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晚清著名大太监李莲英 曾为人

2017-05-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4
转发:0
评论:0
晚清著名大太监李莲英曾为人洗脚,李莲英(1848年--1911年),他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
  李莲英(1848年--1911年),他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祖籍山东齐河。李莲英是晚清著名的大太监,名声颇为不佳。但 历史上给他的罪名也着实夸张了。作为皇室奴仆来说,其实他算得上一个称职、厚道的人。

  1886年,当北洋海军的建设初具规模的时候,李鸿章奏请朝廷派员前来检视阅兵,当时慈禧太后拟派的是醇亲王,但醇亲王是光绪的生父,他生怕慈禧太后猜忌他擅权,于是便主动要求让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李莲英陪同前去,以表示自己没有二心。

  慈禧太后也想趁着这个机会让李莲英出去见见世面,风光一下,于是醇亲王便作为朝廷的正使、李莲英作为副使,前去视察北洋海军。这太监作为朝廷钦差大臣外出视察,在其他朝代并不奇怪,但在清代历史上则是第一次。李莲英非常低调,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李莲英出发前还特别把慈禧太后破格赏赐给他的二品顶戴换成四品顶戴(按理太监最高只能获得四品顶戴),然后规规矩矩的跟在醇亲王后出发了。

  一路上,李莲英丝毫没有钦差大臣的架子,而是一直跟在醇亲王的后面,好生伺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李莲英是专门派来伺候醇亲王的。就连晚上醇亲王,都是李莲英亲自给打热水,还说自己以前没机会伺候王爷,这次一定要尽点孝心,一下把醇亲王感动得连连拱手,回去后自然在慈禧太后的面前极力称赞李莲英的忠诚可嘉。

  检阅的时候,按理李莲英也是检阅人员之一,但李莲英刻意和醇亲王、李鸿章保持距离,他拿者醇亲王的大烟袋,退后半步,低眉敛目,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给醇亲王站班伺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莲英是怎么死的揭秘大太监李莲英之死
清朝末年,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除了“老佛爷”慈禧外,恐怕就是大太监李莲英了。这位幼年家境贫寒的小太监,因为善梳新髻,加上在慈禧与八大臣夺权时立下了大功,从此一跃而成为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以及同治、光绪两朝的太监大总管。慈禧死后,李莲英再没有了靠山,于是托辞年老体衰而出宫。于1911年3月4日死去,时年64岁。这位昔日红极一时的李莲英,在他得势的年月里,不知道有多少冤魂丧命在他的手上。他自己的下场如何?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非命?历史上对李莲英的死亡情况有较明确记载的是《清稗类钞·阉寺类》一书。该书记载说,慈禧太后死后,李莲英又受宠于隆裕太后。李莲英的后人也一再宣称:“我祖父是善终,享年六十四岁。”在《李莲英墓葬碑文》中也写道,李莲英“退居之时,年已衰老,公殒于宣统三年二月初四日”。正是据此,才有李莲英宣统三年(1911年)病死的说法。但是世人对此一直持怀疑的态度。李莲英果真...
· 古人立冬办“扫盲班”:大太监李莲英曾上冬学堂
古代,立冬不仅是进补的日子,也是“扫盲”的时候。古时的教育机构,从中央的太学、国子监等,到地方上的州学和县学,层层具备。不过,哪怕是最基层的县学,入学者也多半是一些身负功名的秀才,或者成年人,以考科举为目标。可若非志在科举,仅仅是出于“扫盲”,又该往哪儿去?像如今这般的“九年义务教育”,古代没有这个说法。在古时,肩负“义务教育”之责,旨在“扫盲”的,就是私塾了。有钱的人家,自己请先生,办个私塾,家族内的子弟都可以来读书。普通的人家,则将孩子送到村或乡的私塾里读书。可若是一贫如洗,无力让孩子长年累月读私塾,又不想让孩子日后目不识丁,该怎么办?也有办法的,就是在立冬这天,把孩子送进“冬学堂”。所谓的“冬学堂”,就是在冬天举办的学堂。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对于穷人家来说,家里的几亩田地就是一家的生计所在。孩子虽小,也能帮点小忙。在其他的季节里,春天得播种,夏天得耕种,秋有秋收,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
· 李莲英的真假太监之谜:李莲英的真实面目!
说到李莲英究竟是不是真太监,我觉得这根本不用娶质疑什么,因为李莲英就是个货真价实的太监。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他,给大家了解一下。网络配图李莲英9岁入宫,刚入宫的他在最低的岗位上做着苦活,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裙带关系,这种小太监要想在宫中装太监是不是太过于难了点。另外假设李莲英是假太监,净身不彻底,他在宫中与慈禧太后有染也是不可能的。清朝规定,皇子们12岁以后就有自己的宫殿居住,而且每个宫门内均有人24小时看守,宫门内由嬷嬷们上夜看守,而太监们则于宫外等候差遣。各个关卡把守严格,而且各司其职,要想逾越是很难的。李莲英在宫中能有如此的成就决定于他的个性,李莲英很聪明,他能看人做事,看人说话,生性圆滑,做事八面玲珑,不论做人做事都小心谨慎。李莲英后来深受慈禧的恩宠,当上了太监总管,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但是即便如此,李莲英也不得罪人,对上尊重,兢兢业业,深知奴才与主子的关系;对下属为人宽厚,在宫中...
· 古人立冬办“扫盲班”:太监李莲英曾上冬学堂
古代,立冬不仅是进补的日子,也是“扫盲”的时候。古时的教育机构,从中央的太学、国子监等,到地方上的州学和县学,层层具备。不过,哪怕是最基层的县学,入学者也多半是一些身负功名的秀才,或者成年人,以考科举为目标。可若非志在科举,仅仅是出于“扫盲”,又该往哪儿去?图片来源于网络像如今这般的“九年义务教育”,古代没有这个说法。在古时,肩负“义务教育”之责,旨在“扫盲”的,就是私塾了。有钱的人家,自己请先生,办个私塾,家族内的子弟都可以来读书。普通的人家,则将孩子送到村或乡的私塾里读书。可若是一贫如洗,无力让孩子长年累月读私塾,又不想让孩子日后目不识丁,该怎么办?也有办法的,就是在立冬这天,把孩子送进“冬学堂”。所谓的“冬学堂”,就是在冬天举办的学堂。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对于穷人家来说,家里的几亩田地就是一家的生计所在。孩子虽小,也能帮点小忙。在其他的季节里,春天得播种,夏天得耕种,秋有秋收,忙得不...
· 李莲英的真假太监之谜
说到李莲英究竟是不是真太监,我觉得这根本不用娶质疑什么,因为李莲英就是个货真价实的太监。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他,给大家了解一下。李莲英9岁入宫,刚入宫的他在最低的岗位上做着苦活,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裙带关系,这种小太监要想在宫中装太监是不是太过于难了点。另外假设李莲英是假太监,净身不彻底,他在宫中与慈禧太后有染也是不可能的。清朝规定,皇子们12岁以后就有自己的宫殿居住,而且每个宫门内均有人24小时看守,宫门内由嬷嬷们上夜看守,而太监们则于宫外等候差遣。各个关卡把守严格,而且各司其职,要想逾越是很难的。李莲英在宫中能有如此的成就决定于他的个性,李莲英很聪明,他能看人做事,看人说话,生性圆滑,做事八面玲珑,不论做人做事都小心谨慎。李莲英后来深受慈禧的恩宠,当上了太监总管,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但是即便如此,李莲英也不得罪人,对上尊重,兢兢业业,深知奴才与主子的关系;对下属为人宽厚,在宫中人缘可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