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堪称古代中国的“建国之本”
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堪称古代中国的“建国之本”,我们现在将中国古代的运河称为“中国大运河”,我理解“中国大运河”主要指具有水
我们现在将中国古代的运河称为“中国大运河”,我理解“中国大运河” 主要指具有水运功能的人工开凿“河流”(当然有的运河也兼具灌溉、防洪等水利功能),而诸如战国时代秦国开凿的郑国渠、修建的都江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应不在此列。中国古代 历史上开凿的邗沟、灵渠、漕渠、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等,均应属于“中国大运河”,而“中国大运河”中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应为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
中国的大运河与长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项最为重大的工程,但是它们的历史意义各不相同。中国古代的长城是军事防御性工程,是中国古代历史从王国时代向帝国时代发展的产物。秦汉时代以来的长城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时期的标识。
中国古代的大运河促进了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促成汉文化从走向东北亚、中南半岛并成为古代东亚地区主体文化。大运河之于古代中国和中华民族是开放性、拓展性、凝聚性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其西至甘肃中部,东到沿海,北界长城一带,南为岭南,较之战国时代,秦帝国的国家疆域扩展主要是楚国以南的岭南地区,而岭南地区进入秦帝国版图与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开凿的灵渠密不可分。岭南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周边地区最早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地区。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之后,发兵50万进军岭南,为此,秦监“史禄”历时近4年,于广西兴安县开凿湘水与漓水之间的运河——灵渠。灵渠虽然长仅36.5公里,但它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连接在一起,加速了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融为一体,使“南海四郡”成为古代中国周边地区最早进入中华帝国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之上,汉武帝、光武帝等又通过灵渠,使汉文化从岭南走向中南半岛东北部。
隋唐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东北部地区进一步融入,东南部经济迅速崛起。为了使以长安、洛阳——隋唐两京地区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指挥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地位得以充分巩固,中央政府行政权力运作得以正常进行,隋唐大运河开凿成为中古时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
隋唐大运河分为两支,一为连接京师长安和洛阳至东北地区的永济渠,一为隋唐两京沟通东南部的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河。隋唐时代是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分裂割据的统一帝国时代,相对长期处于割据的“南朝”政治势力来说,防止分裂,巩固国家统一,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头等要务,这是曾经长期主政江南扬州的隋炀帝十分清楚的。隋唐大运河东南一支的兴建正是发挥了这样的历史作用。继之,国家疆域的恢复(汉代已于东北地区设置了“乐浪四郡”)与发展,又是这个伟大历史时代的重要任务。这是隋唐大运河东北一支开凿的主要原因。
其实华北地区的运河开凿从东汉晚期已经开始,当时运河的开凿目的是为了消灭地方割据势力、征讨乌桓、统一北方。隋炀帝在此基础之上,于大业四年(608年)征调百余万人开凿永济渠,第二年建成了从洛阳至涿郡的大运河,大业六年在涿郡修建了临朔宫,大业七年(611年)通过永济渠,亲临涿郡临朔宫,征集军队号称200万人,集结于涿郡,随后连续3年(612年至614年)发动了征辽东的战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隋炀帝“三驾辽泽”。这里也可以看出隋炀帝开凿永济渠的主要目的。唐代初年(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征辽东在幽州城举行誓师大会、后周北伐契丹也以幽州为军队集结地,无疑与永济渠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永济渠的开凿与使用,使幽州成为唐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军事重镇,唐代的安禄山、史思明正是以幽州为大本营,以其军事实力左右朝政。他们相继称帝,更名幽州为“大都”“燕京”,奠定了唐宋以后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军事中心的基础。
古都北京的地位形成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宋代后期的辽金政治势力走上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辽金政权的“基地”在内蒙古东北部与东北地区,为控制中国华北地区,只能南下,建立以北京地区为统治中心的都城,而北京作为辽金王朝的首都,其重要条件是“可进”“可退”,“进”则借助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控制华北地区;“退”则可以顺利返回内蒙古东北部及东北地区。隋唐大运河成就了辽金王朝的统治,开启了把北京从地方政治、军事中心推向古代中国政治、军事中心的历史大门。
经过辽金王朝的过渡,古代中国的最后3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元、明、清王朝建都北京,北京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军事指挥中心。隋唐大运河东北一支——永济渠为北京这一地位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中国大运河中的京杭大运河开凿,保障了北京都城地位的确立、巩固、发展。元代定都北京以后,兴建了通惠河、会通河,并将永济渠北段的白河、卫河连接在一起,然后又与黄河以南的淮阳运河、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相连接,形成北京和杭州之间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南北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流经区域涵盖中国古代的燕文化区、齐鲁文化区、楚文化区、吴越文化区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正是元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把中国的北方与南方连接在一起,把汉族与北方和东北方及其他各地的少数民族融合在一起,使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其“全面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以元、清为代表的中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全面融入中华民族。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所说的那样: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柱”,堪称“建国之本”!
中国的大运河与长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项最为重大的工程,但是它们的历史意义各不相同。中国古代的长城是军事防御性工程,是中国古代历史从王国时代向帝国时代发展的产物。秦汉时代以来的长城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时期的标识。
中国古代的大运河促进了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促成汉文化从走向东北亚、中南半岛并成为古代东亚地区主体文化。大运河之于古代中国和中华民族是开放性、拓展性、凝聚性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其西至甘肃中部,东到沿海,北界长城一带,南为岭南,较之战国时代,秦帝国的国家疆域扩展主要是楚国以南的岭南地区,而岭南地区进入秦帝国版图与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开凿的灵渠密不可分。岭南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周边地区最早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地区。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之后,发兵50万进军岭南,为此,秦监“史禄”历时近4年,于广西兴安县开凿湘水与漓水之间的运河——灵渠。灵渠虽然长仅36.5公里,但它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连接在一起,加速了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融为一体,使“南海四郡”成为古代中国周边地区最早进入中华帝国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之上,汉武帝、光武帝等又通过灵渠,使汉文化从岭南走向中南半岛东北部。
隋唐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东北部地区进一步融入,东南部经济迅速崛起。为了使以长安、洛阳——隋唐两京地区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指挥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地位得以充分巩固,中央政府行政权力运作得以正常进行,隋唐大运河开凿成为中古时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
隋唐大运河分为两支,一为连接京师长安和洛阳至东北地区的永济渠,一为隋唐两京沟通东南部的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河。隋唐时代是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分裂割据的统一帝国时代,相对长期处于割据的“南朝”政治势力来说,防止分裂,巩固国家统一,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头等要务,这是曾经长期主政江南扬州的隋炀帝十分清楚的。隋唐大运河东南一支的兴建正是发挥了这样的历史作用。继之,国家疆域的恢复(汉代已于东北地区设置了“乐浪四郡”)与发展,又是这个伟大历史时代的重要任务。这是隋唐大运河东北一支开凿的主要原因。
其实华北地区的运河开凿从东汉晚期已经开始,当时运河的开凿目的是为了消灭地方割据势力、征讨乌桓、统一北方。隋炀帝在此基础之上,于大业四年(608年)征调百余万人开凿永济渠,第二年建成了从洛阳至涿郡的大运河,大业六年在涿郡修建了临朔宫,大业七年(611年)通过永济渠,亲临涿郡临朔宫,征集军队号称200万人,集结于涿郡,随后连续3年(612年至614年)发动了征辽东的战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隋炀帝“三驾辽泽”。这里也可以看出隋炀帝开凿永济渠的主要目的。唐代初年(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征辽东在幽州城举行誓师大会、后周北伐契丹也以幽州为军队集结地,无疑与永济渠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永济渠的开凿与使用,使幽州成为唐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军事重镇,唐代的安禄山、史思明正是以幽州为大本营,以其军事实力左右朝政。他们相继称帝,更名幽州为“大都”“燕京”,奠定了唐宋以后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军事中心的基础。
古都北京的地位形成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宋代后期的辽金政治势力走上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辽金政权的“基地”在内蒙古东北部与东北地区,为控制中国华北地区,只能南下,建立以北京地区为统治中心的都城,而北京作为辽金王朝的首都,其重要条件是“可进”“可退”,“进”则借助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控制华北地区;“退”则可以顺利返回内蒙古东北部及东北地区。隋唐大运河成就了辽金王朝的统治,开启了把北京从地方政治、军事中心推向古代中国政治、军事中心的历史大门。
经过辽金王朝的过渡,古代中国的最后3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元、明、清王朝建都北京,北京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军事指挥中心。隋唐大运河东北一支——永济渠为北京这一地位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中国大运河中的京杭大运河开凿,保障了北京都城地位的确立、巩固、发展。元代定都北京以后,兴建了通惠河、会通河,并将永济渠北段的白河、卫河连接在一起,然后又与黄河以南的淮阳运河、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相连接,形成北京和杭州之间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南北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流经区域涵盖中国古代的燕文化区、齐鲁文化区、楚文化区、吴越文化区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正是元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把中国的北方与南方连接在一起,把汉族与北方和东北方及其他各地的少数民族融合在一起,使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其“全面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以元、清为代表的中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全面融入中华民族。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所说的那样: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柱”,堪称“建国之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京杭大运河
![](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8/921/c6372134-df09-4c9a-b80d-43d0948b2aef.jpg)
邗沟春秋末年,位于太湖流域的吴王夫差为了与中原的晋国争霸,于前486年修筑邗城(今扬州附近),作为北上据点,并在城下开凿运河到末口(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城北北辰坊),沟通长江与淮河,以运输军队和辎重。此运河于前484年完工,后世称为“邗沟”,是大运河中最早有确切纪年的一段河道)。在开凿过程中,吴人尽量利用长江、淮河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巧妙地以人工渠道连接两岸,故只凿渠长约150公里。但是同为吴国所开凿的胥溪、胥浦才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其以伍子胥而命名。胥溪从宜兴开始,在芜湖入长江,使太湖水系第一次和长江联系起来。胥浦是在胥溪完工后不久开凿的,它以太湖为起点,经淀山湖和泖湖,流入东海,为太湖开拓了出海口。胥溪、胥浦的开凿,把整个东南水系连成一体。运河上的观光船运河上的货船隋朝的大运河隋代统一南北以后,陆续开挖了以洛阳为航运中心,首尾相接的几段运河。广通渠:从京城长安至潼关东通黄河。长达30...
· 与京杭大运河命运相连的古镇
西兴古镇西兴古镇,这是一条与京杭大运河命运紧紧相连的一个古镇,它的兴盛与衰落,都无法与运河剥离。因为运河的原因,这里繁华一时――清末至民国时期,形成七十二爿半过塘行。西兴之名,始于春秋后期。时吴越交战,越国大夫范蠡于钱塘江南岸筑城御吴,因寄固守之厚望,故名之“固陵”。六朝时,因地处会稽郡西端,固陵改名西陵。五代后梁,方更名为西兴,沿用至今。当时,正确住在附近,于是采用地图看了看附近的景点,才发现西兴古镇就在附近,对于一个古镇痴情种来说,就约好了朋友去看了看。走入画卷般的千年西兴古镇,古色古香的质朴气息散落在每一个角落。弯弯曲曲的青石板小路上冒着点点青苔,层层叠叠的古老民居沿河而立,三两只小猫慵懒地伸着懒腰,五六个小孩穿梭在沧桑的弄堂嘻嘻哈哈。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烟火人家,作为杭州十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西兴,小镇保留着一份安逸闲适、真实自然的古朴韵味。西兴本地老人们介绍,西兴地处钱塘江渡口,...
· 隋唐大运河
![](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9/837/ac23ac44-5e91-4d4f-bc05-1aec47739425.jpg)
概况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今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隋唐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西沿广通渠达大兴城长安,北由永济渠达涿州、南经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达江都、余杭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大运河不少河段,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隋代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位于目前的中国渭河平原,尤其是中原地区,在平定南陈期间,为了运兵南下,开始修建运河。待开皇九年(589年)三月平定...
· 隋唐大运河千古之谜:隋唐大运河是哪年建造的?
![](https://imgs0.zupu.cn/zupuls/p999/83005b28-d82b-45ff-adfc-065399ad6cda.jpg)
隋唐大运河千古之谜:隋唐大运河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下面就和趣闻解密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隋唐大运河的千古之谜吧。柳孜镇,古称柳子镇,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始建于东汉,因隋炀帝开掘的大运河之通济渠段穿镇而过而逐渐繁荣,成为唐宋时期淮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重镇,“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据《宿州志》记载:柳孜为巨镇,有庙宇99座,井百眼。着名东晋音乐家桓伊和“竹林七贤”之一稽康就是生长在这里,可见当时柳孜文风之盛。然而,沧海桑田,瞬息万变,南宋光宗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泛滥,洪水夺淮入海,通济渠从此淤塞,柳孜镇也因此衰落下来。一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的柳孜镇又因安徽省文物局考古发掘...
· 隋朝已开凿大运河,元朝为何又重修京杭大运河?
![](https://imgs0.zupu.cn/zupuls/p46/3f3edfc7-843e-4dcd-b485-a322c2fcc1b6.jpg)
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但是准确地说,历史上的大运河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隋炀帝杨广(604年至618年在位)修建的大运河,第二个是元朝大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大运河。这两条运河的起点都是北京,终点都是杭州,不过两条河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所以,隋朝修建的大运河虽起于北京,终于杭州,但这条运河经过洛阳,呈“<”型。到了元朝,国家重心早已不在黄河流域了,而在北京。不过,元朝的经济中心和隋唐一样,都在江南,从江南到北京,就不需要“<”型运河了,郭守敬裁弯取直,大体上是南北一条直线。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很多物资,特别是粮食需要从南方运送过来,当时的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水路,但是隋朝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早已不符合时代的运输需要了。从金朝灭亡以后,黄河流域就不再是国家的中心了。于是,元朝开凿了三条河道,把原来的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直达...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