不见皇帝就不离开。

    双方吵闹起来,惊动了宋太宗。宋太宗问怎么回事,当听说是个主簿有要事求见,心想,这一定是军国机密,很可能和攻打北汉有关!于是,他喊了声“召见”。很快,主簿屁颠屁颠跑来,一边磕头,一边连呼万岁。

    宋太宗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人不说话,高高送上手板。那时的手板相当于现在的名片,不过,只有当官的才有。宋太宗接过手板一看,龙颜大悦,马上下令,提升该人为将作监丞。官职是从六品,这家伙一下跳三级,从县里直接调到中央,成为皇帝身边的人。

    宋太宗还高兴地说:这次出兵必胜!

    出征的诸臣想,这小子一定献上了什么妙计,才使皇帝龙颜大悦。果然,宋军一路凯歌,攻下晋阳,灭掉了北汉。宋太宗更加高兴,准� 耸すチ桑�拿回被辽国侵占的燕云十六州。谁知,随之而来的,却是有宋以来的一场大败,即高梁河大败。宋军被辽军打得丢盔弃甲,宋太宗也中了一箭,坐驴车逃跑,险些血染沙场。

    大家气愤不过,询问那位将作监丞究竟出了个什么馊主意。一问之下,才得知那个家伙并没出主意,仅仅凭自己的名字取得了这个官职。

    他的名字,叫“宋捷”。

    他之所以求见皇帝,就在于此。而宋太宗之所以提拔他,并断言战则必胜,也在于此。

    一个人不以才能升官,凭借名字投上司所好,犹如赌博;领导不凭政绩,凭一个名字预言成功,是一种更大的赌博。其结果是,宋朝从此对辽国采取守势,不敢再进攻,导致军事上日渐衰微,最终被崛起的金国所灭。宋朝国运,就这样因“宋捷”的名字而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元祐更化:是改变北宋国运的一件大事
元祐更化,是推翻宋神宗改革的一次政治活动。保守势力的上台,意味着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那么元祐更化的背景是什么呢?王安石画像元祐更化能够开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保守派重新掌握政权。元丰八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在宋神宗的病榻前要求皇帝立储,并让英宗高皇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无力说话,只能点头答应。就这样,高皇后就从幕后,走上了政治舞台。高太后原本就是将门之后,她的父亲曹彬对王安石变法一直持反对态度。但是碍于宋朝严苛的家法,并不出面干预。现在面对这样一个机会,当然不能错过。三月一日,高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宣布立宋神宗的第六个儿子赵煦为皇太子。到了五日,宋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赵煦继位,即为宋哲宗。以高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又重新获得了政权。此时,远在洛阳的司马光,听说宋神宗去世以后,就急忙赶赴京城。沿途的老百姓都夹道欢迎。高太后派人问司马光当务之急。司马光以奏扎的形势,坦露了自己的心声。他认为目...
· 武则天一个决定改变了千年国运:不是当皇帝
武媚娘和王皇后萧淑妃等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大获全胜,王萧二人被打入冷宫。李治却对二人念念不忘,武后为了斩草除根,于是将王皇后等人残忍虐杀。二人死后,每天夜里披发沥血来找武则天,武则天在长安的任何一间房子都睡不好觉,可惜又没有秦琼尉迟恭把门,只好搬到东都洛阳去住,一辈子没有回长安。她的这一不经意的举措竟然成为改变中华上千年国运的关键因素。因为自从秦汉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长安,而且形成了关陇贵族集团把握国运。现在迁到洛阳,考科举,用寒士,于是中国的统治集团由贵族统治过渡到了中小地主统治,绵延几百年的门阀政治被打破。唐朝之后,全国政治中心从西部区转移到中原,从此无险可守,国民性也由外放转为内敛,过起了精致文雅的小日子。经济中心也由此转变。由于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凿开,洛阳成为全国最大的仓储中心,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涌了过来,从此有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唐朝历史上大家最熟悉的...
· 如果宋太祖当初迁都到长安会怎么样能改变国运吗
还不知道:北宋迁都长安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要说明下,在宋太祖在位时,他并没有考虑迁都长安。当时的长安历经战乱,已经残破无比,迁都的成本太高,国家根本无力负担。他考虑的对象,是洛阳。如果以军事角度说,倘若宋太祖的迁都愿望成真,北宋王朝后来的靖康之耻,确实很有机会避免。当时的洛阳,北面靠山西临潼关,东临齐鲁江淮,可以说是中原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果迁都洛阳,就意味着大宋的国都有了保障,北宋完全可以凭借天险的优势,阻遏北方强敌的突入,而不需要承担巨额的财政负担。当然弱点也很明显,洛阳当时水运条件有限,一旦迁都,百万军民的物资,就要依靠长江中下游的供应,治理成本大为提高。因此当时也遭到反对,以至于最后搁浅。但是,很负责的说,就算迁都到洛阳,参考宋太祖身后发生的事情,宋朝半壁江山沦陷的局面,也不可能避开。首先就是宋朝的军事制度,在这一条上,宋太祖的弟弟宋太...
· 多记一个名字
文化人格,光耀千秋。安史之乱突然爆发时,唐王朝毫无准备,危机轰然降临的时候,猝不及防的大地只能等待着首先挺立起来的人格支柱。这第一个人格支柱,就是颜真卿,居然是一个书法家。唐朝的三分之一军队都掌握在叛乱者安禄山手里,颜真卿和哥哥颜杲卿都是安禄山管辖下的太守。颜真卿首先起兵,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集中了二十万军队。颜真卿领导的军队很快和安禄山的部队交锋了,身在山东德州的颜真卿要与身在河北正定的哥哥互通信息,谁是联络人呢?就是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通过颜季明的联络,颜杲卿也举旗平叛。安禄山攻下了颜杲卿所在的城市常山,逮捕了颜杲卿,用最残酷的刑罚对付这位了不起的英雄。随后,颜家三十几口人全部被杀害,颜季明被砍头。在全家几乎喋血的情况下,颜真卿仍然坚持领导队伍攻打叛军。这个仗很难打,因为临时召集起来的人,缺少战斗力。而且当时唐王朝的战略有误,所以只能边打边走,慢慢向当时正在陕西扶风的唐肃宗靠拢。最后...
· 这封信改变一个人命运,也改变了一个王朝
以前我们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因为潘金莲推了一下窗户,而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虽然是对历史假设的笑话,但也不完全只是个笑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就是现在科学上说的“蝴蝶效应”。在元朝末年,因为一个人的这封信,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诞生了推翻元朝统治的大牛。写信的人是汤和,而收信的人,也就是后来的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元朝末年,统治者极为腐败,各地贪官污吏横行,更为严重的是,还发生了天灾。当时的淮河沿岸遭遇到了严重的旱灾和瘟疫,民不聊生。元朝政府也进行了拨款救灾,但由于各地方贪污严重,赈灾的粮食和银两几乎到不了百姓的手中。因为此事,很多农民就更加痛恨元朝的统治,这其中就有一个叫朱重八的少年。由于没东西吃,朱重八的父母和兄弟相继饿死,他和二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把父母给埋葬了。为了活下去,朱重八选择了到附近的皇觉寺当和尚,至少能混口饭吃。由于天灾过于严重,寺庙里的粮食也不多了,所有和尚都要去化缘,朱重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